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羣 836.和親也分爲三種。(4700字求訂閱)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羣》 836.和親也分爲三種。(4700字求訂閱)

聊天羣中,皇帝們此刻都想知道,爲什麼隋文帝的和親和其他人就不一樣呢?

等人在時間的上游,他們是本就不瞭解。

這時候聽到陳通的話,他們滿腦子都是漿糊。

人妻之友:

“千金公主攛掇沙鉢略大可汗進攻隋朝,”

“怎麼隋文帝又把了隋朝的大義公主呢?”

“這玩的是什麼把戲?”

………………

別說是曹,漢武帝,劉徹等人一頭霧水,就是朱溫此刻也覺到十分懵

陳通就知道很多人可能對這個不太瞭解,於是必須先解釋清楚。

陳通:

“我先來給你解釋一下,北周的千金公主爲什麼又會變隋朝的大義公主?

這就要從長孫晟和隋文帝切割突爵,把突爵分了東西兩部分開始。

沙鉢略大可汗原本是突爵汗國的皇帝,可經過長孫晟和隋文帝的挑撥,攛掇之後,他卻了草原上的共敵!

第二可汗,第三可汗達頭可汗,第四可汗阿波可汗。

這幾個人都心積慮的想弄死沙鉢略。

這個時候沙鉢略就慫了!

因爲他知道,自己一個人的實力是不可能對抗其他人聯手的,於是沙鉢略大可汗向隋文帝求和。

想要跟隋文帝聯合對付其他可汗!

爲了表示自己的誠意,沙鉢略大可汗就要求跟隋朝和親。

當這個請求到達了隋朝之後,君臣之間發了一場大議論,當時很多人都贊跟突爵和親。

但當時的長孫晟卻極力反對!

他給出的理由是:

沙鉢略大可汗現在之所以卑躬屈膝,那是因爲他需要隋文帝,等到有一天他實力再次增長,那他反口就可以咬人!

Advertisement

所以是不能跟沙鉢略大可汗和親的。

但不和親的話,他們又沒有辦法跟沙鉢略聯合,讓沙鉢略繼續跟阿波可汗死磕。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北周的千金公主卻坐不住了。

如果此刻的沙鉢略和隋朝和親,那麼這個皇后可賀敦的位置就得讓出來。

於是乎,千金公主憑著敏銳的政治嗅覺,就知道此刻不得不低頭了!

而且,也覺得隋朝不可能跟沙鉢略可汗和親,於是就寫了一道奏摺給了隋文帝。

說自己願意認隋文帝當義父,並且改自己的宇文姓爲楊姓,爲大隋的公主,替大隋與突爵和親。

隋文帝一聽,那是心花怒放。

他本來就不想把隋朝的公主嫁給沙鉢略可汗,而千金公主的提議正中下懷。

於是就答應了這個提議!

隋文帝就認了千金公主爲義,然後給改了封號,不千金公主了,改隋朝的大義公主!

這個‘大義’其實也很有講究。

你可以說隋文帝是稱讚千金公主深明大義。

你也可以理解爲隋文帝在敲打千金公主,告訴,如果繼續在突爵和隋朝之間挑撥關係,那麼他隋文帝也可以大義滅親!

這就是代替隋朝跟突爵和親的大義公主。”

………………

原來是這樣!

劉邦眨了眨眼睛,他真是沒有想到,這個和親的公主竟然還有這樣一段離奇的世。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聖君):

“不得不說,這個千金公主可真是個人!”

“看來宇文家族的英,那還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這要是個男的的話,都能跟周宣帝掰一掰手腕。”

“一個人,竟然知道如何去獲取最大的利益。”

Advertisement

………………

等人也是連連點頭,他們這一次終於認識到隋朝的恐怖,就是這些人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那一個個眼睫都是空的。

這個千金公主即將被廢,下場就會很悽慘。

竟然瞅準了隋文帝和突爵之間的微妙關係,轉一變,從前朝廢棄的公主變了當朝炙手可熱的公主。

這就有水平了!

而且還保住了突爵皇后可賀敦的位置。

人妻之友:

“豬瘟,你看看,你連人家大義公主的份都沒搞明白?”

“就這樣你就敢批判隋文帝的和親政策?”

…………

此刻的岳飛也是心中震撼,他覺自己在朝廷爭鬥上的經驗,有可能還不如這個大義公主。

而經過陳通的一番解釋之後,岳飛才瞭解,隋文帝把千金公主改封大義公主。

這裡面竟然還有這種深意。

隋文帝簡直把炎黃的文字用到了巔峰了。

這是連敲帶打!

………………

朱溫也是心裡罵娘,這宇文家族都出些什麼怪呀?

一個人,竟然可以見針。

你這玩的溜呀!

你的北周王朝覆滅了,你的突爵汗國也一分爲二的,你是亡國的公主,都快棄子了,你竟然還能翻

不良人:

“雖然這個大義公主不是隋朝的皇室宗親。”

“但是,隋文帝是不是和親了?”

“和親就是丟人!”

“這你洗不掉的。”

………………

陳通眼神不善。

陳通:

“誰給你說和親就一定是丟人的。

誰給你說和親就代表了屈辱呢?

你難道不知道和親也分爲三種嗎?

和親是要據其方式和目的來分的!

Advertisement

不是所有的和親都是錯的。

也不是所有的和親都是對的。

你覺得和親是丟人是屈辱,那是因爲你只瞭解到了第一種和親。

歷史上,總共有三種形式的和親。

第一種,因爲中原王朝於絕對的弱勢,他需要跟遊牧文明化干戈爲玉帛,來爭取休養生息的

機會。

所以他們只能選用和親的方式,讓對方不要對中原王朝發起猛烈的進攻。

第二種,中原王朝並不於絕對的劣勢,但他又沒有在絕對的強勢,達不到橫推無敵的程度。

這個時候中原王朝想要控制遊牧文明,但卻缺乏實力。

於是有些皇帝就開始了歪心思,他們就會選擇和親,然後給對方輸送利益,爲的就是要名義上的臣服。

第三種,中原王朝於絕對的強勢,他想要控制和消滅遊牧文明,但卻也不想損失過大。

於是,就發明出了第三種方式的和親。

而這種和親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戰爭服務。

爲了更好的控制對方,消滅對方。

你說這三種方式的和親,能是一回事嗎?”

………………

朱棣一聽驚呆了,這和親竟然還能分爲三種!

而且聽著還是蠻有道理的。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這纔對嗎!”

“這才問題分析。”

“這就像嫁兒一樣,我把兒下嫁了,我兒在婆家能委屈嗎?”

“如果我把兒高嫁了,嫁了豪門,那你不得看人家婆家的臉?”

“所以和親其實也一樣。”

“主要還是看中原王朝和遊牧文明的實力對比。”

“你如果比別人弱的多,那就是你去結別人,想要通過和親的方式,要讓別人放過你。”

Advertisement

“這不用想也是屈辱的!”

“而這第一種方式的和親,這不就是漢武帝之前的和親嗎?”

“劉邦提出了和親政策,那是譭譽參半!”

“有人覺得這是漢朝當時必須要採取的策略,因爲漢國開國之初,已經沒有能力跟匈奴再戰。”

“但在有些人心裡,你這絕對是漢朝抹不掉的黑點。”

………………

劉邦聽到這裡心裡堵得難

他也沒有辦法呀!

秦末大戰,這項羽把中原的戰馬全部給打了,他還怎麼跟匈奴一戰呢?

劉邦想到自己倒黴,那必須要拉一個人。

於是他眼睛一轉,壞水就涌了上來。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聖君):

“雖然第一種和親覺很屈辱。”

“但那也是不得不爲,畢竟當時的國力就是那麼弱,你想強也沒辦法。”

“但第二種和親,這就是腦子進水了!”

“你明明不弱,甚至還很強,但因爲你無法消滅對方,無法控制對方,你爲了面子工程,”

“你就要給對方輸送利益,甚至幫助人家發展壯大,就是想讓別人給你面子。”

“這純粹是死要面子活罪呀!”

“最關鍵的是,你什麼好和資源都那不回來。”

“而這種和親的方式,那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

“這不就是李世民乾的事嗎?”

“也只有他首開歷史先河,直接扶持敵人。”

“我覺得這比漢朝和親更讓人痛心疾首,想起來你不覺得難嗎?”

“你心裡不憋得慌嗎?”

………………

漢武帝此刻也是哈哈大笑。

說到和親他就必須得說清楚。

雖遠必誅(千古聖君):

“大漢的開國之初,劉邦和親,那對劉邦來說丟人丟到姥姥家了。”

“劉邦一直認爲和親是恥辱。”

“這纔有了漢朝數代的積累,開始對匈奴用兵!”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漢初國力太差。”

“可這唐朝就不一樣了,李世民玩的溜啊,實力明明不弱,但他卻要選擇和親的方式。”

“而且是要無償無私的幫助敵人長。”

“這完全就忘記了鹽鐵令!”

“雖然漢朝跟匈奴和親,但漢朝一直嚴防死守,就是爲了防止匈奴壯大。”

“我覺得,你要給這三種和親方式排個序的話。”

“那李世民這種和親的方式,那才應該做丟人現眼!”

“漢朝的和親就算再難,那你絕對也不能把它跟李世民的和親混爲一談。”

“這絕對是對漢朝的一種侮辱!”

…………

此刻就連崇禎也點點頭。

自掛東南枝:

“陳通說出了這三種和親方式,只要腦子沒被驢踢過,就應該清楚高下之別!”

“不得不說,有的人爲了名聲真是啥也不管了!”

………………

你這個小蠢萌也來涵我?

李世民一口老差點噴出來。

這一次的太狠了。

原本以爲,只要和過親的皇帝那都在同一水平線上,誰比誰也好不到哪裡去。

可現在陳通給你把和親也分了三六九等。

這到底哪個更丟人?

豈不是一目瞭然嗎?

這直接連遮布都給你扯下來了。

…………

此刻的李治趕站出來撇清關係。

相親相一家人:

“李世民爲了得到天可汗之位,他選擇了第二種和親的方式。”

“但是李治可沒選呀!”

“李治的天可汗之位,那就絕對是跟隋文帝的聖人可汗一樣,那是靠著威四方得來的。”

“我想了想,炎黃曆史中採用第2種和親方式的,那應該只有李世民了。”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才呀!”

…………

我去你大爺的!

李世民差點被氣瘋了。

這就是自己養的好兒子嗎?

每到關鍵時候,你就來我一刀!

真tm不是東西。

……………………

楊廣哈哈大笑,要的就是這種結果。

就算都是和親,那也必須分出個高下來,可不能讓有的人渾水魚!

他現在越來越喜歡唯歷史觀,只有多維的看待問題,只有問題分析,只有把所有的問題給你明明白白的辯證清楚。

這才能看出誰到底有問題!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