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改變 第二百二十章 到了廣州

《改變》 第二百二十章 到了廣州

第二百二十章到了廣州

楊帆撤走的兩艘海盜船發現竟然還有船追上來,讓船上的海盜們大怒。他們心想我放過你們是因為不願意麻煩,你們還給臉不要臉,真是太可氣了。可是他們這兩艘船上的海盜船長看見追上來的這艘福船和別的船有些不一樣,遠遠看去船上一直冒著黑煙,他們覺得有些不踏實,就互相發信號還是先走吧。

可是他們沒想到那艘船很快的越追越近了,這讓兩艘船海盜船船長真的怒了。他們一向都是欺負別人今天被人追著跑,顯然有侮辱的覺。他們互相一發信號之後同時調過頭來,將船頭的大炮對準追來的船「通通」的開起炮來。那時的紅大炮在海上本來準確就不高,再加上海盜們沒經過很好的訓練,炮打的就更談不上準確了。炮彈離的蒸汽船遠遠地落到海里。這邊蒸汽船上的大炮也開始還擊,可是也沒打著。由於那時的火炮打完炮再裝填前要先在炮筒里灌水,將火熄滅,然後要用干布乾炮筒才能再次裝葯,所以再次打炮的時間要很長。幾艘船相互間沒打幾炮,就慢慢地互相靠近了。這時海盜船也看清這艘福船是改造過的了福船,船上還有一個大煙筒冒著黑煙,也可以聽見轟轟的聲音從船上傳來,海盜們心裡嘀咕,這船行駛的這麼快可能就是因為它有一個大煙筒的原因。不管怎麼樣了,靠在一起,我們兩艘船還打不過他們一艘船嗎?海盜們都準備好弓箭刀槍準備近戰了。

三艘船都是福船,除了遠程攻擊的紅大炮之外,還有各種碗口銃之類的近戰火,這些火雖然不會造對方船隻的嚴重毀壞,但是可以造對方人員傷亡的同時,給甲板上的一些設施造破壞。可是雙方不約而同的都把對手的船看自己的了,雙方都沒用近戰火,他們在靠在一起前,都把船帆給順了過來,都害怕把帆給刮壞了。

Advertisement

這兩艘海盜船的戰還很正確的,他們一邊一個夾擊這艘追上來的船,不過讓他們不解的是,這艘船怎麼就這麼順從的讓他們來夾擊呢,竟然沒做任何躲避他們這種戰作。

原來蒸汽船上的人,最歡迎的就是這種方式,他們怕打敗一艘船,另一艘跑了不好追,最好的結果是一起解決了。

蒸汽船的左舷最先和海盜船靠近了,兩艘都採用同樣的作,將帶鉤的繩索拋到對方的船上,然後鎖繩索這樣兩艘船就會越拉越近。當兩手船靠的再近一點時,海盜船上過來一排弓箭。讓這位艘海盜船上的海盜們不理解的是,這艘船竟然沒有還擊。

這時蒸汽船的右側這艘海盜船也靠了上來,同樣的是雙方都用繩索將雙方的船鎖到了一起。右邊這艘船不斷的靠近的同時,左邊的這艘船和蒸汽船已經靠上了,船舷被得嘎吱吱的直響,海盜們吶喊著從他們的船上勇敢的跳過來了,這時一直忍著沒發威的蒸汽船上的火槍兵們開火了。隨著「砰砰」的火槍聲,衝過來的二十多名海盜都被打倒了。這時范坤一令下:「跳過去!」

這些平時就練好跳幫功夫的水兵火槍手,一個個就跳過船去。這艘海盜船的船長,看到自己的嘍兵們跳過船去的時候,心裡已經開了花,他知道每次到了這時候,就意味著功了,那些船的水手們在自己這些悍不畏死的水手們面前,他們就是有些小綿羊。就在他剛高興一下,對方船上突然傳來一陣「砰砰」的聲音,這聲音象是火銃聲可又不是,沒等他們弄明白怎麼回事兒,對方的水手已經端著傢伙衝到自己的船上來了。他況不妙,連忙組織反擊。這時這位海盜船長聽到對手船上又想起了一陣子「砰砰」,他知道自己的另一艘船和對手上火了。這讓他覺得又有了希。可是上船的對手實在是太厲害了,自己的水手衝過去,本靠不到人的前,就被人一陣「砰砰」聲音給打倒了,那些膽小的早跪在地上磕頭求饒了。這一幕讓這位船長有些不明白了,自己的這些人都是從死人堆兒里爬出來的,沒聽說過他們也有害怕的時候,今天是這麼了。沒等他多想,他有機會想明白這事兒了。幾隻火槍黑的槍口應經對著他了,一下子他就頓悟了,那些黑槍口會打死人,所以在槍口下的人都投降了。明白道理的他,自己也作很快的舉手投降了。

Advertisement

正象這位投降海盜船長認為的那樣,方才的一陣槍聲,是另一艘海盜船靠上對手的船而且衝上對手船之後響起的。因為他們的戰打法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蒸汽船上大部分火槍兵都已經上到他這艘船上了,蒸汽船上留下的火槍兵把上船的海盜們打倒后,並沒馬上上到右邊這艘海盜船上。右邊這艘海盜船的船長,知道登船的人都被打死了,發現況不妙后,想到的是趕扯帆離開。可是雙方的船都被繩索鎖住了,他指揮海盜拿著斧子去砍繩索,蒸汽船上這邊的人哪能讓他們得逞,在船舷的火槍兵每看見有接近繩索的海盜就用火槍招呼。等佔領左邊這艘船的火槍兵回來后,范坤指揮大家對右邊這艘船上的海盜們進行了一火力制后,命令大家一起跳邦過去,剩下的就是一陣屠殺了。這些海盜們還真的是一些亡命徒,活著投降的不多,一共只有五十多名。

戰鬥很快的就結束了,搜索完海盜船的士兵報告說在左邊這艘海盜船的底倉里發現有二十多名被俘的水手。

劉雲說:「把他們帶到甲板上,我們過去看看。」

劉雲他們過船舷,過到那艘海盜船上。

當把這些水手帶到甲板上的時候,這些水手們幾乎要癱倒甲板上,他們在底艙里快兩天了,沒吃一點兒東西。劉雲說:「趕回去熬一點粥給他們喝。」

有人答應一聲,跑回蒸汽船去了。

經詢問才知道,這些水手們是一艘商船上的。前天他們遇到海盜船追擊,他們的船拚命地跑,氣的兩艘海盜船追到近,向他們開炮,一直把他們的船打沉了。在船沉之前水手們跳船逃生,被海盜船撈起來,準備帶回去做奴隸。沒想到被劉雲他們救了。劉雲詢問他們的打算之後,知道他們沒有其他去,徵求他們的意見,問他們願不願意加窯崗的船隊。這些別無選擇水手們當然願意了。可是即使有這些水手加,也不夠在組織兩艘船的水手。沒辦法,范坤訓練的火槍兵就都客串水手,再由各船調一些人員,選好了的兩個船長之後,船隊又開始繼續前進了。

Advertisement

劉雲和范坤向張知木和陳玉鋒、歐鶴彙報時說:「現在看來,我們蒸汽船在海上速度機的優勢十分的明顯。可惜的是,這次打死了一個海盜船長,只活捉一個;第二沒有啥繳獲,因為這些海盜們也沒開張呢。」

張知木想了一下說:「這兩艘海盜船就和我們準備在泉州靠港的兩艘一起靠港吧,我們還可以在泉州找幾名水手,充實到船上。那些海盜就到泉州府算了。我們繼續前往廣州計劃不變。」

鶴說:「看來我們的海船要是都改造蒸汽船的話,我們就可以橫掃海上了。」

張知木說:「我覺得目前海上的作戰的最大問題還是火炮的命中率太低了。因為這些炮彈都是圓形的,炮彈的火捻和風的影響太大了,不容易命中。」

旁邊的石濤問:「還有不是圓的炮彈嗎?」

張知木說:「有,回去我們就設計棗核型炮彈,炮彈出膛時要高速旋轉,這樣他風的影響就會降到最低水平。命中率會大大的提高。」

石濤不可能聽懂張知木的解釋,張知木知道現在也解釋不清這個問題。

船隊繼續南行,到了泉州灣的時候,按照計劃四艘福船離開編隊向泉州港駛去了。

經過幾天的海上航行,暈船的不人已經有些適應,他們已經可以在船上四溜達。

張知木的自我覺也好很多,起碼能吃下去一點飯了。

吃完飯,張知木在船艙里想,現在的廣州是啥樣呢,前世的時候自己沒來廣州。那時的廣州是一個一千二百多萬人口的大城市,那裡有覺永遠走不完的大街,有永遠吃不完的食,聚集著全國乃至於全世界的。那是一個讓人來了就不願離開的城市。今天會是啥樣呢?

Advertisement

不管怎麼說,廣州港是******的起點,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裡是嶺南的經濟文化的中心,要想經營好大中華,這裡是一個重點地區。可惜自己不會講這裡的話,雖然李茂在揚州請了兩個在揚州做生意的廣東夥計做翻譯,可是通過翻譯流是很難結識真正的朋友的。

船隊進到伶仃洋之後,風浪明顯的見小了,蒸汽船又重新拖起那幾艘大船,他們經過獅子洋進珠江,就來到廣州港。幾艘大船都找到碼頭停靠,費了一點兒時間。等船靠好之後,陸祥領著那倆翻譯帶著李菁等人去找客店去了。

張知木等人也急不待的拖著有些綿無力的來到碼頭上,急切的會腳踏實地的覺。

廣州是一個花花的世界,這裡可以看到各人種的人。大明朝實行海之後,這裡是辦的允許進出海外商船的開放地之一。據記載。遠在唐代時,黃巢軍圍攻廣州,據說被殺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猶太人和歐洲基督徒達12萬人,甚至說2O萬人。即使有所誇大,由此也可以想像當時發達的海運所帶來的廣州外僑是多麼龐大。

很快陸祥等人就回來了,他已經包下一個大客店。

碼頭附近客店實在是太多了,張知木他們乘著馬車一路上看到的都是飯店、酒樓、客店的招牌。

到了廣州,張知木他們這些北方人第一個就是熱,熱的不了。

閻伯駒非常擔心他的馬匹,將馬匹趕下船之後,馬上就將自己帶來的草藥用水熬了分別給馬匹餵了。閻伯駒嘟囔著說:「這他媽的哪是人呆的地方,熱也把人人死了。就是別熱死我的馬啊。」

本來大家暈船的勁兒沒過去,天氣又熱,大家就都躺在客店裡,不願意彈。

好在白天睡足了,晚上後半夜天漸漸的涼快了一點,街上卻傳來賣聲。楊玉琳過來說:「怎麼這裡後半夜有做生意的?」

張知木沒法解釋,前世的時候,廣州就是一個不夜的城市。他說:「外面有賣吃的,我們去吃一點兒東西吧。」

張知木領著楊玉琳來到街上,街上一個小攤上正賣炒牛河,這是張知木最吃的。他對楊玉琳說:「我們聽不懂他說啥,但是我知道這是炒牛河,非常好吃,我們一人來一份兒吧。」

張知木用手對老闆比劃著要兩份。老闆點頭哈腰的很快的就炒好了兩份牛河端到小桌前,借著著燈籠線,張知木和楊玉琳開始品嘗這炒牛河來。楊玉琳在老闆做炒牛河的時候,就對張知木說:「他做的時候放了好多種調料都是啥東西,不像我們做東西很簡單,不知道哈不好吃。」

張知木說:「一會兒你吃完一頓就會想著下一頓。」

楊玉琳吃了幾口,說:「哎呀,真是太好吃了。」說完就沒顧上說話,一直把河都吃個

張知木吃完河之後,沖著老闆,一豎大母子,說:「好吃!」

老闆聽到后很高興,他既掙到錢了,又得到別人的肯定,很開心。看見張知木他們吃完,又把自己帶來的一壺茶水給張知木和楊玉琳倒上了,張知木和楊玉琳喝著茶水,覺得非常的開心。楊玉琳突然的問道:「張大哥,你是不是以前來過這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