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涼王 第444章 游擊戰術

《涼王》 第444章 游擊戰術

麒麟殿

 新皇蕭羽看向了李源,讓他替自己出謀劃策。

 此時的李源也在思考高世杰遲遲不進攻的原因,他也知道高世杰的為人,高傲、忠勇,應該不會背叛朝廷。

 但是蕭羽說的也沒錯啊,萬一涼王拉攏了高世杰呢?

 鬼知道涼王拉攏了多人,現在殿是不是也有他的耳目?

 若有,那就真夠頭疼的了,媽的,真夠蛋,千算萬算,算了這個小王八蛋。

 思量后,李源回道:“陛下,安全起見,就近派遣一名監軍前去,并命令高世杰立即進攻,不惜代價也要拿下蠻州城!”

 蕭羽點了點頭,贊李源的建議。

 但就在這時,謝爾畢卻說道:“陛下,現在涼王的兩路兵來勢洶洶,已經攻占了劍南道和黔中道數州之地,不可小覷。而南疆邊陲距離長安路途遙遠,就算是加急快報,消息一來一回也得數日,而兵事瞬息萬變,絕不可耽誤啊。嶺南節度使的兵馬至關重要,乃是平定涼王之的關鍵。另外…”

 說到這兒,謝爾畢突然一頓,言又止。

 蕭羽忍不住問道:“謝尚書,有話直說!”

 “是,陛下!”謝爾畢點頭回應,不過他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看向了李源。

 只聽謝爾畢問道:“定國公,在陛下面前,我斗膽詢問一句,涼王手中有多兵馬?”

 李源說道:“據探仔細探查,十二萬多,分為七衛,還有從益州招募的兩萬團練兵。”

 蕭寧起兵后,朝廷很快想方設法的調查他的兵力況,這是瞞不住的,所以蕭寧也沒想著瞞。

 謝爾畢又道:“那這十二萬多的兵力,是如何分配的?”

 李源回道:“兩萬團練兵和一萬五千兵力的虎豹衛,留在玉川行省駐守。韓有信領四萬多兵力攻打劍南道。周鈺領三萬多兵力攻打黔中道。”

Advertisement

 謝爾畢故作恍然,說道:“所以這三兵力加起來,就已經十一萬多了,也就是說,涼王只留一萬多兵力保護蠻州,確切的說,只能一萬多兵力保護蠻州城,因為蠻州比較大,一萬多兵力本保護不了,只能保護最關鍵的蠻州城,可對?”

 “沒錯。”李源應道。

 謝爾畢又道:“這次高世杰領兵三萬兵馬,而且還是最銳的狼兵,比涼王剛剛組建的蠻州衛要銳的多了。”

 話說到這里,就算是蕭羽傻,也明白了謝爾畢的意思了。

 高世杰率領三萬銳狼兵,和涼王的一萬多兵馬對陣后,竟然遲遲不攻擊,這說明什麼?這說明高世杰很可能早就投靠了蕭寧!

 “啪!”

 蕭羽猛拍龍案,罵道:“該死!”

 謝爾畢等人連忙拱手,表示敬畏。

 此時經過謝爾畢的“介紹”,立即勾起了蕭羽那狹隘的心思,他更加懷疑高世杰,認為他已經投靠涼王了。

 涼王現在虎視眈眈、來勢洶洶,一旦三萬狼兵投靠了他,那麼嶺南道也將被他唾手可得!

 這可不是蕭羽愿意看到的。

 若是劍南道、黔中道、嶺南道都丟了,那長江以南的疆域就丟失了二分之一,整個大秦丟失了五分之一的面積!

 所以蕭羽語氣沉,說道:“定國公,只派監軍,恐怕不妥吧。”

 李源明白蕭羽的擔心,他點了點頭,道:“是臣考慮不周。”

 蕭羽道:“和你沒有關系,朕剛剛登基,又逢三王謀反,很多貪污吏、臣賊子,還沒來得及清算,怎麼能怪罪于定國公你呢?眼下,還是要想到行之有效的辦法。”

 “陛下,不如就近派遣忠勇的將領,讓他擔任監軍,領兵前去和高世杰匯合。如果發現高世杰投靠涼王,或者不停朝廷命令,便可就地免去高世杰的節度使之職,并由此人擔任。當然了,此人的行必須蔽,不能讓高世杰提前察覺。”李源建議道。

Advertisement

 此乃擒賊先擒王之計,假裝增兵輔助,實則是調查高世杰,一旦有問題,直接擒拿,包括高世杰邊的所有偏將。

 蕭羽立即贊同此計,并問:“派誰去合適?”

 “長樂經略使蔡英,他手中有一千五百府兵,正合適!”李源考慮后,立即舉薦道。

 長樂經略使的職責是掌管長樂一帶軍民政令,一般況下都是福州刺史兼任。但現在孫茂川調去福州任刺史,所以兩個職權是分開的。

 本來按照李源的規劃,孫茂川從益州調去福州,只是權宜之計,過幾個月,再把孫茂川調去其他州,讓蔡英負責福州軍民政務。孫茂川的政績很好,沒有過錯,在吏部評級中是上上等,李源就算大權在握,也不能一下子就把孫茂川擼掉,所以就想以福州刺史為過渡。

 當然了,這是題外話。

 聽到李源的舉薦,蕭羽自然答應,立即下旨,讓蔡英領兵前去和高世杰匯合。

 謝爾畢出宮后,連水都沒顧著喝,立即把麒麟殿的消息傳遞給蕭寧。

 …

 蕭寧接到謝爾畢的消息后,嘆這就是朝中有人的便利。蕭羽會紀耕耘、杜勇和王珪三人,卻不會謝爾畢,因為他認為謝爾畢是自己人,就如同相信梁玉虎、薛贊、楊飛鵬等人一樣。

 蕭寧立即來張文遠,將消息告訴他,讓他關注高世杰大營的況。而這時,張文遠也帶來了最新的前線況,是韓有信派人送來的。

 左領軍衛大將軍安陸峰已經整頓好六萬,并且山南西道的利州進龍州(四川綿東北方向)。

 如果沒有敵軍阻攔,韓有信只需一二個月,就可以拿下益州,但是有了敵軍阻攔,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所以蕭寧才給韓有信半年的時候。

Advertisement

 韓有信現在兵分三路,而敵軍安陸峰手中有六萬兵馬,最好的應對之法是三路合一,剛安陸峰,但是韓有信卻沒有那麼做。而是讓陷陣衛、天狼衛繼續按計劃行,只派徐公明的朱雀衛迎戰安陸峰。

 并且,韓有信給徐公明下達的命令的命令是止正面迎戰,而是憑借游擊戰

 游擊戰還是蕭寧告訴韓有信的。

 當蕭寧說出游擊十六字訣,也就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時候,韓有信驚為天人,越是揣,越是覺得此戰妙。

 這一次,韓有信就用徐公明的一萬五千人,施行游擊戰,讓安陸峰的六萬兵馬知道什麼

 通過游擊戰的靈活變化,讓敵軍陷疲倦,從而出破綻,給予致命一擊。而此戰極其考驗將領的領導能力,還有軍隊的應變能力,以及行速度。

 蠻州衛悉劍南道地形環境,又專門訓練過游擊打法,而且這次是韓有信和徐公明親自指揮,絕對不會出差錯。

 這一次,韓有信要讓游擊兵法震驚天下,名大秦!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