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又提起了余姚大長公主
范氏面黑如鍋底。
盧淵看著不免心底生疑,可此時不是夫妻間能說悄悄話的時候,他一面有些漫不經心地道:“大長公主倒和先帝都自師從書圣陶先生,也和先帝一樣喜歡書法。大長公主要出本字帖,之前我可是一點風聲也沒有聽到。不知道大長公主準備出本怎樣的字帖”一面腦子卻轉得飛快。
范氏是帶了盧四娘去見夏侯虞,想趁機讓夏侯虞知道,四娘子就是他們盧家為天子選定的皇后。但范氏和夏侯虞見了面之后,卻沒有半分的高興,可見覲見之事并不順利。
余姚大長公主和文宣皇后關系非常差,連帶著也不討夏侯虞姐弟的喜歡。上巳節這樣的宴都沒有請余姚大長公主進宮。此時卻突然提起這個人來。
這個人與這件事有什麼關系呢
盧淵腦子里靈一閃,頓時面也如范氏一樣黑如鍋底。
余姚大長公主有個不氣的浪子,正到找人給他說親呢
難道夏侯虞把盧四娘和余姚大長公主家的那個浪子扯到了一塊兒
他看了范氏一眼,然后又看了盧四娘子一眼。
范氏點了點頭。
多年恩夫妻之間的默契,肯定了盧淵的想法。
盧淵吸了一口冷氣,就聽見夏侯虞道:“前些日子大長公主來找我,讓我給十萬貫錢,我這才知道大長公主要出本字帖。這幾年國庫空虛,我的俸祿收益都補給了府,哪里有錢給大長公主大長公主心里估計也知道,發了一頓脾氣,不說錢的事了,讓我撥幾個人去那里幫忙。我正愁著不知道派誰去好,大將軍就向我推薦了四娘子,這可真是緣分說起來,我那個表兄雖然不靠譜,卻是一等一的孝順。大長公主為他的婚事可碎了心。四娘子若是能去給大長公主幫忙,說不定得了大長公主的喜歡,請旨讓四娘子留下,這倒也是一樁談”
狗屁的談
幫著別人家的長輩修書,卻和別人家的兒子訂了親。傳出去了,別人還以為四娘子品德不端,勾引了別人家的兒子,一輩子的清譽就毀了。
夏侯虞這是想干什麼
盧淵冷冷地著夏侯虞。
夏侯虞毫不示弱,面無表地回視著盧淵。
氣氛漸漸變得凝重起來。
夏侯有道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卻本能地怕阿姐吃虧,上前幾步站到了夏侯虞的邊。
盧四娘子低下了頭,顯得有些難堪。
范氏皺眉。
很瞧不起夏侯有道。覺得他堂堂一個天子,卻總躲在夏侯虞的后。也瞧不起夏侯虞,覺得好端端的一個孩子,總喜歡出面和男子一爭長短高下。
范氏安般地攬了盧四娘的肩膀。
崔氏也皺著眉頭。
覺得夏侯虞做得有些過份了。
不管盧四娘以后嫁給誰,夏侯虞做為長公主這樣說盧四娘,對盧四娘的聲譽都是一種傷害。而夏侯虞更不應該為這樣的事和盧淵爭鋒相對。
忙道:“不知道大將軍找長公主何事此時太正當頭,站在這里說話曬得慌。大將軍和長公主不如到旁邊的涼亭說話”
br >
崔氏的話打破了盧淵和夏侯虞之間的僵持。
盧淵目沉。
原來夏侯虞之前表現出來的所謂淡然、得意、算計都不過是在做戲罷了
早已挖好坑在這里等著他呢
不過,是怎麼知道他的打算的
難道他邊有的人不
盧淵想著,心火像被潑了油似的“嘭”地一下子燃了起來。
夏侯虞居然敢盤算他
就不怕他廢了這個長公主嗎
盧淵眉宇間閃過一殺氣,表冷峻:“不勞長公主費心。我這侄怕是沒有功夫幫余姚大長公主忙,四娘子寬和,行事周全,溫恭順,我祖母一刻也離不開。”
他這是要為盧四娘正名呢
夏侯有道嚇得一哆嗦,卻沒有后退,反而戰戰兢兢地和阿姐并肩站在了一起。
盧四娘子飛快地脧了夏侯有道一眼。
若是前世,夏侯虞就算是違逆盧淵也會三思而后行。可前世的經驗告訴,不是一條路上的人就不是一條路上的人,的忍讓只會讓人覺得弱可欺。與其唯唯諾諾地做人,不如察練達,想干什麼就干什麼
安般地拉了夏侯有道的手,笑盈盈地道:“大將軍所言差矣您是我和阿弟的恩人,當初沒有您,就沒有我們姐弟兩人,我們一直都記著呢只是我們前兩年年紀太小,不懂事,委屈了大將軍。若是能給盧家賜門親事,全了盧家的門楣,那也是應當的”
言下之意,沒有直接給盧四娘和余姚大長公主家的郎君賜婚就是好的了
盧淵氣極而笑,道:“這恐怕是天子、太后、皇后才有的權力,長公主莫非想越俎代庖不”
夏侯虞笑語殷殷:“我祖母和母后都殯天了,天子又是我阿弟,我這個做阿姐的幫他管管后宮的事,又有何不可大家這樣張,莫非是覺得我這個做長公主的沒有這個面”
夏侯有道聽阿姐提到他,雖然害怕盧淵和夏侯虞吵了起來,但還急急地搶在盧淵之前開口道:“阿姐于外是長公主,于是我一母同胞的骨,我的事,自然是阿姐的事,自然能當家作主了”說完,他還怕盧淵繼續糾纏這件事,又道,“就像大將軍家里的事,不也全是范夫人做主嗎大將軍可不能因此而責怪我阿姐我愿意管著我的事”
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除非盧淵要潑夏侯有道的面子,不然就只能息事寧人。
范氏卻考慮的比盧淵更多。
悄悄地拉了拉盧淵的袖。
盧淵手握重兵,覺得這幾年他對夏侯虞姐弟太過寬厚,姐弟倆卻忘了是誰保住了他們的榮華富貴,今天的事既然大家都表明了立場,上逞強也沒有什麼意思,他找個機會教訓教訓這姐弟倆,他們知道厲害就會聽話了。加上他不想范氏擔心,也就忍著沒有說話了。
崔氏早嚇得滿頭冷汗,見狀忙上前打圓場,先是嗔怪夏侯虞不懂事,又說是自己沒有及時勸阻夏侯虞,然后再次請范氏和盧淵到涼亭里喝茶用點心。
親們,今天的更新
明天更新的時間不定
這個世界妖物橫行,正待英雄兒女書寫傳奇。可惜,你不是冰清玉潔的女主,不是身嬌體貴的反派女二,而是人人討厭的炮灰女三。
豐州沈氏繡坊之女沈婳,自幼嬌縱,生的朱唇粉面,冰肌玉骨,可惜身子虛弱,走三步喘四聲,命不久矣。 沈家逐漸沒落,她的親事也跟著一再耽擱。 侯府世子崔韞矜貴冷峻
平民出身的樑瓔,幸得帝王垂青,寵冠後宮。 她陪着魏琰從一個傀儡,走到真正的帝王。爲魏琰擋過箭、嘗過毒,因魏琰受過刑,被百官罵爲妖妃。她以爲這是同生共死的愛情,哪怕落得一身病痛、聲名狼藉,亦從不後悔。 直到大權在握後的帝王坐在龍椅上,眼裏再無以往的柔情。 “朕可以許你皇貴妃之位。” 至於先前說的皇后的位置,他留給了真正心愛之人。 原來自己自始至終,不過是他捨不得心上人受苦的棋子。 樑瓔心死如灰,俯首在紙上一筆一畫地寫下:“臣妾懇請皇上准許臣妾出宮。” 她在一片死寂中,終於等來了帝王的一聲:“好。” 自此,一別兩歡。 他江山在握,美人在懷,是世人稱道的明君,風光無限。 她遇見了真正相知相許的人,夫妻舉案齊眉,倒也安穩。 出宮後的第五年,她在大雪紛飛的季節裏,看望已是太子的兒子時,被喝醉酒的魏琰圈在了懷裏。 紅着眼眶的帝王似癲似瘋,乖巧得不見平日的狠厲,卻唯獨不肯鬆開禁錮的雙手。 “朕後悔了。” 後悔沒有認清自己的心,放走了真正的摯愛,留餘生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