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德瑞夫人已經是一品的誥命,按照這個速度,以後必然會為超一品誥命。
柳盼兒笑道:「這一次出來,整整三年。真的十分想念親朋故舊。」
梁寶笑道:「所以陛下特地代,等到李大將軍和德瑞夫人回京面聖之後有三個月的假期。」
柳盼兒聽到這話,眼睛一亮,「太好了,正好可以回吉祥鎮看看。我們有假期,顧大人和九公主有嗎?」
梁寶回答:「當然有,正好你們還可以一路同行。」
這件事不僅柳盼兒李元青高興,就連九公主和顧紹也非常開心。
梁寶在這邊休整了一天,在各逛逛,替陛下巡查民,五天之後,又去了北雲城。
陛下派過來的人,接替李元青和顧的工作。
經過一個月的接,所有事接完畢。
柳盼兒李元青這一大家子,還有九公主,顧邵一大家子,一齊啟程回京。
路上,顧老夫人特地來找柳盼兒。
「盼兒,回到京城述職之後,顧邵有三個月的假期,我們也正好回南方祭祖。」
「七郎前年考中進士,而且在京中任職兩年。現在兒回京,他就要謀取外放。」
「正好趁此機會,把七郎和阿麗的婚事辦了。正好大家都在,特別面。」
其實柳盼兒也有這樣的打算,連忙應下,「老夫人我也正有此意。」
「阿麗年紀不小,跟七郎正好婚配。」
此番回去,正好給他們辦婚事。
這一次,李麗跟著一起來到京城,又去桑城。
這一待,就待了三年。
邊有宮裡的嬤嬤潛移默化地教導孩子們禮儀,李麗也跟著學,益匪淺。
反正這輩子做宦夫人應酬,夠用了。
雖然平時跟吉祥鎮上的母親有書信聯繫,但終歸沒見面,十分想念。
離開之時,很多老百姓得知德瑞夫人走了,紛紛出來相送。
他們不知道總督大人是誰,很多也不知道打仗的大將軍是誰,但他們知道德瑞夫人是誰。
不管是柳盼兒改良小麥的種植方法,還是提供優質高產的小麥種子,還是推廣種植甜菜,改良矮株的桑樹,都讓當地的老百姓大大益。
養蠶的,可以養比以前多兩倍的蠶,蠶沙還可以賣掉,或者經過發酵,為上好的料。
有地的,可以自用。
沒地的,可以賣掉。
當地的繅紡織手工業,也大大發展。
當地的老百姓,改善種植方法,種植良種,家裡的糧食產出也翻一倍。
外遷過來的老百姓,不僅分到了土地,經過一年的努力,直接致富了。
僅僅三年時間,北方就得到了大發展。
由一個九十歲高齡的老人,親自抬著萬民傘,送給德瑞夫人。
路兩邊的老百姓,也跪在地上,恩柳盼兒的恩。
柳盼兒本來就不是注重這種禮數的人,看到那麼多人給下跪,頓時心裡慌了。
柳盼兒從馬車上下來,大聲說道:「大家都起來,諸位都是我大周子民,膝下有黃金,跪天跪地跪父母。」
可是老百姓都不起來,高聲呼喊,「德瑞夫人,功德無量,福壽綿延!」
高齡老人巍巍說:「德瑞夫人,這是我們老百姓自製的萬民傘,還請您收下。」
柳盼兒看著乾瘦的老人,擔心他會摔倒,趕上前接過來萬民傘,朝著各個方向回禮,「多謝諸位的戴。」
此時,彷彿能到一種無窮的力量,支撐著,彷彿在推著不停前進。
重新上了馬車,柳盼兒從馬車窗往外揮手。
老百姓的呼聲,更加熱烈。
老百姓結伴跟在馬車後面,一路送行,直到城外三十里。
柳盼兒看到百姓不再向前,終於鬆口氣,「終於不再送了,再送下去,我承不住啊!」
李大寶笑道:「娘,您對於老百姓來說,功德無量,對我和弟弟妹妹來說,也是如此。」
李蓉深以為然,「是的,娘親,你很厲害,是我的榜樣。」
孩子們一臉仰慕地看著柳盼兒。
柳盼兒笑了笑,趁機教導孩子。
「記住了,我做到的,你們未必做的,不過你們也不用妄自菲薄,量力而行。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幾個孩子,在柳盼兒的教育之下,表現出來的氣度和襟,還有才能,遠遠超過同齡人。
此時前面的九公主的馬車上,九公主和顧老夫人也面敬佩。
九公主沉聲說:「盼兒姐姐,一個子所做的一切,讓當地的老百姓益匪淺,當真是功德無量。」
顧老夫人也慨說道:「功德無量,千古流傳。當地的地方志上,必然會給德瑞夫人寫上濃重的一筆。」
「就連我們崔縣的縣誌上,德瑞夫人柳盼兒,也是赫赫有名,流芳千古。」
九公主羨慕,「很多奇子流芳百世,有的是因為貌,有的是因為才,有的是因為風流韻事。盼兒姐姐,一定是因為的功德。」
「推廣的高產種子,養活了更多的人,改良的各種工坊機械,大大提高了效率。」
「我覺得盼兒姐姐是我見過的最偉大的子,不僅在當地的縣誌上留下濃重一筆,即使在大周的史書上,也會留下傑出的事跡。」
顧老夫人深以為然,「是啊,陛下雄才大略,知人善用,實現大周中興,是天下共主。」
「德瑞夫人更是深得民心,功德無量,是朝廷之福,也是百姓之福。」
顧邵和李元青坐在一輛馬車,久久不語。
最後還是顧邵出聲,「李將軍好福氣,有德瑞夫人佳人相伴。」
李元青頗為得意,「顧大人也好福氣,有妻在陪。珍惜眼前人,顧大人可不能只羨慕別人。」
顧邵笑道:「顧某不羨慕李兄,只是稱讚李兄而已。另外,顧某敬佩德瑞夫人。」
李元青點頭,更加得意,「我也佩服我娘子,佩服我娘子的人多了,也不差你這一個。」
顧邵看到李元青那嘚瑟的臉,一陣無語,「你這樣不知道謙虛為何,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