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農門巧姐點食成金 第240章 籌建餅幹作坊

《農門巧姐點食成金》 第240章 籌建餅幹作坊

犄角村村長一心隻想快些把餅幹作坊的地點給確定下來,自然不會滿足長尾村村民們的好奇心。

何況和安郡主也不是那種喜歡出風頭之人。

兩個村子隔得這麽近,犄角村村長都不用問人,就直接帶著包蓉一行人來到了長尾村村長的家。

“老張頭,老張頭,你在家嗎?”

犄角村村長站在一個農家院子前大聲嚷道。

包蓉看了一下,發現這個農家院子是長尾村最大的院子,也是修得最好的一個院子,雖然一樣也是泥胚房,但卻是長尾村唯一一座蓋了黑瓦的院子。

來看,長尾村的條件要比犄角村稍微好一些。

但在包蓉看來,也是一樣的貧窮。

“誰呀?”隨著犄角村村長聲音的落下,大院裏響起一個不耐煩的聲音,接著就看到一名和犄角村村長差不多年齡,中等材的男人走了出來。

“哎喲,原來是老霍呀,是什麽風把你給吹來了?”

老張頭看到犄角村村長,很是驚訝。

“我今天帶了人來和你說大事,先進屋再說。”

老霍也不拐彎抹角,直接說明來意。

聽到老霍說有大事找他,老張頭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難道老霍想要帶著他們村一起做家?或者是榨油?

想到有這個可能,老張頭立即將老霍跟包蓉等人請進院子,並把人引到堂屋招呼。

老張頭的老伴看到家裏一下子來這麽多人,還有一個著上等的小姑娘在,立即到廚房準備糖水。

堂屋裏,包蓉剛一坐下,老霍就立即把老張頭介紹給

“郡主,他就是長尾村的村長,姓張,我們平日裏都管他老張頭。”

“郡,郡主?”聽到老霍對包蓉的稱呼,老張頭整個人都震驚了,連話都說不利索。

“這位是和安郡主,也就是帶著我們犄角村致富的那位郡主。”

Advertisement

老霍補充道。

老張頭猛地站起來,拱手就要向包蓉行禮,被給阻止了。

“張村長莫要多禮,咱們還是先談正事要。”

包蓉本來就不是這個世界的人,對於那些就拜呀,跪呀的禮節,很是厭煩。

人和人相,隻要最基本的禮節做到就行了,講究那麽多做什麽?

那些人做著不累,看著都閑累得慌。

別人無權幹涉,但在這裏,有權決定怎麽跟人相

見包蓉如此親切,老張頭有些反應不過來,就那樣怔怔地看著包蓉。

“老張頭,郡主說不用多禮,就不用多禮,你趕坐下,咱們談正事要。”

老霍提醒老張頭。

“哎!”老張頭回神,坐了下來。

“霍村長,你來說。”包蓉對老霍說道。

“行。”老霍點頭應完,就轉頭跟老張頭說明他們今天的來意。

“你的意思是,作坊建在長尾村,然後在咱們兩個村子裏再招人手,可是這個意思?”

老張頭有些激地問道。

老霍重重點頭:“是這麽個意思。”

“行,要多大的地兒?一會兒我就找人去丈量。”老張頭想都不用想,就給答應了。

這可是給他們村送銀子啊,他怕自己答應得慢了,包蓉會改主意。

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這麽好的事,他這個做村長的就能幫村民們作主答應下來。

“有個一畝地也差不多了。”包蓉想了想後說道。

一畝地就是六百多平方,這在前世也算是大廠了。

“好,我們村子東頭就有一塊空地。”

“你們村子的東頭?那我們村的人來上工,豈不是還要繞遠路?”

老霍表示抗議。

既然是在兩個村子裏招人,當然是得兩個村子的人都能方便到,那才是最好的選擇。

“你們村在我們村的南邊,也就多走幾步路,你怎麽還挑來挑去的?再說了,我們村子的南邊可是一條河,本就沒有那麽大的空地建作坊。”

Advertisement

老張頭如實說道。

“咱們先去看看。”包蓉想了想說道。

如果犄角村的村民實在是覺得遠,到時再租輛牛車,負責接送犄角村的村民上下班,這樣村民們就不用為了趕工而過早的起床了。

“行。“老張頭說完,就站起來,率先出了堂屋。

包蓉一行人也跟著站起來出了堂屋。

正準備往堂屋裏送糖水的老張頭的老伴,看到老伴已經領著客人出門了,隻得又將糖水端回廚房放著,想著一會兒等人回來了,再送過去。

長尾村和犄角村差不多大,而老張頭的家在長尾村的中部,東邊在他家的左後邊。

確實正如老張頭說的那樣,隻是多走幾步路的事懷有,包蓉沒有意見。

老霍雖然覺得有些遠,但想到總比進城要來得好,也隻能默默答應了。

他可不想因為選址的問題而僵持著,那樣不管是長尾村,還是他們犄角村,都一樣不好。

隻有把餅幹作坊開起來,村民們才能掙到真金白銀,那可是比什麽都強。

隻有讓村民們過上好日子,他們這些做村長的臉上才有

“地方已經定好,你們兩位村長挑個好日子,再雇些人手開始挖地基,爭取盡快把餅幹作坊給建起來。“

”明日,我再把餅幹作坊的圖紙給你們送過來。“

”是,郡主!“老張頭和老霍同時拱手應道。

包蓉也不耽擱,出了長尾村,就直接回了郡主府,連夜把餅幹作坊的圖紙經人畫了出來。

雖然有些犯困,但圖紙上有很多細節,還要親自給泥瓦匠們解說,包蓉隻得強撐著快要睜不開的眼皮,草草洗漱完,早餐都顧不得吃,就帶著圖紙和元吉、元祥出門了。

包學文夫妻久等不見包蓉來吃早餐,後來才從門房那聽說,包蓉一大早就出門去了。

兒又開始忙碌起來,夫妻倆除了歎息,也幫不上忙。

夫妻倆吃過早餐,便讓廚房溫著給包蓉的早餐,就怕包蓉一會兒回來沒吃的。

再看包蓉,等把該說的都跟老張頭請來的泥瓦匠大師傅說清楚後,已經快到中午了。

確定沒有的事後,包蓉這才坐著馬車回城。

也許是事都已經完,一放鬆下來,包蓉靠在馬車壁上,就睡著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