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改變 第十三章 籌建騎兵 試驗步槍

《改變》 第十三章 籌建騎兵 試驗步槍

第十三章籌建騎兵試驗步槍

閻伯駒在廣州給人家送馬的時候,看見人家有幾匹阿拉伯大馬,這些馬非常高大俊。閻伯駒一看見就喜歡的不得了,跟人家說想買人家的馬。可是人家一開口就是二千兩銀子一匹,其實人家也就是不想賣,以為一下子就把閻伯駒嚇唬走了。可是閻伯駒實在是太喜歡這幾匹馬了,他也知道張知木一直想讓他改良馬匹,就回去跟張知木說這事兒。張知木問:「你沒看是不是騸過的馬?」

閻伯駒不滿意的說:「這事兒還用你問,我是幹啥的。」

張知木說:「那就買。你再看看還哪裏有這樣的馬,多買一些,太了以後弄個近親繁,馬品種會退化的。還有,一會兒去以後人家還會漲價,你要有準備,就是漲一點兒也買下來。」

果然如張知木所言,閻伯駒回去時,人家見閻伯駒真來買馬了,真就漲價了。每匹馬長了一千兩,結果閻伯駒沒講價,五匹馬兩公叄母一萬五千兩銀子,閻伯駒就把馬買回來了。

經過四打聽,又在廣州買了四匹這樣的阿拉伯馬。這樣的馬,閻伯駒手裏有三匹公馬,六匹母馬。

運回窯崗以後,閻伯駒基本上就自己養著馬,誰也不願意跟著他養這幾匹馬。因為閻伯駒不是嫌人刷馬時手重了就是喂的料軋的不好了。最後就得他自己親自餵養。

這時徐嫂話說:「還有一件事兒,我要說說。現在是越來越多的人來到窯崗,我們是派人在外面守著,不讓他們進來,不過外面已經有不死的人了,我們是不是想想辦法。」

祥說:「現在我們修路的和建房子的人會陸續回來,他們的工作我們還沒法安排,要是再來人就更沒法安排了。如果我們開了一個頭,我們窯崗很快也就會被災民站滿了。」

Advertisement

張知木對災民的事一直很矛盾,不救吧,於心不忍,救吧還真像陸祥說的那樣,很可能後果不好收拾。不過張知木心裏突然一亮說:「我看西山泡子那邊的四周都是山坡,而且還不是很陡。不如我們就在那裏建幾個墾荒點兒,將那裏的四周緩坡都修建梯田,然後我們可以用水泵水澆地,我們或許會開出來萬畝良田。這樣即安排了災民,又解決了我們今後糧食的問題。還要在那裏組織個捕魚隊,也解決我們窯崗人吃魚的問題。」

鶴說:「張總的意見很好,過去的災民也要組織好,搞半軍事化,他們的家屬可以安排在窯崗,以後那邊條件好了,在一起安排過去。這些人也是後備兵員,沒事的時候也要進行軍事訓練。」

祥說:「那就先修一條拐向那裏的路,然後先在那裏見一些簡易住房才行。」

張知木說:「那裏的水邊蚊子太多,要給每個人弄一個蚊帳才行。後勤方面的事,就給陸先生了。陳叔讓劉雲他們先派些人幫著組織一下。別看現在這些寨民一個個蓬頭垢面的,等他們緩過勁兒來,沒準都有啥人才呢。你們組織人的時候,注意有啥本事的要給找出來,有文化就給安排個職務。開荒的事兒,盧炳義先生要組織人,在那裏先搞一個規劃。不然搞不好會做很多無用功。」

盧炳義說:「好的,這是我去安排。我要說問題,還有一個。就是我們的人員再增加,我們飲用的自來水,靠那一口井就不夠了。是不是想想辦法?還有那些住宅如果都住了的話,我們的沼氣就不夠用了。」

張知木點說:「這事兒我早就注意了。我們可以在小凌河的上游,設一個取水口,建一個自來水理廠,然後用泵將水出來送進自來水廠,經過多次沉澱之後看看水的質量,不行的話,可以加一點漂**,經過晾曬以後,通過管道送到窯崗,用泵到我們崗上的蓄水池子。這個自來水廠,盧炳義先生和李雲鶴負責馬上就要開始辦,爭取天冷之前建好。沼氣不夠用的話,我們可以用煤氣,冶廠那邊的焦炭爐的煤氣還是夠我們用的,只是煤氣的閥門要和沼氣不一樣,你們要研究一下,煤氣的爐盤兒怎麼做好。」

Advertisement

祥說:「凌水碼頭製造駁船的船塢太,我覺得應該再建一個,這樣的船塢也好建,我們的駁船就會多造一些,這傢伙運輸量大還省錢。」

張知木說:「這事就按陸先生的意見辦。我也覺得我們有了蒸汽船,就需要大量的駁船配套才行。我們剩下的那幾艘戰船改造啥時候能完。」

祥說:「快了。」

李雲鶴說:「這個月底都能完。」

張知木說:「這些改造船的人馬別給我都散了。我要組織他們造鋼殼船。我還給盧先生提個意見,我們以後的人多了,要是都集中到一洗澡會很不方便。不如再搞幾洗澡堂子。各個工廠可以搞自己的洗澡堂子,因為他們可以結合生產況給工人安排洗澡的時間。」

盧炳義說:「張總的這個意見好,我這就和李雲鶴商量這件事。」

看到大家都沒啥說的了,張知木覺得該散會了,散會了還有更重要的事兒要研究。

張知木說:「這一段時間,大家的努力很見效。我謝謝大家,我們還要加一把勁兒,也許到明年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輕鬆一些了。到那時候。到那時候,我們各位也可以帶著家人到南方去好好地逛一逛,別活了一輩子,都沒出過家門多遠,活的多冤啊。我們盧炳義先生也可以回家去看看了,這麼些年,盧先生把心思都用在了我們窯崗,我代表窯崗要謝謝您。」

盧炳義說:「張總,說這是啥話。我現在也是窯崗人。到窯崗以後,我才知道我是做夢都在尋找這樣一個地方。等明年都穩定了,我會回家去,我要把家裏人都接到這裏來,讓他們也看看窯崗是啥樣。」

大家氣氛是十分輕鬆,覺更好的未來在等著大家。

Advertisement

散會後,大家都離開了。可是陳玉鋒、歐鶴、閻伯駒、陸祥和張知木又留下來繼續開會。

鶴手裏拿著那封李巖的回信說:「不管怎麼說,李巖還算是聯繫上了。這位老兄還力勸我投奔李自,哈哈!」

張知木說:「聯繫上好,他勸你也在意料之中。他現在還是李自的紅人,我們可以一步步的來。至於那個手段,要看準時機才行。」

陳玉鋒說:「先別管啥李巖的事了,說說現在吧。我們窯崗的工人基本上已經開始搞軍事訓練了。只是那些在外面修路,搞工程的工人不好組織,現在還沒進行。」

張知木說:「我建議我們的人員要分為預備役和普通民兵、普通百姓幾種組織。預備役是屬於隨時打仗都可以參戰的人員,普通民兵是有況,參加守衛的人員,再就是如果戰爭打起來負責送彈藥搞後勤的人員。這樣我們既可以分出輕重緩急來進行訓練了。」

鶴說:「張總的意見好,我們就據這個原則,組織訓練。」

張知木說:「最主要的是,我們一旦打起來會有大批的明軍潰兵,我們要從他們那裏組織步兵,但是我們現在就要把我們的士兵都培養,讓他們都懂得帶兵才行。」

鶴說:「我們的士兵裏面有不過訓練,主要的軍都出來參加過培訓。讓我們的士兵當初級軍沒問題,他們都是參加過戰鬥,見過的老兵。」

張知木說:「我們最主要的是要組建一隻職業軍隊,這隻軍隊不需要人多,但是一定要是兵。我這次回來要親自為他們設計軍服,軍服要有夏常服何冬常服,還要有作訓服。讓我們的軍人都是一個人尊重的人。我走的時候已經讓陸琪專門織一些斜紋布和帆布,這都是專門製作軍服用的。」

Advertisement

祥說:「這都沒問題,就是我們現在不掙銀子,我們養幾萬人幾年也沒問題。再說了我們現在有幾樣東西,想不掙銀子都很難。比如我們的鋼鐵就不說了,那些銅礦和鉛礦也不說了。就說我們的玻璃和鏡子,這就是一大筆收,還有鎖頭|、拉鏈、鋼簧馬車、我們鞣製的羊皮、馬燈、火槍,馬上就要大規模生產的機織的棉布、綢、火柴,這些東西那一項都是不得了的。所以銀子你不用擔心。我現在擔心的還是糧食,最近糧食快從淮安運回來了,這些糧食我們窯崗人自己吃不完,可是要是我們考慮全山西,就遠遠不夠了。還有我們還要考慮到,朝廷北邊邊關的糧食供不上了,我們不可能不管。」

陳玉鋒從心裏佩服陸祥想的周全,說:「陸先生考慮的是啊。我看陸先生方才在會上提的建駁船船塢的事還要抓,不行的話,就多建幾個。如果駁船夠用,我們的運力就會大大增加。這樣不但我們的生產的東西能運出去換銀子,也可以把糧食運進來。如果我們能保證我們的平底蒸汽船每天都不停的話,山西的糧食我們能運進來。買糧食的銀子我們還有。」

張知木說:「還有啊,今後我們工業生產需要運進來的原料,對運力也是很有依賴的。我還是想儘快的造鋼殼船,這樣的船上才可以裝更大的火炮,我們必須要有黃河和長江的絕對控制權。」

陳玉鋒問:「不知道李雲鶴他們的步槍研製的怎麼樣了?」

張知木說:「估計應該差不多了。方才李雲鶴不能在會上講這些,我告訴他要絕對保。一會兒我就去問問他。如果他們把步槍研製了,我會就安排他們立刻搞重機槍和新型火炮。我這幾次在船上看到了,如果我們船上有重機槍的話,對付木船可能不應開炮就可以把它們打沉。因為現在的船上開戰,都是三百米以開戰的。我們的重機槍可以一千米就可以擊了。重機槍的子彈會很快的就把木船上的一切打爛。」

陳玉鋒和歐鶴等人其實也都不知道重機槍為何,但是他們都沒問,他們知道是張知木要搞的很厲害的武就行了。

閻伯駒說:「知木,回來這一段時間了,我比較了一下,我們的蒙古馬從力量上確實不如這些阿拉伯馬,可是蒙古馬耐力好吃的不要挑揀,好養活。明年我們要是能用蒙古馬和阿拉伯種馬配的話,興許就能養出來耐力好、力氣大、耐飼料的好馬。可惜了現在的西域去不了,要是能從他們那裏弄到汗寶馬就好了。把幾種好馬的好都湊到一起,那可就是好馬了。」

張知木說:「你還是保證能生一些純種馬吧,純種馬太也不行。每種馬,都要有一個很好的純種馬群才行啊。因為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幾匹好馬,而是要一大批好馬,作為我們的騎兵的坐騎。」

陳玉鋒聽說到騎兵事兒,說:「劉雲他們現在有六千多人,雖然都有馬,可是真正的騎兵只有三千多人。我一直想以他們為基礎,組建一支一萬左右的騎兵。最近我們也招了一千多名年青能騎馬的新兵,可是要訓練他們為騎兵,不是-一天的功夫。所以我們擴建一萬名騎兵的計劃,還是要抓的。騎兵不能再占劉雲他們步兵的名額了,他們的步兵也是將來擴建的種子。」

鶴說:「我覺得牛頭山、太岳山、歷山的青壯騎兵應該集中起來,這樣的話也能集中一些人馬。不行的話,把榆林那邊的騎兵也先調過來吧,集中一起訓練。」

張知木說:「榆林那邊的人馬別,那可是一步先手。到時候可有大用。」

陳玉鋒說:「榆林那邊的過來訓的人最近也要到了,閻興也能跟他們過來。閻興來了和他商量一下,看他那裏能有多合格的騎兵,不管怎麼能說,這個月要儘可能的把人員找齊,不行的話就在難民里挑一些年輕力壯的,從頭訓練吧。好在我們這裏吃的好,訓練時多下點兒力氣,我看有幾個月都能跟上趟。不行的話就在戰場上練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