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玖想了一下,「娘說的對,我覺得他們多我一個人,的確是多條路,多了條生路!」
高氏:「……」
想反駁,卻覺得無從駁起。
對顧玖的教導,好像就沒功過。
謝湛在旁邊笑的不行,「的確是這樣,能認識顧小神醫是福氣,他們該到慶幸。」
高氏瞪他,九娘這樣,都是他給慣的!
沒好氣的把裝著猴頭菇的匣子一人塞一個,「趕走吧,時辰不早了!」
孩子們的先生也得去拜一拜,謝二郎作為家長,帶領謝二慶、謝三有和謝四餘,同樣帶了一匣子猴頭菇,去拜訪他們的先生。
宣州這邊,有條件的人家,習慣冬至的時候買頭豬,自家殺了,請親友過來食用。剩下的做臘味,留在過年時食用。
當然,權貴富戶,基本都有自己的農莊,不用出去買。
謝家坪有自己的莊子,但謝大郎和張氏都忙,沒空養豬。
所以帶著家裏新買的車夫張四兒,出門買了一頭豬回來。
就在廚房的前面,擺開陣仗殺豬。
謝大郎和兩人,領著家裏的男僕,一起把大綁,準備開殺,謝大吉在一邊幫忙拿著盆子,準備接豬。
謝三郎去請陸鐵匠了,他一人過節也沒意思,不如過來一起熱鬧。
謝湛送顧玖上了馬車,看著周大春趕車走遠,才步行去孔府。
孔老的學生,加上謝湛,也才十個人。謝湛在門口等了一會兒,人都到齊了,把大家帶來的禮品和食給孔轍安排。
然後謝湛領著大家,全都並排站在廳堂,先拜孔聖人,再拜孔老太傅。
孔老太傅這一輩子,每年都有無數學生上門賀冬,早年還願意應付,如今年齡大了,有些提不起興緻,等禮節完,就開始趕人。
「都出去玩吧,好不容易放假,別在我這裏獃著,去外面走走看看,等假期結束,每人我一篇詩賦,一篇時務策。」
學生們哀嚎一片,但沒人敢反駁,只得齊齊叉手,「是,學生稟尊。」
謝湛送了大家出門,自己則留下來。以孔老太傅的名頭,這日應該還會有很多人上門拜訪,謝湛得留下來幫著孔老太傅待客。
學生們閑聊著走出巷子,商量著接下來去哪裏玩。剛到集賢街,就看到趙羽等在那裏。
「硯白兄、如之兄,大家都去看過孔老了?怎麼沒在孔府多玩一會兒?」
冼硯白微笑著道:「先生清凈,給咱們佈置了作業,讓咱們出去看看走走,有悟了好做文章。」
趙羽哈哈的笑:「孔老這是為你們好呢!」
又狀似不經意的問:「怎麼沒見到清華兄?」
冼硯白道:「清華兄留下來伺候先生呢。」
另一個學生口吻略酸道:「人家和先生關係不一樣,又才華出眾,和咱們玩不到一起。」
冼硯白不贊同道:「孔先生家人不在宣州,一個人過節清冷的,清華兄作為先生在宣州的唯一弟子,留下伺候先生也是應有之義。」
那同學嘀咕一句:「就你是好人,誰都能諒。」
聲音太低,大家也都沒聽見。
趙羽道:「硯白兄的話有道理,清華兄的確應該留下陪先生過節。」
又邀請大家,「寒舍就在附近,不如一起去寒舍喝兩杯?剛好家裏伯父伯母殺了一頭大豬,一隻羊,還在集市上買了牛。大家左右沒事,不如一起到寒舍坐坐,品茗飲酒,玩樂一番。」
眾人相互看看,顧如之道:「你們去吧,我家裏還有些事,得回去了,改日請大家一起喝酒。」
另外還有一個學生也稱家裏有事,要離開。
趙羽佯做不滿,「今日我做東,你們不去可就太不給面子了,如之兄,東城兄,是不是看不起趙某人啊?」
於東城只得笑道:「怎麼會,只是有些事不開罷了。」
趙羽道:「去,必須都去,都不要找借口啊,不去就是不給我面子!」
冼硯白笑著打圓場,「天翼兄誠心邀約,咱們肯定都樂意去的,東城兄,如之兄,有事先往後推推吧,咱們同窗還是第一次一起過冬至,機會難得,兩位可不能掃興啊。」
顧如之和於東城相互看了一眼,話都說這樣了,兩人只得應允。
趙羽這才哈哈大笑,「這就對了嘛!」
領著眾人往杏花巷去,走到謝家門前,過院牆,都能聽到牆裏熱鬧的笑聲。.
趙羽道:「這裏就是清華兄的家了,若不是清華兄不在家,倒要上門拜訪拜訪。」
有人八卦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那位常去州學接清華兄的小姑娘,就是宣州有名的顧小神醫,那位能給人開腹取子的顧小神醫?」
「這倒不知道,原來顧小神醫還那麼小啊!」
「那不是謝清華的妹妹嗎,怎麼姓顧?」
「哪呀,不是妹妹,我聽說是謝清華沒過門的媳婦兒,說是從小在謝家養大的。」
「啊?真的嗎?這不就是養媳嗎?」
「對呀!這謝清華運氣可真好,自己才華出眾,養媳都這麼有本事!」
他們熱熱鬧鬧的討論,沒注意趙羽半垂著腦袋,掩藏住眼中的寒意。
冼硯白搖頭勸道:「都說兩句吧,背後議論別人,有失君子之風。」
顧如之綳著一張臉,真想轉離開,一走了之。他以前怎麼沒發現,他的同學們當中,竟然有這麼多背後嚼舌的?
到了趙家的門口,趙羽熱的請大家,「這裏是我趙家祖宅,如今家裏祖父尚在堂,由大伯父和大伯母留祖宅贍養。家父在京城刑部任職,家母留在邊照顧。」
顧如之看他一眼,很想問一句:既然你父母都在京城,怎麼送你回來讀書了,京城的國子監難道還比不上宣州州學?
大家都想到這個問題,但都不是傻的,趙羽從京城回到地方讀書,就是類似於發配,肯定是犯了什麼了不得的事,當然不能提。
冼硯白道:「既然咱們到了貴府,還是該先去拜見長輩,不知道方不方便?」
其他人也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