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科幻未來 我能升級避難所 第374章 營地搬遷

《我能升級避難所》 第374章 營地搬遷

供熱樞紐的運轉無疑為臨市注了新的希與活力。

盡管目前僅有一座供熱樞紐在運作,另一座供熱樞紐還在打井,現在正在運作之中的這座供熱樞紐也未曾發揮出太過亮眼的能,但站在雪坑旁邊,看著逐漸融化的積雪,無論是誰,都會有一種希正在逐漸燃起的覺。

不過陳新并沒有讓很多人接近供熱樞紐,甚至站在雪坑旁邊也被止,因為隨著溫度升高,積雪的逐漸融化,雪坑的坑壁也在發生小規模的坍塌,雖然影響不大,但還是有一定的危險

好在這種事理起來也很容易,只要止隨意接近雪坑就好。

目前供熱樞紐已經進了順暢的運轉之中,除了需要不斷地排水之外,并不需要額外的維護。

整座供熱樞紐是靠電力來驅的,雖說后續有計劃用熱能來發電,但考慮到現在并沒有在供熱樞紐上接發電機,暫時也沒有多余的熱能用于發電,所以陳新在設計供熱樞紐的時候所采用的依舊是同位素溫差電池供電。

不得不說,同位素溫差電池是相當好用的,陳新只需要將電池裝供熱樞紐里,一顆電池足以維持整座供熱樞紐平穩運行十年。

在這個過程中,工人只需要定期對供熱樞紐進行正常的保養和檢修,就能夠完它的全部維護工作了。

因為陳新在設計整個供熱樞紐的時候,就是以平穩、可靠為主要設計標準,打造出來的供熱樞紐自然也相當的可靠。

當然,限于材料,整個供熱樞紐還是需要定期檢修和保養,避免因為意外況而損壞。

因為供熱樞紐周圍的積雪正在不斷的融化,陳新帶著工人們和地質勘探小組的人已經一起撤離了他們原本的營地,在新的位置重新建立了營地。

Advertisement

不過這個營地其實也依舊是臨時營地,在供熱場的范圍擴散完,將半徑兩百米范圍的積雪都融化之后,陳新將會帶著工人還有地質勘探小組搬到供熱樞紐的供熱場范圍

這一方面當然是供熱樞紐帶來的溫暖福利,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能夠就近維護供熱樞紐。

畢竟這東西也是第一次投使用,是否會發生故障,以及是否會出現問題是誰也不知道的事

新營地的建設并沒有太麻煩,陳新的力裝甲搭配機械臂,在這種事上一個人就足以頂得上其他所有人了。

一行人找了一座還未被積雪完全掩埋,同時也還算完整的建筑作為依靠,著建筑墻挖了一排雪坑,重新在雪面之下支起了帳篷,搭建了新的營地。

新營地比舊營地距離火車站和供熱樞紐要遠一些,不過背靠建筑外墻,倒是要顯得穩固一些,而且還為完全被積雪掩埋的建筑也能起到一個防風的作用。

不過因為這只是臨時營地,只要能夠住就可以了,所以也沒有太用心經營。

倒是陳新用于安置電磁冶金爐的地方被他很是花了一番心思,每次電磁冶金爐運行的時候都會釋放出大量的熱量,由不得陳新不花些心思,選一個牢固的安置地點,避免發生積雪地面被熱量融化,導致機歪倒側傾之類的事故發生。

之所以這麼重視電磁冶金爐,是因為接下來其他幾座規劃之中的供熱樞紐依舊需要陳新提供零部件,尤其是曹達仁正在打井的第七中學那邊,回水井上可是早已預定了要建立第二座供熱樞紐的。

所以陳新必須抓時間,將第二座供熱樞紐的相關零部件制作完,以免耽誤工期。

Advertisement

這也是陳新選擇建筑作為新營地地點的原因之一,在建筑的房頂上清理出一塊空地,就足以安置電磁冶金爐了。

畢竟陳新做的這個爐子本也不重,只要擺在水泥地面上就能夠穩穩立住,而水泥地面顯然也不像積雪地面那麼容易融化,足以保證電磁冶金爐的平穩運行了。

托科研部門給他送來了材料的福,陳新制造第二座供熱樞紐已經不需要自己再出去收集廢舊金屬了,和地質勘探小組一起被運過來的材料完全可以滿足陳新的需要。

這些材料比起之前陳新自己收集的廢舊金屬來,材料能無疑要好出很多,而且按照陳新的要求分門別類的不同材料可以據材料能的差異用于不同的零部件,反而可以提升供熱樞紐本能。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第一座供熱樞紐的散熱板就是陳新回收來的廢銅制作的,雖然銅的散熱能要比鐵好,陳新的電磁冶金爐在冶煉過程中也能夠對材料進行提純和加工,但這些用廢銅制造出來的散熱板在質量上顯然就比不上陳新用新材料制造出來的散熱板了。

畢竟一個只是廢銅回收之后二次冶煉的產,而另一個則是專門以提升散熱能為目標制作的銅合金,雖然前者也能夠滿足供熱樞紐的設計要求,但明顯后者的散熱效率和材料能要更高一些。

給陳新輸送材料的科研部門顯然弄來的都是好東西,而有了這些材料,即便陳新什麼都不做,只是把材料制零件,也足以讓供熱樞紐的工作效率和輸出功率提升一

如果再用系統升個級,優化一下設計,即便沒有實際的數據支撐,陳新也覺得可以再提升兩的工作效率和輸出功率,甚至可以讓供熱樞紐所展開的供熱場的半徑提升到兩百五十米甚至是三百米。

Advertisement

而按照陳新之前設計的另外一種模式計算,在供熱樞紐收起散熱板不打開供熱場的時候,它所輸出的熱能全部用于發電的話,足以達到1mw·h的發電量。

只要有幾座這樣的供熱樞紐構供熱網絡,就足以滿足一座城市的用電需求了。

即便在現如今的大環境下,這些供熱樞紐需要消耗相當一部分熱能用于供暖,剩余的發電量也足以滿足使用需要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