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縣令大人,白家人仍一臉的不可思議,他們腦袋還沒轉過來,怎麼就和縣令大人做起了生意,怎麼就賺了二十兩銀子。
白家三人看著一臉燦爛的白夏,很是驕傲,白勇白夏的小腦袋,自豪道:“咱家小夏像我,腦袋瓜子就是聰明。”
白老二和白老三一言難盡的看著笑的跟個傻子似的大哥,雖如此,可是好羨慕啊!
白夏和白錦澤收拾好東西急匆匆走了,兩個人也沒有回家,而是去鎮上的木匠鋪子買桶去了。
鎮上有兩家做木工的,店里都沒有那麼大的桶,二人沒有辦法,搭了艘順風船去縣里。
船是悉的船,就是白夏第一次去縣里時搭乘的李二的船,但是此時換了一位大爺撐船,說是李二也去服徭役了。
兩個人到了縣里,和李大爺約定了時間,急匆匆往木匠鋪子跑去,跑了五家鋪子才把桶買齊,讓伙計把木桶送到碼頭,二人又匆匆去買了薄荷和甘草片,還買了三斤白糖和冰糖。
兩個人回到碼頭,伙計和李大爺已經把木桶放在船上了,漁船小,幾個人只好站在一起。
“李大爺,您每天中午出船嗎。”
李大爺掌著舵,了口汗煙,“中午不出船,每天半夜捕魚,天不亮去縣城賣魚,不到正午就回家了。”
“李大爺,我接了一個送水的任務,每天給各服徭役的點送水,這不,桶太大了,我想著水路比較好走,想租您的船用用,每天十五個銅板,送一個月,您看不。”
“哎喲,這是好事啊,大爺在這謝過你嘞。”
李大爺也很高興,畢竟這每天十五文,一個月下來得好幾百文了。
幾人說好了時間,回到鎮上,兩個人又雇了一輛牛車把桶送回來。
白家人看著這麼多大桶一頭霧水,不待白家人問話,兩個人直奔廚房,一頓狼吞虎咽。
方婆子心疼道:“這是做什麼去了,一整天不見人,這個樣子。”
白夏終于緩過了勁兒,放慢了吃飯的速度,指指碗里的大腸,“我做的鹵味你們吃了嗎?”
方婆子點點頭,回味道:“吃了,味道好極了。”又說,“那個是什麼水,喝下清涼氣直往上冒。”
“那是薄荷飲。”白夏咽了口飯,“我這不是擔心我爹和叔叔們吃的不好嗎,帶著大哥給他們送飯去了。”
“結果你猜怎麼著,縣里的大老爺來視察工作,看上咱家的薄荷飲了。”
“然后呢?”
白錦澤吃完飯,接話道:“然后就是咱家二妹大著膽子和縣太老爺做起了生意。”
“哎喲喂,你個死丫頭膽子怎麼這麼大呢,還敢和縣老爺做生意。”夏氏用手指白夏的頭。
放婆子贊同的點頭,“吃了雄心豹子膽了。”
在這個階級分明的時代,平民百姓那是能不與家接就不接,家的威嚴深陷他們的意識。
白夏咽下最后一口飯,“,娘,縣太爺沒你們講的那麼嚇人,你們看他來我們縣這幾年了也沒有傳出魚百姓的事吧,這說明咱這縣太爺還是比較民的老爺。”
“而且他說話的時候也不威嚴,笑瞇瞇的,所以我才敢和他談啊。”
當然,白夏是不會告訴們,縣太爺一看就是笑里藏刀那種人的。
白夏把碗洗好,跟方婆子和夏氏說,“縣太爺讓我們每天送十桶薄荷飲,桶我們買回來了,可是家里的鍋肯定是不夠的。”
夏氏拍拍袖子,“這好辦,回頭借你二嬸三嬸的灶用用,也不白借,一天給二十個銅板。”
說著又轉頭問方婆子,“娘,您看這樣行嗎?”
方婆子點點頭,“也不用一天十個銅板了,一個月給們二百文足夠了。”
“,熬這麼多水,每天的柴火也不用呢,叔叔們砍柴也累,就按娘說的,一個月給六百文。”
方婆子哼一聲,“就你們娘倆是好人,都想當散財子,我看有多錢夠你們散的。”
白夏地跟婆媳兩個說了一個數,低呼出聲,驚訝的瞪圓了眼睛。
方婆子沒再說什麼,算是默認了娘倆的提議。
夏氏出門去找了兩個妯娌,胡氏和云氏如何高興且不說。
白家幾個人忙著刷桶,夏氏回來的時候,胡氏和云氏帶著孩子一起過來了,也幫著刷桶。
晚上白老頭從地里回來,聽說后嘆了口氣,方婆子瞪他一眼,“你孫這麼厲害你不高興還嘆什麼氣。”
“我不是不高興,你說這小夏怎麼沒托生男孩呢,這要是個男娃子,我老白家還怕發不起家嗎。”
方婆子也嘆口氣,又道,“咱家錦澤也是個好的,孝順又能干,錦誠雖調皮了些,腦子也是靈的,老二家的錦平都不錯,等將來錦澤錦誠上學了,指不定能考個秀才老爺爭呢。”
“秀才老爺是那麼好考的嗎?”雖這麼說,心里還是期盼著。
第二天一大早,白夏就找到白老頭,“爺爺,昨天忘記說了,你去村長爺爺和三爺爺家問問,能不能租他們家的牛來,一天給十五文錢,一天送一趟。”
“行。”白老頭背過手就出門去了,不多會兒,白老頭回來說談好了,“你三爺爺家的白錦齊和村長家的白錦峰還幫著趕牛。”
吃過早飯,白家就開始行起來。
其實也不要怎麼忙,白夏把薄荷飲的材料配好,放進鍋里煮就行了,水一開就能盛到桶里。
白錦澤索又去把村里了幾個半大小伙子,跟著一起送水,一天給十文工錢,小伙子們都很樂意來幫忙。
白錦澤把他的小伙伴們來,鄭重的代一番,“這些水是縣太爺買的,你們送到服役的地方,給那邊的差就可以了。”
幾人點點頭,“放心吧,一定把事辦妥了。”
薄荷飲送出去了,白夏又巡視了一番的寶貝們,回到家時,發現家里來客人了。
白夏往堂屋走去,“外公,你們來了。”白夏驚訝道,又很高興。
“這麼熱的天怎麼過來了,也不怕曬著了。”
陸瑤重生後,有兩個心願,一是護陸家無虞,二是暗中相助上一世虧欠了的楚王。 一不小心竟成了楚王妃,洞房花燭夜,楚王問小嬌妻:“有多愛我?” 陸瑤諂媚:“活一天,愛一天。” 楚王搖頭:“愛一天,活一天。” 陸瑤:“……” 你家有皇位要繼承,你說什麼都對。 婚前的陸瑤,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未來的皇帝老子楚王。 婚前的楚王,奸臣邪佞說殺就殺,皇帝老爹說懟就懟。 婚後的楚王扒著門縫低喊:“瑤瑤開門,你是我的小心肝!” 眾大臣:臉呢? 楚王:本王要臉?不存在的!
重生後的虞清歡覺得,埋頭苦幹不如抱人大腿,第一次見到長孫燾,她就擲地有聲地宣誓:“我要做你心尖尖上的人。” 大秦最有權勢的王不屑:“做本王的女人,要配得上本王才行。” 結果,虞清歡還沒勾勾小指頭,某人就把她寵成京城裏最囂張的王妃,連皇後都要忌憚三分。 虞清歡:夫君,虞家的人欺負我。 長孫燾:虞相,我們談談。 虞清歡:夫君,皇後娘娘兇我。 長孫燾:皇嫂,你放肆了。 虞清歡:夫君,有人覬覦你的美色。 長孫燾:小歡歡乖,讓本王進屋給你跪釘子。
平民出身的樑瓔,幸得帝王垂青,寵冠後宮。 她陪着魏琰從一個傀儡,走到真正的帝王。爲魏琰擋過箭、嘗過毒,因魏琰受過刑,被百官罵爲妖妃。她以爲這是同生共死的愛情,哪怕落得一身病痛、聲名狼藉,亦從不後悔。 直到大權在握後的帝王坐在龍椅上,眼裏再無以往的柔情。 “朕可以許你皇貴妃之位。” 至於先前說的皇后的位置,他留給了真正心愛之人。 原來自己自始至終,不過是他捨不得心上人受苦的棋子。 樑瓔心死如灰,俯首在紙上一筆一畫地寫下:“臣妾懇請皇上准許臣妾出宮。” 她在一片死寂中,終於等來了帝王的一聲:“好。” 自此,一別兩歡。 他江山在握,美人在懷,是世人稱道的明君,風光無限。 她遇見了真正相知相許的人,夫妻舉案齊眉,倒也安穩。 出宮後的第五年,她在大雪紛飛的季節裏,看望已是太子的兒子時,被喝醉酒的魏琰圈在了懷裏。 紅着眼眶的帝王似癲似瘋,乖巧得不見平日的狠厲,卻唯獨不肯鬆開禁錮的雙手。 “朕後悔了。” 後悔沒有認清自己的心,放走了真正的摯愛,留餘生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