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飄著小雨。
于謙和白慧茗從一家飯館出來,急慌慌往路邊趕。筆趣庫
白慧茗一邊手攔車,一邊抱怨:“讓你別喝酒別喝酒,非得喝!知道一會有工作還要喝!”
“我又沒喝多,全是啤酒,沒事……”
于謙也有點后悔,但朋友聚會嘛,不好拒絕,在上撐:“再說我這不是張麼?喝點酒還能平復平復,我現在就覺著狀態來了。”
“得了吧,說好騎車去,現在還得打車,打車多錢呢!”
二人冒著京城漉漉的天氣,鉆進了一輛出租車,走了一路,恰好經過團結湖公園,細雨中秋水晚柳,三五游人,清新中又帶著初秋的一纏綿。
他們無意欣賞,心忐忑,確實不好意思。
待到了大樓,上到13層,一瞧兩側全掛著99的牌子,不免又是暗驚:姚總那麼年輕,創下這麼大產業?
劉薇薇早早在走廊候著,因為快遲到了,見了二人連忙迎上去:“于謙老師?”
“哎,是我。”
“你好你好,我們恭候多時了,這位是嫂子?真漂亮……”
劉薇薇說著客套話,腳步不停的將他們引到一間屋子,里面設備更先進,專門用來做節目的,可以邊聊邊錄,還能后期剪輯。
姚遠已經在里邊了,一個大步過去,出手:“于老師!”
“沒耽誤事吧?”
“沒有沒有,剛剛好。”
他鼻子略微,聞到了一明顯的酒氣,心中不快,卻也沒說什麼,拿過一頁紙,道:“之前給我們的容,我們幫您完善了一下,大不變,您先看看。”
“哎好好!”
于謙接過,這是自己寫的,第一期要聊的大綱,講老京城的吃食,鹵煮腸什麼的。其中提到一個“瞪眼食”。
以前在京城貧民區,有些小販會去酒樓收剩菜,有的地方爛菜,有的折籮。
把這些剩菜混到一口大鍋里,支上架,燒煤,往街上一擺。鍋大湯深,用長筷子撈,撈一次一個銅子兒。
你要撈到個丸子,算你運氣,你撈到塊骨頭,算你倒霉。
撈的人得瞪大了眼睛,瞅準菜才能下筷,所以“瞪眼食”。頗底層百姓的歡迎,有些落魄的八旗子弟也來試過。
說白了,早期盲盒。
姚遠覺得這個很有意思,便同意做首期容,但看于謙的狀態,似醉非醉,含含糊糊,又有點擔心。
再看了眼小嫂子,白慧茗更不好意思,尷尬又抱歉的笑笑。
太太!
下面的就不說了……
準備了一會,晚上七點鐘,準時開始。今兒周末,在線人很多,有不對這個好奇,都等著呢。
“我跟您搭是吧?”
“對,我是主持人。”
“哦,那我還能松泛點……”
于謙覺說相聲似的,就是形式不同,一人戴個耳機,專業級的麥,對著一堆機和屏幕。
姚遠沖員工示意,ok了麼?
員工比了個手勢。
于是登【吃喝玩樂】聊天室,這個聊天室不如【大學生活】火,但人氣也不錯。此刻大量的網友等待,其中就包括那些大學生。
“來了來了!”
“傘哥,歡
迎歡迎!”
“等你半天了!”
都不用工作人員當托,自己就把氣氛烘托起來了。
姚遠先喝了口水,來段簡單開場,跟著介紹于謙,于謙咳了兩聲,不太適應,道:“大家晚上好啊,初次見面,還有點張。”
“剛才聽主持人介紹我,說什麼著名演員、相聲演員,其實我有點臊得慌,我談不上什麼著名。”
“但您拍的戲著名啊,《編輯部的故事》《小龍人》《李衛當》,都是大熱的電視劇,朋友們都看過吧?”
“看過看過!”
文字聊天框飛出一句句回應。
“于老師是什麼時候開始拍戲的?”
“我第一部是《編輯部的故事》,應該1992年吧,其實我從小是學相聲的,最早在市戲曲學校的學員班,跟許多老師學過,后來正式拜師石富寬先生,就進了市曲藝團了。”
“所以在京城生活了很久,各方面多多都了解一點,節目請我來跟大家聊天,我開始也不知道聊什麼,后來說就講講這些舊生活,吃喝玩樂,民俗,我才有了點底。”
“我小時候住在xc區,那地方白塔寺,元代建的。白塔寺附近有條胡同,大茶葉胡同,胡同西口有個特別著名的小酒鋪,方進左右的人都知道……”
開場之后,姚遠就減發言,將空間留給于謙。
按照大綱,他應該從這個小酒鋪聊起,聊到里面賣的吃食,然后引申到京城的吃食文化。
一開頭于老師確實這麼說的:
“柜臺都是玻璃的,一個大玻璃匣子,里面分小格,這格是開花豆,就是蠶豆,那格是花生米,那格是腸……”
“當時有一幫老頭,每天早上都去,但那會人都窮,沒錢,即便這些小吃也不買。每天早上起來漱完口,活活就奔這來了,一坐,要二兩酒……”
嗯???
姚遠看看詞兒,看看于謙,你怎麼不按詞兒說?
你下面該說腸了!
“那會都是散酒,一三分五一兩,二兩酒剛好裝一小瓷杯子,一喝就一上午,直到中午回家吃飯。哎呀,我記得很清楚……”
您別清楚了!
姚遠不得不話,道:“您說的那個腸是什麼,可能有很多朋友不知道。”
“哦,腸就是湯勾芡,灌出來的腸,面的,但有味。切薄片,一盤有那麼三五片,這是有點糟錢兒的吃法,沒錢的怎麼辦呢?
沒菜不能喝酒啊,不然里辣,這個酒啊我跟你們講……”
“……”
姚司令當場emo,白慧茗站在后面捂著臉,不敢抬頭。
但于謙上頭了,喝酒本來就興,這會又聊開了,正想著大放懷。姚遠嘆了口氣,索把稿一扔,接過話題:
“喝酒得就點東西,我聽說當時沒錢的都自己從家帶,兜里揣點花生米,揣半拉蘋果什麼的?”
“哎對,但這還算有錢的,真沒錢的連半拉蘋果都沒有。”
“喲,那還想喝一口怎麼辦呢?”
“您聽我說啊,莪小時候在那酒館見識多了,真沒錢的去了,要二兩酒,然后從兜里拿出個小布袋,里面裝幾塊鵝卵石,
要個盤子,倒點醬油醋。”
“醬油醋不要錢。”
“對對,倒上了,把這幾塊鵝卵石泡在里面,然后喝口酒,覺著里辣了,就拿筷子夾起石頭嘬,挨個嘬嘬,放里面接著泡。”
“知道為什麼用鵝卵石麼?因為,沒棱角,好嘬。”
哎呀!
于謙驚喜的看著姚司令,您捧的很舒坦啊!跟我學相聲吧!
他愈發放飛,繼續道:“這是嘬石頭,還有更奇怪的,我看見過嘬洋釘子的。”
“洋釘子就是大個鐵釘子。”
“對,它是生鐵打的,生鐵淬火就有一咸腥味。也拿一小布包,裝十來顆釘子,倒桌子上,嘬那釘子就酒。”
“除了咸腥味,還有個原因,你們想象一下釘子的形狀,長條的,那東西好嘬,順。”姚遠道。
“哎,我是從功能上介紹,你是從形狀上介紹。”
“對,我比較注重順。”
哎呦呵!
在場的員工五投地!
這話題都偏到08年奧運會去了,姚司令愣能接上。
白慧茗也是大為驚奇,這位小老板蠻可以的嘛,聽說才22歲,比我小一歲,哎呀……
總之,在姚遠強大的聊天能力的掌控下,總算沒有特別不靠譜,外人聽了還頗有章法,以為就是這麼安排的。
聊天室里的網友進進出出,有喜歡的,有覺著沒意思的。
但只要留下的,都能留到最后聽完,節奏輕松,語言幽默,講的又是新鮮事。不是貶低文化低下的人,而確實是越讀過書的,喜歡這個的比例越大。
談話類節目小眾,但觀眾極為忠誠,像《鏘鏘三人行》《圓桌派》都有一批死忠。
特別這里有不大學生,本地的肯定喜歡聽,外地的也吸引了一些人,頗覺有趣。
約莫聊了40分鐘,姚遠覺得差不多了,開始收尾:“今天于謙老師跟我們聊了京城以前的小酒館和市井階層的飲酒文化……下一期的主題則是京城的食。
有些人認為京城沒有食,有些認為有,大家可以在評論區討論一下,獎有禮。”
“最后提醒大家,喝酒會傷,平時飲酒,我們下期再見。”
呼!
姚遠摘掉耳機,長吐了一口氣,一腦袋全是汗。
特麼的我互聯網大亨還沒驗到,先驗驗說相聲的了!
于謙還呢,自覺發揮不錯,意猶未盡的想繼續嘮會兒,卻見姚遠擺擺手,道:“我去趟洗手間。”
于謙沒覺什麼,但坐了一會,人家沒回來。
劉薇薇過來了,笑道:“辛苦于老師了,效果不錯,我們會剪音頻傳上去,讓沒趕上的網友也能聽聽。”
“哎好好,你們這個不錯。”
于謙回過點味,不由尷尬,劉薇薇還是極為熱禮貌,陪著說了會話,又親自送下樓,給打了輛車。
坐在車里,他一捂額頭:“哎喲!這事鬧的!”
“現在知道后悔了?”
白慧茗沒好氣道:“人家沒當場翻臉就夠意思的,你還在那兒呢!”
“我這不是……唉,等明天吧,我給人家賠禮道歉去,忒丟人。”
于謙抹了把臉,這是真臊得慌了。
(還有……)
穿越到《我是特种兵2》的世界,得到最强特种兵系统辅助。 伪装渗透、 敌后作战、顶级黑客、王牌飞行员、全武器操控大师…… 从铁拳团开始,江凡逐渐成为世界最强兵王!
(周易秦夢秋)周易因失手殺人判刑五年,坐牢期間認識醫神殿殿主,傳授其醫術、武功,并且授予醫神殿傳承令牌。出獄之后,在一賓館因秦夢秋錯把門牌號1806看成1809,導致走錯房間,發生關系而認識正在被父母逼婚的秦夢秋。又意外殺了醫神殿的人,救下一位醫神殿的長老青龍,因此惹來警察,把他列為第一抓捕對象……
老婆將要慘死,女兒罹患重病,負債累累,家徒四壁。身價萬億的華陽重生了,他救下了上吊的妻子,交上了女兒的醫藥費。他發誓,上一世他虧欠的,這一世,他要加倍償還! “老婆,總有一天,我要帶你站在世界之巔!” “別吹牛了,趕緊去把碗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