陳新原本是想要跟著飛機一起起飛,好全程監測飛機的狀態的。
但無論是地勤還是工作人員都不可能讓一個院士參加這麼危險的試飛,于是在陳新上飛機之前一起把他攔了下來。
雖然被攔了下來,但陳新卻依舊想要跟上去看看飛機的狀態,畢竟這是他一手改造出來的飛機,雖說系統出品質量是有保證的,可陳新還是想要看看這架飛機飛來之后況到底如何。
而且就算沒有上飛機,陳新也一樣可以飛得起來,并不會因為沒坐上飛機,就不能夠監測飛機的況了。
從手腕上的腕表里釋放出納米分子,陳新這一次直接穿上了納米裝甲,并且將其切換到了飛行模式。
盡管電影里的鋼鐵俠戰看上去確實帥氣,但陳新其實并不喜歡那個雙手并攏腰間,卻又要手掌張開的飛行姿勢。
事實上對于漫中的飛行姿勢,陳新一個都不喜歡,無論是鋼鐵俠的雙手放在腰間,還是超人的握拳前沖,電影里看還行,但放到現實里,怎麼看怎麼讓人覺得尷尬和別扭。
對于陳新而言,其實用什麼樣的姿勢并不重要,飛行的力來源于力裝甲背部的等離子發機,而姿態控制則主要靠裝甲雙部分的噴口以及發機本的矢量噴口,這一切又由裝甲的飛控系統來縱。
所以陳新采用什麼姿勢飛行本無傷大雅,他只需要告訴上的裝甲該往哪飛就可以了。
事實也是如此,陳新以一個傾斜60%的姿勢從地面飛起,靠著等離子發機強勁的推力向著前方的飛機迅速的飛去。
在空中他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自己的兩條不要擺,手反而毫無限制,無論是在兩側,還是舉起來握拳,亦或是拿上武還是干脆拿東西出來吃,對于飛行而言唯一影響的不過是裝甲的整氣外形,會造空氣阻力而已。
而這,對于陳新上的納米裝甲來說,只需要一句“力大飛磚”就可以解決。
納米裝甲背部的等離子發機所產生的推力不會比陳新面前正在飛行的這架運9的四個發機差,而納米裝甲的發機所需要推的僅僅是陳新這不到兩百來斤的,運9的四個發機卻需要推至幾十噸的重量,即便這架試飛的運9的機艙是空的,正在空載飛行。
兩相比較之下,陳新用什麼姿勢飛行自然也就無所謂了,他只要不把自己的胳膊折了,都沒有問題。
而且陳新如果愿意的話,納米裝甲的飛行速度隨時可以突破音障,在不考慮人承能力的況下輕松達到5馬赫,也就是5倍音速。
人類所能承的最大加速度是8g,也就是8倍重力加速度,這也就將超音速飛機的最大飛行速度限制在了2馬赫左右,因為超過這個速度飛行員就要承8g以上的加速度,對飛行員的造巨大的負荷。
雖然說可以通過抗荷服等裝備來降低加速度對飛行員的影響,但即便如此瞬間過載過大的話,還是會造人管破裂、眼睛充等一系列的問題。
所以為了安全起見,雖然上的納米裝甲可以輕松突破音障,陳新也沒有這麼做。
畢竟運9的飛行速度還達不到音速,常規速度就足以讓陳新追上試驗機,完全沒有突破音障的必要。
陳新很快接近了正在飛行中的運9,通過納米裝甲頭盔上的多功能視覺顯示,陳新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架在昏暗的天空中除了航燈之外并不顯眼的飛機,以及它的引擎在工作時所散發出來的巨大熱量。
納米裝甲比普通裝甲好的地方就在于需要什麼工或者功能都可以臨時進行變化改裝,只要還有納米分子以及事先儲存了設計圖紙,就能夠需要的時候隨時變出所需要的模塊。
陳新自然也是如此,調整了一下頭盔上的鏡片和攝像頭,陳新眼前所顯示的圖像頓時發生了變化。
整架運9的形周圍頓時出現了許多的數據,不數據還在隨著飛機的飛行而變化著。
這自然是運9的飛行數據,而且還包括了機的變化以及引擎的工作狀況監測。
這些數據有些是來自于之前陳新在對飛機做改造時裝上的監測設備,畢竟現代的飛機上用于監測飛機狀態的儀很多,為的就是能夠在飛機飛行過程中讓飛行員隨時知道飛機的飛行狀態。
這一部分數據可以通過和飛機的飛行電腦進行連線獲得,至于其他的數據則是陳新頭盔上的多功能攝像頭的功勞了。
因為事先已經拿到了正常況下運9的飛行數據,只需要將兩份數據進行一個對比,就可以知道眼前這架改造過后的飛機飛行是否平穩正常了。
從目前的況來看,這架被陳新改造過的飛機并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對于這架飛機,陳新在四個引擎上采取了兩種不同的改造方式,其中兩個引擎采用的是在原有的進氣口下方再多加一個進氣口、同時在進氣口上還加裝了空濾的改造方式。
這種改造方式對引擎本并沒有進行任何的改,加裝的進氣口和重新設計過的進氣涵道即便加裝了空濾也依舊能夠為引擎提供足夠的進氣量,保障引擎的運行功率。
至于另外兩個引擎則沒有加裝進氣口,只是加裝了空濾,保證引擎吸的空氣沒有顆粒和灰塵。
不過這兩個引擎的功率卻并沒有減小,因為陳新在這兩個引擎上面分別加裝了一個小型電機,為其提供力補償,讓引擎在進氣量不足的況下,依舊能夠達到所需要的輸出功率。
兩種改造方案孰優孰劣暫時還無法下結論,這架實驗用的運9還需要繼續爬升。
正常況下飛機都是平流層飛行,運9也不例外,所以無論是飛機還是一旁監測數據的陳新都還要再往上飛一段,直至抵達平流層。
女人淪爲玩物,爲一個饅頭出賣肉體;男人茍延殘喘,如蟑螂一般下賤的活著。所幸,末日系統降臨世間,萬千系統爭雄!在這末日中,展現無盡風采!殺最強喪屍、阻核彈升空;滅變異生物,踏萬千系統;成就最強傳說!
我有三個師父,他們分別姓李、王、徐,可我的故事從被借走三十年陽壽說起……
你想探索這個宇宙的真理嗎? 你是想成為一個只能看到題目答案,無法理解知識的偽學霸。 還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在一個個深度學習狀態中,逐漸成為一個真正的學霸? 對於這些問題,徐佑也曾猶豫過,卻從不會後悔自己的選擇。 當然,成為學霸,只是探索真理之路上的一小步。 從成功算出一道難題的小小喜悅。 到解決一個未知猜想的巨大震撼。 從發現新的低溫超導物質後的重磅論文。 到室溫化超導的材料革命。 小到納米級的智能芯片。 大到運載能力百噸的巨型火箭。 …… 徐佑不僅因為這些成果而激動,也享受於對真理的探索過程。 就這樣,一步步走向那深邃而又絢爛的真理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