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科幻未來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二百八十七章 競爭?呵呵。劉明坤:王院士,就是不聽勸、太固執了!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二百八十七章 競爭?呵呵。劉明坤:王院士,就是不聽勸、太固執了!

劉明坤不理解王浩的意思。

SMES電池?

雖然研發項目確實是SMES電池,但大家一致都認為,『SMES,電池就只是口號而已,因為『SMES電池,研究,基礎就是攻克SMES技

做個簡單的比喻來說,連大型核電站都造不出來,還想造出核力電池?

開什麼玩笑!

換做SMES技,也就是超導磁儲電技,意思也是一樣的,先蘿能造出大型SMES儲電裝置,才能去研究製造SMES電池。

……

SMES研發組會議。

王浩最開始就說明了一個問題,這裡,我強調一點。

我們並不是要和其他團隊做競爭,我們是做單獨的研究,目標是SMES電池。

SMES技,也只是第一步!

王浩說完也不管其他人的想法,就開始說起了研究的問題。

現在他們擁有的是潘東團隊那邊的基礎資料,也就是SMES儲電設備各個部分的拓撲資料。

拓撲資料是最基礎的資料,只包含各部分名稱和用途,的結構、製造細節等,還是要做專門的設計。

王浩針對說了起來,接下來我們的工作,就是針對各個部分進行論證。

Advertisement

比如,整設計,每一個組長都要上三份設計想法。

還有,每個小組,針對負責的部門,也上三份設計想法,我們在下次會議上,針對每一個部分,每一個設計想法進行討論。

從整設計,到部分設計,再到細節設計。

這就是王浩的研究方法。

在和其他人討論時,他總是能知道正確的方向,自然就可以直接針對設計進

行討論,找到其中最適合的,把控整設計再到細節問題,全部都討論一遍,最後就能拿出一個可行方案。

其他人也都去做準備了。

任何的研究都是從論證開始的,尤其前沿科技的設計問題,就肯定要反覆的論證。

在確定了所有設計后,才會去投製造試驗品,隨後不斷的調試修正問題,慢慢的去完善。

好多科技應用領域的研發過程都是如此。

王浩的做法並沒有什麼新奇,倒是讓好多人稍稍有些失

雖然王浩說並不是和潘東團隊進行競爭,但連潘東團隊都競爭不過,再說什麼研發SMES電池,簡直就是可笑了。

潘東團隊早就製造出了試驗品,並且一直在不斷的調試、改進。

他們的進度最落後一年。

Advertisement

一年啊……

怎麼追上?

王浩沒有理會其他人的想法,他們只需要正常去做就可以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SMES研究組就一直在做設計論證,包括整設計的論證,各個部分設計的認證,還有一些關鍵技的論證。

在不斷做論證的過程中,王浩敲定了一些方案,一張張的設計圖也確定下來。

研究團隊的好多人都發現,王浩幾乎就是一個『獨-裁者,,論證的時候,還會和其他人正常討論,說話的口氣也很和善。

但是到了敲定設計的時候,他幾乎從來『不聽勸,,一下子就決定下來。

這也讓一些人詬病,有些部分的設計,他們持有其他看法,發表意見也沒有用,最終確定的設計方案,總是以王浩的決策為準。

劉明坤就是到鬱悶的人之一,甚至說是『最鬱悶,的一個。

他是科學院電工所的研究員,來到新的研究組也擔任副主任,對SMES技也很了解,總該有一定的話語權。

但是……

從論證最開始,一直到現在,所有方案的確定都是以王浩為準。

他最開始還提提自己的想法,後來就乾脆和其他人一樣,就充當一個『思考的人,,決策還是讓王浩來做吧。

Advertisement

研究組私下裡說起工作的時候,劉明坤也忍不住對其他人抱怨凡句這樣一口氣敲定的方案,真的能行嗎?

速度快是快,馬上就要完了,但是速度也太快了。像是昨天敲定的線圈環繞方式,換做是電工所,估計要論證很久,還會做樣品進行實驗……

王院士,理論水平是很高,就是太固執了,一點都不聽勸……

也正常,三十歲、院士、國際第一啊。換做是我,我也固執……

換你?趕睡覺去吧!

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