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帝非常憤怒。
他以前很喜歡戚瑾這個表哥,哪怕戚瑾上有些文常見的虛偽,元祐帝也只是偶爾膩味,其他時候依然欣賞自家表哥的文武雙全。
三日前,陳敬宗單獨見他,說出當年陳敬宗對戚瑾的懷疑,以及他耗費三年終于尋到的兩個人證。
元祐帝不愿意相信,可陳敬宗沒有陷害戚瑾這種大罪的機,更何況此事還關系到金吾前衛死去的五千多名將士,面對陳敬宗的言之鑿鑿,元祐帝必須查個水落石出。
唯一的顧忌,是母后那邊。
陳敬宗說,如果無法讓戚瑾親口承認,他甘愿罰。
元祐帝便去找母后了。
讓元祐帝意外的是,母后并沒有為陳敬宗的猜疑震怒,只是神凝重地讓他們安排,會配合。
于是就有了今晚陳敬宗將昏迷不醒的戚瑾帶進冷宮,再安排一只狗在遠吠假裝他們位于城外村舍,降低戚瑾的戒備。
“為了一己私殘害同袍,如今事敗,你竟然還想調去邊關,你也配!”
元祐帝走到戚瑾面前,一腳踹在對方口。
他想罵得更難聽,可惜年皇帝從小缺乏鍛煉這方面口才的機會,只能全力踹戚瑾一腳來發泄怒火:“朕若用你駐守邊關,你便敢勾結邊國連朕也賣了!”
戚瑾倒在地上,視線掃過站在元祐帝后的姑母,冷笑一聲,不再說話。
如果只有陳敬宗,他會試圖尋找生機,發現姑母、元祐帝也在,戚瑾便知道自己沒了活路。
既然如此,多說無益。
除了淡淡瞥向戚太后的那一眼,戚瑾甚至連一個眼神都沒給元祐帝,更不會再向陳敬宗低頭。
戚太后被侄子的那一眼傷到了,如同得知兒子不愿意陪吃飯的時候。
是嚴厲,也的確為了兒子太子地位的穩固而狠心斷掉侄子慕兒的念頭,可仍然關心侄子,仍然在其他方面盡量彌補。
沒想到侄子竟然偏執到寧可通敵也要除掉陳敬宗,冷到寧可犧牲五千多同袍也要掩飾自己的機。
更讓戚太后難過的是,侄子可以低聲下氣地求陳敬宗,見到馬上就認命了,仿佛篤定這個姑母恨他骨,絕不會為他求。
戚太后的確不會,但那是因為容忍不了侄子犯下的惡,而非對自己的侄子漠不關心。
是不是早在強迫侄子放棄兒的時候,侄子就恨上了,并為此生了心瘴?
倘若當年沒有強加干涉,侄子是不是就不會走上這條路,也不會有那五千多人的白白捐軀?
直到戚瑾被侍衛帶走,戚太后都沒有說一句話。
“母后,咱們先回乾清宮。”
元祐帝見母后臉不對,也沒有急著說什麼,上前扶住母后的手臂。
外面準備了兩抬步輦,元祐帝沒有用,帶著陳敬宗跟隨在母后的步輦旁邊。
他不后悔徹查戚瑾,卻擔心此舉傷到了母后的心,如果母后一開始反對陳敬宗的計劃,元祐帝會不恥母后的私心,可母后大公無私,元祐帝越欽佩母后,此時也就越心。
戚太后一路無話。
回到乾清宮,戚太后的臉沒那麼難看了,不等兒子開口,直言道:“通敵是大罪,戚瑾罪無可恕,侯府那邊,皇上錦衛查查,若證明侯府無人配合他為惡,就請皇上看在我的面子上,只罰戚瑾一人,侯府其他人剝了爵位,貶為庶人,逐回老家吧。”
元祐帝懇切道:“母后何出此言,朕相信舅舅與此事無關,降一級爵位也夠給天下待了。”
戚太后搖搖頭:“太輕了,就按我說的辦,你若偏袒母族外戚,以后還如何震懾眾藩王宗親不得為惡?”
元祐帝垂下眼簾。
陳敬宗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
戚太后看過來,眼中有無法短時間排解的復雜,也有欣賞:“當年我把華嫁給你,更多的是因為賞識你父親的才干,時到今日,我終于確定,你本人也完全配得上華。”
陳敬宗跪下,低頭道:“娘娘謬贊,臣時頑劣,不曾跟著父親飽讀詩書,也沒有兩位兄長的君子之風,空有一拳腳功夫與拳拳報國之心罷了。臣請娘娘諒,臣盯著戚瑾不放,絕非對您對侯府有任何不滿,只是金吾前衛的五千多兒郎冤死在戚瑾對臣的算計中,臣也沾了因果,倘若不能還他們一個公道,臣這輩子都良心難安。”
戚太后:“若你沾了因果,撮合你與華的我,是不是也該自責?”
陳敬宗忙叩首賠罪。
戚太后苦笑:“起來吧,我沒有責怪你的意思,只是你不必多慮,所有的罪惡都因戚瑾一人而起,與我無關,也與你無關。”
元祐帝:“母后所言極是,天底下求而不得的人多了,因為無法達心愿便要加害得到的人,那外面那些落榜的舉人,豈不是要殺盡所有中榜的進士?君子當修養,省不足,戚瑾能做出那等事,只能說明他本就是個狠歹毒的小人,空長了一副好皮囊罷了。”
戚太后點點頭,當年確實對侄子無了些,可侄子落到今日的田地,終究還是他自己的選擇。
“此案給錦衛,我不會再管,只想待你們一件事。”
陳敬宗、元祐帝同時看向戚太后。
戚太后:“戚瑾謀害駙馬的機,只說他記恨駙馬當年演武比試搶了他的風頭,不要牽扯到華,更不要讓知道戚瑾一直在覬覦。”
陳敬宗馬上道:“臣也是這麼想的,長公主心善,臣怕會鉆牛角尖,將金吾前衛將士們的死都攬在自己頭上。”
元祐帝的怒火又上來了:“與姐姐何干?姐姐難道愿意被戚瑾那種人惦記?”
陳敬宗:“自然不會,就怕走風聲,民間將長公主傳紅禍水。”
元祐帝咬牙道:“你們放心,朕一定會跟錦衛待清楚,審訊戚家眾人時誰敢提到姐姐半個字,立即……”
他看看母后,將后面幾個字咽回去了。
戚太后只當沒聽出來,對陳敬宗道:“不早了,你先回去吧,華可能還在等著。”
陳敬宗領命告退。
周圍沒有外人了,元祐帝跪到戚太后邊,低聲問:“母后,您會不會怪朕?”
戚太后兒子的頭,再過那張漸漸褪去青的年臉龐,眼里出幾分悲傷:“你明辨忠,正是明君所為,母后很是驕傲,曾經的小娃娃終于長大了。我只是為失去一個曾以為很好的侄子難過,為你舅舅、外祖母白養他二十多年心疼。”
元祐帝握住母后的手:“娘不用疼,我與姐姐會孝順您,您不需要那樣的侄子。”
戚太后的眼淚,便被兒子久違的一聲“娘”勾了下來。
.
長公主府。
華確實還醒著。
這已經是陳敬宗第二次在夜里出去辦事了。
外面一片漆黑,黑暗本就容易令人生畏,必須在黑暗中才能做的事,又哪里會沒有一點點危險?
夏天的那個暴雨夜,華一直等到澆落湯的陳敬宗回來才睡的,這次依然會等。
快要三更天了,上次陳敬宗回來的沒這麼晚。
華又在床上翻了個。
終于,外面傳來堂屋門被推開的聲音,隨即是一陣腳步聲。
華心跳加快,即便知道不可能有刺客闖進來,這樣的時候,還是難以控制地張。
“是我。”陳敬宗一進室,先開口自證份。
華松了一口氣,坐起來道:“點燈吧。”一時半會是睡不著了。
陳敬宗點了燈。
他傍晚就沒有回來,華以為他會在外面換黑裳,沒想到他竟然穿著那套緋的指揮使服。
陳敬宗見盯著自己的裳,想了想,道:“我先?”
華:“事辦妥了?”
陳敬宗點頭。
華更放松了:“那你吧。”
說完,重新躺下去,背對著他。
陳敬宗笑了笑,親這麼久,湯泉也一起泡過了,長公主還是如此矜持,亦或是故作姿態,偏他就這樣的拿腔作勢。
仔仔細細了一遍,陳敬宗換干凈的中,來到床上。
他還沒抱過來,華先皺眉:“什麼味兒?”
酒氣、汗氣都聞過,今晚這種怪味兒非常陌生。
陳敬宗吸吸鼻子,解釋道:“桐油吧,我今晚詐人去了,他若不老實待,我便準備一把火燒了他,桐油都潑好了。”
華一骨碌坐了起來!
殺人,陳敬宗要做的事竟然是殺人!
他敢殺別人,別人也能反殺他啊!
華的視線就落到了他上。
陳敬宗將人抱到懷里,摟著道:“我沒事,也沒有放火,那人都待了。”
華眉頭鎖:“究竟是怎麼回事?”
陳敬宗看看,從比武演示贏了戚瑾講起,再講他們去侯府祝壽那次戚瑾在凈房里對他出言不遜,最后是五朵山戚瑾通敵,意圖借刀殺人。
他給戚瑾定的機,只有戚瑾嫉妒他。
“有兩個人證,他也親口承認了,娘娘、皇上也都聽得明明白白,已經將人送去錦衛。”
華怔在了他懷里。
陳敬宗言詞簡練,語速也快,唯恐不信似的,便使得華剛升起什麼疑,馬上又得到了鐵證。
最重要的是,戚瑾親口承認了!
所以,上輩子真正害死陳敬宗的,是從小就認識的親表哥戚瑾!
只因為一場演武比試,戚瑾竟然狠毒至此!
他又怎麼有臉在陳敬宗的棺槨抬回京城時,去陳家吊唁,去面前勸節哀!
華又恨又疼,恨戚瑾,疼眼前的陳敬宗,也疼上輩子那個再也回不來的陳家四郎。
陳敬宗的袖口很快就被長公主的淚水打了,且無論他怎麼哄,都沒有要停的意思。
陳敬宗無奈道:“你這是心疼他呢,還是……”
華一手拍上他的,搭著罵道:“閉!”
別的事他都可以不正經,唯獨這件不行,戚瑾萬死難贖其罪,怎麼配讓落淚!
打完了,華埋在他口,繼續哭。
陳敬宗:……
他這件中很快就了一半,涼黏答答,一點都不舒服。
陳敬宗果斷了中。
華再埋過來,臉就上了他結實健碩的膛。
華:……
陳敬宗提議道:“要不趴我頭上哭?正好幫我洗個頭,去掉桐油味兒。”
華:……
陳敬宗捧起漉漉的臉:“好了,事都過去了,托你的福我也沒有被他暗算到,不值得哭。”
不等華開口,他地吻下來。
華摟住他的脖子,這一晚都不想再與他分開。
施落一睜眼,就發現自己被退了三次婚,又嫁給曾經名滿京都的小王爺衛琮曦。隻是,如今的衛小王爺似乎混的慘了點,身份冇了,腿廢了,人也憔悴了,還一臉陰鷙的盯著她,要弄死她。施落重振精神,決定賺錢養家,賺錢養夫,賺錢養娃。衛小王爺一臉傲骨,不屑:“老子堂堂小王爺,要你養?”多年後,傲骨的衛小王爺諂媚一笑:“娘子,你養家,你養我,我主外,我主內,娘子主我。”
江昭被兄長踢下寒潭時,晏為卿下水將她救起,那個曾經帶她回家,被她不告而別的寒門兄長,而今成了前途無量的朝堂新貴。她畏畏縮縮,目光閃躲,不敢與他相認。 錯過了晏為卿素來冷峻的眼中,劃過一抹心疼。 后來晏為卿問她,要不要跟他離開,江昭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她背過身去,渾身止不住地顫抖。 “我可是江家少爺,才不跟你去過苦日子呢。” 晏為卿負手而立,竭力壓下喉間猩甜,半晌,他面露譏誚。 “江昭,你我從今以后再無半點瓜葛!” — 江昭本以為晏為卿自此會恨她入骨,不曾想,他竟再次折斷傲骨主動低頭,將她帶回晏府。 “江昭,雖然你貪慕虛榮,但我也有權勢,你看看我好不好?” 為了隱瞞女子身份,江昭在晏為卿面前嘔血身亡,死遁去了江南,她再次不告而別。 三年后,遇到晏為卿,江昭一襲煙粉襦裙,垂著頭不敢看他,心中做好了被訓斥的準備。 不料晏為卿竟玉面帶笑,一改往日冷峻,變得溫柔如清風。 她本以為是他大度,直至晏為卿雙目晦暗,把她狠狠抵在帳中欺負,江昭才明白,溫潤,儒雅都是他裝的! — 曾經你是男子,我竭力做個好兄長,即是誤入歧途也悉心教導。 可后來,我發現你是女子,我便再也壓制不住這心中邪念,即便你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