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別人。
正是張大芳。
知道這事後,立馬和陳翠花提。
「媽,我屋裡有空房,就讓四弟和四弟妹住我們那邊吧,吃飯也就是搭把手的事,嘿嘿,是不?」
陳翠花覷著,「你確定?和二鐵商量好了?」
「鐵子是四弟的二哥,四弟就來住個春節,他有啥不樂意的!媽,就這麼定了,你千萬別反悔,我現在就回去收拾屋子!」
張大芳著急忙慌的,說完這話趕往家跑,看得陳翠花無語死。
這個二媳婦,真以為別人看不出來惦記方勺帶回來的年禮嗎?
佔小便宜的格真是刻到骨子裡了。
不過張大芳要接待就接待去,忙大房的事,懶得管。
沒過幾天,鮮亮麗的方勺一家三口坐牛車回來了。
方勺拎著大包小包,意氣風發,白薇蹬著小皮鞋,抱著方小錦在後跟著。
幾人在村口下車,走回去的一路聽見各路人大聲招呼。
「噢喲,縣城鹽廠的正式員工回來了啊。」
「過年了,中專生終於捨得回家啦。」
「媳婦生了個閨?啥名?」
……
熱熱鬧鬧中,方勺逢人便笑,對難搞的問題都含糊過去,白薇臉卻越來越僵。
出生便在城裡,實在不了鄉下人的直白作風,也學不會方勺這樣左右逢源的格。
真煩人。
白薇拍著閨後背,左右看。
突然,眼睛一亮,揚聲喊。
「農農!你是大哥家的農農吧?」
路過的方農聞聲看來,奇怪,「是我,咋?」
方勺注意力轉移過來,幾步走近,他笑意。
「農農,你是來接我們的吧?你爸媽呢?你大哥呢?」
這麼小個孩子,能拿什麼東西?
起碼派力氣大的方大炮吧。
方勺如此想,卻把手裡的袋子往方農遞。
方農後退兩步,聲音清脆的拒絕,「我不是來接你們的,我事多得很!」
說完,他拔就跑。
媽說了,著四叔一家人要躲開,不能懟,能跑多遠跑多遠。
雖然方農覺得四叔一家臉大、不可怕,但他是很聽媽媽話的好兒子,他還是跑吧。
方勺手放早了,袋子『啪』的落地。
他頂著大家打量的目,尷尬的撿起來。
「小男孩玩心重,皮得很,還是閨好,是吧?」
白薇語氣不甚好,「你不是提前告訴大哥和媽我們要回來了嗎?他們怎麼還沒出來接。」
方勺還沒解釋,這下,來接他們的人真的來了。
是張大芳。
人還遠,高尖銳的聲音已近。
「哎呀,四弟,四弟妹,你們可算到了,累不累?快跟我回家,我等你們等得心肝肺都疼了哎。」
主接過方勺手裡的大包小包,樂滋滋的和兩人說話,誇方小錦可。
這讓方勺夫妻倆緒好很多,三人一起有說有笑的回家。
他們走後,八卦人群有人咕噥。
「我沒聽錯吧?方勺那口子竟然想讓剛子出來接他們?」
「沒錯,他讀個中專,當個正式員工覺得自己多牛了,要不是剛子,他讀個屁,還不是撅著腚挖土。」
「可人家現在是正式員工,吃國家飯,娶城裡媳婦。」
「嘖,城裡人,結婚四年就生個兒,兒子都沒有,嘖嘖……」
最後八卦的人還沒『嘖』完,突然痛苦捂頭,人往下倒。
嚎,「我怎麼腦袋發暈,好多星星,快,快扶著我……」
周圍人『哎喲哎喲』的連忙上前,連忙把人送去黃郎中那。
這一出,已經回家的方家人哪知道。
方勺和白薇見進的是二房院子。
方勺還好,白薇老大不樂意了。
往大房那邊看,「我們回來是想陪媽過年,媽那邊應該還有空的屋子?」
大嫂是知青,還是老師,住在那邊比這個整天嚷嚷佔便宜的二嬸好太多。
張大芳不傻,知道白薇嫌棄。
但四房的便宜,占定了!
笑著擺手,「沒啦,大嫂的朋友,就林老師撒,過年回不去,媽讓搬過來住了。」
方勺眼底掠過一道異。
白薇撇,「我才是媽的兒媳婦,算啥。」
「誰讓你們臨時回來的。」張大芳樂呵呵。
「就住這吧,再說就隔著一堵牆,想見媽,多走幾步就得了。」
事到這步,也沒其他辦法,在方勺眼神示意下,白薇只能答應住下來。
他們安置時,張大芳在旁邊熱幫忙。
結束時,也不走。
白薇和方勺對視一眼,方勺拿出一罐麥和糖,遞給。
「二嫂,我們沒買什麼,這些給孩子們甜甜吧。」
張大芳樂得眼角皺紋都出來了,接得那毫不猶豫,上還客氣。
「這還沒什麼啊?四弟,你就是城裡人不知道咱鄉下人的苦,哎呀你們快歇會,我去給你們燒壺水。」
拎著東西走出去,生怕被住,要把東西還回去。
門一帶上,白薇就忍不住吐槽。
「沒見過眼皮子這麼淺的,裝都不肯裝一下。」
「別說了。」方勺擺弄桌上的禮品,「我去媽和大哥那邊看看。」
白薇摟著方小錦,「等等,我給小錦喂個,一起去。」
「行吧。」
——
冬天沒啥活,加上林曦月因為父母事雜,沒法回榕城,於是安小蕓、林曦月、方剛三人都抓時間在惡補。
到難題,安小蕓給他倆講語文和英文。
林曦月給他倆講數學。
而方剛沒啥能講的,他就像一塊乾癟癟的海綿,快速吸取能吸取的一切。
哦他還有老師,就是在牛棚的陸老師和孟老師。
這時,方剛正是去牛棚請教問題了。
屋子裡,安小蕓和林曦月在做題。
旁邊陳翠花抱著好好逗。
角落,方學支著方剛做的小桌子,自己和自己下圍棋。
床上,方蛋蛋在睡大覺。
這時,院子里傳來方勺的聲音。
「媽,媽你在嗎?」
還有白薇稍小些的聲音,「快點進屋裡吧,好冷。」
「咦?」陳翠花抱著好好走到門口,「他們回來了。」
幾乎是一瞬間,安小蕓立馬站起來,臉警惕。
「媽,把好好給曦月,我們去堂屋見他們吧。」
該來的,還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