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相對論
戰國時期,諸子百家曾經構建出無數種可以富國強兵的法子,很多法子都被強大的諸侯們所選用。
那時候的君主們對富國強兵的幾乎沒有底線。
在一個需要競爭的世界里,需要保證自己統治不會被瓦解的時代里,君主們考慮的更多的是自。
威脅太多,人們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在最要命的幾個點上,余者,不足論。
所有的幸福生活都來自于戰爭結束!
只有當戰爭徹底結束了,人們才有多余的心思去考慮自己的問題。
所以,秦法,在戰國時期被百姓們忠實的遵從了,當戰爭結束之后,對于生命威脅最大的戰爭沒了,人們自然就會回過頭來考慮繼續遵從嚴苛的秦法,是否還有必要。
于是,秦——二世而亡!
“法家諸子,大多淪為帝王鷹犬,即便是商鞅也未能逃狡兔死,走狗烹的命運。
李斯初學儒,道兩法,后來因為需要鉆研了韓非之學,繼而將法家之事納行事準則,最終也落得一個敗名裂,死族消的下場。
到了我朝,侯封,晁錯,郅都,寧,張湯,哪一個看起來對我大漢都有大功,然則,他們的下場如何?
聽聞云侯曾經冒天下之大不韙,送別了張湯,那麼,云侯應該知曉,但凡是與法家結緣者,都沒有好下場。
他們太重威權,最后死于威權之下也算是死的不冤。
董仲舒一心想要將我儒家發揚大,老夫初期甘愿為其門下走狗,甘愿為他奔走。
然而,這個老賊為了儒家興盛,卻忘記了我儒家本該堅持的道義——從道不從君!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恒言君之惡是為忠!
法家要求臣民像狗一樣跪伏在君王腳下,所謂‘君恩隆于父恩’簡直違背人倫,為了君王可以弒父,殺母,不但不懲罰,反而歌功頌德!
非人哉!
《尚書》有言:我則后,我則仇!
孟子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如此,方為我儒家,行此事之人,方能稱之為儒!
以天下之民為心頭之,以四海百姓疾苦為上之,施大善,行大義,方為儒門大弟子!
云侯也是我儒家門下名宿,十年間,西北理工異軍突起,行走天下與我儒家大義相親相近。
西北理工為民著想,行大義慷慨無私,這才是我儒家之神所在。
董仲舒沾染法家,下場必定與李斯之流毫無二致,大浪淘沙后,正該是云侯這等蓋世英雄雄起之時。
西北理工的學說必將綿延萬年!”
夏侯靜一口氣把要說的話全部說了出來,然后就笑著起,拱手告辭,連云瑯的答復都懶得聽。
很多高人就是這樣,用一堆大道理將你到墻角,明明沒有選擇的余地,卻非要說他從來都沒有迫你接。
這種人非常的可惡。
霍拍著從里間走出來,這就是一個沒心沒肺的混蛋,夏侯靜一番慷慨激昂的話,似乎對他沒有半點影響。
“都是一些老套的套話,師傅過慮了。”
云瑯抬起頭瞅著霍道:“那就說說你的道理,反正,我是被夏侯靜的一番話給打了。”
霍道:“問題是我們是西北理工啊,不是儒家,現在雖然被董仲舒將我們納到儒家系之中,我們依舊是無拘無束的西北理工啊。
對我們而言,不論是儒家,還是道家,法家,沒有一個門派可以為我西北理工的師門。
就如師傅所言——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法門。
儒家說法家不好,卻不知法家乃是救急之法,得利于一時,難以長久。
病重之時,切手跺腳在所難免,飲鴆止先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事。
商君執政之時,秦國已經被魏國迫的快要不過氣來了,正值生死存亡之際,活命自然是第一優先!
前秦之所以二世而亡,是因為他們沒有執政一個大一統國家的經驗。
以為法可以在秦國本土執行,就能在六國之地執行,卻不知楚人爛漫,齊人懶惰,趙人彪悍,燕人詭詐,韓人得過且過,魏人還活在祖宗的榮里。
同一個法度,如何能統一這麼多不同的人呢?
所以,始皇帝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文字,統一了道路車馬,唯獨沒有統一人心。
而施行秦法,又快又急躁,不聽,則刀斧加。
加上春秋戰國兩代足足綿延了五百五十年之久,如此漫長的歲月,人們對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沒有心理上的準備。
如果始皇帝能夠用安的手段,而不是用嚴刑峻法,二世皇帝如果不那麼荒,則,大秦天下會出現一次,而這樣的是可控的。
太祖高皇帝窮八年之功,從沛縣亭長,長為大漢國的皇帝這就是明證。
說明,天下百姓已經對戰爭沒了興趣,陳勝吳廣造反,不過是六國人心中最后的一口怨氣而已。
大秦覆滅,并非什麼法家,儒家之爭,不過是天下大勢如此而已。
夏侯靜太高看他沒落的儒家了,也過分指責了在世之時可以安定天下的法家
秦二世逆流而上,太祖高皇帝順水推舟,一個在要命的時節全部干了錯事,一個在恰當的時間,干了恰當的事。
所以,一個失敗死,一個踏上皇位。
如此而已!”
聽了霍的話,云瑯忍不住笑了。
這家伙已經初步備了梟雄的心態,不再迷信任何人,任何事,甚至不再為世人的話所。
在立場的堅持上,甚至比云瑯自己都堅決。
“我已經被夏侯靜說了,也同意在涼州支持夏侯靜,當然,是在暗中支持。
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得罪董仲舒一行人,你應該知道,那個老家伙要是存心害人,能把人活活的死。
反正他也沒幾年活頭了,等他死了,我們再做我們的事,用我們年輕的把老賊熬死應該是最好的戰略。”
霍不滿的道:“我們為何總是要等呢?”
云瑯笑道:“等你們年齡再大一些,經驗再富一些,職再高一些,就可以做我們想做的事了。”
霍冷笑道:“皇帝是可有可無的!”
云瑯搖頭道:“皇帝一定要有,只是,可以當神,放在神壇上,初一十五,祭拜一下就好。
否則,弄掉了舊有的皇帝,馬上就會有新的皇帝誕生,這樣一來,我們做的事將毫無意義。”
霍嘆口氣道:“想要默不作聲的完這個目標很難!權力的更迭,不可能不流。”
云瑯笑道:“隨機應變,有機會就做,沒機會就等,我覺得我們的機會很大。”
“現在的皇帝太強大了。”
“盛極而衰是事的必然屬。”
霍云瑯四目相對,齊齊的無聲笑了一下。
“師娘們什麼時候到敦煌?”霍轉移了話題。
“們不來敦煌,在武威姑臧城等我們。”
“弟子在敦煌的事已經做完,是否可以提前回姑臧城?”
“不,李陵先回去,我總覺得司馬相如那個家伙好像沒安好心。”
霍擺擺手道:“弟子以為太子膽子再大,也不敢把手進咱們涼州來吧?”
云瑯道:“沒人能預測太子會干出什麼事來,很多時候,我能預測一下皇帝的心思,對于太子這個人,我反而沒有太大的把握。”
霍捶捶腦袋道:“聰明人的思維是可以預測的,只有傻子才沒法子預判,因為你永遠都不知道那個家伙會愚蠢到什麼地步!”
還沒來得及去實現整日無事生非、溜狗養鳥、調戲年輕婦女的舉人老爺夢想,林縛就因迷戀禍國傾城的江寧名妓蘇湄給捲入一場由當今名士、地方豪強、朝中權宦、割據梟雄、東海兇盜等諸多勢力參與的爭奪逐色的旋渦中去。 不甘心做太平犬,也不甘淪落爲離亂人,且看兩世爲人的林縛如何從權力金字塔的最底層開始翻雲覆雨,在“哪識羅裙裡、銷魂別有香”的香豔生涯中,完成從“治世之能臣”到“亂世之s梟雄”的華麗轉變。
穿越成家境中落的杯具書生,外有欠債大筆,內有年幼小妹,前世為會計師的李凌想了想:種田是不可能種田的,這輩子都沒加這個天賦點,做上門女婿、給富婆當二爺模樣長得又不上檔次,只就有做生意、考科舉這種事情,才能維持得了生活的樣子。 於是,在這個魚龍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