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經是過了年了,若是在燕京城,城門旁的那條晉江怕是已經冰水初融,開始遊盪著些許野鴨吧?而晉江外的那長堤上的楊柳,也應該可以吐出芽兒來了。
每當這個時候,阿煙喜歡跟著學里的一眾好友們一起,出來踏青玩耍,盪起鞦韆,歡聲笑語個不停。
當然這都是上輩子的記憶了,太過遙遠。
此時的萬寒山上,過了年後依舊冷得厲害,荼白們依舊是鑿了大塊冰雪過來煮水給大家用。
聽蕭正峰講,這天氣總是要到三四月才能有點暖意呢。
萬寒山的風雪依舊在肆,而山底下的那些北狄人,真是跟個蟑螂一般,打死了又來了新的,糾結了大批人馬把萬寒山包圍住,看來他們真是恨蕭正峰恨得牙,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就在他們窮兇極惡的攻擊下,萬寒山也確實到了不小的衝擊。儘管蕭正峰事先早已經做好準備,可是時日一長,這糧草械都是問題啊。
最近這些日子,蕭正峰幾乎子時還沒見回來呢,一直在和軍中的將士們商議著事,安排著防守,有時候猛不丁得就要惡戰一場。
因蕭正峰特意囑咐過,說是萬寒山雖然地勢險要,他也特意都趟過一遍,並沒有什麼捷徑,可是諸事兒總是要小心置,是以讓不要外出,沒事別出這草棚,還特意又派了十幾個幹的高手守護在附近。
是有些歉疚的,總覺得自己拖累了他,苦守寒山,正是最艱難的時候,卻依舊把自己當個弱貴般護個周全,平白浪費了他多力。
不過顯然蕭正峰是甘之如飴的,用他自己的話說,別說炕上的那點子事兒來,就是打仗累了,巡邏乏了,回來看你一眼,看著你對我笑笑,也覺得沒那麼多累乏,上便充滿了力道。
這一日,蕭正峰又是很晚才回來,阿煙窩在草棚里,在豆大的油燈下給他補服。
他平時出門打打殺殺的,有時候難免染了戰袍,或者哪裡撕扯了一塊的,若是以前,圖個吉利,也就把那服扔了。可是如今卻是仍不得的,萬寒山上各種事都缺,浪費不得,於是就給他補補。多虧了一手補的好手法,便是破了個撕扯了一塊,經過的手后,再是看不出痕跡的,這才沒把個蕭大將軍埋汰一個落草為寇的土匪頭子。
這邊阿煙正補著,蕭正峰進屋了,於是阿煙忙放下手中的活兒,去給他端茶遞水,幫他拖去戰靴,褪下戰袍,又溫聲地問道:
「今晌午時分聽著下面有嘶喊聲,這是又打了?」
「沒,一群不知好歹的想包抄著從後山上來,我命人直接用熱水往下澆。」
後來的形蕭正峰沒說,怕嚇到阿煙,不過阿煙自然約莫想到了後來的慘烈。
其實這種事兒不是一次兩次了,三天兩頭的打,有時候一天幾次,大傢伙的心都繃著呢,知道這不是平常時候,鬆懈不得,一個不小心,被北狄軍攻上來了,大家的老巢算是不保,而且敵眾我寡,對方幾乎把大部分兵力都聚集在這裡了,真打起來自己這方傷亡必然很大。
阿煙嘆了口氣,聲問道;
「咱們山裡的糧食是不是也不多了?」
「嗯,不多了,約莫能撐十幾天吧。」
才十幾天?阿煙知道十幾天本解決不了眼前的事兒。其實不想問的,怕給他添堵,不過到底是心裡揪著,便越發溫順地道:
「如今開春了,我看山裡雖依舊上著凍,可是到底有些藏在山裡頭的樹已經冒出芽了,也有些果子怕是要結了,我想著要不然咱們去山裡撿撿,看看還有些什麼口的,摻著現如今的糧草一起吃,總能多熬一些時候。」
蕭正峰想笑一下,可是卻有些笑不出來,最後只是拍了拍的肩頭,溫聲道:
「這些法子我都已經想過了,找了軍中懂行的,山裡出的,在這萬寒山應搜羅了個遍,能口的都想辦法撿起來。」
阿煙一聽,這才知道形勢比自己想得要嚴峻。
「你每日都讓人給我煮雀兒蛋補子,如今我子好著呢,哪裡用吃這個,這個先停了吧,留著給那些傷兵吃。」
蕭正峰聽著這話,笑了下,眸中溢出溫:
「要不說你傻呢,幾萬人馬呢,再缺也不至於缺你那口鳥蛋吃。」
阿煙被他說得倒真彷彿自己傻了一般,靠著他坐下:
「你如今心裡怎麼打算的呢?」
蕭正峰邊的笑意已經消散了,皺眉道:
「如今不是萬寒山的形勢不好,是整個大昭的形勢都不好。西邊刺州那裡,蠻人蠢蠢,如今知道我大昭境作一片,已經率領了十萬蠻軍進攻我大昭,齊王邊只有幾萬守城軍,既無援兵,又無糧草補給,如今正在那裡死扛呢。至於燕京城附近,燕王和太子兩個人為了爭奪帝位也是打得你死我活,本不顧及其他了。大昭境諸位將領,為了抗擊遊走的散兵,保護那些被荼毒的老百姓,也是不餘力,同時還要避免捲兩位皇子的儲位爭奪之戰。」
所以如今,為難的不是只有他蕭正峰。
「咱們這邊,我好歹事先準備了一大批糧草,這才能撐到如今這個時候,齊王並其他將領那裡,如今邊帶著的一群將士,那都是一張張的,朝廷這樣,本沒人管他們,還不知道他們鍋里有沒有米呢。」
阿煙怔怔地靠在他肩膀上,想著這形勢,可不就是這樣麼。當年燕王徹底打敗太子登基為帝前,確實有一段大昭極為混。
只是當時的卻只是一個閨閣子,跟著沈從暉每日守在家裡,雖則聽說外面戰事吃,卻並不知道是什麼形勢。
一時不免自責,想著自己若是早點能知道如今的形勢就好了,好歹能提醒下蕭正峰。不過轉念一想,不免覺得好笑,其實蕭正峰不用自己提醒,也已經預料到了吧,所以才存下足夠幾萬人馬消耗幾個月的糧草。
不過呢,人算不如天算而已,他到底只是一個凡人,一時哪裡去徵集那麼多糧草,能存下的也就那麼多。
這麼想著間,忽然電石火之間,想起了沈越和李明悅。
李明悅這個人,上輩子可是跟著蕭正峰經歷了這場劫難的吧?應該對這件事刻骨銘心才對,所以應該會事先提醒齊王做好準備吧?
至於沈越,那是要住齊王家阿媹小郡主不放的,那是以後要當皇家乘龍快婿的,他既為了齊王獻出了狄國的布陣圖,又怎麼可能不事先替齊王籌謀好這一切呢?
想明白了這個,阿煙輕輕笑了下,聲安道:
「如今這形勢,你信想想咱們這邊該怎麼熬過去吧,至於齊王那裡,你也不必擔心,我看齊王是個福大的,吉人自有天相,必然能熬過去的。」
蕭正峰瞥了一眼,淡淡地道:
「吉人自有天相,你說得該不會是沈越吧?」
冷不丁的一句話的,倒是讓阿煙微驚,當下不解地道:
「你怎麼這麼想?」
蕭正峰沒說話,半響后才不悅地哼了聲。
阿煙意識到了什麼,靠著他偎依,撒地輕輕扯他的胳膊:
「他和我可沒什麼關係!我不過是隨口說說罷了,你總是胡思想!」
蕭正峰嗤笑一聲:
「你可真是倒打一耙,我什麼時候胡思想了。」
一時瞅著那小模樣,收起敏銳的視線,笑道:
「以前我還琢磨著他或許通敵了,如今卻又覺得不是,想來這個人有點特別的來歷,或者背後有人指點吧,他如今既上了齊王,獻上了敵方地形圖,又想法設法和阿媹小郡主訂了親,想來是個眼獨到的呢,倒是個好坯子。」
這些話,聽得阿煙可是嘆息不已,想著他真真是把一切都看得的,如果不是重生再世為人這種事兒實在是太過驚世駭俗,萬萬不敢輕易說出話來,尋常人也是怎麼也想不到,實在是忍不住把一切都和盤托出的。
想著這個,不免越發敬佩仰慕這個男人,懶洋洋地靠著他,攬著他的臂膀道:
「這輩子跟了你,我真是什麼都不用怕了,就安心地在你懷裡歇著。」
但凡能想到的,這男人一定早已想到了。
蕭正峰低頭著懷裡的小人,看著滿心依賴著自己的俏模樣,也是喜歡,安似的輕輕拍了拍的手。
心裡卻是想著,自己的人心裡其實是有的,卻並不敢對自己提起。
不過沒關係的,他們有的是時間,一輩子的時間呢,總有一日,會把那些能說的話,不能說的話,都統統說給自己聽。
他有一輩子的時間慢慢哄著啊。
曲迤進了十四爺的後院之後沒多久,就發現十四爺這貨……八成是重生的! 瞧他看四爺時候的勁兒,恨不得吃人。 瞧他看自家皇阿瑪和額娘時候的眼神,哎喲您要暴露了! 曲迤還得小心捂著,別叫這重生回來的十四爺看出個好歹來。不過好歹她隻是個丫鬟,問題不大。 可十四爺不讓做丫鬟了,說必須給她塞進後院,曲迤哭出聲來了。 後院裏這配置也是……清一色的滿人,曲迤一個漢軍旗混的是小心翼翼。十四爺是想通了,各種放飛。看誰都不爽。也不跟親親八哥混了,也不跟親親九哥親了。成天懟天懟地懟空氣。把四爺懟的直運氣。 看的曲迤是心肝兒都顫,以後四爺做了皇帝你怎麼辦啊? 懟了好幾年,大概十四爺也想到這一點了,他努力爭太子之位了…… 這要是失敗了可咋辦啊?
鳳眸睜開,她含恨重生,前世的季傾歌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父親權傾天下,母親素有才女之稱,蕙質蘭心的姐姐是京城第一美人,兄長飽讀醫書,前程似錦。 幸福美滿的人生,終是被那個惡魔一般的劊子手封玄堯,親手斷送。 季家滿門抄斬,而她一杯毒酒,了卻此生。 她身上背負著季家二百口人命,逍遙王封譽其人,縱情山水,眸光流轉,盡顯冷漠。 季傾歌以為她已然心如止水,可是在多次的暗箭在封譽的幫助下解決,她的心還是不受控制的動了。
(玄幻+前世今生 空間+女配 劍修 無CP) 前世的阿雪軟弱無力,丹田被毀,慘死秘境。 一朝重生到五歲多,玄天宗招收弟子的前一晚。 一切都還來得及。 這一世的阿雪,甩開渣男,腳踩前世女主,撿她空間,搶她機緣。 拜劍峰峰主為師,修得青蓮劍法,一心隻想修仙。 且看她如何名揚玄天大陸,飛升靈界。
明蘊之作爲高官貴女,花容月貌,娉婷嫋娜,是京城有名的美人。 年幼時便被指給太子,自幼循規蹈矩,禮儀規矩挑不出一點差錯。到了出嫁的年歲,風光大嫁到東宮,成了名正言順的太子妃。 成婚三年,闔宮上下對她稱讚有加,俱都親近喜愛。 除了她的丈夫,裴彧。 成婚那日,裴彧掀開蓋頭,瞧見那如花嬌靨,第一句便是:“做孤的太子妃,情愛一事,須得放在後面。” 不帶絲毫感情的脣冰冷剋制地落下之時,她就已經看到了自己的未來。 她會與殿下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卻無關感情。 成婚第三年,明蘊之偶然發覺,不知從何時開始,裴彧變了。 以往下朝便回書房的他,如今第一時間鑽進她的寢殿,黏黏糊糊抱着她說話; 從未準備過特殊禮物的他竟然扎傷了手,只爲給她做盞醜燈籠; 從前不曾強求過子嗣一事的裴彧,竟然抵着她的頸窩,悶聲道:“蘊之,爲孤生個孩子吧。” 她不答話,他便愈發兇狠,逼她回答。 ……發展到最後,滿京城的夫人都來向她請教馭夫之術。 明蘊之:……啊? - 裴彧身處高位,群狼環伺,早早看清了世事,一貫不信情愛。 直到某日做了個不知所以的夢,醒來頭痛欲裂,痛徹心扉。 看着躺在他身邊,睡得安寧的女子,眸中神色複雜。 他一直以爲自己是無情之人。 直到夢中一次次重現着初見那日,七色團花四扇屏風之後,環佩輕響,故作老成的明豔少女一步一步從其後走出,蘭草香氣愈發濃郁。 有人道:“蘊之,這便是太子殿下。” 少女紅了臉,低垂着杏眸行禮問安。 而他也攥緊了掌心,叫了聲“蘊之妹妹”。 - 他是聰明人。 聰明人,便絕不會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