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的辛辣和油潤又不失筋道的燜面非常搭,不僅開胃,還很解膩。
魏幹說道:
兩人中午忙完,閒著沒事去探了一家最近炒作得火的飯店。
林旭吃了口麪條,又著蒜瓣咬了一口。
忙完這些,老戴將著的豬肝拿出來,盤底明顯有一層水出現,這是豬肝裡的水分被了出來。
“這道菜可以用豬肝的子肝,也可以用肝、鴨肝、鵝肝,但這裡的鵝肝不能是西餐常見的肝,而是正常生長的鵝肝。肝油脂太多,只能煎著吃,不能做湯。”
飯後,店裡迎來了午高峰,林旭繼續忙活起來。
今天吃的是燜面配酸辣湯,最近天天盒飯,吃得大家都夠夠的,所以今天麪點部那邊特意搟了一些適合做燜面的細麪條,準備好好調節一下胃口。
林旭拿起手機,給竇雯靜說了一聲採購電爐的事,隨即換上廚師服,去廚房開始忙活。
樓上,林旭將送來的豬肝泡進清水中。
最近忙著銀杏園開業和車展的事,都沒怎麼在廚房呆過,今天上午沒啥事兒,就索一直呆在廚房做菜乾活兒。
來到樓上,老戴見林旭在玩手機遊戲,好奇的問道:
“都準備好了?”
戴建利也洗了洗手,見周圍的廚師不太忙,便拍拍手說道:
“原本想在小廚房做的,但既然你們都不忙,就一塊兒來學學吧,萬一以後接到高端菜,好歹也有個基本印象。”
而現在,他更多的是食本的質地紋理,思考火候大小對食材的影響,以及對烹飪的探索。
“三幅豬肝,勉強夠用了……要再多點會更好。”
子肝?
用廚房紙把表面的水分乾,戴建利拿了一把刀背比較厚的菜刀,開始砸豬肝。
川菜三大清湯類菜品,開水白菜、豆花以及肝膏湯,用的都是開水一樣的清湯,而正是這樣的湯,才讓菜品滋味雋永,回味無窮。
林旭檢查了一下各種菜品的準備工作,順便又問了一下最近的菜品銷售數據,這是店裡每天都要統計的數據,目的就是爲了及時調整菜單。
很快,肝臟就被刀背砸了爛泥狀。
走進廚房,謝保民看了看準備的豬肝說道:
沒多久,謝保民開著他的卡宴來到了店門口。
戴建利咽不下這口氣,打算回頭再去試試。
“剛剛就不該去探那家店的,什麼玩意兒,吃個飯還不讓拍,神神的,味道也不咋樣,影響我做肝膏湯的心。”
而菌出現後的三四個小時,假如不採摘,這種穿著白子的菌子,就會逐漸融化。
把要用的肝臟取下來,戴建利沒有立即用刀背砸,而是把這些肝臟放進大盤子裡,接著在上面一個盤子,再放幾包食鹽增加重量。
“師弟你有所不知,不是所有豬肝都適合做肝膏湯的,整副豬肝,就子肝的部位適合做,其它的都不太行。”
他端著浸泡竹蓀的水放在一邊:
“這玩意兒等會兒做菜時可以用,能大幅度增加鮮味,但不能用在肝膏湯裡面,那樣會奪味的。”
老胡笑著說道:
要是好用就留在店裡,不好用就運到銀杏園當備用爐,免得哪天下大雨,銀杏園的地爐被水泡了。
這一步除了給豬肝去除異味增加香味之外,也有醒豬肝的目的。
讓靜置狀態下的豬肝變爛泥狀,肝臟中的鮮味質和營養質也跟砸出來的水分融爲一,這樣更容易出來。
謝保民說道:
“肝膏湯和一般湯品最大的區別,就是把爛泥狀的豬肝用布蒙著,只要出來的水,剩下的全棄之不用,所以這道菜肝膏,意思就是像牙膏一樣出來的。”
這麼神奇嗎?
林旭在心裡嘀咕一聲,打算等會兒好好嚐嚐,領略一下肝膏湯的玄妙所在!
————————
好睏,有錯別字記得說一下哈,本章5000字,求月票!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