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科幻未來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二百九十二章 《科學》雜誌:竟然有兩篇結論完全衝突的投稿?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二百九十二章 《科學》雜誌:竟然有兩篇結論完全衝突的投稿?

「後續還可以結合希格斯場論……」

帕森斯思考著眼前一亮,「這樣定義,就說宇宙中到都充滿了暗質,而暗質為希格斯粒子的產生提供了基礎……」

這一套邏輯思考下來非常的驚人,帕森斯都開始覺得自己是超級天才。

當然,他知道自己的研究順序不正確。

理論理研究的正常順序,是有一定數學基礎的況下,做推導和分析再得出結論。

帕森斯則是先進行『設定想像』,然後再去據想像的結果做數學論證。

簡單來說,就是有了結果以後,再填充分析過程。

所以他的大部分工作,就是找到符合要求的數學邏輯,來對於想像出的結論做填充和描述工作。

這就像是寫小說安排劇,先想到劇結尾,再仔細斟酌事發展的過程細節。

顯然。

這種方法用來做理論研究,是非常非常錯誤的。

同時,填充的過程也很可能存在一些邏輯不能自洽的況,但帕森斯確實是個優秀的理論理學家,最擁有足夠多的基礎。

不管是弦理論、湮滅理論、傳統的量子理,或者其他系,他都有很多的了解。

他從弦理論、湮滅理論以及其他系中,找出了很多『符合要求』的數學容,慢慢的填充到了自己的研究中。

研究,也就快速有了進展……

……

與此同時。

王浩、海倫以及陳蒙檬一起的研究也有了進展。

Advertisement

他們使用的就是常規研究方法了,先不急著下結論,而是以數學的方式進行分析論證。

研究是以湮滅理論為基礎的,他們依靠數學研究分析,發現暗質存在的況下,就一定會和希格斯玻子的產生有關聯。

希格斯玻子,也就是『上帝粒子』,可以理解為宇宙中到存在的希格斯場憑空產生的粒子,粒子出現短時間就會消亡。

希格斯玻子,被認為是質產生的源,是介於『存在和不存在』之間的粒子。

「在湮滅理論的框架下,暗質存在,就一定會關聯希格斯場論產生關聯。」

「另外,理論框架下,如果存在暗質,到湮滅力的影響,就肯定會大量存在於能量轉化為質的過程中。」

「以上兩條,是完全衝突的!」

海倫做出了總結。

和希格斯場論產生關聯,也就是說,暗質存在本質產生的基礎。

希格斯粒子,可以理解為由場力震產生的。

能量轉化為質,則牽扯到湮滅力作用下,粒子組的問題,符合因斯坦質能方程。

兩者是直接衝突的。

王浩最後總結道,「所以說,即便是暗質存在,也不在會到湮滅力的影響,不存在於湮滅系構架中。」

質的存在研究,到此結束。

……

以湮滅理論為基礎,論證暗質存在的研究已經完,但王浩最終的目標是,研究研究空間增強的問題。

Advertisement

所以研究也只是剛剛開始。

近一段時間的研究,收穫還是很大的,任務二的靈值,已經提升到了『60』點,就證明研究方向和結論是正確的。

王浩讓海倫、陳蒙檬,一起去總結了果論文,並直接發給了《科學》期刊。

《科學-理》編輯部。

路易斯-約翰遜正坐在電腦前,仔細的審閱著郵箱裏的投稿容。

他首先看到了一篇名為《湮滅理論:解析暗質》的論文,副標題則是《暗質--萬之源》。

論文作者是來德利-帕森斯。

路易斯-約翰遜當然知道來德利-帕森斯,阿邁瑞肯的理論理界,帕森斯可以說是鼎鼎大名,被認為是湮滅理論的三號人

同時,也是阿邁瑞肯湮滅理論的二號人

保羅菲爾-瓊斯,當然也被認為是阿邁瑞肯的理學家。

路易斯-約翰遜正要下載論文查看,就又看到了一篇投稿,標題很直白的說明了容,《暗質不存在於湮滅理論系的論證》。

「暗質,不存在於湮滅理論的系中?開什麼玩笑?」

「這是弦理論頑固派的投稿吧?」

「直接駁……」

路易斯-約翰遜正打算直接駁回論文,就注意到投稿論文的作者--

王浩?

至於後面的海倫-欣頓、陳蒙檬,就直接被忽略了。

王浩的論文?

路易斯-約翰遜馬上放棄了駁回作,而是直接給予了審核通過,提上去還標註了一句話『王浩的研究,可以直接發表』。

Advertisement

王浩的投稿當然不用多說,肯定是直接給通過,隊進行發表作的。

但是,另一篇呢?

路易斯-約翰遜再讀了一遍標題,甚至都不用去看容,就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湮滅理論:解析暗質》?」

「王浩的論文容是,論證暗質不存在於湮滅理論系中,而這一篇則是以湮滅理論解析暗質,不是直接衝突嗎?」

「但是,作者帕森斯,也是鼎鼎大名!」

「兩篇完全衝突的研究論文,王浩可以直接通過,帕森斯也很有名氣……」

「這怎麼辦?」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