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都市爽文 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 第612章 蔡森爺爺:你們怎麼能吃保護動物呢

《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 第612章 蔡森爺爺:你們怎麼能吃保護動物呢

“看來不錯啊,那經常做給你吃。”

回到樓上,沒多久,老黃就將公鴨送了過來,一共四隻,確保夠吃。

林旭把鴨子表面的鴨拔了一遍,又用食鹽認真洗兩遍,儘可能將孔中的髒污和鴨清理乾淨。

收拾妥當,去掉鴨屁上的鴨,用清水焯燙一遍,接著放進墊了竹篦的大號砂鍋中,擺鮑魚,倒高湯,再放蔥姜、黃酒、冰糖以及大塊的火

大火燒開,讓鍋裡的酒氣揮發出去。

然後蓋上鍋蓋,轉小火慢慢煨制。

這道菜的調味很簡單,味道來自於高湯、冰糖以及火塊。

從做法上來說不算難,但卻是一道失傳菜品。

林旭覺得失傳的原因,大概是鮑魚這種食材不夠國民,不夠日常。

而有幸吃到鮑魚的人,也基本上不會跟隨可見的鴨子燉在一起,偶爾有人嘗試,因爲用的不是公鴨,也難以品嚐出滋味。

鴨子這種食材也是很有意思,雖然隨可見,但想要吃到滋味,除了要吃公鴨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在初冬鴨子開始長到初春鴨子開始褪這個階段食用。

這個時候的鴨子儲存了一脂肪,是最的,滋味也最是鮮

覺這隻鴨子會非常好吃。”

莊一舟聞著鍋裡的飄出來的香味,忍不住讚歎一聲。

林旭說道:

“晚飯時大家都嚐嚐,四隻鴨子,每人嘗兩塊喝口湯還是沒問題的。”

今天要來的客人很多,但客人吃一份就行,員工這邊也不能不嘗,畢竟這道菜比較難得,得讓大家都嚐嚐滋味。

Advertisement

下午三點,師兄他們到了,林旭開始錄製賽熊掌。

他先用鮮牛剁了一些牛餡,這是熊掌的核心,餡不能太碎,要有一些顆粒

接著將浸泡好的鮑魚、海蔘、魚翅、瑤柱等食材拿過來,切小丁加到餡中,這些是鮮香滋味的來源。

用食鹽、生、老、胡椒、蔥姜水把餡攪拌均勻,進行醃製。

趁這個功夫,林旭將準備好的鮮蝦仁拍扁,再用刀背砸泥。

真熊掌富含脂肪,吃起來會略帶膠質的覺,現在沒法吃真熊掌,所以只能用蝦泥來代替。

把這些泥盛進大碗,打幾個蛋清,攪散,再倒進去餡中,重新攪打,讓餡兒上勁兒。

到了這個階段,餡已經準備妥當。

林旭將兩個模拿過來,然後從高湯裡撈出浸泡得有些發漲了的豬皮,鋪在模裡面。

一半餡,鋪平,抹勻,儘可能不留隙。

接著把高湯浸泡著的牛蹄筋拿過來,在熊掌中鋪一層。

鋪的時候的放中間,細的放兩邊,儘可能還原出熊掌的筋走向,這些細節,將決定真熊掌和假熊掌的區別。

放好筋,再將餡鋪上去,鋪滿。

拿著模輕輕敲擊一下,讓餡中間沒有隙。

最後將多餘的豬皮裹在上面,穿幾牙籤做固定。

一切準備就緒,林旭放進蒸鍋裡,開始蒸制。

這一步拍完,沈佳悅一蹦一跳的來到工作臺前:

“哈,現在可以休息了吧?”

Advertisement

林旭拿著一塊煮的牛骨說道:

“不行,還得把熊爪子做出來,這樣才更接近真熊掌,而且這些脆骨,也能富熊掌的口。”

他用菜刀雕刻著,鏡頭外面,老謝一臉微笑的看著這一幕。

顯然,師弟的手藝讓他很滿意。

旁邊的跟過來湊熱鬧的戴建利用手肘剛拍完探店視頻的袁德彪,小聲問道:

“咋樣?有沒有遼寧十大名菜的風采?”

袁德彪豎起大拇指:

“絕了,林兄弟這是要砸我們的飯碗啊!”

熊爪子做好,這段拍攝總算告一段落。

這會兒耿立山也已經到來,正在外面和剛下飛機的崔清遠任崇墨等人喝茶,都在等著小廚房裡的味出鍋。

不過賽熊掌的烹製相對漫長,需要蒸五十分鐘。

這不僅是爲了把餡蒸,最重要的是,讓所有食材都融合到一起。

蒸好後,林旭從鍋裡端出來,廚房裡的人都被這濃香的味道給吸引住了。

林旭拿著一個盤子,扣在模上,再倒轉過來,這樣熊掌就穩穩放在了盤子正中央。

兩個熊掌分別裝進兩個盤子裡,圍上燙的青菜做點綴。再擺上用牛脆骨雕刻的熊爪子。

接著架上炒鍋,鍋裡倒提前做好的鮑,加一點點高湯和老、蠔油等調味品。

濃稠的湯,用勺子淋在熊掌上面。

整道菜就正式製作完

在林旭忙活的時候,周圍的人都大氣不敢出,生怕打擾了林旭手中的作。

Advertisement

這裡面,不管用的鮑還是熊掌本,價值都高,一旦失手,不僅翻車,還會造一定的經濟損失。

大家正看著,蔡森領著一個高瘦的老頭來到樓上。

今天做賽熊掌,他特意領著自詡曾經吃過熊掌的爺爺一探究竟,正好也幫林旭驗證一下這道味的相似程度。

“喲,這些都是名人啊。”

老頭一眼就認出了正在飲茶的耿立山,對任崇墨和田清瀾也有印象。

蔡森跟大家不,見小廚房門口站著不人在往裡面看,便領著老頭湊熱鬧去了。

剛到門口,正好看到林旭往做好的熊掌上澆鮑

蔡森的爺爺看到這一幕,眼神一凜,忍不住喊了一嗓子:

“你們怎麼能吃保護呢?這是犯法的啊!”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