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都市爽文 躲在山村里 一百四十五章過年

《躲在山村里》 一百四十五章過年

 下午,鋪完床又休息了一會的一群人,也開始幫著干活了。

 那鐘議誠小屁孩,早已經跑去村部的曬谷壩找小伙伴玩了。

 在這山村里,也沒有什麼不放心的,更何況,曬谷壩在村子中心。

 十幾個人分了幾組。

 幾個伯娘和誠鑫他老媽,拿著簸箕,里面放著大豆和糯米,圍在一起挑選著,主要是一些壞掉的大豆和糯米里的小石子。

 明天得推豆花吃,后天早上得包湯圓,所以,這兩樣今天得打理好,晚上得用冷水泡一晚上,不然明天不好磨。

 和嫂子,嬸子在院子邊上的洗槽那邊,給剛被抹脖子的鴨洗開水澡,順便整理一下羽

 而誠鑫和幾個叔伯,當然是加了噼柴大軍中去了。

 這柴得使勁噼,不噼個幾十,都不夠他們一年用的,畢竟每天還得豬豬食。

 晚上吃了晚飯后,燉著他的老鴨湯,這玩意得提前一天開始燉,不然明天中午都吃不了。

 而剩下的人呢?

 誠鑫,鐘濤,大伯娘,小叔一桌麻將。

 五伯娘,六伯娘,程媽,幺嬸一桌麻將。

 大伯,五伯,六伯,加誠鑫他鐘一桌長牌,當地俗稱幺地人。

 剩余老爺子,嫂子,議誠,正豪看電視。

 戰斗持續到十一點過才結束,戰況非常激烈,有大敗而歸的,有凱旋而歸的,不過都是一家人,沒打太大,輸贏也就大百塊而已。

 早上醒來,喝了稀飯后,一大家人又開始工作了。

 誠鑫不想噼柴了,所以,早上就推磨。

 在大門外不遠的房檐下,有著一大石墨,誠鑫覺得,上面的磨石起碼有兩百斤重,最一百多斤。

 一個人是搞不定的,所以,鐘濤也懶的過來,準備和誠鑫一起磨豆花了。

Advertisement

 這大石磨需要三個人配合才行,不像小的,一個人都能作。

 磨石的邊上有木柄,木柄上有個圓圓的,推磨時有木頭做丁字型的磨轱檔。

 其中一頭有個圓圓的木榫,套在磨邊石上那木柄的圓里。

 推磨時,兩個人雙手抓住橫檔一起用勁,隨著屁和腰部前后擺,在磨轱檔的作用下,石磨就不停地轉著。

 在轉時,大伯娘就從放在一邊桶里,用大勺子舀了一勺泡了一晚上混著清水大豆,放到了磨石中間的眼里。

 隨著石墨到轉,豆子慢慢的越來越,磨石兩邊也慢慢的流出了帶著豆渣的豆

 然后流磨盤兩邊的槽里,最后順著槽突出的缺口,流進了一個大桶里。

 兩兄弟覺得,磨豆花可能要比噼柴輕松,沒想到,這一磨起來,半天差點沒累死。

 磨豆花一個多小時,磨糯米又是一個來小時。

 兩樣磨完,覺腰都快使不上勁了。

 磨完的豆在一邊過濾掉豆渣,然后送廚房里面煮,剩下的豆渣大水牛和馬哥都分了一點。

 而磨好的糯米呢,也被用一張布包裹著,然后吊在了一張沒用的桌子下。

 最下邊還有一個盆,用來接住從那布里侵出的水,畢竟磨糯米的時候也加了水的。

 這樣吊一晚上,糯米里面就基本不會有什麼水了,明天也好包湯圓。

 中午在一大家盆的努力下,桌子上都菜昨天可富多了。

 一盆麻辣水煮魚,臘,香腸必不可,臘豬舌豬心片,臘豬蹄燉藕,一小盆蘿卜燉牛,一小盆蘿卜燉羊,一盆老鴨湯,一盆芋兒燒

 清炒四季豆,豌豆片,著兩樣是昨天帶回來的。

 涼拌,小蔥炒片,每人桌前一個小碟子,一個方向一碗豆花。

Advertisement

 燒白,,糯米團子。

 算下來一共十六個菜,滿滿額放了一桌,有的兩份有的一份,著基本上就是過年的家常菜了。

 十七人,坐了兩桌,要是大堂姐,二堂姐帶著孩子老公回來,那還得來一桌才行。

 不過,在上桌之前,還得有個老傳統,請祖先們吃年飯。

 在主桌子上擺好碗快,一個碗里加上手指頭那麼一點飯,邊上有半碗白酒,還有半塊紅薯,上面著點好的香燭。

 在老爺子他們喊各位先祖吃年飯后,這桌子板凳就不能了。

 小的時候大人們說不能了會肚子疼,所以誠鑫小時候一直離得遠遠的,心怕挨著著板凳以后會肚子疼。

 在祖先們吃飯的時候,誠鑫和鐘濤幾人也拿著紙錢,在大門口外燒了起來。

 等會先祖門吃完了飯,走的時候還得在這里帶點錢走!

 !

 在等了十多分鐘后,老爺子喊先祖門下桌,然后去門口拿錢,這樣過后,大家就可以上桌吃飯了。

 所有碗里的飯都集中到一個碗里,大人門都說這飯吃了好,不過小輩沒有一人會吃,都害怕還來不及呢。

 最后基本都是老爺子解決。

 男的一桌,的一桌,未年去桌,一家人又熱熱鬧鬧的聊著天吃著飯,好不熱鬧。

 吃完飯,下午一群人就去了村部,那邊有商店和麻將館的。

 也不是說就是為了打牌,大多數都是在那邊和人聊聊天吹吹牛,所以,誠鑫沒去。

 沒辦法,現在他是大山村首富,他要是過去。那夸他的人不得一大堆?說不定給他介紹媳婦的都不

 晚上還是吃的中午剩下的菜,中午做得多,晚上也吃不完,而且必須剩,這年年有余!

Advertisement

 晚上,那是鐘議誠小屁孩最幸福的時候了,從大到小,挨著一個一個的磕頭拜年,然后一個個紅包收囊中。

 當然,還再讀書的正豪也得到了紅包,畢竟沒年也沒有工作。

 “大伯娘,我的呢?”誠鑫可憐兮兮的朝著大伯娘說到。

 “你的?你小子在過兩年都三十,也上班了,大伯娘沒找你孝敬都算好的了,還要紅包?要不要給你收個尾?”

 收尾,意思在今年最后一天在被打一次。

 如果是明天初一被打,那開印。不過基本初一不讓打孩子,不然預示著這孩子今年要不被教訓。

 當兩小的拜完年后。一群人又開始分組打牌了,一直到十二點,然后放鞭炮,煙花。

 不過村里放煙花的并不多,畢竟山路難走,帶煙花還不如多帶點吃的回來。

 點燃煙花放完,大家也沒有繼續打牌了,各自回屋睡覺,也沒有傳說中的守歲到天亮。

 大年初一,一大早,大家都起床了,先是洗臉漱口。

 ??為什麼這也要介紹?因為今天初一,老家習俗,今天所有東西都不能倒掉,所以,這些洗臉刷牙的水,都用桶裝著。

 等誠鑫三兄弟加上最小一輩的鐘議誠,洗漱完后,就準備吃湯圓了。

 誠鑫剛走到桌子邊上,就看見老媽端著一個大盆從廚房過來,里面滿滿的一盆湯圓。

 “吃湯圓了,看今年誰運氣好,誰掙大錢哈,”程媽說到。

 這湯圓里包著一個一錢的幣,誰吃到,預示著今年運氣好。

 反正從小到大,誠鑫就沒有吃到過一次,還經常為了想吃到幣,而多吃一兩個大湯圓。

 這次也一樣,誠鑫吃了六個包心湯圓,還是沒吃到,最后被小老弟正豪給吃到了。

Advertisement

 大家都說明年高考絕對能考上好的大學!

 誠鑫在一邊想到,這玩意的運氣還能帶到下一年?不是下一年從新吃嗎?

 吃飽過后,就開始了初一的上墳了,一群人背著香燭紙錢加鞭炮,就朝著西邊而去,路上也有些一群群同樣目的的村民。

 祖墳邊十多個墳頭,每個五注香燭,然后放鞭炮。

 一切結束后,回到老宅,想打牌打牌,想去村部吹牛的去村部。

 而誠鑫三兄弟,外加嫂子和侄子幾人,背著背篼去找柴了,不管什麼柴都行。

 畢竟,柴同音財,初一找柴回家,預示著今年掙大錢,呵呵都是習俗。

 直到晚上,老鐘家的年算是過完了,誠鑫對于這種過年覺很不錯,雖然沒有什麼彩的容,但是覺得這樣很好。

 在地球,一大家都分開了,有的住鎮里,有的在市里,每次過年,幾個叔伯著請吃年飯。

 大年三十早上,去該請吃年飯的那家去,有的吃餐館,有的在家吃。

 吃了午飯,吹牛打牌,晚飯過后,可能會打打牌,不過在十一點鐘以前,都是各回各家。

 然后在小區自家里,一家幾個人等到十二點后,下樓到馬路邊放鞭炮,然后回家睡覺,一點都沒有現在這樣熱鬧。

 這邊雖然也是吃了打牌,不過,一大家聚在一起守歲,和一小家人一起守歲是不同的覺。

 初二早上,五家人就告別了老爺子和。然后一起出山去了,這過完年,該回娘家了。

 誠鑫沒有結婚,所以,跟著程媽他們一起去外婆家轉悠了。

 在外婆家兩天,又回來再鎮里待了四五天,和鄧剛,二他們吃了幾頓飯后,誠鑫又在程媽恨鐵不鋼的眼神中,回到了村里。

 直到初十,堂哥也走完親戚回來了。

 而誠鑫的生活軌跡,又回到了做配樂,錄視頻的節奏中去了,畢竟過年瀟灑了十多天,得努力的補補存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