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新婚夜被鴿后我綁定了大司農系統 第570章 出發嶺南

《新婚夜被鴿后我綁定了大司農系統》 第570章 出發嶺南

徐禮彥一跺腳:“那我裝窮人家的孩子不行麼,您就把我爹當是窮了八輩子的破落戶。”

林冉笑了。

徐總緹若是聽到了這話,絕對會把這個不孝子逐出家門。

林冉安他們:“好了好了,你們每個人都有實習計劃的。等其他府縣申請試驗點的折子遞上來后,你們自己決定去哪個試驗點實習,將申請報告遞給勤農館的博士們就了。”

“還是老規矩.......”林冉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徐禮彥截了話頭。

“還是老規矩,去了哪個地方,清楚那個地方的況,寫下當地的氣候地理等條件。

清楚當地適宜種植的農作有哪些,哪些可以帶來收益,哪些可以摒棄,還可以記錄當地的風土人......”

徐禮彥拉了一大通,都是平日里林冉再三叮囑的話語。

林冉一掌拍在他腦袋上:“記住了就好。這些時日功課不可懈怠,田里的活兒也不可怠慢,若是讓我知道了,就算我在嶺南也能治你們!”

“大人喲,我們哪敢喲。”眾學子哇哇大

給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呀。

離別總是傷的,當然,林冉本人沒有太大的傷

畢竟這些年一直都在離別當中,再有嶺南那邊的況牽掛著也沒有太多時間去傷

從京城到嶺南府,陸路轉水路,水路轉陸路再轉山路。

一路走來,山迢迢路遙遙,趕慢趕。

周允琛擔心林冉懷有孕,車速盡量控制著。

林冉倒是無所謂:“再趕快些也不打。”

反正吃嘛嘛香,睡覺也香,完全不暈車,更加沒有孕期反應。

周允琛看像個沒事人一樣,時常把目停在的肚子上,想看看究竟是否真的懷孕了。

Advertisement

倒是桃花和梨花兩個丫頭,這一路顛簸盡了苦頭。

南方山多水多,道路也是各種崎嶇不平的山道。

山道上小彎繞大彎,大彎繞小彎,繞的人天旋地轉。

梨花、桃花雖然也跟著林冉在各地輾轉多次,西北那個地界,大多地平,一條路修的又寬又直。

到了南方地界,各種山道,上坡下坡不說,還有各種拐來彎去的小道,這不就苦了兩個人麼。

再一次吐過后,梨花無力慨道:“我終于知道什麼做窮山惡水了。”

桃花也跟著點頭,這一路奔波,臉上的都消下去了。

林冉心疼們,從系統商城買了幾個‘暈車藥’給們吃。

這才剛進去南方就吐這樣,后面的路還怎麼走,“這里有幾個治吐的藥丸子,你二人吃了,會好些。”

雪花和杏花一人拿了藥丸子和水,幫著喂藥。

林冉看了看路面:“這路修得平整,路邊的雜草也不多,想來是經常有人來修的。這樣的路已經很不錯了。”

梨花吞了藥:“我還是喜歡北邊,咱們那里的路修的又寬又直又平。”

這南邊的路恨不得將繞暈。

桃花跟著點頭。

林冉失笑搖頭,“你們剛吃了藥,去馬車上休息會兒,一會兒藥效上來了就不難了。”

桃花想拒絕,現在看到馬車都怕,想騎馬來著。

林冉看出來的想法:“放心吧,你姑娘我的這個藥丸子效果特別好,你們去馬車上睡一覺醒來就不暈了。”

說完給雪花杏花使了個眼,兩個人一人扛一個,把桃花和梨花扛到了馬車上。

“嘔——”

梨花干嘔了聲,杏花趕將人放到馬車上,離一丈遠。

“嘔——”梨花又嘔了幾聲,嘔了半天什麼也沒有吐出來。

Advertisement

梨花虛弱地驚:“杏花,你是覺得我還不夠難咋的,你就不能溫一點扶著我麼,非得扔肩膀上扛著。

好險我剛吐完胃里沒有東西,不然被你這麼一顛,不吐你一都對不起你!”

杏花脖子,弱弱道:“我們都是這麼扛人的麼......”在梨花的瞪視下聲音越來越大,并且保證:“下次一定不會這樣。”

另一邊的桃花已經無力吐槽了,翻個閉上眼睡覺。

林冉覺得這幾個丫鬟都是寶,樂呵地很。

周允琛坐在林冉側,“冉冉,今日覺如何?有沒有哪里難?”

林冉搖頭:“沒有,全上下里里外外都很好,哪里都不難。”

周允琛急不可查蹙了一下眉頭,又掃了林冉的肚子一眼,他實在懷疑,自家夫人肚子里到底有沒有崽子。

林冉了下自己的肚子:“放心吧,我吃的香睡的香,腰不酸,這倆小崽子絕對是來報恩來了。”

“兩個?你怎麼知道是兩個?”周允琛問了后又覺得自己問了個傻問題,“是林家老祖宗告訴你的。”

林冉點頭:“嗯嗯,沒錯沒錯,我家老祖宗說的。”

周允琛覺得林家老祖宗說的話比較有保證,因此也大大的放心了。

林冉問周允琛:“嶺南那邊有消息傳來嗎?”

周允琛:“探子來消息,蓮花教本想北上往平南府走,不過平南府那邊收到命令,不能讓蓮花教的人進。”

又道:“這蓮花教有些手段,先是無條件給教徒糧食,等到百姓們更加信任他們后,就要老百姓們敬逢蓮花神。”

林冉:“錢?”

“沒錯,敬奉蓮花神的百姓們越是虔誠,得到的東西就越多。”

Advertisement

林冉笑了,這不就是斜角洗腦的招數麼,先給你點小恩小惠,等到人真的開始相信后,就開始套路來錢。

愚昧的人們被洗了腦,就想花點小錢獲得更多的好,殊不知,這套路越來越深,最后傾家產人財幾空。

林冉又問:“查到了嗎?蓮花教的糧食是從哪里來的?左不過就是那幾家。萬記糧行和祁記糧行,一家是沈家的,一家是趙家的。

李記是靠著太后娘家江家,而王記與司農寺合作切。

剩下的就只有孫記糧行和錢記糧行了。”

周允琛聽得如是說道,問:“那你以為,是孫記糧行還是錢記糧行?”

林冉皺著眉頭想了片刻道:“孫記糧行歷經幾代,自來行事作風小心、為善,在市井中的口碑一直不錯。”

這也是其歷經幾朝幾代仍舊穩坐六大糧行的原因。

這孫記不但行事謹小慎微,且識時務。

林冉以僅有的幾次與孫記打道的經驗來看,“孫記的下人們行事謙和有禮,反觀主家也不錯。

且我打聽過,這孫家確實是個百善之家,時常搭棚施粥,聽說之前揚州洪災的時候,孫家也捐獻了不糧食。”

“所以,你認為是錢家?”周允琛問。

林冉:“這六家里,唯有孫記的家主和錢家的家主我沒有見過。

這錢家原先不過是一家中小型糧商,十幾年前突然進了六大糧行之列,還差點把老牌糧商王家給出六大糧行,這錢家不可謂不厲害。”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