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揚州城堡
按照約定,下午窯崗人按時來到糧食貨場,貨場的東家和掌柜的一群人也早已在這裏等著了。大家按照約定起了文書,一起派人到府做了手續。這邊雙方的人員同時在清點銀子。
張知木對這貨場的東家說:「東家,我有個不之請,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這位東家說:「請張東家不用客氣,請講!」
張知木說:「我希這個貨場原來的掌柜的能留下來,不知道可不可以?因為從我一進到這個貨場,我就對這裏的管理很滿意,沒有一很的地方,所有品堆放的都很有條理,我想這裏的掌柜的一定是一個很負責任的人。」
這位東家正為這些人貨場的人員去留問題發愁呢,張知木這樣問,他當然會做順水人了,說:「張東家好眼力,不愧是名揚四海的大東家。你說的掌柜的是我們家多年的掌柜的,如果他自己若是願意到你們窯崗,我們沒意見,人往高走,我們希他更能上一步。」
這掌柜的姓蔣,名蔣鋒,他也正發愁呢,這個貨場賣了,東家不會再白養活著自己,新來的東家一般的都會用自己的人。他聽說張知木想留他,自然大喜過,更何況是為窯崗這樣的東家來工作,這是他做夢也沒想到的,不過他說:「我謝張東家看看得起我,我留下來可以,可是我有一個條件?」
張知木說:「請講!」
蔣鋒說:「張東家也看見了,我們這裏的夥計們做事都十分的敬業,我每天檢查,都很難挑出來病,我希張東家能把他們都留下來,他們已經悉這裏的事,讓他們再重新找一份新的活計也很難。我不能丟下這麼好的活計,只考慮自己的事。」
「好,就依你。就沖你這番有有意的話,我就沒看錯人。我也告訴你,我們窯崗人對自己的弟兄有句話『不拋棄,不放棄!』你不用學,就已經有我們窯崗人的神了。」張知木說。
蔣鋒連忙施禮說:「我替所有夥計們謝謝東家,我們會用忠誠來回報您的。」
張知木說:「不過這裏的管理由你負責,但是我們會派來新的賬房,因為我們的管理和記賬方法都和你們以往不一樣,我們有我們的規矩,希你能理解。你們這裏直接由李茂李公子負責。今後工作,你就聽他的安排就行了。我們的工資待遇可能都比以前的要高一些,你回去告訴弟兄們,今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我們會努力讓大家把日子過好的。」
蔣鋒從沒想到過還會有這樣的東家,他會盡量的讓夥計們的日子過好。這一切,他就覺得象做夢一樣。
原來的東家抬著銀子頭也不回的走了。
蔣鋒領著張知木等人在新買下的貨場里,到轉著,見到夥計,蔣鋒都會告訴他們,他們都被留下來了,這消息很快的就傳遍了整個貨場,貨場裏面的夥計們再也不用愁眉苦臉的了。
李茂的人和陸祥留下的人,一起接管了這裏的賬目。張知木對原來的賬務人員說:「大家別張,今後你們也是我們窯崗人當中的一員了。等我們陸先生回來,他會安排給你們上課,學習我們窯崗人的記賬方法,以後這裏的賬務,還會安排你們負責。現在你們要配合把賬務清點好就行。」
這些賬房們知道哪個東家接管這裏都會先把帳接過去的,自於能不能再用他們,他們也是心裏沒底兒,只有好好表現,看看人家能不能賞一口飯吃了。
張知木和陳玉鋒等人轉了一圈兒之後,回到會客廳,張知木說:「看來,淮安這裏也要設一個分店才行啊。以後我們的蒸汽船多了以後,廣州和泉州的糧食要經常的運來,在這裏結算的銀子不了。我看這裏和揚州的事,李公子就都管起來吧。好在這裏離揚州不遠,水路也方便。」
李茂點頭說:「沒問題,不過這裏的人才還要陸總給配齊,我們那裏的剛剛開業,人員也是勉強夠用。」
張知木說:「這事兒都好辦,過幾天陸先生回來再和他商議吧。我看我們還是商議下你們揚州的事。說說你們那裏啥時候開工吧!」
李茂說:「這些天我想了一下,我還是堅持建一個圈樓式的商場,因為揚州這地方,是南北的通要道,也是貨的集散地,我們把商場建起來,就可以召來八方客,既可以出售我們自己的貨,又可以經營八方的貨。即可以大宗的批發,也可以零售。建起來的圈樓,平時是商場,是店鋪,有事時,門一關,就是城堡。」
張知木說:「我也考慮了李茂的建議,我們同意他的建議,我們窯崗也要建一個同樣規模的商場,也用同樣的模式經營。這樣南北呼應,生意會都好起來。」
歐鶴也說:「李公子設計的圈樓我看很好,方方正正的圈樓西面臨運河,西門就是水門,船可以直接通過水門開進城堡,圈樓的四周都是由河水圍繞。其它的三門,也要用弔橋隔開,這就是揚州城外的一座獨立的城堡了。」
張知木說:「我建議你的圈樓就修四層或者五層,全用鋼筋水泥做骨架,二層以上再開窗戶,都安上玻璃窗,窗外在安上鋼板窗,窗戶上也要安上鋼筋窗欄桿。有急事的時候,窗戶即是擊孔,以後有電燈就好了,晚上還可以夜間營業。」
李茂笑著問:「張總,我多次聽您說過電燈的事,電燈是啥樣的,是和碳弧燈一樣嗎。」
張知木笑了笑回答說:「別急,這次回去,我就搞電燈,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陳玉鋒說:「既然大家都同意李茂的建議,我看我們就開始準備吧。我看要用到它的時候不遠了。這事我們回去,讓盧炳義幫著看看圖紙,我們就該準備鋼筋水泥了。」
李茂說:「這是我的大事,大事說完了,我在把這次下江西湖廣的事,給大家說說吧。」
李茂把他們這次下江西湖廣的經過一說完,陳玉鋒說:「看來我們是和張獻忠、左良玉結下樑子了。不過不管惹到誰,也要先保證我們自己不吃虧才行。」
張知木聽到連錫和錳礦石的礦場位置都能找到心理就放心不,對於得罪這兩人還是沒太放在心上,說:「只要我們人沒事兒就行,下次再去的時候,我們可以派蒸汽戰船從淮安海,再從海里進到長江,有我們的蒸汽戰船在的話,誰也不怕。」
歐鶴說:「我們回去后,先向皇上告狀,不然他們會跟皇上說,我們襲擊軍。」
張知木說:「這是個辦法,不過皇上估計也知道左良玉他們的德行,只是人家擁兵自重,皇上也是沒辦法而已。沒準我們滅了左良玉威風,皇上還高興呢。」
陳玉鋒說:「我就是擔心一旦我們和朝廷關係張的時候,你們在揚州要有危險。所以你們的城堡還是要儘快的準備,能在這裏買的材料就早點準備吧。人員也要準備。」
李茂說:「我留在窯崗訓練的那四十個人,就是為了揚州有事的時候用得上的,他們在窯崗訓練一些日子,回來就可以做幹部用了。還有的就是,現在揚州的銀子還是太多,我們在武泯島還有一些,不如這次你們都帶回去,這裏留五十萬就已經不了。上次一萬多匹馬和貨,再加上這次的貨,我們在揚州的銀子太多了,這樣不安全。」
張知木說:「行啊,你們這裏買完夏糧之後,留下五十萬兩銀子就行,不夠的可以去武泯島去取。以後淮安這裏的分店留二十萬就行,不夠的你們可以互相穿換著來。以後泉州、淮安和徐州武泯島這一帶,你都要管起來。你離這裏近。」
歐鶴說:「你們留在窯崗嚴格訓練的那四十個人,素質不錯,好多人都識字,學習也認真。回來當幹部用沒錯,我們對他們也沒花時間下功夫。」
李茂說:「我看出來了,他們回來后一個個躍躍試的,一定是學了不東西。有了這些骨幹就好了,沒事兒的時候做生意,有事兒的時候,也沖得上去。」
為了把揚州的銀子帶回來,也要把李茂他們採買的夏糧要弄到淮安,平底蒸汽船又跟李茂回到揚州。在楊玉琳的死纏下,張知木只好也帶著楊玉琳跟著回到揚州,把淮安的事兒就給陳玉鋒和歐鶴他們。其實淮安有劉雲他們,陳玉鋒也不著不心。
張知木陪著楊玉琳繼續採購,楊玉琳不知道為啥有那麼大的採購慾,好像永遠不夠似的。張知木小聲的在楊玉琳耳邊說:「你買東西,就象在床上一樣,永遠沒夠。」
楊玉琳氣的直翻白眼,看見後面有人跟著,又不好發作。只能咬牙切齒的說:「看你求饒的時候!」
在揚州等了兩天,李茂買的糧食回來了二百多艘船,李茂沒讓他們卸貨,等著一起回淮安。等李茂又買了兩船茶籽油以後,才和張知木帶著這二百多條船一起到了淮安。
此時陸祥已經回到淮安。一看陸祥的臉,就知道有好事兒了。
陸祥對張知木說:「周王說了,這次糧食一定會不會讓我們虧了。等你到開封,還有皇上的獎賞呢。徐州的事兒,都已經主備好了,他們搶到麥子九萬石,我已經讓他們裝好船準備和我們一起走。張總要的礦石,有石墨五千石、沸石五千石、還有你要的磷灰石有一萬石。我這次讓他們每種礦石運回去五隻船的。我們的糧食要先運回去,用船太多。」
這次從揚州過來的二百隻船,在運河裏只裝四百石,現在順風的話,水夠深可以裝六百石,船家都願意多裝,都想多掙一點兒,這些船就可以多裝四萬石糧食。那麼在淮安再雇上二百條船的話,每艘船裝六百石就可以裝十二萬石糧食,這樣大部分的糧食就運回去了,因為給開封周王的十萬石糧食已經運完。其實上一次淺船都是裝到八百石糧食的,可是上次張知木和大家都看出來,那樣的話太勉強,很不安全。為保險起見這次每船都不超過六百石。
定下這些事兒之後,張知木就和陸祥先行一步到開封,因為開封的分店還要有一個開業儀式,和周王也還有事要辦。這邊留下的陳玉鋒他們,裝完糧食就可以前行,到了開封,再和張知木他們會和。
張知木這次是乘坐平底蒸汽船先走的,因為從淮安到開封這段,正好是順風,糧船不用蒸汽船拖著就行。
這段時間,開封分公司的各位從經理到員工都沒費心思,把店改建的非常好,就連一向挑剔的陸祥都是都不住的說好。見到張知木和陸祥到了,開封分公司的經理王景遇問:「我們是不是擇日開業啊?」
陸祥說:「越快越好,我們辦完這裏的事兒,還要馬上回窯崗。」
留下陸祥和王景遇安排開業的事兒不管,楊玉琳和楊玉琳在李菁的陪伴下,來到王府,拜見周王。當然到了王府,楊玉琳就直接帶著東西見安平公主去了。
周王見到張知木,別提多高興了。
不過周王沒忘了先辦正事兒,宣讀了聖旨。皇上因為張知木的窯崗人打敗了李自水軍和剿滅了武泯湖的水匪,嘉獎窯崗人,將原來的稅費減半的時間順延五年。
周王宣讀完,張知木謝恩之後,二人目一對,都明白皇上沒有啥可獎勵的了,這樣做也就是表個姿態,讓張知木明白,他做的事皇上都知道了。
辦完這事兒,周王說:「我兒子的事兒都安排好了,隨他去讀書的有十幾個人,一起上課的有五個,其他的張東家就在窯崗給他們安排一房子,我兒子有不願意在學校獃著的時候,可以有一個去。你放心,這一段時間我就要求他們注意改口,不許在稱他們原來的稱呼。他的份就是一個開封富商的兒子,這些人也都是隨從。」
燕趙歌第一次穿越,穿到了武道文明繁盛至極的異世界,一頭撞進包羅萬象,遍收天下經典的神宮藏書樓裡,但隨後便是一場天地大劫,連神宮也破滅了。 接下來居然第二次穿越,靈魂來到了同一個世界,不知多少年後的時代。 人們發掘承載破滅之後殘存的遺留,這裡的武道文明重新起步,還處於新一代的發展期。 裝了一腦子神宮秘籍寶典的燕趙歌,二次穿越到當前的時代,簡直就如同一個人玩慣了地獄模式之後,突然被丟去玩簡單模式。 簡直不要太爽! 不過在此之前,他先要解決一個問題。 「我不是主角?而是跟主角爭妹子的反派高富帥師兄?」 「這劇本不對啊!」
一個邪惡、陰險、搞笑、花心的小家丁的混亂奮斗史!我是家丁燕七,我是泡妞專家,我是財富大亨,我封侯拜相,我開疆拓土,我是萬人迷,我手眼通天。我信奉:人定勝天!大華朝,我來了。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卻成了農家女娃。 羣山延綿水豐山秀,可家貧屋陋。爹憨實娘啞巴弟體弱,好在沒有極品。 一無所長身無長物,幸而空間在手。 攜家帶口悠閒的奔向康莊大道,落難的俊美少年、傲嬌的病弱貴公子、嬌橫刁蠻的世族小姐一一粉墨登場,小農女的悠閒生活平添波瀾。
這是一篇和相親對像在亂世里為了生存而努力干事業的基建文,又叫《我在亂世搞基建》 趙含章在相親回校的路上遭受意外,一睜開眼睛就到了正混亂的南北朝,在這個秩序崩壞,禮儀道德全都餵狗的時代,卻又有人不甘屈服於命運,嚮往著自由,樂觀向上的努力著。
一直崇尚不婚不育保平安,誰知一場意外來臨,相公孩子都給準備齊全了,孩子差點兒被人賣,相公被趕出家門,哪有這麼欺負人的?既然成了我林喜悅的人,那就歸我罩,夫妻同心分了家,就在人人都懷疑他們要餓死的時候,病了二十幾年的人突然強壯了是怎麼回事?一直沒機會科考的人忽然中了榜首是怎麼回事?日子眼看著紅火,多年不聞不問的娘家人也上來佔便宜,呵呵,姑奶奶可不是好欺負的人,這樣的,老娘能打八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