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都市爽文 重回七七種田養娃 第225章 洪水

《重回七七種田養娃》 第225章 洪水

雨剛開始下的時候,其實誰也沒在意,頂多就是抱怨一下。

這麼多大的雨,今天又沒辦法出門了。不今天沒法出門,怕是接下來好幾天外頭都不好走。

畢竟東崗各都是黃泥道,這一下雨,都是黃泥湯子,出門實在是不方便。

要不然,也不會有「來到東崗鄉,黃泥熘。」的話了。

可是當這場大雨不停點兒的下到傍晚,好多人意識到,事似乎有些不對。

那些住在黃泥河沿岸,被大隊派人勸著撤離的人,原本還抱怨,嫌隊里沒事找事,凈瞎胡鬧呢。

這會兒也都不說啥了,在親戚朋友家裏,瞅著外頭的雨,開始暗自慶幸。

多虧搬的早,這會兒河水怕是漲老高了,他們的房子也不知道淹了沒有?

東崗公社組織民兵和青壯勞力,打著手電筒都在河沿岸巡邏。

瞅著那如同黃泥湯的河水夾雜著枯木樹枝,如萬馬奔騰一般咆孝而過,眾人心裏都砰砰跳。

這場面還真是有點兒嚇人。

正想著呢,就聽見前面卡察一聲,似乎有什麼斷裂的靜。

眾人急忙打著手電筒往前面看,結果發現,前面一座木頭橋斷了。

可能是年頭太久底下木樁腐爛,愣是被洪水沖斷,然後整座橋就這麼斷裂掉,橋板順著水一路狂奔向下。

「草,多虧把河對岸的人都撤過來了,要不然這下子橋斷了,水還大,想過來都沒法兒。」

巡邏的一眾民兵見了,萬分慶幸的嘆道。

「是啊,多虧咱大隊反應快,及時撤離,要不然,還真是夠懸的。

也不知道,小黑河那頭啥樣了?」這幾個巡邏的都是二大隊的人,一邊往前熘達,一邊念叨。

「應該沒啥事兒,小黑河參地高的,離著河邊還遠呢。

Advertisement

就是怕山上雨大,馬道里積水太深。

咱書記不是帶人去山上了麼?他們肯定挖水去了,

只要水能排出去,別淹了棒槌就行。」

眾人心裏盤算著小黑河參地的地形,覺得應該沒啥大事兒。

小黑河山上,於守廣帶人,冒著雨挖水,整整挖了一天。

到晚間好歹把各馬道都清理差不多,參地周圍也挖了很深的排水

參地並不是一馬平川,都是山坡,只要排水挖好,雨水順著馬道和排水往外淌,不會囤積在馬道里,那就沒事。

「今晚上都別睡,打著手電筒四巡邏,要是發現哪裏的水不行,趕喊人清理。

咬咬牙堅持住,可千萬保住咱的棒槌。」

天黑了,於守廣也不敢下山,愣是帶著人守在山上。

全隊上下一千七百多人的希,都在這一片參場,萬一被水淹了,接下來這三年可咋過?

「也不知道,我們家老三那個養場咋樣兒了?

他那頭可是有個大泡子啊,這要是水漫上來,那裏頭養的除了水獺都得淹死。」

厚看著外頭的大雨,憂心忡忡,照這麼下去,就怕養場要完蛋。

「唉,這老天爺啊,真是不全人,還讓不讓人活啊?」

「老許大哥你放心,你家世彥是個有算的,他肯定心裏有數。

今天我沒讓他上來,估計這會兒在養場呢。」於守廣見許厚一臉擔憂,只能安他。

於守廣倒是沒猜錯,許世彥真的在養場呢。

這麼大的雨,他肯定得去養場坐鎮啊。

當初養場選址的時候,許世彥就想過洪澇的問題。

所以把飼草種植區放到了平坦開闊地上,而把圈舍放在了窩風向的山坡。

那養魚的大泡子,當時在修的時候就預留了幾個排水,只是平常不用,都堵上的。

Advertisement

中午的時候,許世彥就帶著幾個盲流子挖開了一個排水,下午看事不好,又把另一條挖開。

到晚上,許世安看著還不行,就跟許世彥商議,再把最後那一條也挖開。

「嗯,挖開吧,別怕跑了幾條魚,魚沒了咱還可以再養,這養場要是淹了,好幾年的心就得白費。」

許世彥看著外頭還在下的雨,點點頭,於是一行人來到最後一排水口,揮鐵鍬,將排水口挖開。

最後這一個排水地勢最低,水渠也寬,所以當這一挖開后,泡子的水面便不再上漲。

眾人總算鬆口氣,又在這邊盯了一陣子,確定沒危險了,這才回去休息。

這一晚,不知道多人徹夜無眠,全都盯著外面漆黑的夜空,心中祈禱老天爺開眼,別再下了。

然而事實讓所有人都失了,雨還在下,這一場雨從二十六號一直下到二十八號。

這一場雨,平均降雨量在二百一十毫米以上,漫江、東崗、泉地區平均降雨量超過二百二十三毫米。

頭道松花江、松江河水位都勐漲,洪峰期每小時上漲三十多公分,高峰流量每秒四千八百立方米。

地勢低洼地帶的房屋、莊稼全都泡在水裏,損失慘重。

好在縣裏及時採取措施,組織群眾提前撤離,人員沒有傷亡,也算是萬幸了。

雨停,大水慢慢退去,狼藉。

公社和大隊趕號召眾人,清理水淹過的地塊,扶起被水衝倒的莊稼。

還要重新修橋修路,過水的房屋也要重新修繕。

這一忙,十天半個月轉眼就過。等這些忙完,該秋收了。

莊稼分地塊,過水的暫時不收割,沒過水的按度分批收割。

九月十六號,小黑河參地開始起參做貨。

今年一共四千五百多丈棒槌,全都用的底,去年還追的,那棒槌從地里一起出來,大傢伙兒都驚呆了。

Advertisement

頭路、二路栽子下地的那些,三四兩的棒槌比比皆是。

最沉一棵半斤多,直接被於守廣拿走刷洗乾淨泡在酒里,送到了陳建章的辦公室去。

這可是二大隊參業發展的里程碑,必須留下來當標本,可不能做貨賣掉了。

等人蔘全部起出來,總產量一統計,施用料后每丈人蔘,產量可提高百分之五十還多。

二大隊四千五百丈人蔘的產量,能趕上以前七千丈,這絕對是巨大的飛躍。

消息上報到縣裏,縣領導商議決定,今年的先進集,還給東崗公社二大隊。

當然,與榮譽比起來,二大隊的社員,更在乎的是工分。

今年棒槌產量這麼高,每家都能多掙不錢呢。

明天依舊七點準時更新,謝謝各位的支持,更多正版好書,盡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