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您知道麼,他說到后邊,我竟聽不懂他說的是什麼……”
“這……”唐老爺已經接不上話了。
全家人都聽得愣神,誰也沒注意到唐荼荼的表慢慢變了。
仿佛一道靈犀劈過腦海,唐荼荼的心怦怦跳了起來,越跳越快——通曉邊防、關隘、海事的奇才?還跟自己同歲?
唐厚孜喃喃道:“滿屋坐著的十多位老先生,全都雀無聲,眉頭深鎖,聽著那小公子一人講。后來,翰林一位高,還有國子祭酒大人,竟與那位小公子當場辯答起來,一連問了他七八個問題,每一問他都答得彩。就連一旁抄寫的兩位錄,都聽愣住了,無一人落筆,事后他們才把那位小公子留下,讓他重新答一遍,好謄錄下來呈到宮里去。”
唐厚孜雙目失神:“……真是好厲害啊。爹,那小公子跟我年歲一樣大,閱歷學識,都我難以其項背了。”
唐老爺聽了這事兒,雖然也驚也奇,卻更怕兒子鉆了牛角尖,學心不穩,連忙慢聲細語地安他。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越是知道自己不足,越該多讀書,多見世面。義山啊,你們夫子常說的學而無涯,不也是這個意思麼?”
唐厚孜雙眼漸漸聚起神:“爹你說得對,是我想窄了。”
唐老爺點點頭,又笑道:“既然是個年英杰,趁著他還在京中,我兒看看能不能與他結識。你們小年能說到一塊去,與這樣博學的人多談談心,于你大有裨益。”
“我知道啦,謝謝爹。”唐厚孜目堅定起來。
唐夫人這一天臉上就沒停過笑,見天黑了,忙讓廚房呈膳,一桌子大菜擺開,把前院兩位先生也請了來。
當家主人,事兒又碎又多,唐夫人一整晚絮絮叨叨,安置兒子中舉后的事宜,又忽的想起來:“回頭我還得謝謝你容姨去,定的那舉子房位子敞亮,咱家多多是沾了的彩頭的。”
唐荼荼勉強回了神:“容家爺中了嗎?”
“中了的,容家昨兒前晌就放了鞭了,聽說考得比你哥哥差一些,五十名開外了。回頭你們見著了容家,可不要當著人家面兒說。”
唐荼荼點了頭。
雖說容夫人是個不拘小節的,但事關孩子前程,不得要計較些,不能專門去刺人家耳朵。
唐家人顧不得歇息,第二日,又一大早回老宅告祖宗,晌午鑼鼓地請了學院幾位夫子來吃謝師宴。唐老爺陪著夫子們小酌幾杯,一家人正熱鬧著,卻聽外院又來了人。
“什麼人?”
前院來報信的仆役瞠著眼睛,小聲道:“是個穿紫蟒袍的大公公。”
紫近紅,是公公中的第二品,放宮里,起碼是各宮殿管事的級別。不知人家來由,唐老爺出了半冷汗,忙帶著全家出去迎。
那公公慈眉善目的,手里持著一個黃封的圓筒,卻不念,里邊裝的好像不是圣旨。
唐家人心提得老高,只聽那公公笑瞇瞇道:
“今年鄉試年英才云集,前百名之中,十五歲以下的年就有十余人哩。皇上高興得不得了,筆親點了一張‘神榜’,你唐家爺蓋過了河北、天津多位小才子,奪了頭名!”
“這可、這可真是!”唐老爺激得話都說不囫圇了。
他做多年,又給金鑾殿看了半年門,最清楚這筆親點的分量——筆圈出來的神第一名!
唐家人高興得差點暈過去。
作者有話要說:久等啦。
科舉中的這個“口試”,“口問大義”,取材于唐朝部分常科科目的一個考試方法,考“有疑則問之”,規定問義應當眾進行,問義結束時當即宣布考試績,以此來限制考以個人好惡而取舍,讓眾人對口試進行監督。
大婚當天,她在郊外醒來,在衆人的鄙夷下毅然地踏入皇城…她是無父無母任人欺凌的孤女,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鐵血王爺.如此天差地別的兩人,卻陰差陽錯地相遇.一件錦衣,遮她一身污穢,換她一世情深.21世紀天才女軍醫將身心託付,爲鐵血王爺傾盡一切,卻不想生死關頭,他卻揮劍斬斷她的生路!
昭華郡主商寧秀是名滿汴京城的第一美人,那年深秋郡主南下探望年邁祖母,恰逢叛軍起戰亂,隨行數百人盡數被屠。 那叛軍頭子何曾見過此等金枝玉葉的美人,獸性大發將她拖進小樹林欲施暴行,一支羽箭射穿了叛軍腦袋,喜極而泣的商寧秀以為看見了自己的救命英雄,是一位滿身血污的異族武士。 他騎在馬上,高大如一座不可翻越的山,商寧秀在他驚豔而帶著侵略性的目光中不敢動彈。 後來商寧秀才知道,這哪是什麼救命英雄,這是更加可怕的豺狼虎豹。 “我救了你的命,你這輩子都歸我。" ...
簡介: 沈枝熹隻想和宋漣舟要個孩子,卻不想對他負責。因為娘親說過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永遠都靠不住,男人唯一的用處,就是幫女人懷上一個孩子。厭惡男人的第一課,就是她的親生父親為她上的。她從未見過自己的生父,當年她父親讓她母親未婚先孕卻不負責,一走了之讓她們母女受盡了白眼。後來,她又被青梅竹馬背叛設計,因此徹底對男人死了心。但她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血脈,所以救下了一個重傷卻長相貌美的男人。更慶幸的是,那個男人還是個瞎子。瞎子好呀,他不知道她長什麽樣,以後也就不用擔心他會回來糾纏。於是沈枝熹將他藏在了她的私密住處,日日撩撥,夜夜廝磨。懷上孩子後,又立即抽身棄了他。她走的幹淨,被棄的瞎子卻發了瘋。三年後,沈枝熹同女兒被擄至月京城,竟又遇上了當年那個瞎子。隻不過彼時的瞎子不僅眼睛好了,還搖身一變成了當朝國舅,皇後的親弟弟。看著他和自己的女兒長的八分像的臉,沈枝熹心焦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