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以後,沖繩地區有組織的抵抗和反擊徹底結束了。」
總參謀長謝瑞對江東說道:
「日軍在9月18日這一天發了最後一次的大規模反擊,數千鬼子被殺死,9月18日之後只有零星的抵抗!」
「從戰場況上分析,倭國第三十二軍司令牛島滿很可能已經死。」
「據抓獲到了一些俘虜代,他們從9月18日以後就沒有見過一個高級將領。」
「9月19日、9月20日以及今天,軍的登陸部隊仍然在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
「不過也就兩三天的事兒,沖繩戰役將徹底宣告結束。」
一個小小的沖繩島,是讓麥克阿瑟和尼米茲啃了三個月的時間。
相比起來,中夏西征大軍和老子配合打的天王星行似乎乾脆利落很多。
東西方戰場形勢截然不同,倭國人的作戰方式和德意志方面也不同。
坐在上首的江東輕輕地吐出一口煙圈,搖頭說道:
「沖繩都打的這般艱難,國佬怕是不大敢登陸倭國本土了。」
「對了,總參謀部清楚盟軍這一戰的損失況嗎?」
吳展說道:
「據盟軍自己的統計,他們的人員傷亡在9萬人左右。」
「除此之外,總參謀部估計大概還有2~3萬名士兵因為沖繩上的地獄景象神失常。」
「總的減員應該在12萬人左右!」
「小鬼子方面,第三十二軍全軍覆沒,只有4000餘人被俘虜。」
「死在沖繩島上的鬼子和拿槍的沖繩男人應該有14萬。」
「另外,至有20萬平民傷亡,這些平民是導致軍大兵神失常的主因。」
江東能夠想象得出沖繩島戰役的殘酷,神有些凝重地說道:
「沖神島還不算是倭國本土,軍就遭遇了如此重大的打擊。」
「我們要從盟軍的冰山行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千萬不能低估寇作戰的慘烈和殘酷。」
「可以肯定的是,我軍登陸倭國本土之後的每一天都要比沖繩島上的戰鬥殘酷!」
「做好部隊的員,讓指戰員和戰士們有心理準備!」
兩位參謀長鄭重點頭:
「明白!」
「說一說寇作戰的準備況!」
不管最終盟軍會不會登陸倭國本土,中夏都要採取行了。
謝瑞與吳展對視了一眼,說道:
「作戰指揮部已經建立,王老虎開始接手前線部隊的調和組織!」
「從大的方面來說,目前我們已經準備了5000餘架各類型的作戰飛機,3500艘軍艦和運兵船,23個步兵師、9個海軍陸戰師、5個空降師已經就位!」
「剩下的部隊正在調中,保證能夠在預定時間到達指定位置!」
「倭國方面的防呢?」江東問。
「目前看來,我軍的主要對手是由板垣征四郎指揮的倭國第二總軍,下轄第十五和第十六方面軍,總的有25個師團又14個旅團!」
「如果盟軍不與我們同時登陸的話,杉山元的第一總軍很可能會趕過來支援,的兵力不好估計!」
「除了正規部隊外,倭國在九州島和本州的西部地區,至還有三至五百萬的義勇隊!」
「義勇隊的戰鬥力很難講清楚,但是戰鬥意志肯定不弱!」
江東的角了,登陸一個有狂熱民族佔據的島嶼,其過程必定艱辛,其挑戰必定嚴峻。
「我們打算初步投60萬的地面部隊登陸,另外還員了30萬預備隊,如果前方兵力不足,能夠及時補充!」
吳展說道:
「日軍的20多個師團和三五百萬的義勇隊武裝備都十分簡陋,正面作戰肯定不是我軍的對手。」
「寇作戰最關鍵的是理倭國狂熱民眾的問題!」
江東瞇起眼睛,
「我們這些年抓獲到的日軍俘虜沒有50萬也有20萬吧,對他們的思想改造進行到哪一步了?」
「登陸倭國本土,這些改造過後的俘虜將有大用!」
江東很早就在準備這場登陸戰。
等到登陸倭國本土,那些接過改造的高級日軍將領將跟隨大軍行,組建本地人的政府。
在對待普通百姓的問題上,改造過後的倭國人自己去理。
中夏方面只需拿出明確的規章制度和條例,提出大的要求!
臟活累活以及對百姓的債償行,都由倭國人自己去做。
軍隊保持狼,剋制。
兩相配合能夠保證佔領區的安全,保證華夏軍隊的外形象。
謝瑞回答道:
「依照您的指示,我們已經組織起了20萬倭國人,並給了他們一個番號,做倭國歸化軍!」
江東滿意頷首,
「倭國歸化軍!」
「這個名字很不錯,我們既要讓倭國付出代價,也要讓其他國際社會挑不出任何的病,做到有理有據有節。」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次正義的征伐行,為的是將迫,奴役,欺詐的窮苦人解放出來。
60萬大軍為正義之師,王者之師!
【作者題外話】:求票票,麼麼噠。
重生春秋,成爲卿族庶子,被趕到馬廄與牛馬爲伴,誰知霸業竟由此奠定,三家分晉算什麼?且看我趙氏代晉! 老子乘牛西行,仲尼意氣風發,吳越相爭美人離殤。渭水之畔,曲裾深衣的伊人吟誦著蒹葭蒼蒼白露爲霜。 右手長劍,左手詩書,用不一樣的思維統一天下,邁步落日餘暉的成周,鼎之輕重,我能問否? 這是我的華夏,我的《春秋》——我爲王!
一個特種兵,在不經意中回到煙火四起的時代,與史上傳奇般的角色共同相處、發展。為自己的三國夢想,努力四處爭戰,喋血沙場. 從虎牢揚名,到徐州起家,然後江東建基,接著進軍荊襄巴蜀,最後逐......
現代青年王冰穿越回明朝,竟把自己坑成了萬曆的小舅子! 可外戚也照樣能夠執掌羽林,管軍治民! 西平寧夏,北收河套; 東逐倭奴,南消土司...... 在王冰這個大明冠軍侯的征伐之下,漢家榮光再耀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