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改變 第二百二十四章 八大王水軍

《改變》 第二百二十四章 八大王水軍

第二百二十四章八大王水軍

張知木回到自己的艙里,拿出來一個大椰子殼做的一個球,這個球兒已經用刀將表面刮乾淨,又用白漆塗了一遍。張知木看到漆已經幹了,就用筆開時畫出赤道線、幾條緯度線和經度線,據記憶,在球上開始勾畫,大陸的大致廓。又將南北極畫出來。對於記憶比較清楚地黃海、渤海、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以及臺灣、海南島等地方,張知木畫的大致能準確一些。

弄完這個地球儀,張知木又把一張大紙攤開準備畫世界地圖。這時楊玉琳進來了:「快來看看我買的東西好不好看,你一點也不關心我買了些啥。」拿著在廣州買的一堆東西,給張知木看。

張知木說:「買東西我還不如你呢,你買的高興就行啊!」

「不行,回去結婚也不是我一個人的事兒,你必須要關心。」楊玉琳非著張知木看不可。

張知木無奈只好跟楊玉琳一件一件的看著挑選的東西,張知木知道楊玉琳買這些東西是花費很多心思的,不由得張知木嘆口氣。

楊玉琳問:「你嘆氣幹嘛?嫌錢花多了?」

張知木說:「我有那麼小氣嘛?我是嘆息一個叱吒風雲『火凰』,愣是變了一個小子。可惜那個俠了。」

楊玉琳過來摟著張知木的腰,肩靠在他的肩膀上說:「我可不想做啥俠,就想做一個小子。」

張知木親吻了一下一下楊玉琳說:「還是讓我把活幹完吧。」

楊玉琳只好哼一聲,很不願的放手說:「你就知道忙你自己的,一點不關心回去的婚事。」

張知木重新拿起筆來,說:「由你辦的事兒我放心,不用我再心了。」

張知木畫的這張世界地圖,也就是畫個大概,但是把經緯度都畫出來,他也是想畫個樣子給石濤他們,將來更確的圖紙還要由他們畫吧。

Advertisement

張知木拿著這個椰子做的地球儀和世界地圖,來到駕駛室的時候,石濤他們一看,知道張知木一定又有啥新鮮事要告訴他們了。

張知木說:「我手裡拿著的就是地球模型,你們來看看。」張知木就結合地球儀,跟他們介紹那裡是歐亞大陸、非洲大陸、北大陸、澳洲、南極和北極。並告訴他們,北極都是由浮冰組的,南極冰蓋下面才是大陸。

石濤問:「那個弗朗機在那裡?」

張知木很欣賞石濤遇事腦子的這一點,用筆指著直布羅陀海峽北面的地方前世時的西班牙說:「這一塊地方就是弗朗機。你們看地方小的可憐,這裡出來的人可是縱橫全世界。」

石濤說:「這麼點兒地方,我們大明朝隨便割一點兒都比他們大,他們為啥就能縱橫四海呢。」

張知木指著腦袋說:「差就差在這裡?人和人的區別就在這裡。」

石濤等人都點點頭。張知木又打開地圖說:「這是一張把地球的圓面鋪開的圖,你們看看,我現在只能給你們畫一個大概的位置圖,將來詳細的圖要由你們來重新畫出來。這裡的裏海、黑海、地中海,我現在只能畫一個的大概的示意圖。」

石濤說:「以後所有的位置都用經緯度來標識,就太清楚了。可是我們的維度可以從赤道算起,那麼經度從哪裡算起呢?」

張知木說:「石濤啊,我看你是天生的航海家啊,問的問題十分到位。這經度只有我們自己定義一個位置了,我們既然要自己定義,那就選一個我們用起來最方便的位置,也還要便於參考才行,最好在陸地上能設一個固定的標識。這事兒你們好好的想一想,怎麼辦你們說了算。」

石濤等人議論了一陣說:「就在我們窯崗建一座塔,在那裡做零度線。所有人都要到那裡去看齊。」

Advertisement

張知木說:「好主意,不過這事兒不忙,你們在好好的議議。定好了的話,那還是一道風景呢。」

接著張知木又給石濤他們介紹了六分儀的工作原理,然後說:「回到窯崗以後,我會讓孫亮他們幫你們製作一些六分儀,到那時你們航海就更方便了,但是基礎工作有時間你們要提前做好,配合六分儀的工作要提前準備,最好是你們組織一個專門的班子來研究個問題,為以後製作詳細的海圖做準備,你們到了窯崗以後還要和盧炳義先生一起研究這些問題,他會給你們更好的建議,他的弟子們,差不多已經做了比較詳細的山西地圖。你們在一起一定會有互相流的東西。」

石濤說:「等我見到范司令的時候,一定跟他提這個建議。等我們蒸汽船多了,我們也開到弗朗機去,看看他們有啥了不起的。」

石濤的想法得到了駕駛室里所有人的共鳴,張知木心想,不管啥時代都是有一些憤青的,這些熱軍人才是這個民族的尊嚴的保證。

順風的船速真的很快,到了泉州灣,按照約定蒸汽船就要離船隊去泉州,石濤給另一艘船上的范坤發了信號之後,就駛向了泉州港。

李茂很早就在泉州安排了一個辦事,他們不斷的向回發送這裡的糧食等行。提前到泉州的四艘船上,還有陸祥派到這裡的建分店的全套人馬,他們到這裡聯繫上辦事的人之後,就按陸祥的安排,和辦事的人一道,四打聽哪裡有房子要出賣,經過這段時間的工作,他們已經選著了幾房子,就等陸祥來了做最後的定奪。

由於大明朝嚴厲的海政策,使這個的東方第一大港已經蕭條了很多,從那些星羅棋布的各式建築上,還可以依稀看出往日的風采。憾的是這些建築好多已經年久失修,牆上院子里都長滿了雜草。

Advertisement

張知木和大家上岸之後,派人聯繫了先到的人,在他們的安排下,來到客店好好地休息了一天。等暈船的勁兒過去之後,才起來活

可是陸祥這一天時間,已經忙個不停了,他天生的不暈船。

等張知木緩過勁兒來,陸祥說:「張總啊,我在碼頭附近看了兩房子,你也過去看一看吧!」

張知木說:「哎呀,陸先生你看好了就行,我看不看都行。」

可是陸祥不依,非讓張知木過去看看,張知木只好跟著到離碼頭不遠的地方看了這兩房子。張知木十分看好了一院子,這院子里有依山坡而建的前後兩坐小樓,四周有一個很完整的院子。只是年久失修了,顯得有點破敗。張知木知道只要稍花一點兒時間整修一下,這院子很快就會恢復原來的樣子。這是一難得的好地方,這裡做分店很合適。以後房子不夠用的話,院子後面還有很大的地方,也可以再建一些房屋。

張知木沖陸祥點點頭,陸祥馬上心領神會,對房主說:「你看價錢還能不能再談談,不能談的話,我們就走了。」

房主看陸祥真要走了,就答應再降一點兒價格。結果沒花多銀子,就買下了這兩坐樓房的院子。

這次到泉州來,陸祥準備的很充分,除了帶來全套人馬之外,還帶來很多鋼筋水泥。這些東西是為了修建地下金庫準備的。船上的士兵也被請來參加改建金庫的工作,這段時間,張知木和陸祥拜會了知州大人,也拜會各地住泉州的商會會館。張知木他們做票號生意的事,讓大家都很興趣。可是各家會館都沒表態,用不用窯崗票號匯銀子。

張知木對陸祥說:「票號是靠信譽做生意,這件事兒不急,等我們的票號開業的時候,他們經過觀察試探之後才會正式用我們來匯銀子。」

Advertisement

泉州港正好還有三艘一萬五千石、五艘一萬石、六艘五千石的糧船,張知木讓陸祥將糧食全部買下,並要求他們把糧食運到淮安去。當然這些事兒也都很順利。

張知木看到,改建金庫的事兒,不是一兩天能完的。告訴陸祥,讓分號的人自己慢慢的修吧,修完之後,要求留在這裡工作的人員全學習閩南話,不會講閩南話就沒法在這裡做生意。等下次船在來的時候,會把坐票號的底銀子帶過來。那時候再正式開業。那兩艘大船帶來的貨都卸下來,給分公司慢慢的經營。陸祥又在泉州買了大量的茶葉和香料等貨,沒裝滿的倉位,又買下了已經上岸的安南稻米裝上了。

安排好泉州的事,張知木他們蒸汽船就和定好的糧船起航奔淮安了。

離開了泉州碼頭,船出了泉州灣以後,陸祥拿著大帳本兒,來到張知木的艙里。楊玉琳見陸祥來了,就倒點水出去了。

祥坐下后,翻著賬本兒正要說話,張知木說:「陸先生我只想知道我們這次買了多糧食。」

祥說:「那好辦。」說著又翻了幾頁說:「我們從廣州買的糧食,有一萬五千料的七艘、一萬料的十艘、五千料的十二艘,我們在廣州湊整數買了一萬石廣州的稻米。泉州這邊有三艘一萬五千石、五艘一萬石、六艘五千石的糧船,還買了兩千石的稻米。總數是三十八萬七千石稻米。」

張知木聽了直點頭,說:「太好了,不過這回到淮安,往回運要花費些時間了。這些糧食大概要花不銀子吧?」

祥嘿嘿一樂說:「銀子的事兒,你就別心了,花的零頭都不到,我們現在比朝廷還要富裕得多。這糧食到了淮安也就差不多是一兩銀子兩石米,回去就翻幾番的掙。我看我們就在徐州買一點兒小麥吧,那東西比我們的稻米貴多了。」

張知木說:「這次不但要買小麥還要多買,我們回去以後要把小麥的麩子皮弄下來,我們要用它們製作味,也較味素。」

祥問:「啥味素,味素是幹啥的?」

張知木說:「味素可是好東西,不管啥菜和啥湯里,只要放上一點點,這些菜和湯就會鮮無比。你說是不是好東西?」

祥還是不著頭腦,說:「為啥我沒吃出來麩子皮還有鮮味兒啊?」

張知木說:「麩子皮只是製作味的原料,你當然吃不出來鮮味兒了。我告訴你一斤麥子出的麩子皮原料做出來的味,換銀子,最能買二斤麥子。」

這下子陸祥聽明白了,說:「天哪,就是說,這麼乾的話不但白吃白面還能掙出來二斤麥子。那這麥子一定要多買,而且是越多越好。」說完,好像自己也還有些不相信,「世上好真有這樣的事兒?」

張知木笑著問:「陸先生,你聽我說過假話嗎?」

「沒沒,我只是有些不敢相信,世上還有這樣的事兒。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就是想不發財都不行啊。哈哈!」陸祥說完,哈哈大笑。

張知木突然想到,這次一下子運回來的糧食太多了,淮安的李茂他們不知道是否能安排得了。

李茂還真是一個做事謹慎的人,他們送走張知木他們,穆義就駕駛著平底蒸汽船沿著運河回到了揚州,準備先到江西景德鎮去。因為這次有幾樣東西,必須到景德鎮才能買到。這次張知木給李茂帶著來的各種瓷的圖樣就有十幾種,還有陸琪他們回南洋需要的瓷綢等,都是需要到江西採購的。還要到江西大庾去搞重石。就是錳礦石也要到江西去買,因為陸文臣上次就是在景德鎮把那裡的錳礦石都給包了的。據說錳礦石是來至於湖廣,這次說不好還要到湖廣一次,一定要把那裡的礦是產地搞清楚,張總需要長期供貨的東西不是兒戲,靠在景德鎮做料的一點兒礦石肯定不行。就是錳礦石不搞,這次為了連錫(銻)也要去湖廣,雖然在揚州通過商人可搞到連錫,可是連錫礦石那是張總指名要的。不但要連錫還要連錫礦石,雖然李茂不知道這是何意,但是李茂知道張總不會要那些沒用的東西。所以,李茂把家裡的事安排一下就和穆義帶著一部分貨出發了,家裡的事兒,李茂已經不心了,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他已經培養出來一些能擔事兒的骨幹,那些到來的貨更是不愁賣,所以他離開揚州也是很放心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