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配料加在一起,就能做出蟹黃豆腐的姊妹菜——蛋黃豆腐。
所謂的蛋黃豆腐,就是把鹹蛋黃炒到起沙出油的地步,然後和石膏豆腐一塊兒燴一下,這樣豆腐鹹鮮可口,滋味,非常適合配著米飯吃。
將鹹蛋黃放進蒸櫃裡蒸一下,去除腥味,順便將鹹蛋黃的鮮味激發出來。
接著將豆腐切小塊,再用加了鹽的滾水焯燙幾分鐘,去掉石膏的苦味和大豆的腥味,這樣豆腐更。
其實這道菜也可以用酯豆腐來做,那樣的話豆腐就沒法用筷子夾著吃了,得用小勺子擓,這樣味道會更加鮮。
不過今天店裡沒有酯豆腐,加上粵利粵是拌米飯吃,所以還是適宜的石膏豆腐更合適。
豆腐焯燙好撈出來,用冷水衝一下,放在大勺中控水。
冷水沖洗是爲了降低豆腐的溫度,防止溫度過高而爲糊糊。
鹹蛋黃蒸好,從蒸櫃裡端出來。
蒸蛋黃的碗中居然還有黃的蛋黃油,林旭拿著小勺子,直接將蛋黃和蛋黃油一起碾泥。
做完這些,開始烹製。
鍋燒熱,先鍋,再放一些花生油,油再次燒熱,將鹹蛋黃倒進去,用小火慢慢翻炒,炒到鍋裡起沫。
這些炒出來的泡沫,就是鹹蛋黃起沙的標誌。
要是做蛋黃焗南瓜之類的菜品,這會兒把炸好的食材倒進鍋裡翻炒就行了。
不過今天要做的蛋黃豆腐,跟蛋黃焗的技法不太一樣。
林旭舀了一碗豬骨高湯順著鍋邊倒進鍋裡,將火調大開始熬煮。
很快,鍋裡的高湯燒開,原本被炒出沫沫的蛋黃,此時變了細小的金黃沙粒,在鍋裡上下起伏。
這就是蛋黃沙,蛋黃類菜品吃起來沙沙的口,就是源自這些蛋黃沙。
林旭將焯燙過的豆腐倒進鍋裡,等再次燒開,撒半小勺提鮮用的食鹽,端著炒鍋晃幾下,讓鍋裡的豆腐和高湯慢慢轉。
做豆腐類菜品不能翻炒攪,只能通過晃炒鍋的方式進行翻炒,這既能讓豆腐更味,同時也能防止豆腐粘鍋。
晃幾下後,蓋上鍋蓋燜兩三分鐘。
趁著這個功夫,把小蔥切一下。
等再次打開鍋蓋,裡面的高湯已經減很多,晃炒鍋,讓鍋裡的豆腐來回轉,增加湯的蒸發。
等湯收得粘稠,林旭舀了一些金黃的油淋到鍋裡,再次晃炒鍋,讓油脂散開,便端著炒鍋,將鍋裡黃澄澄的豆腐倒進深一些的盤子裡。
最後撒上香蔥末,讓傳菜員給粵利粵端過去。
忙完這些,晚高峰也已經到來。
林旭換掉上的廚師服,準備跟沈佳悅帶墩墩回去。
爸媽好不容易來京城一次,得多陪陪他們。
“旭寶,你給粵利粵做的什麼豆腐啊?聞著好鮮,要不是今天吃太飽,我都想嚐嚐了。”
上車後,沈佳悅邊發車子邊說道。
林旭扣上安全帶,笑著說道:
“鹹蛋黃豆腐,你要想嚐嚐,我明天可以做出來,簡單的。”
一聽簡單,熱衷於學習烹飪的沈佳悅便來了興趣:
“有多簡單?”
“要是用不粘鍋來做,基本上有手就行。”
鹹蛋黃豆腐這道菜,最大的難點應該就是要防止豆腐糊鍋,如果能將這一點避開,還真沒什麼難度可言。
而且因爲鹹蛋黃有鹹味的緣故,甚至連調味也能省掉。
林旭剛剛之所以放了半勺鹽,純粹是爲了增加一些食鹽特有的鹹鮮味。
“那你教教我嘛,趁著爸媽都在家,我要下廚做菜,讓爸媽看到我賢惠的一面。”
“你本來就很賢惠,再說下廚有我就行,你不用學的。”
“不行,我看好多婆婆各種花式炫耀兒媳婦,也要讓咱媽炫耀炫耀我,咱老林家不養廢!”
嘖嘖,既然你這麼熱衷於學習,那就學唄。
沈佳悅興趣盎然,甚至做好了帶著婆婆陳娟一塊兒拍視頻的打算。
想到今天新上傳的玉帶鯉魚特別歡迎,看著林旭問道:
“旭寶,下一道菜你準備做什麼?網友們可鉚足勁兒準備看呢。”
林旭太,覺得高端東北菜的拍攝需要加快進度了,便說道:
“明兒我問問老黃,看他能不能買到鹿尾,要是能買到的話,就做貫口中經常能聽到的一道菜——蒸鹿尾!”
————————
章節報錯
小說講述了主角少年葉天偶得相師傳承,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為往圣繼絕學……
都市扛鼎大神打眼最新力作!幼失雙親,少年秦風偶入江湖,拜師清朝遺老,偶得江湖寶鑒.自此奇門鑒寶,飛賊土鼠,木牛流馬,虔門三技,專諸索命,金點,乞丐,響馬,賊偷,倒鬥,走山,領火,采水,合成"五行三家",在江湖上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五星战神回归都市了,不为别的,只为了给被陷害而死的兄长报仇。没人知道这个死去的齐少有这么大的能量,自然也没人知道他的弟弟齐昆仑是个能定邦安天下的武神!
薄少離婚一時爽,追妻火葬場。從此走上了深扒薄太太馬甲的艱難追妻路。
第一,不要笑書名。 第二,不要笑封面。 第三,不要笑簡介。 如果大家上面三句話會心笑了,說明本書風格應該挺適合你們的。 在這裏,武道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傳說,而是切切實實的傳承,經過與科技的對抗后,徹底融入了社會,有了各種各樣的武道比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樓成得到武道一大流派斷絕的傳承后,向著最初的夢想,向著心裏的榮耀,一步一步前進,都市之中仍有豪俠,當今時代依存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