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太太和安四娘看到男人們從門外進來,很多人上都濺了,可能是剛殺了人,看起來一煞氣。就連俊無籌的謝四郎,也滿臉冰寒,讓人不敢多看。
安老夫人心裏猜測這些人,雖然看起來都是鄉下人,但不管是殺人的膽量,還是能力,都不像是普通的鄉下人。
也不好打探人家的事,就跟高氏閑聊:「老妹子,你們是打哪來的?要去涇州?」
「是啊,家鄉遭災了,沒有活路,只好去涇州討生活。」
「唉!」安老太太嘆口氣,「百姓苦啊!」
又看看在院子裏,正給做飯的三個嫂子添的顧玖,道:「聽我家四丫頭說,是那個小姑娘把我救過來的,那小姑娘是……」
高氏笑著謙虛:「那是我家小閨,學了點醫,就瞎逞能。」
神卻遠不是那回事,分明驕傲的很。
安老太太道:「您可太謙虛了,我自家的病自家清楚,哪一回犯病,不是在鬼門關走一遭。令小小年紀,能把我從鬼門關拉回來,足見醫厲害。這麼點年紀就這麼出,可不是一般的聰明靈慧,老妹子可真是有福氣。」
高氏險些口而出:那是,我閨就是厲害!
忙謙虛的道:「您過獎了,就學了點皮,巧而已,還是您老福大命大。」
那邊張氏一把奪過顧玖手裏的鍋鏟,「哎呦,小姑,好好的菜都給你攪和的稀碎,快別瞎搗了,趕邊兒玩去!」
高氏就笑著招手讓顧玖過去,嗔道:「不會幹還瞎搗,看被你大嫂嫌棄了吧!」
顧玖笑嘻嘻的,並不往心裏去。
安老太太拉住顧玖的手,親昵的拍拍手背,「謝小娘子是做大事的,那些都是我們這些普通人的活計,會不會都不打。」
說著忍不住又誇顧玖:「謝九娘子的醫可真厲害,我這都老病了,每次犯病都只有城裏的鄭老大夫能控制。你是我見過的第二個能控制這種病的人。」
安老太太只當顧玖真是謝家的兒,所以就稱呼為謝九娘。
說起病癥來,顧玖就專業了,點點頭道:「老太太這病是難治了點。哦,不是難治,是治不好……」
安老太太的臉就僵住了。
高氏把腦袋扭一邊去,裝沒聽到。
「您老這病,是因為心臟裏面的管化導致的,是老年人因為年老衰,所引起的常見病。平時常用些山楂、荷葉煮水,飲食清淡,切忌大喜大悲,雖然治不好,但也能得到控制。」
安老太太忍不住點頭,「是的是的,鄭老大夫也是這麼代我的。」
又跟高氏嘆:「你家這孩子啊,將來可了不得。」
高氏忙謙虛幾句。
各家人們都在招呼自家漢子,先洗洗手臉上濺的,然後趕伺候著吃飯。
安家祖孫都在謝家吃的飯,下人都死了,祖孫倆都不會做飯,只能在謝家蹭飯。
用完飯,安四娘不好意思,爭搶著要洗碗。孫氏道:「怎好勞安四娘子,這些都是活,我們三兩下就幹了。」
徐氏心裏想,得虧是鄉下地方,這話要擱在那些多思多想的貴中間,往後一延就了----你就不用添了。
笑著拉過安四娘:「安四娘子安心坐著,我們家裏洗碗的人多著呢,哪能讓您手?」
安四娘只得笑笑作罷。
用過飯大家都太累,就都去休息。他們也不講究,就在院子的涼鋪席子休息。
在莊子裏住了一晚,第二日一早,大家元氣滿滿的,收拾行囊準備上路。
安家祖孫是凌志縣人,知道村民們也是逃難過來的,安老太太就邀請村民們去凌志縣安家。
「不瞞各位,我安家在凌志縣還有點基,跟縣令也說得上話。如果各位去了凌志縣,我安家能保證給各位找一片土地沃的地方,安家立業。你們都是安家的恩人,今後如果有什麼不便之,安家定然鼎力相助。」
安老太太說著,眼在謝大郎和謝湛臉上來回看。雖然相時間短,也能看出來,這兩人是能做主的。
對於謝大郎來說,家鄉之外,去哪裏生活都一樣,就去看謝湛。
他們原定是去涇州,村民也理所應當的覺得該去涇州。
原因是清河縣隸屬涇州,涇州轄下發生了水災,府癱瘓,百姓們理所應該的,上涇州去找更大一級的父母為他們做主。
這就是沿途縣衙不讓他們進城,也不管他們的原因,他們又不是人家治下的百姓,人家沒義務收留他們。
但涇州不一樣,涇州境所有百姓,刺史都有責任給他們穩定的生活。
謝湛抬眼看看村民們,明顯有些人意了。又看著老太太,道:「安老太太容我們商量下可好?」
安老太太自然沒意見。
謝大郎就每家的當家人,一起去旁邊議事。
謝湛走兩步,又回頭把顧玖給牽上,「你也來參詳參詳。」
安老太太看著謝湛牽著顧玖走了,就羨慕的道:「高太太的兒真好。」
又有些好奇的打探:「你們家這四公子,可真是有本事,小小年紀就這麼了得,我看大家都對你家四公子服氣的很,看著比你家大公子還有威信。」
高氏笑著謙虛:「老太太您太過獎了,他也就比別人稍微聰明了點,想得長遠一點,也就能給他大哥出出主意什麼的。您老可別誇他,小孩子可不能多誇,誇多了就飄了。」
安老太太:「……」
我覺得是你在誇。
不過倒是對謝家更好奇了,這麼出的兩個兒,別說鄉下人家,就是達貴人家裏,怕也養不出來。
安四也在好奇的看謝家人,看著看著,就覺得奇怪起來,那位好看的過分的謝四郎,一直牽著妹妹的手沒放。若說是一般的兄妹,兄長牽妹妹手,也只會是一陣,不會一直不撒手。
而且這對兄妹,兄長看妹妹的眼神也太寵了。
那邊謝湛剛問了村民們的意思,大家希去哪裏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