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花嫵帶著那枚琥珀龍紋玉墜回了碧梧宮,問綠珠:“我從前有一個匣子,是從花府里帶過來的,上面刻著牡丹連枝紋,你可曾見到過?”
綠珠怔了怔,道:“奴婢好像見過,應當是在庫房里。”
花嫵道:“你去拿過來。”
綠珠去了,不多時復返,手里果然捧了一個長匣子,大約是因為時間長了,雕花上面的朱漆都剝落了,失去了澤,灰蒙蒙的。
看著這個悉的匣子,花嫵竟然有一種恍如隔世之,著那斑駁的朱漆,心緒復雜萬千。
是了,已經離開花府很久了,可是在花府里生活的那一段日子,就如同這匣子上皸裂的漆面,在的生命里永不能磨滅,時時刻刻提醒著,當初是如何卑微地活著。
花嫵很小就學會了說謊,用一些漂亮話來掩飾自己心的真正所想,知道別人喜歡什麼樣的孩子,太|祖母希乖,聽話,謙讓,要在下人面前端莊大方,像個世家小姐,又要在欺負的兄弟姐妹面前卑微討好,像一條搖尾的狗。
太|祖母最常說的一句話便是:你要清楚自己的份,不要想著和別人爭,你也不配,花府能養著你,你就要恩戴德,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要講良心。
那時花嫵想,也不是我要死乞白賴在這里的,為什麼不放我回水云庵呢?
水云庵雖然窮,但至是自由快活的。
可太|祖母不答應,甚至不許花嫵再提起水云庵,神嚴肅地呵斥:你是什麼份?怎麼能去那庵子呢?
花嫵覺得這話矛盾得可笑,能有什麼份?就是在庵子里長大的,和娘在水云庵里活了那麼多年,從沒有人告訴過,不應該住庵子里。
還以為水云庵才是的家呢。
但花嫵很乖覺,沒反駁太|祖母,甚至還對的話表示了贊,從此往后,也不再提起水云庵了。
隨著花嫵的年紀漸長,的模樣出落得越來越好,眉目間約有了幾分娘親的影子,眉黛春山,雙瞳剪水,一雙盈盈的杏核眼,笑起來就微微彎起,波粼粼,像是含著幾分意。
大概是娘有前科在先,那些年,太|祖母對花嫵簡直是嚴防死守,要求越發苛刻,不許花嫵用胭脂,也不許穿鮮艷的裳,更別提孩兒們用的珠釵絹花了,花嫵從頭到腳沒有一點裝飾,一素,比府里的丫環還樸素。
除此之外,太|祖母還要花嫵每天背誦誡,做紅,總而言之,花嫵幾乎沒有機會離開小繡樓,更別說去前院了,就像一只雀鳥,被鎖在了庭院深。
太|祖母掌控著的全部生活,無孔不,在的授意下,嬤嬤會不定時檢查花嫵的住,看看有沒有不應該出現的件,所以花嫵沒有任何可言。
這個匣子是那會兒花嫵藏下來的,小繡樓后面的院墻松了,掉下來一塊青磚,花嫵背著人,悄悄把墻掏空了些許,將匣子藏其中,因此邊角的朱漆磕剝落了許多。
這個小小的匣子里,藏著年時候的所有心事。
花嫵輕輕打開鎖扣,發出咔噠的聲音,在寂靜的夜里分外清晰,陳舊的墨香撲面而來,混雜著宣紙特有的干燥氣味,里面竟是厚厚的一疊信箋,還有一些無用的小玩意,干枯的花枝,五斑斕的毽子,木雕的小狗兒,還有一個陳舊的繡袋。
花嫵將它傾倒,有什麼東西掉出來,旁邊的綠珠驚呼一聲:“呀,蟲子!”
“不是蟲子,”花嫵著那小小的甲蟲,道:“這是螢火蟲。”
螢火蟲的壽命很短,只有那麼一兩日,待第三日清晨,花嫵醒來時就發現它們都已經死去了。
這繡袋是大黃狗叼回來的,絨絨時常出去溜達,一日不知從哪里叼了一把折扇回來,竹扇柄,宣紙做的扇面,樣式普普通通,好玩的是,那扇面上還題了一首古怪的打油詩:半邊大,半邊小,半邊跑,半邊跳,半邊奔馳疆場上,半邊把人咬。
這分明是個詩謎,花嫵只看一遍,便猜出了謎底,取來一張小紙箋寫了四個字:好個牢。
又向人賠罪,家犬管教不嚴,請君勿怪,若是實在氣不過,它幾下也就罷了,狗不好吃的。
花嫵寫罷,將紙箋夾在折扇中,又命絨絨給扇主人送回去。
絨絨去了小半日,傍晚才復返,脖子上竟然掛了一個小繡袋,里面放著一張紙箋,墨痕微干,筆跡端正,是那扇主人的,上面寫道:既猜出了扇謎,便饒它一命,今值七月,鏡湖有流螢萬千,獨賞乏味,聊贈數只,與君共賞,落款是一個瑾字。
這人倒是有趣。
花嫵將那繡袋完全打開,數點微自其中冉冉飛了起來,黃澄澄的,閃爍不定,像天上落下的星子,輕盈飛舞,如夢如幻,不勝收。
看著那點點螢火,忍不住想象,鏡湖的萬千流螢,是何等模樣?
旁人覺得乏味的風景,竟是沒有機會看上一眼。
就這樣,花嫵認識了一位瑾公子,因不能離開小繡樓,他們二人從未見過面,只依靠書信來往,送信的便是大黃狗絨絨了。
花嫵拿起那一疊信箋,上面寫的都是一些日常瑣事,寥寥數字,語氣稔,宛如多年老友,隨著他們日深,字也漸漸多了起來,略一數,那信箋竟有二十頁之多。
花嫵翻到了最后幾頁,泛黃的宣紙上,墨字清晰:每年秋天,家父會帶我們去山里打獵,可惜從前我不會騎馬,只能在旁邊看著,心中頗是羨慕,不過我如今已學會了,師父說,只要再勤加練習,便可參加今年的秋獵了。
絨絨,倘若有機會,你也能來嗎?我可以給你獵一對大雁。
……
絨絨,又是六月,鏡湖開始有螢火蟲了,去年你說,螢火蟲生命短暫,暮生朝死,見了徒增傷悲,可我不這麼認為,它雖然薄命,卻在每年都如期而至,從不失約,倘或你捉住了一只,那它的一生都屬于你。
……
絨絨,七月初七,天氣晴好,你會去鏡湖看流螢嗎?我有事想對你說。
信箋翻到此,戛然而止,原來這已經是最后一封了。
花嫵想了起來,那年的七夕節發生了很多事,但還是跑去了鏡湖,湖心亭空無一人,瑾公子沒有來,他騙了,那天的天氣并不好,半夜下起磅礴大雨,花嫵在石桌上放了一個繡袋,袋子里是一只螢火蟲,還有一頁信箋,并短短數字:螢火蟲還給你。
七夕過后,就嫁給了周璟,也再沒有打開過這個裝信的匣子。
所以花嫵討厭瑾字,也不單單只是因為阿瑾的緣故。
放下信箋,指尖輕輕地挲著那枚琥珀龍紋玉墜,神若有所思,爾后舉起來,對著那燭仔細觀察那琥珀,凝固在其中的螢火蟲栩栩如生,尤其是尾上的那點金微,宛如活了一般,熠熠生輝。
花嫵看得了神,這是當年的那一只螢火蟲嗎?天子姓周,名璟,璟意指玉,字握瑾。
握瑾懷瑜。
無聲地咀嚼著這四個字,莫名有一種咬牙切齒的意味。
因為太|祖母管教嚴格的緣故,花嫵年時總是待在小繡樓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甚至花府里新來的奴仆都不認識,所以與周璟的集并不多,就連他的字,都是花嫵在親之后才得知的,從沒把瑾公子和周璟聯想起來。
但是,倘若的猜測是真的,那麼事就變得很有趣了。
被這個男人騙了,還一騙就是好多年。
是想想,花嫵就覺得一言難盡,說不出是個什麼滋味。
“主子?”
綠珠的聲音喚得花嫵回過神,將那些信箋都放回匣子,給,吩咐道:“先收起來,別弄丟了。”
綠珠忙捧過匣子,花嫵了一個懶腰,目落在那枚玉墜上,又道:“對了,明日著人去問一問劉福滿,做這玉墜的匠人是誰,我想打幾個玉簪子。”
聞言,綠珠道:“是,奴婢明日一早就去問劉公公。”
眼看時間不早了,綠珠喚人進來伺候花嫵梳洗,待躺到床上歇息時,已是深夜時分,花嫵本以為自己睡不著,卻不想才挨著枕頭就犯起困來,大概是有所思而有所夢的緣故,模模糊糊的,又做起了夢,夢里竟然又是小時候,把那個阿瑾的小孩帶回了水云庵。
夢境真實而清晰,花嫵拉著阿瑾從后門溜進庵子里,一路上沒見師太婆婆,還順便從灶屋了兩個齋餅,一人一個分著吃了。
回了舍房,因怕師太婆婆發現子破了,花嫵便準備先換下來,里一邊哼哼著戲詞,一邊開始解帶,阿瑾見了,連忙別過頭,既吃驚又窘迫地道:“你怎麼……怎麼這麼換裳?”
“怎麼了?”
花嫵疑地看了一眼,但見對方面朝著墻壁,耳通紅,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樣,撲哧樂出了聲:“你在面壁思過嗎?”
京陵城爆出一條大消息,頭號小公子——洛長安,當街揍了新帝一頓,換做旁人,那可是掉腦袋的事兒,可咱洛公子不怕,咱爹是當朝重臣,人送外號——奸賊!洛長安被帶進了宮,天下人皆嘩然,丞相府作威作福的日子快過去了,大權被收回的日子也不遠了,所有人都等著新帝把洛家的獨苗苗弄死。誰知……「皇上,洛公子鉆狗洞出宮。」「不急!」「皇上,洛公子在後宮調戲諸娘娘。」「不急!」「皇上,洛公子與安樂王,飲酒作樂。」宋燁面色驟變,將人堵在床角,嗓音沙啞的問,「鬧夠了沒有?」溫熱的呼吸噴薄在面上,洛長安心頭一顫,他好似發現了她的秘密?
父為安國公,母為端敏長公主,還有一個身為皇帝的親舅舅,姜昭一出生就被封為明月郡主,備受恩寵,可上輩子的她因為病痛所擾選擇早早結束了生命。重生歸來,依舊是病痛纏身,但姜昭決定先嘗一嘗男歡女愛的滋味再尋死。想了想,她將目光投向了寄居在府中的遠房表兄陸照身上。陸照風姿卓絕、皎如玉樹,上輩子卻被早有情夫的堂妹下藥設計,姜昭匆匆趕過去,正好撞見面色酡紅的陸表兄……——陸照從一個寄人籬
當求之不得的穿越終於來了,還穿成了出身相爺府的美豔王妃,趙彥卿卻發現自己這趟穿越之行遠沒有乍一看那麼美好。 天生缺乏政治細胞,老天爺卻讓她穿到這個野心勃勃的女人身上,一個謀劃多年的逆天大局就這麼被她徹底穿抽了。更要命的是,多年修煉的傲嬌脾氣,偏偏遇上這個腹黑毒舌卻又盲目多病的王爺夫君,心疼與肝疼始終同在,隻能每天看著南美洲標誌性駝類動物在眼前結隊狂奔。 嘴賤這種事真不是後天能學來的,王爺請自重,毒舌傷身哎! 本文言情為主,吐槽為輔,劇情狗血,結局HE。看文求個放鬆,較真就跑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