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福船長發難剪
聽完林宗偉的介紹,張知木說:「我們現在正在考慮用鋼板來造船,可是我們這裡沒有專門造船的人才,一會兒,我們的盧炳義先生會來和您介紹一下我們的一些研究果,我們可以先流一下。」
林宗偉不解的問:「我也聽李公子說過,你們是想用鋼板來造船。可是鋼板要比木材重的多,同樣重量的鋼材強度沒有同樣重量的鋼材強度大。而且木船就是散了架,木材也會漂在水面上。你們為啥要用鋼材造船呢。」
這時盧炳義帶著兩個人進來了,張知木給雙方做了介紹之後,回答方才林宗偉的問題說:「方才林先生問的是,我們為啥要用鋼材造船。我們知道現在的船都是用木材造的,由於我們目前的船用火炮命中率都是很低,所以木船的還能滿足需要。但是即使現在的炮彈,如果是重炮命中木船,木船就基本上會被打打沉。發生海戰的時候,命中就意味著沉船。可是如果我們用我們現在生產的高強度鋼板焊接造船,就目前的炮彈擊中了也不會很快就造致命的危險。而且我們造鋼殼船以後,上面就可以安裝更大口徑的火炮。這也就是我們要造鋼殼船的原因。還有就是,技上我們有了鋼材的焊接技,還有了蒸汽機技,這都使我們有建造鋼殼船的技基礎。」
林宗偉不愧是造船世家出,他說:「我從來時乘坐的福船看到了蒸汽船的好,那是以前的船沒法相比的。不過我的建議是,你們首先不要按照福船的樣式建造船。要據實際需要選用船型。我來時乘坐的福船是在福船里只算是二號福船,吃水也就是一丈深,這樣的船在北方的黃河、汾河,需要尋找深一些行道才能通行,遇到淺水就不行了。因為福船是尖底船主要是考慮對付海上的風浪的,吃水深。其實朝廷軍用的福船分六個型號。**的是吃水兩丈,二號就是你們現在用的是吃水一丈。實際上你們這樣的船在北方河道里使用已經很限制了。所以你們造的船一定要參考沙船的形制。」
盧炳義先生言問:「林先生,沙船是不是抗風浪能不如福船?」
林宗偉回答說:「雖然我是造福船的,我也不否定在抗風浪這一點上,福船要好一些,可是也不是絕對的。沙船有他自己的特點,和應對風浪的手段。」
林宗偉喝了一口茶,潤潤嗓子接著說:「沙船的特點是方頭、方梢、平底、淺吃水,它的長寬比大,有寬、大、扁、淺的特點。這種船型不怕沙灘,可以在沙質海底的海域航行,也可在江河湖泊中航行。沙船底平能坐灘,不怕擱淺。在風浪中也安全。特別是風向向不同時,因底平吃水淺,水影響比較小,比較安全。你們要是想南北河海兼顧,就要選用沙船形制,要是加上你們的蒸汽機的話,那就更不得了了。」
張知木知道前世時的海船基本上是採用福船的樣式,一些客船和河運輸船都是採用沙船制式。
林宗偉又說:「其實抗浪,沙船也有自己的辦法,當風浪大時,從船上適當位置放下用竹編的其中裝有石塊的竹籃,懸於水中,使船減搖擺。其實就是木結構的船,沙船強度也不小。不過你們要是鋼殼船的話,我就不用說這些了。」
林宗偉一來就給大家講了很多關於造船的事,也是想讓張知木對自己有些了解。張知木知道就憑表面一次談,看不出來誰的水平究竟有多深,怎麼樣,到時候就知道了。不過就憑林宗偉是造船世家,就應該錯不了。不過他究竟是造木船的,造鋼殼船好多事也都要重頭來。
林宗偉的建議正和盧炳義的意,盧炳義拿出來一張圖紙給林宗偉看,指著圖給林宗偉介紹,哪裡是安裝蒸汽機的,哪裡是駕駛室,等等。又指出了,哪裡是船的重心,和浮力中心,船的重心平面在哪裡,因此算出來的,船的遇風時,可以搖擺的角度是多。從這裡就看出來高低了。因為盧炳義的基礎知識紮實,理學的很好,這些重心、重心平面的概念,林宗偉聽都沒聽過。
不過,林宗偉沒有掩飾,說:「盧先生,算的啥重心之類的,說實話,我一點兒不懂。不過要是你們能算出來這些東西,我們造船可就是方便多了,好多東西我們都是憑經驗估計得出來的,往往要留有很大的餘地。」
張知木說:「我這一看就太好了。有林宗偉先生的經驗,還有盧炳義先生的理論計算,我們一定能造出來最好的船來。我看我們就按照沙船先造出來一條鋼殼船,也鍛煉一下我們用鋼造船的隊伍,通過它也可檢驗一下我們的想法到底怎麼樣。」
林宗偉和盧炳義都點頭稱是。
范坤說:「我是盼著早一點兒開始建船啊。」
盧炳義說:「我們都著急,正好林宗偉先生來了,我們就一起商量著,把船先設計完善了。不然弄不好再改就麻煩了,那樣反倒快不了。」
林宗偉也說:「對設計時就要想好,絕對不能中間再改,因為你改的時候,就容易考慮的不全面,越改越糟。」
張知木看他們意見統一了很高興。可是張知木心裡還惦記著林宗偉那艘沒能下水的**福船,問:「林先生,你的那艘**福船,是不是還可以修復?」
林宗偉說:「當然,十幾年來,我們家一沒斷人的看護,經常要灑水,防止木頭乾裂。」
張知木又問:「可不可以,改裝上蒸汽機?」
張知木話,讓林宗偉眼睛一亮,他說:「可以啊,沒造完的船更好改。可是你們的蒸汽船上的蒸汽機,用到二號福船上還行,用到我們**福船上,那可就是不夠用了。」
張知木說:「這都是沒問題的,**船可以裝兩臺蒸汽機,每臺蒸汽機都可以再加大馬力,船上用雙螺旋槳轉彎時還更方便。」
可能沒有人比林宗偉更希自己的船能起死復生的,他說:「張總,我是非常希我的那艘船能夠下水。可是張總,那艘船實在是太大了,本進不了北方的河,就是進到長江,在長江口都要小心才行。」
張知木對林宗偉更加敬重,說:「我們就不用進到北方的河,我們可以用蒸汽船去遠洋,也可以在海上搞運輸,這樣我們南方的好多東西就可以隨時的運到北方來,北方的貨人員,也可以很方便的運到南方去。」
林宗偉心裡激的要跳出來,沒想到張知木竟然有如此的心。不過想到這艘船的造價,他還是有些猶豫問:「張總,這艘船本造價就不菲,再加上蒸汽機,那可就是不得了啊?」
張知木微微一笑說:「林先生剛來我們窯崗,你看看我們窯崗的工業基礎,就不會這樣說了。你們那艘船要是造完需要多銀子?」
林宗偉說:「預計的是十五萬兩,不過由於朝廷沒及時撥銀子,就要多算三萬兩。最也要十八萬兩。」
張知木說:「好了,林先生我們這樣吧。你負責協助我們把兩臺蒸汽機裝到這艘船上,我付你二十萬輛銀子,你看如何?」
林宗偉聽了這話,一下子站起來,說:「張總,絕對用不了這麼些銀子。」
張知木站起來,勸林宗偉坐下,說:「林先生,你聽我說。我們就不用再銀子上討論了,就憑你們林家這十幾年的堅持,這艘船就該給你們林家一些回報。我看這艘船就林宗偉號,以紀念林家這一段人船緣。」
林宗偉現在已經是熱淚長流,說:「我這輩子的願,就是希我死前,能讓這艘船下水,遇到了您,是老天被我了。」說著,林宗偉流著淚說不下去了。
不過張知木的話,讓滿屋子的人都很高興。
看到林宗偉平靜了一些,張知木說:「林先生,我們以後不但要讓這艘船下水,我還想多造幾艘這樣的船。我們要組自己的強大船隊,把我麼們的生意做到全世界去。」
林宗偉說:「我們要是組建自己的船隊就要多選用一些船型,有些需要機好,有些需要運量大,還要有福船沙船配合,這樣才能發揮各自的長。不過張總,那可是需要大筆的銀子啊。」
張知木說:「銀子我們來想辦法,不過你別忘了,船隊不僅是要花銀子,還能賺銀子。」
大家一陣大笑之後,張知木說:「林先生,時間給家裡寫一封信,告訴家裡一定要把船看好,最遲明年我們就可以考這件事兒。還要保,別讓壞人知道了去破壞。」
林宗偉說:「晚上我就寫信,也讓家裡知道一下,這可是給我們林家解了大難了。」
石濤看起來是對林宗偉的**福船興趣了,問:「林先生,我知道**福船也略有不同,那麼你這艘福船是多大的?」
林宗偉說:「說起來我這條船啊,還真是一條大船,這也是我一直不甘心放棄的原因。這條船有三桅,主桅高四丈,船長二十丈,寬六丈,艙五層,可容三百人。那個主桅就有將近一丈。原來準備配紅夷炮八門,千斤佛郎機四十門。」
張知木想了一下,二十丈長、六丈寬那就是將近七十米長、二十米寬的巨艦,應該是五千到六千噸的大型軍艦。這樣的巨艦將來配上新型火炮,就會是海上巨無霸了。將來改造這艘船時,可以給它裝上球鼻首,有了它可以使船與球鼻分別形的波浪的波峰與波谷相遇而相互抵消,同時,還由於它首部線型改善,水線部分船曲度緩和,減渦流阻力。這都是張知木以前在船廠時學到的知識。
最後,張知木讓人安排林宗偉他們在窯崗住下和盧炳義的人一起研究造船的事兒。
范坤和石濤這次來窯崗,還有任務。石濤說:「張總,你在船上和我們講的事我們一直在研究,覺得你說的都太對了。這次我們過來一個是,我們要自己定義零經度的標誌。我們覺得零經度就設在經過我們窯崗的位置,最好能在這裡建設一個標誌建築。這樣也可留給後人永遠紀念。另一個事兒,就是您上次說的六分儀,我們這次也想弄得了。今後我們有機會,就按地球是圓的,把全球地圖和海圖都畫出來。」
張知木聽石濤說的話很高興,他知道海軍必須要有全球概念才行。因為海軍就是在前世時也是很費銀子的,若不是海軍能帶回來效益,任何國家都很難養得強大的起海軍。有了全球概念,海軍就可以帶著商船隊,把生意做到全世界去,那樣海軍就帶來效益了。
張知木說:「你們的關於零經度的建議我同意,我們就將零經度標誌定在我們窯崗廣場,在這裡建一個紀念碑,以後大家都可以在這裡橫零經度線線照個相留念,就憑這也可以給窯崗帶來不遊客。」
張知木說完,看見大家都在看著自己,范坤問:「張總,你說的照相留念是啥意思?」
張知木知道自己又說禿嚕了,連忙說:「是這樣的,我們正在研究一種照相的技,就是用一種照相機的東西,把我們真人的影子照在一張紙片上。這就是照相技。」不過說完這話,再怎麼覺得真的該開始研究照相技了。這東西原理並不難,這事就給清風之子他們吧。
大家都對張知木說的照相技很興趣,范坤問:「張總,你說的照相技啥時候能搞出來啊?」
張知木笑著說:「這可不好說,搞技這事兒,要說順利就很快;不順利的話,就很難說。不過我想搞出來以後,給我們軍人,每人都照一張相,給大家都留個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