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生了一雙兒,百額手稱慶。大夏如今的狀況蒸蒸日上,早已不比當初時的窘迫。蕭晏為賀皇子公主壽誕,大慶三日。
到了給皇子公主起名的時候了,起先說好的什麼寶啊貝啊珍啊什麼的不行,林青薇覺得應該起更洋氣的。
大名可以給蕭晏來定奪,名就給林青薇來起。
這日心如和秋尋帶著娃扎堆在長衍宮裡,幫林青薇想名字。
心如道:「不如皇子就湯圓,公主就芝麻吧。」
林青薇了眼皮:「……這什麼破名字,凈是吃的。」
心如道:「這樣才可啊,而且尋常名字就跟尋常百姓家的孩子好養活。你看我家黃豆,雖然皮是皮了點,但好在健康沒災沒病。」
說的是兒子,名就黃豆,大名蕭林清。正這麼說時,那蕭家小子正和宋小妹在牆角玩泥呢,心如了他兩聲:「黃豆,黃豆。」
蕭林清像是沒聽見一樣,完全忽視了。直到心如發飆了,道:「蕭林清,你再帶著妹妹玩泥弄髒了妹妹子,回家有你的!」
蕭家小子這才直起小板,扭過頭幽怨地道:「我不黃豆,娘再喊以後我一概不答應。娘難道不知道這樣搞的隔壁一條街都只我蕭黃豆嗎?」
可見他對自己的名有多麼的不滿。
林青薇深刻地覺得心如的名字不可取。萬一以後兒子兒像蕭黃豆這麼幽怨可怎麼辦。
秋尋道:「不如花生和紅豆吧?」
林青薇:「……你們除了吃的就不能想點別的嗎?」
秋尋家的小妹名芋頭,大名宋小萌,林青薇覺得秋尋稍稍比心如靠譜那麼一點點。
秋尋道:「那林姐姐想取個什麼樣的名呢?名就是小時候喚的名字,當然越可越好啊。」
心如瞅了瞅皇子,突發奇想道:「不然旺旺和興興吧。」
林青薇見皇子已經略帶嫌棄地閉了眼,公主還饒有興味地大大睜著眼睛。林青薇笑了笑,淡定地著皇子的小鼻頭道:「哥哥旺旺,妹妹雪餅吧。」
於是名就這樣定下來了。要是黎澈在這裡的話,一定又要跳腳了——喂好歹也是你的娃你起個名字怎麼這麼不走心?旺旺雪餅到底給了你多廣告費啊!
旺旺雪餅生得十分可,但格迥異。皇子的格像他爹,公主的格則像娘。不知道是不是從娘胎里就開始,小公主總是若有若無地欺霸著小皇子,吃的時候霸著另一個不讓哥哥吃,睡覺的時候總往哥哥上蹬,最後兩隻小短大大剌剌地搭在哥哥的上,舒舒服服地流著口水睡得香甜。
妹妹長得圓溜溜的,活潑可,逢人就笑;哥哥就被迫得有點慘,稍稍瘦些,且不茍言笑十分高冷。林青薇覺得小孩子還是天真一些比較好,試圖多來逗逗哥哥,但好像不止一次遭到了哥哥嫌棄的白眼。
兄妹倆一天天無憂無慮地長大。林青薇和蕭晏都茫然了,不知道雪餅上那子蠻橫的勁兒到底像誰。和旺旺在一起的時候,好吃的都是先吃,好玩的也是先玩,好在旺旺對這些吃的玩的都不怎麼興趣,不僅沒有不開心,反而縱容寵溺著妹妹。
十回有八回林青薇都看見雪餅又在欺負哥哥,但蕭晏偏偏極為寵雪餅。林青薇便道:「不要太寵著,這傢伙都快無法無天了。」
蕭晏笑道:「無妨,孩子就該縱一些,男孩子才應該嚴格一些。」
後來再大些了,旺旺雪餅也進了學堂。雪餅很快和蕭黃豆打了一片,別看年紀比蕭黃豆小幾歲,人可鬼鬼的,幾天就把學堂搞得烏煙瘴氣。偏偏又是個實力演技派,太傅還沒開始問責,兒一癟淚珠子就滾下來了,的小指頭著旁邊的蕭黃豆跟太傅說:「太傅我錯了,都是黃豆哥哥教我這麼做的~」
蕭黃豆一臉懵。一方面是他蕭黃豆這個名字艷名遠播,搞得別人很正經他的名字,一方面是驚嘆雪餅完全可以拿最佳演員獎啦。
旺旺和宋小萌子乖靜,兩人也能湊到一學習。旺旺比較說話,子冷,他初來學堂啟蒙開智,遇到不認識的字也拉不下臉去請教,宋小萌算他半個小老師,糯糯地把字念給他聽。後來他一遇到不認識的字就指給宋小萌看,宋小萌會的都教他,不會的先問過了太傅再教他。
學堂里還有一位最大的學生,那就是孝王了。按照課程的進度,孝王如今學的知識和他們不一樣,但依然尊卑有禮,恭敬謙和。他越年長越沒有時的那番拘謹,也和蕭黃豆他們一樣,私下的時候喚林青薇一聲皇姨。
林青薇給他講述了他母妃當年的事。孝王還往長衍宮來往得更殷勤一些,幾乎每天下學都會牽著旺旺雪餅的手把他們送回來。
孝王非常清楚自己的份和職責,他不會像其他孩子那般調皮,也明白自己的價值所在。他把林青薇當做半個母親來尊敬,按照輩分旺旺雪餅還要比他高出一輩,他總想做些什麼,於是自覺保護旺旺雪餅了他不可推卸的責任。
以至於多年以後,大皇子長大人了,邊也一直有這麼一位孝王為他鞍前馬後。
這一生兒雙全,於林青薇終不再有任何憾。等旺旺雪餅再長大兩歲,林青薇撒得開手了,空閑的時候就去葯田裡打理藥草。有時候兄妹倆跟著來湊熱鬧,雪餅通常在葯田裡打滾一會兒就不見了人影,旺旺卻是守在娘親邊,幫做一些瑣碎的小事。
林青薇慈地問:「今日太傅講學都講了些什麼?」
旺旺如實地娓娓道來。
林青薇抬起頭,瞇著眼看見風掀翻了葯田裡的綠浪,雪餅在綠浪里翻騰。又看了看邊的兒子道:「從小你就安靜,你這個年紀的男孩子,也應當活潑一些。你看那蕭黃豆,整天上躥下跳的都快上天了。」
聽說,齊三公子遇刺,被嚇成了個呆子 當然,這跟孤女明玉沒有關係 可是……如果被親戚坑給他做了夫人呢?
郁朱穿越成了玉府的新生嬰兒,沒等她弄明白自己算是魂穿還是投胎前忘了喝孟婆湯,便發現一個血淋淋的現實:玉府面臨著滅門的命運……作為口不能言,足不能行的嬰兒,她將如
平民出身的樑瓔,幸得帝王垂青,寵冠後宮。 她陪着魏琰從一個傀儡,走到真正的帝王。爲魏琰擋過箭、嘗過毒,因魏琰受過刑,被百官罵爲妖妃。她以爲這是同生共死的愛情,哪怕落得一身病痛、聲名狼藉,亦從不後悔。 直到大權在握後的帝王坐在龍椅上,眼裏再無以往的柔情。 “朕可以許你皇貴妃之位。” 至於先前說的皇后的位置,他留給了真正心愛之人。 原來自己自始至終,不過是他捨不得心上人受苦的棋子。 樑瓔心死如灰,俯首在紙上一筆一畫地寫下:“臣妾懇請皇上准許臣妾出宮。” 她在一片死寂中,終於等來了帝王的一聲:“好。” 自此,一別兩歡。 他江山在握,美人在懷,是世人稱道的明君,風光無限。 她遇見了真正相知相許的人,夫妻舉案齊眉,倒也安穩。 出宮後的第五年,她在大雪紛飛的季節裏,看望已是太子的兒子時,被喝醉酒的魏琰圈在了懷裏。 紅着眼眶的帝王似癲似瘋,乖巧得不見平日的狠厲,卻唯獨不肯鬆開禁錮的雙手。 “朕後悔了。” 後悔沒有認清自己的心,放走了真正的摯愛,留餘生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