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涼王 第411章 秦王蕭峰起兵

《涼王》 第411章 秦王蕭峰起兵

第二天一早,鹿永旭先去見了他爹鹿連學,把蕭寧的計劃說了出來,鹿連學表示全力配合。

 不配合不行,自己就這一對兒,都喝了蕭寧下得迷魂藥,對他言聽計從,作為親爹,只能全力協助。

 隨后鹿永旭親自出馬,將益州刺史孫茂川和益州大都督趙亮請到鹿鼎公府。

 “下孫茂川(趙亮),拜見涼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兩人來到后,立即行禮。

 蕭寧手示意:“兩位大人不用這麼客氣,都是自己人,無需多禮。”

 孫茂川和趙亮聽后,頓時笑了,也不拘謹。

 孫茂川已經知道自己的親外甥時青青跟了蕭寧,所以他自然全力支持蕭寧。

 至于趙亮,他是謝爾畢的好友,屬于那種過命的,謝爾畢效忠于蕭寧,他也不例外。

 蕭寧也沒有鋪墊,直截了當道:“本王的蠻州衛已經攻下了西昌府和玉樹府,接下來會是沙府和雅康府,直至整個玉川行省。但是現在有個大問題,那就是兵力缺。本王只有五萬兵力,就算能攻下玉川行省,也守不住。現在大秦的主要兵力都往長安城調派,剿滅反賊蕭炎,所以本王不打算麻煩朝廷,只能麻煩孫刺史和趙大都督了。”

 “另外,兩位大人應該得到了即將調任的消息吧,新一時半會趕不來了,兩位大人趁著還在益州,可一定要多多幫助本王啊!”

 雖是自己人,但有些話也不能說的太直白。不過孫茂川和趙亮都是聰明人,立即明白的蕭寧的目的,也知道了他要對新上任的刺史和大都督手。

 孫茂川立即道:“殿下親征天鷹國,這是為大秦開疆拓土,建立功偉績,下自然全力配合。殿下有什麼吩咐,盡管代,下一定在調走之前,全力完!”

Advertisement

 “是啊殿下,孫刺史的回答便是下的心聲。”趙亮也道。

 他倆馬上調走,調走之后,益州變什麼樣子,那就是下任吏的事了,關他倆啥事。而且聽涼王殿下的意思,恐怕短時間,新上不了任了。

 蕭寧直言道:“本王需要三萬兵力,一萬匹戰馬。當然了,還要配備的糧草、兵…”

 孫茂川稍加沉,回道:“殿下,一名士兵每年最吃米五石半,方可滿足訓練和作戰。一年下來,三萬將士就是十六萬五千石,殿下,臣先準備好十萬石糧食,后續十萬石,一個月搞定。如果殿下還需要更多的糧食,下繼續準備。至于戰馬所用草料和飼料,更是沒有問題。另外,下在準備八百匹的騾子,專門負責馱運。”

 對于天府之國來說,最不缺的就是糧食。不過這些糧食都是倉里的,若不是蕭寧發話,孫茂川也不敢,這可是砍頭的大罪。就算現在,也要地搬運,然后做假賬,等他走了,就是爛賬。

 蕭寧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后看向趙亮,問道:“大都督,你那里呢?”

 趙亮為益州大都督,督嶺南道的益、綿、簡、嘉、陵、雅、眉、濛、犍、邛十州,可調集的總兵力只有五六萬。

 如果當初劍南節度使沒撤,單單益州兵力就有五萬。

 現在蕭寧張口要三萬,相當于一半兵力,這對趙亮來說也是有難度,畢竟蕭寧還沒有反,若是反了,直接占領益州,吞并嶺南道,別說三萬,八九萬兵力也不在話下。

 所以趙亮簡單思考后,立即道:“殿下,我先想辦法調派一萬折沖府兵力,剩下的兩萬人,能否從團練兵中調?”

Advertisement

 蕭寧也知道趙亮有難度,畢竟他大都督管轄的兵力十六衛遙控,他私自調走一大半兵力,那和謀反沒有區別。

 所以蕭寧也沒指他調派這麼多兵力,他只是想看看趙亮的態度,其實他有其他擴兵的辦法。但沒想到,趙亮另辟蹊徑,給了他新思路,那就是團練兵。

 所謂團練兵,不是大秦正規軍,不屬于折沖府管轄,而是不長期離生產的地方軍隊,又稱團練兵、土鎮、土團。

 當朝廷征發的府兵,甚至兵募,都不能滿足軍事需要,就會用團練兵。而取的標準是每一百五十戶中征兵十五人、馬一匹。

 雖然說團練兵不如折沖府的府兵,但是只要經過訓練,會很快為合格的士兵,因為團練兵的選擇也有要求,那就是選取富戶強丁。

 其實蕭寧另一個打算是募兵,沒有想到團練兵,現在經趙亮的提醒,覺得團練兵可比募兵要好,最起碼省去了一大筆的開支,而且速度更快。

 蕭寧笑道:“好!就按照大都督的意思來辦!況,本王讓鹿永旭負責。”

 談之后,孫茂川和趙亮告退。

 蕭寧思考后,立即修書一封送去長安,問新皇蕭羽索要兵馬,畢竟現在攻打玉川行省,這是幫大秦建功立業,你當皇帝的不該給點支持嗎?

 接下來幾日,蕭寧繼續呆在益州,他還有事要做,那就是在益州建議冶煉工坊和鑄造工坊。

 隨著秦皇駕崩,蕭寧再也不用擔心灌鋼法和炒鋼法被朝廷知曉,知道又如何,你能奈我何?

 讓本王出去,門都沒有。

 你若是本王,本王馬上起兵謀反!

 現在的蕭寧已經可以掀桌子了,就看心啥時候不好。

 不過讓蕭寧沒想到的是,第二個掀桌子的人是秦王蕭峰,他竟然躲過太子的圍殺,單槍匹馬闖出秦王府,并逃出了長安,帶著妻兒回到燕京,并昭告天下,正正式起兵!

Advertisement

 消息傳到新皇蕭羽耳朵里,那可謂是雷霆大怒。一個晉王就夠他撓頭,如今又來一個秦王。以至于蕭羽開始埋怨定國公李源,不該聽他的話,真該早日殺了秦王。

 而后,蕭羽開始調派兵力。

 首先讓河東節度使安慶山統兵四萬前往代州(燕京正西偏南),又命恒州的三萬德軍準備(燕京西南方向)。以及調集河南道四萬兵力,屯兵于冀州(燕京正西方向),三路組一個包圍圈,將蕭峰的叛賊圍在燕京地區,然后步步推進,慢慢剿滅。

 另一邊,任命左衛大將軍黃吉英率領六萬兵馬,屯兵于蘭州(鄯州東面方向),攔截鄯州的晉王,同時派朔方節度使馬隨風,帶兵兩萬,延長城往西,繞到鄯州的北面。同時,又派四萬兵力屯兵河州(鄯州西面方向)。也是組一個包圍圈,將晉王圍困。

 看得出來,新皇蕭羽準備充足,誓要剿滅晉王和秦王。

 而這個時候,

 蕭寧索要兵力的奏疏也送到了新皇蕭羽手中。

 新皇蕭羽立即鎖眉頭,暗罵蕭寧趁搞事、居心叵測。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大秦的兵力況。

 大秦經過二十多年的養蓄銳,號稱有百萬府兵,實際上有些虛夸,也就是八十萬左右。天鷹國也號稱百萬兵甲,實則更,也就六十萬。

 而到現在,晉王謀反,拉攏了十五萬府兵。秦王謀反,拉攏了十萬府兵,這就是二十五萬。

 現在剿滅晉王叛軍,蕭羽用了十二萬。剿滅親王叛軍,蕭羽用了十一萬。

 加起來這就是四十八萬,再加上之前攻打天鷹國傷亡的人數,全部算上,用了大秦朝一半的府兵!

 也就是說,長江以北的府兵基本上都用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