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府滿月酒宴順順當當過去,趙氏卻累得躺了一天,而這邊蕉院也出了點小狀況,依晴和樂晴都吃不慣北邊酒席,雖然菜式富多樣,大盆大碟的,份量足,賣相也極好,但卻都是冷盤,端上桌時盆碟底部已結了一層油,依晴而發怵,席間基本上沒多次筷子,樂晴卻是早了的,明知道吃下去不太好還是給自己塞了個肚滿腸,末了口還喝冷掉的開水,結果第二天拉得小臉翻白髮青,被依晴罵了幾句。
依晴是覺得母三個住在表姨母家已經夠叨攏人家的了,孃親剛好,妹妹又病倒,來到京城這麼些天,方家盡忙著給們蕉院請大夫了。
樂晴哭喪著臉靠在龐氏邊,張媽媽安道:“不過是吃撐拉肚子罷了,不用請大夫,家裡就有這些應急的藥丸子,待我去找大要幾粒來,既是怕驚太太累著,咱就不讓知道好了,又不是什麼大了的事兒!”
張媽媽去拿了藥來,依晴道聲讓媽媽累了,便拿來溫開水喂樂晴吃藥,然後由紫香服侍著躺下歇息不提。
第二天,依晴記著跟大表姐方玉嫺說好了去城外上香請平安符,便和張媽媽商量,打算親自到街上去購買香燭供品,張媽媽說城外寺廟前也有賣香燭供品的,到時在那兒買也是一樣,依晴不同意,認爲還是在家裡自己備好再拿過去多顯誠心。
張媽媽見依晴說得在理,便去做安排,卻不知道依晴其實早就想到街上去轉悠,京城長安自然是極大的,也不可能大得過上輩子游覽過的西安城!但總歸是兩千多年前的都市,那日才走近城門,就被其宏偉磅礴的氣勢震攝住,城裡城外各種大型建築高闊華,富麗堂皇,一路而來只是驚鴻一瞥,已覺驚世駭俗,直想找個機會跑出去仔細看個過,此時唯有恨自己不是男兒了,這個大華的朝代,孩兒只要稍微有點份,家裡條件好點的,就不被允許獨自出門,總要有大人陪著才行,不然就不算是好孩的行爲,有損閨譽。
香燭和各種新鮮果品、素點心,附近的玉通街集市上多的是,從方府所在的平安坊出去,穿過兩條街巷就到玉通街,剛巧今天老爺們都出門,連太太也要去一趟親家母家,府裡的馬都讓套走了,沒有馬車,張媽媽建議依晴下晌再去,依晴卻等不及了,說不就是隔著兩條街巷嗎,那就走路吧,平日總是坐著躺著,也該活活筋骨。
張媽媽估著青天白日的不會有什麼事,且別人家的小姐時不時地也有上街逛遊的,當下便要求依晴戴好薄紗帷帽,由福旺媳婦和翠香陪著去。
福旺媳婦和翠香平日也沒什麼機會出去玩,得知可以上街逛逛,頓時高興極了,吃過早飯,三人就出了門。
依晴中規中矩地走著,一路慢慢四張,心緒飛揚欣悅:古代長安果然無比的昌盛繁華,即便不是於集市上的偏街門店,也總有客人不斷走,在眼裡,京城,簡直是商機無限!
很快就到了玉通街,人流越來越稠,男男,各行其道,互不驚擾,反正長安城各街道都是極寬闊的,隨便走都能佔有自己一條線路。
福旺媳婦指著從街頭那邊過來的人羣說:“姑娘你瞧,這時候纔開市呢,所有擺賣的東西最是新鮮,那些人是送貨過去的,集市上的店鋪或小攤販買下他們的貨,轉手再以略高的價格賣出去,如今集市上一定很擁,因爲又有另一批人在收買貨,然後揹著扛著從另一條街出去,買賣不相誤,兩路人的馬車是不許停的,各有去!”
“是這樣啊?京城的集市如此有講究,規矩定得極好啊!”
“那是自然,無規無矩,不方圓,偌大的京城還不得套了!”
走著說著,漸漸走進集市範圍,眼前一個五間的闊大門店,一開八扇雕花木門,往上還有三層樓,氣勢不小,依晴看那上頭匾額上寫著四個端莊的正楷大字:錦繡綢緞,搞得這麼宏大,卻原來只是個布莊啊,只寫著綢緞二字,算不算專賣店?
福旺媳婦見依晴站著不,便慫恿進去瞧瞧,進門之後,翠香替依晴將帷帽取了下來,屋裡線不比外頭,怕瞧看不清楚。
夥計見有新顧客上門,忙上前介紹,說店裡昨天才從江南進了一批新貨,十分鮮豔華,因今天是集日,人客較多,所以將貨按花品種分別擺放在三個樓層,如此可避免擁,也方便太太小姐們細細鑑賞……一句話就是,樓上請!
依晴見店面一樓櫃檯前姑娘婦確實很多,便和福旺媳婦、翠香順著寬闊的木樓梯往二樓去。
到了二樓才發覺,樓上的人更多!
二樓如此,三樓估計人也不,依晴不喜歡人人,早沒了看布料的興致,江南來的綢,沒有不悉的,只是想進來了解一下這些綢運到京城來以後行好不好罷了。
對後的福旺媳婦和翠香說道:“下去吧,人太多了沒意思,改天再來!”
後不知是誰應了聲:“好。”
於是依晴就自顧下了樓。
走出緞莊回頭一看,哪裡有福旺媳婦和翠香的影子?
怔了一下,看著如同羣魚般往緞莊裡涌的人們,實在沒有心思進去找人,只好就在門口乾等。
誰知等來等去也不見們倆出來,依晴只得著頭皮往裡,二樓,三樓都轉過一圈,居然不見那兩人,這怎麼回事啊?一個店鋪裡也能把人弄失蹤,真是無語了。
下樓到櫃檯上問夥計,原先那名接待並做宣傳哄們上樓的夥計拍著頭道:“哎呀,你們定是走岔了!剛纔們也過來問你呢!趕地,現在出去或許還能追得上,兩個纔出門不久!”
依晴走出緞莊,四張,到是人,就是看不見要找的那兩隻。
沒奈何,只好一個人往集市走,心想或許能遇上,如果實在相互找不著,就自己買了東西再回家,反正那條路是記住了。
依晴提起裾走下臺階,快步往集市走去。
這就是南城最大的集市,真的好大啊,居然有一條城河,河中有船隻,左右兩岸都是集市,人來人往,好不熱鬧,依晴分不清區域,尋得個老婦問哪裡有香燭賣,老婦指著河對岸說:要想買到好的,就過橋往那邊去,不過價格比較貴些。
依晴道了謝,順著那條橫河面的石橋朝對岸走去!
過了石橋,橋頭有個三四歲模樣的小男孩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行人來來往往沒人理他,依晴見那男孩髒得可以,邊上有各種鋪面和小吃攤,心想弄不好是那些人家的孩子,便也懶得管閒事。
順著人流往前走,依晴發覺自己似乎走錯地方了,這條街兩邊臨時搭起的小攤上擺賣的多是手工藝品、日用品,還有布匹和做好的裳鞋帽巾,各種新鮮果品基本不見有賣,香燭麼,應該要到店鋪裡去買。
折往街沿走,想離開人羣踏上路牙子進那些店面去,卻不小心到一個低矮的鞋攤,那小攤佔地極小,本來就搭得不結實,輕輕一就翻了,攤板上擺放的十幾雙千層底布鞋全部落到地上。
一個穿著土黃襦衫的婦人跳過來喊:“你這姑娘走路怎地不看著點?啊?我如今是急得螞蟻掉熱鍋,你還要來給我添這個!”
依晴忙蹲下來替撿鞋,一邊說道:“對不起這位大嫂,是我不小心,我給你撿起來好好擺上!”
那婦人想是有什麼急事,直接從斜翻的攤板下拉出一個圓口竹筐道:“算了不擺了,都扔這裡來吧,這生意不做了!”
依晴一怔:“爲什麼啊?這纔開市不久。”
那婦人哭喪著臉:“你有所不知,我孩兒找不見了!爲著這幾個餬口的銀錢倒把孩兒弄丟,我還活個什麼勁兒?”
依晴忽想起來,忙問:“你孩兒是不是男孩?四五歲,穿件跟你裳一樣的上?”
婦人忙點頭:“是啊是啊,姑娘您看到啦?在哪兒?”
“是,我看到個男孩兒坐在橋頭邊哭,或許是你家孩子,你快去看看!”
“哎呀!一定是的!一定是的!他說過要去看船,我忘記了!”
婦人急慌慌地就跑,邊回頭對依晴道:“好姑娘,你替我看著攤子,我去找兒子……”
“哎!你回來……”
依晴拿著雙鞋子楞在當場,這怎麼說的?翻一個攤子,直接被抓了勞工,給那人當看攤的小夥計了!
沒奈何,依晴只得整理好鞋攤,把那十幾雙新鞋子一一擺弄好,細看那婦人做的十幾雙鞋,都是男鞋,樣式樸素,但十分結實,特別是鞋底,針腳細,又厚又實,不知道花費了多時間和力氣,依晴是做慣針線活的,知道拈針引線的辛苦,特別是做鞋,古代的千層底布鞋十分難做,是納底兒就要使出十的手勁,平時和妹妹做鞋,都是劉媽媽納好底兒。
趕集的人越來越多,依晴生怕婦人辛苦做出來的鞋子被人白白拿走,不敢輕易離開,也顧不得大姑娘看小攤丟面子,安安穩穩坐在攤子後頭小獨凳上,走了半天也累了,正好歇歇腳吧。
以爲無人問津呢,誰知坐下來口氣的間隙,就有好幾個人來問鞋子怎麼賣。
依晴先是說替人看的,不知道價格,後來問的人多了,依晴就按照別的攤位老闆吆喝的價錢多加幾文錢給價,心想可以有個還價的空間,顧客若嫌貴不買,還不想多事呢,讓那婦人回來自己賣好了。
沒想到偏遇上個認真辦事的鄉下人,而且那人對滿大街喊著“布鞋二十錢一雙”的吆喝聲充耳不聞,竟然聽信了的話,直接以每雙二十五錢的價格,將那些鞋全買走了!
依晴有點意外,但收錢的速度很快,幾年來與繡莊、書局打道,又不是識銅錢,並不用仔細去數,將那堆錢掃了兩眼,憑目測估算就能斷定錢數,手嘩啦啦兩下把那堆銅角兒全掃進攤板下的大筐裡。
生意做,麻煩卻來了。
《重生之正室手冊》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