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新婚夜被鴿后我綁定了大司農系統 第547章 本官打算出去巡田

《新婚夜被鴿后我綁定了大司農系統》 第547章 本官打算出去巡田

林冉提跑出亓親王的公廨,跑到一個亓親王看不見的角落里,大笑開來。

【六筒:嘖嘖嘖......這只八哥有意思,太有意思了,瞧亓親王快被氣死了吧。】

林冉笑得上氣不接下氣,許久才緩過來:“多氣氣他才好,省得他天天太過悠閑,容易老年癡呆。”

又過了十來天,終于在下一年來臨之前,將所有的賬簿對完了。

亓親王以自己加班生病為由又曠工了,最后由林冉帶著下邊的人做了表格總結。

表格是之前在屯田司就用著的,京城新上任的員們還是第一次見。

“如此用這個表格列出來,所有東西都一目了然。”

有人慨:“此表格甚好,甚好。”

林冉:“回頭你們幾個,與原本西北屯田司的幾個大人們好好學習這個表格怎麼做,如何總結。

往后,我們司農寺都這樣來。”

“從這張表格上來看,各府各縣的收有差,這其中與地力、氣候等的關系很大。

但是,你們看,差別最大的是嶺南。”

林冉用朱筆把嶺南兒子圈了起來:“接下來我們就來討論討論,為何嶺南的產量如此之低?”

低到,畝產一石?

甚至還有不到一石的。

“大人,嶺南那個地方窮山惡水,瘴氣叢生,確實不適合居住或者開荒。”

說話的是吳令治。

林冉看向下一個人。

孟士學朝林冉點了點頭,說起了自己的想法:“嶺南又稱南蠻之地,南蠻之地的百姓們多暴無禮,那地界容易產生暴

Advertisement

朝廷自來只是打,對于發展......”

孟士學沒有再說下去。

嶺南那個地界,多是被貶的員,說著是流放的犯人。

任何一個朝廷,都不會把目放到那邊吧。

林冉又問了幾個人,大家的想法都大差不差。

林冉敲了敲桌子:“諸位,我們司農寺掌管天下農事,每一塊土地,我們都不能放任。

更何況,嶺南地區那麼大,不是每個地方都瘴氣叢生,那沒有瘴氣的地方呢?”

林冉從袖子里掏出一本書,“我查閱過各種書冊,嶺南地區多,且日照時常要比其他地區長的多,且雨水充沛,江河富。

大家都是種地的,你們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柳大人皺了皺眉頭,“是水稻種植所需要的條件。”

“沒錯!”林冉大聲道:“并且,以嶺南的日照時長來看,咱們或許可以一年種兩茬或者三岔水稻。

一年兩或三。”

眾人懵:“一年兩的水稻?”

“還有三的?”

林冉:“這只是我的一個初步的想法,雖然大膽了些,不過也可以是合理假設嘛。”

眾人看著林冉不語。

這哪里是大膽,是太過大膽了!

柳大人:“大人您還是......一如既往地敢想啊。”

林冉樂道:“敢想敢做,才能實現啊。你瞧我們西北,若不是當初大膽的想大膽地去做了,如今怎能為大的大糧倉?”

Advertisement

又道:“等過完年,勤農館的招生結束后,我準備上奏陛下,我要出去巡田。”

眾人大驚:“您要出去巡田?”

“大人,您去哪里巡田?”

“大人,您要去多久?”

“大人,您走了司農寺怎麼辦?”

林冉滿頭黑線打斷了他們的問話:“都別吵別問,司農寺規章制度都制定得很清晰,大家各司其職,就算我不在,咱們司農寺也能運轉下去。”

“另外,司農寺還有王爺坐鎮呢,有什麼事找他就。”

至于勤農館那邊,更簡單。

勤農館有那麼多教書先生呢,這個館長在不在的用不大。

最重要的是,現在糧食產量穩定不再增長了,得培育出本土的糧種才行。

只依靠系統里的糧種,這不是一個長久之計。

眾人對于林冉口中的亓親王完全不抱希

司農寺的員們原本還覺得有兩個樂意放權還事的上不要太舒服了,如今卻覺得頭疼。

這一個兩個都不想攬活兒,一個天天喝茶逗鳥,一個還想往外跑......

嘖.....他們已經可以料想到未來的日子有多難了。

沉靜了一晌后,柳大人幽幽開口道:“林大人,您是不是忘記了,沒有陛下口諭,京兒是不能隨意外出的。”

還以為在西北一樣呢,西北三府你想去哪里就跑去哪里?

林冉咳了咳:“此事,我自然會與陛下說的。好了好了,話題拐回來,趁著今日都在,各個部門都做一下年終總結,再把明年的規劃一并規劃了吧。”

Advertisement

眾人:......這麼隨意的麼。

原本西北的員們,對于林冉這種‘突擊行為’非常有經驗,早就做好了準備。

幾年新加司農寺的員們卻懵了,也沒有聽說啊,怎麼突然就要做規劃了呢?

規劃什麼?

林冉等其他人匯報完了,這才看向一直未發言的剩下部門。

想了想后,大概明了:“給你們兩日時間,做出完整規劃,在年前我們需要把開春的事宜敲定。”

又道:“以后都按照這樣來,做事不要拖拉到最后一刻,這樣若有突發事件,咱們會很被

若有不懂的,你們可以咨詢一下其他同僚,再有不懂的,可以來問我,本定當知無不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