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重生異能 材料帝國 第二百二十章 要招兵買馬

《材料帝國》 第二百二十章 要招兵買馬

雙方談到這個程度,很多話也都不用藏著掖著了。彭興宗明確地告訴寧默一行,借用這個廠區的事,他說了就能算數,上頭的公司以及城建局方面,都不會有什麼二話,因為未來四分公司建的家屬樓里,是要拿出十幾套孝敬給上級單位的,這是慣例。對于下屬單位搞的這些名堂,上級其實是若觀火,但都裝糊涂。從上到下就是這樣一路糊涂下來,其實每個人都聰明得很。

“你們要在這里搞一個什麼機構啊?”

在寧默他們準備驅車離開的時候,彭興宗隨意地打聽了一句。

喻海濤猶豫了一下,說道:“是一個研究機構,簡單說,就是一個材料研究所,主要是想利用一下咱們浦江的科研力量,提高我們的技實力。”

“那就是說,你們要在浦江本地招工羅?”彭興宗道。

“那是肯定的。”喻海濤道,說罷,他又趕補充了一句:“不過,我們只招研究人員,是要有一定研究能力的。”

彭興宗點頭道:“這個我懂。不過,研究所也需要打雜的人嘛。我家那個小孩,高中畢業以后就在家里坐著,孩子嘛,也沒法讓上工地。你們如果需要招個什麼服務員,跑的小書什麼的,倒是可以勝任。”

“這個……”喻海濤為難了,公司還沒立呢,就先塞個關系戶進來,實在是讓人有些不甘心。

寧默倒是懂行,他知道,如果回絕了彭興宗的要求,那麼租借場地的事沒準就會有些小麻煩。一個小文而已,充其量也就是一年千把塊錢的本,大不了就算是白白養著罷了。想到此,他擺擺手,說道:

“彭經理推薦的人,我們哪能不接。等過幾天,我們研究所開始籌備的時候,就讓過來幫忙吧。不過,彭經理,咱們丑話可說在前面,你孩子到我們這里來,我們是解決不了編制的。”

Advertisement

“這個倒無所謂,主要是讓有個鍛煉的機會嘛。”彭興宗的臉明顯變得好看多了,他其實也沒打算讓兒在這里混個什麼編制,他為一個分公司的經理,給自家孩子弄個國企的正式編制還是有辦法的,只是需要等上一兩年而已。讓兒到這里來,也就是過渡一下,省得小丫頭天閑著沒事,再生出點什麼妖蛾子來。再說,只要上班,一個月怎麼也得有三四十塊錢的工資,這不也是一筆不錯的外快嗎?

“這樣,小喻,小寧,我明天就安排施工隊過來清理場地,修理房子。你們要蓋什麼房,畫一個草圖給我,我讓施工隊一塊給建了。至于合同,等你們把盤條運過來,咱們就可以簽,到那時候你們就可以住了。”得了好的彭興宗積極大漲,不等寧默他們說什麼,就先張羅開了。

喻海濤心領神會,馬上接話道:“那就多謝彭經理了。您放心,我們回去馬上給廠里打電話,盤條走鐵路運過來,如果車皮不張的話,三四天就到了。”

“那我就等著你們的消息了。”彭興宗應道。

眾人告別彭興宗,上了浦桑轎車,返回自己的住。車子開上正路之后,夏揚杰長吁了口氣,搖著頭說道:“真是太復雜了,小喻,小寧,你們是天生就會搞這些名堂,還是跟誰學的?學這個難不難?”

寧默撲哧一聲就笑出來了:“老夏,你不會是想學這個吧?”

夏揚杰道:“我倒是想學學的,過去跟著小秦、小路他們去外地調研,和那些企業打道的時候,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我看你們幾位都和小秦差不多的年紀嘛,怎麼能這麼老練?”

“他的本事是傳的。”喻海濤指了指寧默,笑著說道,“他爸就是當廠長的,所以他天生就有這方面的……那什麼?”

Advertisement

“基因!”夏揚杰道。

“對,基因!”喻海濤道,“我可不行,我這兩下子,都是在北二鋼的時候磨出來的。現在要在社會上辦一點什麼事,不懂這些人世故可不行。”

“老夏,你不用學這個。”寧默道,“秦海說了,你的工作就是搞科研,外面的事,有我和海濤給你們張羅。對了,現在咱們場地已經找到了,下一步就要開始招聘人員了,該招什麼人,我和海濤可不懂,這都得老夏你來把關。”

“招聘可是一個麻煩事,秦海腦子一熱,就說要搞技服務公

司,為了想招人的事,我這些天可是連覺都沒有睡好啊。”夏揚杰苦笑著說道。

秦海最早與夏揚杰商量的意思,是由秦海拿出一些錢來,支持夏揚杰做纖維纏繞樹脂的研究,并沒有涉及到招聘研究人員的問題。以夏揚杰的愚見,有了資金,他就可以在學校里帶一群學生來做研究,必要時也可以請其他的教授參與,何必需要什麼單獨的研究人員呢?

然而,秦海所想的,卻不是這麼回事。他非常清楚學校里的科研是什麼況。研究生的確可以為助手,但這些人遲早是要畢業的,一旦他們畢業離開,他們所掌握的技和思想,也就隨之被帶走了。要建立一個有實力的研究機構,必須有一批能夠長期穩定工作的研究人員,他們能夠把知識傳承下去,使科研能力不再現在研究者個人上,而是現在一個團隊之中。

秦海把這個想法講給夏揚杰聽,夏揚杰也表示了贊同。但接著就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這些穩定的研究人員從何而來。

在后世,職場上游弋著大量待業的博士、碩士,只要舉起招兵旗,不愁找不到吃糧人。但在這個年代,研究人員本就很缺乏,而且大家都習慣于在工作,很有人愿意離開制,到一家民營機制去工作。秦海想招募一個科研團隊,可謂是難于上青天。

Advertisement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秦海只給夏揚杰留下了一句話,然后就離開了。再往后,聯系夏揚杰的人就變了寧默、喻海濤一行,這是一群本就不知道啥高分子的初中畢業生,他們與秦海的唯一相同之,就在于他們都相信有錢能使鬼推磨的科學原理。

“給再多的錢,人家也不會愿意丟掉鐵飯碗吧?”夏揚杰用懷疑的口吻對寧默等人說道。

“你呢?”寧默大大咧咧地問道。

“我?”夏揚杰還真沒考慮過這個問題,愣了一小會,他才說道,“我覺得我也不敢丟掉鐵飯碗的,所以我現在是以停薪留職的份來和秦海合作的。”

喻海濤用手一指自己和寧默,說道:“我和胖子都算是停薪留職啊。還有,在我們北二鋼那邊,聘用的很多工人都是北鋼的,他們也是在辦了停薪留職。咱們要招人,照這個辦法做就是了。”

發明“停薪留職”這種方法的人,是應當被載史冊的。在改革開放之初,有許多的聰明人看到了市場上的無限商機,卻又害怕丟掉鐵飯碗會有各種各樣的風險。在這個時候,停薪留職這種手段應運而生,它允許制的人員到海里去試水,一旦試水失敗,還能重新返回制,不必擔心鐵飯碗被砸爛。

正因為有了這樣一種手段,許多人才敢于邁出走向市場的第一步。而事實上,當他們在市場中賺到了大筆的收,也習慣了市場中無拘無束的生活之后,再想讓他們返回制,他們也毫無興趣了。

一批一批的市場弄兒,就是這樣在腰里系著“停薪留職”這樣一救生繩,沖了大海,這才造就了后世繁榮的市場經濟社會。

Advertisement

聽到喻海濤的話,夏揚杰拍了拍腦袋,說道:“我真是糊涂了,我自己就是這樣出來的,完全可以讓別人也這樣出來嘛。不過,小喻,小寧,你們覺得,在現在這個社會,我們要把工資開到多,才能讓咱們需要的人愿意出來?”

“我們要招的人,都是技人員,我可不知道技人員值多錢。”寧默毫不掩飾地說道。

“我覺得,起碼一個月的工資要給到200塊錢以上吧,要不,人家就不一定愿意出來了。”夏揚杰說道。在當年,企業里一個工程師的工資標準大致是在月薪100至150元左右,除非為總工程師,才能有200元以上的月薪。在夏揚杰看來,如果一下子把普通工程師的工資提高到總工程師的水平,應當是能夠吸引到一批人的。

“200塊?”喻海濤有些吃驚,他與寧默換了一個詫異的眼神。

“應該得到這個數。”夏揚杰認真地說道,“你們想,咱們要招的技人員,說不定都是人家企業里的技骨干,平時很重視的。如果到咱們這里來,他在單位上的前途可能就要到影響了……”

喻海濤直接打斷了夏揚杰的話,說道:“老夏,你不用解釋,我們不是覺得多了,我們是說,200塊……是不是太了?”

了?”這會到夏揚杰愣神了。rs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