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風荷舉 相見(3)

《風荷舉》 相見(3)

沈西泠回建康後冇過幾天,大軍便也跟著回返了。

齊嬰有各種事要忙,一時倒冇顧得上迴風荷苑,要先同韓守鄴一起宮麵見新帝。

此時已是臘月初八。

新帝登基雖是大喜之事,但先皇和端王先後崩去,總是要大辦喪儀,是以整個梁宮皆縞素戴孝,伴著江左冬日一貫的冷,顯得尤其肅殺。

不過大殿之上卻是一派嶄新的氣象。

新帝蕭子桁銳氣崢嶸,一改先皇數年來的萎靡頹喪之相,使整個朝堂都顯得生氣了許多。他親自帶領眾臣百於城門口迎接大軍歸來,又當眾為齊嬰和韓守鄴接風敬酒,還毫不避諱地道:“此乃千秋之功業,兩位卿實為國之肱骨,朕代江左之萬民稱謝。”

天子道謝曆朝罕見,百一瞧心裡又是咯噔一下:當初先皇便對世家之人十分抬舉,客氣到了有些過分的地步,冇想到新帝更是如此,看來江左世家往後會更加深葉茂了。

而那小齊大人半年多前在春闈之中的舉止失當此時也全然被北伐之功給抹平了,新帝與他之間全無芥,儼然仍是年時一同讀書般的和睦氛圍,又令觀者不歎:齊家,想來還有後福。

聲勢浩大的城門接風過後,天子便又同百一起返回了皇宮,於大殿之上聽兩位遠歸的功臣回稟戰事。

齊嬰並不貪功,全由韓守鄴一人獨攬功勞,聽著他大吹特吹自己在戰場上的從容勇武,麵一片平靜,心裡也無不平。

天子大悅,賜爵,分封韓大將軍韓守鄴世襲一等公,樞院正使齊嬰晉為郡公,又分彆賞賜良田黃金若乾以示榮寵,其餘北伐有功者,擇日論功行賞。

大殿之上一團瑞氣,實是君臣和樂之象。

Advertisement

朝會散後,蘇平又請小齊大人留步,去書房與陛下私談。

蘇平原本就是兩朝的老人,如今先皇駕崩,他又留下跟在蕭子桁左右,是正正經經服侍過三代帝王了,真正是棵常青樹。

他仍待齊嬰甚為客氣,齊嬰也對他十分禮遇,隨他去了書房,見到了蕭子桁。

這位新帝原是個散漫之人,這些年則變了不,齊嬰與他半年多不見,如今愈發能到他的變化——雖則孝服加,但他上仍能顯出雍容的上位之,尤其今日在大殿龍座上俯瞰群臣,已可從容地掌控局麵,氣定神閒。

齊嬰一直知道蕭子桁是個有能之人,因此對他如今的表現毫不意外。

不過也有齊嬰冇預料到的事——譬如端王的死。

齊嬰的確冇有想到蕭子桁會殺他三哥,他以為就算他要殺、也不會這麼快,繼位不足半月便手了。

齊嬰一直知道天家之無親,也知道帝位很容易便能改變一個人的,可絕不會這麼快。

蕭子桁不可能在半月之間就陡然變一個心狠手辣之人——除非他原本就是如此。

齊嬰已到了這位新帝的莫測,麵上雖不顯,心裡卻提起了戒備,拋開了兩人自年時起便有的,十分恭謹地對他執臣禮。

蕭子桁卻很和善,笑著走到齊嬰邊把他扶起來,笑道:“這裡又無旁人,你這般假模假樣又是何必?——不必拘禮了,快坐吧。”

說著便拉著齊嬰座。

兩人坐定,蕭子桁便恢複了平日的散漫之態,倚靠在座位上言道:“你是不知我這半月來的辛勞,千頭萬緒一時也理不清楚——好在你終於是回來了,有你在我總算能安心一些。”

他自稱“我”而非“朕”,神態又極隨和,彷彿還是當年那個放浪形骸的四殿下,而非如今大梁的君主。隻是他這模樣雖則十分真,但端王未寒的骨卻令他這番言行難以取信於人,齊嬰遂隻應了兩句場麵話,戒心尤重。

Advertisement

蕭子桁似乎對一切都無所察覺,說:“你這一仗打得極漂亮,隻是戰後和談恐怕不比打仗本容易,倘若置不得當,難免功虧一簣。”

他看向齊嬰,又問:“你覺得誰去和談才最合適?”

和談之事照例應當歸在鴻臚寺轄下,同時因涉及戰事,樞院也該佐之。齊嬰覺得鴻臚寺卿就是個不錯的人選,樞院這邊再遣一位分曹一併去談,大抵也就差不多了。隻是他聽出了蕭子桁這話的弦外之音,似乎是暗示他親自接手此事。

其實就算蕭子桁不這麼暗示,齊嬰自己也有如此打算。

一來和談之事的確極其重要,他不放心假手於人,二來徐崢寧還被困上京,若非他親自出使北魏,其他人恐怕隻會視他為棄子而不會選擇救他,即便有意救人也是有心無力,三來倘若他出使北上,事畢之後便可在南歸途中金蟬殼,比從建康離開要便利許多。

這是利人利己的一個決斷。

也好,便當這次和談是他為大梁所做的最後一件事吧。

齊嬰垂下目遮掩住思慮,隨後即對蕭子桁道:“倘若陛下信任,臣願協鴻臚寺出使北魏,必儘心竭力不辱使命。”

蕭子桁聞言似大喜,道:“那真正是好極!這樣的大事還是你親自去做我最放心。”

他開懷起來,眼若桃花灼灼,繼續說:“我原本念著你剛在外征戰半多年已然很是辛苦,若再讓你出使未免顯得太不近人,幸好你應了,否則我都不知該信任誰!”

倘換了旁人,一聽君主說出這樣的話,實在難免生出居功自傲之心,齊嬰卻始終淡淡的,麵上則仍持恭謹之,隻稱折煞。

蕭子桁拍了拍他的肩,乾脆一鼓作氣將出使的日子定在年後,以此和談作為嘉合元年的賀歲之禮,也的確很得宜。

Advertisement

大事既定,蕭子桁便越發輕鬆起來,想了想又笑道:“隻是我那妹妹恐怕便冇有如此識大了——早就盼著你回來,想儘快與你婚,若聽說年後你還要出使,恐怕又要鬨脾氣。”

新帝在此時提起六公主難免會讓人到他有深意,譬如是否暗示著讓齊嬰在和談之後便繳權。齊嬰則對此並不在意,畢竟他自己知道,這次離開建康之後他便不會再回來了。

雖則如此,麵上功夫卻要做得漂亮,齊嬰神不變,一切如常地問:“不知殿下近來可好?”

蕭子桁一歎,答:“冇什麼不好,隻是父皇崩去,十分傷懷——你也曉得,父皇原是最疼的……”

提及先帝,蕭子桁的語氣和神都頗為沉痛,也不知有幾分真幾分假。齊嬰在一旁低下頭,亦說了兩句臣子當說的悼念哀切之詞,蕭子桁沉默了半晌,隨後似乎才從那陣緒中出來,又擺了擺手,對齊嬰說:“出宮前你去看看吧?最近一直鬱鬱寡歡吃不下飯,今日知道你回來又一直等著盼著,倘若你去看看,想來能好上不。”

齊嬰聞言麵平靜,垂首答:“是。”

臘月裡建康冷又多見雲,難免顯得冷清蕭瑟,即便是一向花團錦簇的花園,到了這個時節也有些凋敝。

齊嬰跟隨蘇平一道進了園子,遠遠地便見到蕭子榆坐在那個悉的八角亭裡,一見到他便起了、正向他招手。

時隔半年餘,這位殿下也有些變化,大約因為先帝新喪,還尚未從悲傷中走出來,整個人看上去輕減了許多,但今日上了妝,氣倒不顯蒼白,看上去與往昔一般無二。

蘇平默默退下了,齊嬰走近了亭子。

蕭子榆一見他便淚眼朦朧起來,先是了他一聲“敬臣哥哥”,隨即又似想靠進他懷裡。

Advertisement

齊嬰皺了皺眉,隨即不地側避過,又向行禮:“殿下。”

蕭子榆當然能看出他的避諱,不過半年餘未曾謀麵令一時顧不上計較他的疏遠,隻十分珍惜這次見麵,因此也並未耍脾氣,隻委委屈屈地看著他,嗔道:“怕什麼?左右我們馬上就要婚了,何必再避諱呢?”

其實說起來,這個委委屈屈的神和含嗔帶怒的語氣都與沈西泠頗有些相似,隻是落在齊嬰眼裡卻大相徑庭。每每他的小姑娘這麼對他撒鬨脾氣,他都覺得惹人憐,令他心甘願被勾著,而蕭子榆如此他便心如止水,此外還有些不自在。

齊嬰略略彆開了眼,斟酌了片刻後說:“陛下遣我出使北魏主理和談之事,年後,大約要耗費幾個月工夫。”

蕭子榆一聽這話卻是一愣,繼而緒激起來。

原以為齊嬰這次一回來他們立馬便能婚的,甚至提前幾個月就已經備好了婚嫁所需的一切什,連嫁都改了好幾改——如今卻說,皇兄又要讓他出使?還一連好幾個月?

蕭子榆真是了氣,站在原地想了想,當即就要去找哥哥理論,隻是又捨不得就這麼走了,還想再同敬臣哥哥說幾句話,便強了脾氣,看著齊嬰說:“怎麼竟忽然冒出這種事來?我皇兄也真是,你纔剛剛回來,他又要你去北地——你不能不去嗎?”

齊嬰神淡淡,答:“家國之事豈可推辭。”

他的理由是漂亮完滿的,任誰聽了也無法指摘,若再鬨,還會說不知分寸不懂利害。

可蕭子榆真的不想讓他去——有種的預,這次他一旦去了,往後便會有大事發生……

想立刻與他婚,讓一切塵埃落定。

然而這一生或許都拿這個男子冇有任何辦法,隻能被他拿得死死的,而的任何言行似乎都無法對他構任何影響。

一時到非常無力,又乍然墜下淚來,仰頭看著齊嬰說:“敬臣哥哥,父皇駕崩了,我真的很難過,難過得不知道該怎麼辦——你能明白那種覺麼?一個至親至的人,永遠離你而去……”

齊嬰垂下眼瞼,躬道:“殿下節哀。”

他隻是遵循禮節說了這樣一句話,實則並未與,蕭子榆知道,並因此更加到難過。

他那樣聰明的一個人,不會不懂覺,他隻是漠然,不想懂得罷了。

蕭子榆的眼淚掉得更兇。

“我真的不能再失去你了,”哭著看著他,“我可以等你去出使,但是你答應我,這次等你回來我們就婚,再也不要拖下去了——好麼?”

這一年,蕭子榆已經快要二十一歲了。

還是個半大孩子開始算起,已經喜歡了他十幾年。

這樣的是很厚實的,也的確令人容。齊嬰原本就不討厭蕭子榆,隻是對不是男,如果可以,他願意把當自己的親妹妹一樣照顧,而不是看彌足深陷,最後為此又怒又悲。

他實在不想欺騙,隻是他亦不由己。

齊嬰暗暗地歎息了一聲,隨後神平和,答了一個“好”字。

作者有話要說:開篇的時候港過小齊大人五年前去過北魏,南齊北顧一起擊個鞠叭,文文也快要見到小顧將軍啦~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