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都市爽文 逐夢年代 第321章 淘冰窟窿

《逐夢年代》 第321章 淘冰窟窿

這個時間去黑龍江是不可能的,江面還沒有凍結實呢,有水流的地方隨時掉下去。

但是在鄉鎮的周邊,有那些泡子和小溪,都已經凍結實。

張楠開車載著大家到一條小溪上,車子停在小溪邊,大家拿著幾個冰穿子。

在孟黑子的指導下,刨了一個冰窟窿,冰層并不厚,覺還不到十厘米。

不過結實程度是足夠了,東北有一句老話做:寧走十月三寸,不走三月一尺。

就是說,寧可在剛冬的十月份,走三寸厚的冰面。

也不能走在開春兒的時候,三月份的一尺厚的冰面,因為那時候的冰面已經了。

孟黑子把抄撈子拿過來,抄撈子有點兒像釣魚時候帶的網兜,不過后面的木桿兒比較壯。

有小兒手臂,前面也一樣有個圓環栓個網兜,那個圓環也比釣魚的那個壯的多。

孟黑子把抄撈子到冰窟窿里,順著一個方向狠狠的攪和。

冰窟窿里面的水,迅速渾濁,然后猛地反方向一兜!往上一拽!

拿上來的網兜兒里,居然裝了小半兜魚,全是各種小魚。

有小鯽魚,小老頭兒魚,還有泥鰍、小嘎牙子,小鯰魚球。

當然也不了那種柳兒,也有船丁魚,只不過穿釘比松花江的船丁魚更小。

三花五羅十八子魚,三花是指:鰲花也稱為鱖魚;鳊花學名長春鳊,長相像極了大名鼎鼎的武昌魚!

鮚花有人說就是江鯽魚,其實鮚花跟鯽魚兩回事,度娘上也是瞎掰。

鮚花俗稱鱭勾魚也鱭花,橫截面近乎于三角形,有點像梭魚卻比梭魚質細膩味。

跟鯽魚最大的區別,魚鱗上像是散落著梅花花瓣,鱭花因此而得名。

而且鱭勾魚是蒜瓣,跟鱈魚有的一拼,絕非鯽魚能夠相比的。

Advertisement

五羅是指:哲羅、法羅、雅羅、胡羅、同羅。

十八子大小都有,小的寸把長,半兩三錢重,如船丁子、柳子、白漂子等,炸食或做魚醬用這些。

大的有重達十斤左右的,如七星浮子、草棒子等。此外還有七十二中雜魚,連水生學家都未必找全呢。

柳鋒來了興致,上前拿著抄撈子,進冰窟窿一頓攪合。

結果他攪合上來的沒有幾條魚,自己還差點兒掉進冰窟窿里去。

柳公子很不服氣:“憑啥呀,為啥我就撈不上來呢?這個魚還認生嗎?欺負外來戶是咋地?”

張楠終于笑了:“認生是不可能認生的,但是我爸那抄撈子下去之后,攪和是按順時針。然后反過來按逆時針往上一兜,魚自然就上來了。”

“前面是為了讓魚蒙圈跟著水流走,反過來那一下,就正好是迎著魚頭過去了,然后撈了一下。”

還是個技活兒!鮑達贏拿過抄撈子,按照孟黑子的方法攪和一圈又一圈,然后猛地往回一兜。

結果他的更慘,抄撈子的網兜圈在了一起,里頭只有兩三條小魚,哈哈哈哈!

大家都笑起來,柳鋒有點兒失:“江啟鳴,這就是你說的冬捕嗎?”

嘿嘿!江啟鳴搖搖頭:“東部是打大網,什麼打大王?那種網幾百米長,甚至上千米長。網眼能穿過人的拳頭,網下到水里之后幾天才能往上撈。”

其實江啟鳴沒到現場參與冬捕,但是在電視上,手機上卻見了太多。

而且他在江上,見過小規模冬捕,甚至還手幫忙,人家還給他一兜魚。

“那是一個大工程,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幾百人齊心協力。咱這不冬捕,咱這就掏冰窟窿,或者掏魚窩子。”

Advertisement

柳公子聽的迷迷瞪瞪的,對東北他了解的有限,大概只知道東北笑星。

也許還有重工業基地的落末,其實東北是一個寶藏,能不能發掘,是要看本事的。

江啟鳴不厭其煩解讀:“等過一段時間,這水要凍干了。這些魚全都在一個坑里,都被那些泥水裹挾著,那時候就更好掏了!”

嘿!孟黑子點點頭:“小江有經驗!的確是現在淘冰窟窿有點早,實際上危險還是大。你看,再往中間去那塊兒走清溜的地方,估計也就是凍了兩指厚的冰。”

走清流,就是冰面下有水流,冰面上如同玻璃一般通,上面沒有積雪。

如果能走近的話,甚至能看見冰面下的游魚和水草,因為冰面太薄了。

“人踩上去,一不留神就掉下去。這兒水淺,淹死倒未必,凍死的可能更大一點。通常這個時候,是不來掏冰窟窿的。”

原來有這麼多說道,柳鋒覺沒白來,否則將來到白山省任職,啥都不懂啊。

為鄉鎮干部,啥都不知道,豈不是丟人現眼?

小柳還是很好面兒的,從小到大都面子,似乎從來沒有輸過。

“早些年黑龍江上是不允許打魚的,那時候雙方氣氛有點兒張。這幾年老子破落了,對我們力也不是那麼大。”

說起當年,幾個年輕人也都知道,那時候老子真真是藍海星的巨無霸!

能獨抗整個西方世界,包括帝和整個歐洲,包括亞洲的倭人。

甚至還能對華夏施加力,不過那也是老子最后的輝煌!

在場的幾位不會知道,二十年后的老子,只剩下亡命徒的把戲了。

輒來一招同歸于盡的囂,經濟上依賴華夏補,否則怕是還要分裂一回。

Advertisement

老孟笑瞇瞇說:“偶爾的我們也去黑龍江上打魚,不過有點兒遠,還是不大方便。其實家跟前兒這些泡子呀,小河流啊,都足夠用。”

江啟鳴忽然想起一事:“張楠說,這邊走私木材賺錢啊,咋回事兒啊?”

孟黑子瞪一眼張楠:“這事兒也就是欺上不瞞下,咱們這邊封山封林不讓砍伐了。森工都下崗了,但是國對木材的需求還是不減。”

“很多都是從國外進口的,也有一些速生林砍伐量,那遠遠的供應不足。而且很多家廠需要的是那種材,徑要在50公分以上的材。”

“這種材在咱們東北見,特別是前些年那場大火之后。那種樹齡上百年的材很,所以就有人想著從江那邊玩過走私,一般況下是在冬天跑冰排的事兒。”

“其實這種事兒,很多人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一方面滿足了國的需求,一方面也可以提供一些就業崗位,再一個還是有一些經濟效益在里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