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知木本來想為窯崗軍隊取的名字窯崗自衛軍,可是想起了前世的自衛隊,覺得不好。就改為窯崗民軍,意思是窯崗民眾的軍隊,和民兵是一個意思。這也是給皇上看看,讓皇上看看我們是民兵,不是軍隊。
張知木給士兵們設計作訓服就是前世的迷彩服,其實面對的敵人基本上不需要迷彩保護,可是張知木就是覺得迷彩服適合作訓需要。迷彩服的布料都是厚實的斜紋布製作的,每名士兵是兩雙黃膠鞋,一雙是短腰鞋一雙是長腰鞋。平時可以穿短腰鞋,行軍時為了防止沙土進到鞋裡可以穿長腰鞋。
夏常服是春秋兩季穿著,襯為開關兒領,可以扎領帶,帶大檐帽。男為自己穿越過來的那條西加一點兒做樣式。兵是長。襯分長袖和短袖兩種。
肩章和臂章是軍種標誌,軍佩戴姓名牌和皮鞋。
冬裝有冬常服、、男士兵配棉、士兵配上和,以及栽絨(皮)帽、冬、防寒皮鞋,和皮大。
步兵的服都是草綠,水兵的服都是白上藍子。
水兵還配有專門的水兵服,為白、藍,上為套頭式,有披肩,藍的披肩和袖口上有數道白線;子在側面開口,口大。
總之,張知木是絞盡腦的努力去想前世時解放軍穿的服裝。不過這些服裝配置,在這個時代就是顯得太奢侈了。當張知木把這些告訴陸呈祥時,陸呈祥臉都長了,他都有點兒的說:「張總,士兵沒有必要弄的這麼些服吧。」
張知木說:「我們的士兵是要比別人的軍隊待遇要好得多,我就是想,讓我們的士兵覺得當我們的兵是個十分榮的職業,他們也會自覺的維護軍人的榮譽。我們也要讓全社會都敬重這些為我們去流犧牲的士兵。」
陸祥說:「好在我們的紡織車間都開始生產了,也多虧我多買了不棉花。那個服裝廠裝備了紉機,做鞋做服都很方便。等這些開荒的人都換完服,我們就開始加工軍裝。等我們的軍隊都換完新軍裝,嘿!那時候我們也就跟著神氣啦。」
張知木建軍組建方式,早就以書面的的形式給陳玉峰和歐鶴看了,他們現在對張知木的軍隊組織方式,已經非常的能理解了。
張知木去到指揮中心和他們商量這件事的時候,陳玉峰說:「還商量啥,你都考慮好了,就按你的辦法辦就行了。」
歐鶴說:「看完步槍之後,我們就理解你的軍隊編製方式了。你的基本作戰單位一個連,配上步槍和迫擊炮去進攻一個縣城都沒問題,這就說明了,你的編製是經過仔細思考的。以前一兩百人的軍隊,基本上不起多大的作用,我們的軍隊就不一樣了,可能一個排都會有很強的戰鬥力。這要打幾仗就知道了。」
陳玉峰說:「我們現在的士兵都是當軍培養。問題是我們那九個師長是要好好的選一下,首先是要忠誠,在其次也要又能獨當一面的能力。」
張知木說:「我看窯崗八傑除了范坤、柳璜、柳俊、范松之外另四傑也都鍛煉的不錯,等山西都安定了他們就都可以出來了。」
陳玉峰說:「也可以徵求一下劉雲的意見,他的隊伍里也有不錯的人,我們也可以大膽的提拔。」
張知木問:「你們看秦鵬這人怎麼樣?」
歐鶴說:「秦鵬是個很好的將才,此人是個儒將,學富五車,他對太行山一帶是了如指掌。我覺得應該把他留在指揮中心,幫著協調指揮,要是打起仗來,我們的指揮中心會是個很忙的地方,報匯總等都需要一些好人來做。」
張知木說:「指揮中心裡要立一個參謀部,由他們做好工作。這是要有一批各種各樣的人參加的工作。這也是鍛煉人培養人的方式。我看就由你們直接管理,立一個總參謀部。有他們進行報綜合,提供做戰計劃,協助你們決策指揮。這樣的話,人多容易減,使我們犯錯誤。」
歐鶴問:「張總你的軍銜制,有啥作用?」
張知木說:「簡單說實行軍銜制度的意義,主要是有利於提高軍人的榮譽和責任心,加強軍隊的組織紀律,方便部隊的指揮與管理。我們今後可以立法規定,軍人的軍銜是終生的,沒有特別的原因,不能撤銷。可是軍隊職務是可以撤銷的。」
張知木在和陳玉峰等人還沒研究完事,李雲鶴派來的一個人,告訴張知木趕過去一下。陳玉峰聽了說:「雲鶴這小兔崽子,越來越沒大沒小了,竟然指揮上知木了。
歐鶴說:「全窯崗也就雲鶴敢這樣吧!哈哈!」
張知木說:「陳叔別怪雲鶴,他一定是有啥急事兒。我馬上過去一趟。」
------------------
材料力學、理論力學、彈力學、流力學。--《南宋記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