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農門巧姐點食成金 第203章 大年三十行大賞

《農門巧姐點食成金》 第203章 大年三十行大賞

第0章大年三十行大賞

英雄村和錦繡坊的人都認識衛伯了,包蓉每隔一就畫三個花樣子和三個手工編織的樣品給元吉帶到翊親王府給衛伯一材料一起帶到英雄村分發下去。

至於每收到的銀子,都是元吉送花樣子和樣品時,才帶回宮給包蓉。

把英雄村的事給衛伯後,包蓉又開始跟著太後學習琴藝、國策和律法。

棋藝有李翊在教,琴藝包蓉也學得差不多了,太後就給包蓉增加了一節練字課。

雖然包蓉的字勉強能看,但太後還是覺得太丟的臉。

白是排滿了課程,但晚上的時間是空閑的,包蓉就利用晚上的時間畫花樣子,做手工編織的樣品。

日子過得非常充實,轉眼就已經到了年廿六,這剛下課,太後就把包蓉帶到的寢宮,試穿新

包蓉這才知道,再有三就過年了,今年沒有大年三十,隻有廿九,也相當於大年三十了。

服很合,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試完服,包蓉收到了家人給寫的信,是李翊給帶進來的。

這是收到的第十封信了,進京後,經常空給家裏寫信,告訴他們,在進京的況。

家人收到的信後,很快就會回信,當然信是由包義林執筆寫的。

看到包義林崔氏已經包好粽子,鋪子也準備放年假,今年作坊和鋪子的年禮,都是照著去年的量發放下去的。

工人們都很開心。

看得包蓉都想立馬飛回家去。

覺到包蓉的緒波,李翊聲問道:“想家了?”

包蓉正在看家信,除了想家,李翊不作它想。

“嗯,雖然離家才兩個月,但覺已經離開了很久一樣。”

包蓉歎息地道。

李翊手把攬進懷中:“不是還有我和母後嗎?”

Advertisement

聽到李翊的話,包蓉轉頭看著他。

這才想起,以和李翊發展的進度,怕是過了年親的日子就該確定下來了。

雖然很不舍,但心裏也不排斥。

“嗯。”包蓉輕輕將腦袋靠在李翊的肩膀上。

但也隻有一會兒,又坐直:“現在驛站還給送信嗎?”

“除了公務,私信已經放假了。”李翊聲回道。

“那隻能過了年才回信了。”

看著家人的回信,包蓉有些憾地道,還想著寫信給家裏人拜年呢。

還是前世的手機方便,隻要一個視頻,就能立馬跟遠在千裏之外的家人拜年。

李翊隻能是用力擁懷中的人兒,希能夠到自己的一片心意。

年廿八,衛伯收回英雄村最後一批貨,這一年就算結束了。

想要再掙錢,就要等到明年正月十六了。

這一個月,包蓉也掙了七十兩左右,對於這個收,包蓉很是滿意。

轉眼便到年廿九,吃過早膳,元吉和元祥就開始服侍包蓉沐浴,梳妝打扮,準備參加今晚的宮宴。

太後給準備的是一套玫紅的滾藍邊夾襖繡白梅,很是喜慶。

梳的是時下最流行的發髻,簪米粒大的東海珍珠珍花。

包蓉一裝扮好,又再次驚呆了在場的所有人。

在太後悉心的照顧下,包蓉的氣又比剛進宮時好上許多,皮也比剛進宮時白了。

這樣一妝扮起來,整個人就好像是從畫裏走出來的人兒一樣,讓人移不開眼。

包蓉自然知道這越長越齊整了。

“走吧,莫讓太後等久了。”包蓉輕聲道。

“是,姑娘。”元吉和元祥立即恭敬地應道。

“咱們家蓉兒,真是越大越標致了。”

看到妝扮後的包蓉,太後笑瞇瞇地誇獎道,翊兒的眼就是好呀!

Advertisement

“謝母後誇獎。”

雖然已經知道自己的模樣,但這樣當著那麽多人的麵被長輩誇獎,包蓉還是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走吧,翊兒怕是已經等不及了。”

“是,母後。”包蓉應完,立即走到太後旁,攙扶著的手臂,兩人一起出了慈寧宮,坐上等在門前的車攆,前往佳慶殿。

太後和包蓉剛下車,李翊就迎了過來。

“兒臣見過母後。”

看到李翊,太後一點都不意外,還打趣道:“早就在這兒等著了吧?”

李翊沒有回答太後的問話,雙眼眨也不眨地看著又比年前標致許多的未婚妻,想著

包蓉被李翊過於火熱的眼神給看著慢慢低下腦袋,在外麵的耳朵微微泛紅。

看著看到媳婦就邁不腳的兒子,太後微微歎息。

“咱們進去吧,宮宴快要開始了。”每次的宮宴,都是中午吃到晚上才散的。

“嗯。”李翊不舍地收回目,走到左邊攙扶著太後的手,包蓉扶著太後的右手,三人一起上了佳慶殿大門前的臺階。

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參加宮宴了,一番行禮過後,包蓉就很是自覺地跟著李翊來到他所在的位子坐下。

待所有人都坐下後,李佑端起麵前的酒杯站起來朗聲道。

“剛剛北疆來報,自從派了騎兵隊,並發當地百姓和將士們一起建造碉堡後,突厥兵再也占不到便宜,死傷比我們還要多。”

“有了碉堡,百姓的死傷人數也在下降,這一切都是未來翊親王妃,包蓉的功勞。”

皇帝的話一出,所有的視線紛紛看向包蓉。

隻見包蓉不不慢地站起來,然後走到大殿中央,並朝李佑拂了拂,才從容地道。

“皇上,民隻是將民知道的告訴了皇上和翊親王爺,北疆能取得這樣的果,全都是因為皇上的英明領導,和北疆將士還有百姓們的努力得來的。”

Advertisement

“民,並沒有出力。”

“好一個沒有出力,卻能讓北疆將士和百姓,在突厥的擾下,減傷亡,這樣的才能,可不是人人都有的。”

李佑朗聲道。

“於忠,宣——”李佑完,就見於公公舉著一個明黃的卷軸走到人前。

從人看了,紛紛站起來。

於公公高聲道:“包蓉聽旨——”

除了太後和皇帝外,所有的人紛紛跪下。

“奉承運,皇帝召曰……”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