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間,喝酒前。張知木說:「今年我們是開了一個好頭,整個晉南晉北,我們都基本上完了布局。天一暖和,所有的業務就都會展開。沁河沿岸的晉東南等陸先生回來,就可以考慮安排人進行考察。那裡的人脈關係我們已經全部搞好。晉北這邊,牛頭山的位置十分重要,正好卡在到殺胡口路中間,有事可以從那裡直接出人馬去支援。晉南那邊我們也有太岳山和歷山兩據點。可以說,我們角已經慢慢地開。這為我們下一步的發展,打下很好的基礎。」
閻興話說:「晉北這邊,張總就放心吧,一般小賊就不用窯崗這邊再出人馬了。你們集中力量辦大事兒吧。」
張知木說:「盧炳義先生馬上就會回來,他一回來,我們北邊修路的工作就要全面的展開,我想修路工地上的糧食,先由牛頭山那邊供應,因為那邊離你們近,運糧食也方便。」
閻興說:「我這次來也是想說糧食的事兒,那麼些糧食都放在牛頭山也不是個事兒,不如用糧食的地方,就先用著。牛頭上用糧食的時候,等新糧食來了,再給牛頭山送。這次修路的也用不了這麼些糧食,如果公司這邊用糧食就統一的調用。」
張知木說:「好,以後所有的糧食統一調用。現在是我們有多糧食就能有多人,整個修路工地可以多分幾段,這樣就可以加快進程。」
跟著閻興他們後面回來的是五十名跟陸祥北上的騎兵,他們又趕回來三千隻羊和三百頭牛。
陸祥他們第一站是先到了殺胡口,把糧食送到了殺胡口。這下子殺胡口就熱鬧了。因為殺胡口現在太缺糧食了。窯崗分公司控制著每天賣一點糧食,為的是不斷糧食。那些為了買到糧食的人,有的都是排一晚上的隊才能買到糧食。這次一千頭駱駝的糧食到了,可是解了殺胡口的糧荒。沒等陸祥去拜訪守備大人,守備就派人來請陸祥了。原來窯崗的商隊一到,守備大人就知道了,他正為殺胡口糧食缺發愁呢。不過守備大人以為張知木能一同前來,沒想到這次張知木沒一起來,可是看到陸祥帶來的大包小裹的禮,那點兒失早就沒了,說:「哎呀,我在北京城裡就沒聽說你們窯崗的事兒,前任守備是我的好友,一再跟我介紹張知木的為人,我一直想著早一點見到張東家。我這一上任,就遇到殺胡口鬧糧荒,若不是你們的鋪子每天都能賣一點兒糧食,殺胡口可能早就買不到糧食了。你們這次啥都沒帶,就帶糧食來了,讓我很,你們這是專門解殺胡口的糧荒來了。」
陸祥說:「我們張東家知道殺胡口缺糧的消息非常著急,四調糧。可是這大雪還沒開化,馬車也通行不了。只好用駱駝運點兒糧食解燃眉之急,等路一開化。我們馬上會把糧食運過來。這點糧食能夠堅持一個月時間。以後就不怕了。請大人放心。我們東家說,讓我先來拜訪一下守備大人。時間他一定會親自來拜大人。」
其實陸祥到殺胡口一共兩件事兒,一個是運糧食,另一個是把秦鵬的夫人帶回去。
陸祥在這裡發現牛羊都很便宜,一下子就賣了四千頭羊,三百頭牛。讓五十名騎兵先運回去。陸祥知道,窯崗的人越來越多,吃的是一個大問題。這些牛羊夠窯崗人吃一陣兒了。離開時,陸祥告訴送羊回來的人,路過牛頭山時給牛頭山留下一千頭羊。因為修路的工人每天也要消耗很多類食,這些羊從牛頭山送過去要方便得多。
接著回到窯崗的就是陸祥和盧炳義,他們到了張家口之後,劉本勝和盧炳義一起察看了窯崗買下的地方。然後又看了張知木做的規劃,他們都對張知木大膽新奇的想法表示由衷的欽佩。窯崗人買下的地方是張家口非常好的一塊地方,工程只要按照規劃竣工,很快這裡就會是張家口的商業中心。因為車站和票號商鋪都集中在這裡,人氣旺,必然店鋪就會旺。
最後盧炳義和劉本勝商量了一下大致的設計原則,就留下劉本勝帶著一些人在張家口進行詳細的設計。陸祥這次把從事票號工作的人員都帶了過來,把人員安排好以後,就和盧炳義先向回趕去。因為窯崗的那邊的事兒實在是太多了。留下楊靖安排運輸公司的事兒,李治也留在張家口,做人員調配等工作。劉雲跟著陸祥一起回窯崗了。
陸祥和盧炳義回到窯崗也把慶鵬等人的家屬帶了回來。徐嫂給他們出了一套房子給他們住,這讓秦鵬一家真正的團圓了。
段忠等到盧炳義回來了,就亟不可待的跑到張知木這裡,說:「張總,現在地已經化的差不多了,修路的事兒應該全面展開了吧,我們鋪在路上的好多點兒,已經開始大的土石方工作。可是要全面展開的話,還要重新做一個規劃,把人員重新組織起來,這樣效率才能高一些。現在盧炳義先生已經回來了,是不是馬上就把事定一下。」
張知木已經很喜歡這段忠了,覺得他跟本不想想象中的那種僚,話說的很急很快。張知木知道他是看到凌水碼頭的事兒已經展開了,自己著急。
張知木說:「段先生,你的心我能理解,其實我比你還要著急這事兒。但是你知道我們要修的有多長,我一直等著盧炳義先生,就是想做一個詳細的規劃再出,這樣可以每人負責一段,那一段有事兒就為那一段的負責人試問。」
關於北面修路的事兒,全窯崗的領導專門開會討論一次,當然會議也請段忠參加。會議決定路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從窯崗到范家營全面展開,分段實施同步進行;第二階段是范家營到殺胡口;第三階段是范家營到張家口。為了保證修路的安全進行,窯崗的軍隊除了留一千人在山待命警衛窯崗的安全,其它的部隊都要分到各段的修路工地,即參加勞,又警衛工地的安全。整個路段的協調工作,由段忠總負責。上工地的所有人員都要無條件的服從段忠的指揮。段忠的指揮部不但要監督檢查各段路的施工工作,還有配有後勤供應班子,要保證施工的人員吃好住好。窯崗的公司領導全力支持段忠的工作。任何人都不許越過段忠手工地上的事。
段忠沒想到窯崗人會給自己這麼大的信任,他堅定地表示,一定會幹一個讓窯崗人滿意的工程。
關於修路的事兒,窯崗的領導們幾乎開了一下午的會議,等張知木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想歇一會兒就回家的時候,李治的辦公室人員送來一封信。
送信的人說:「怕是一件急事兒,不敢耽誤,就不等李主任回來了。」
張知木說:「你做得好,特事兒就要特辦。回來我會向李治說這件事兒。」
這是李茂通過鴿子傳到徐州,又從徐州傳到潼關,從潼關轉回到窯崗的一封急信。
看到裡面的筆,張知木覺得很親切。李茂寫的是:「闖賊多次從河出擊黃河,攔截過往商船。我們不敢冒險派船回窯崗。軍多次出擊互有勝負,請張總速想辦法。李茂。」
----------
推薦:「突擊艇對峙三桅船,迫擊炮大戰回回炮。」--《南宋記憶》。
李金花只是想把渣夫賣給小三,沒想到戲演的太過了把自己整成了名人。
穿越大唐,成為李二最不待見的李恪。偌大的蜀王宮,竟然連像樣的家具都沒有,還要被惡奴刁難?想到歷史的記載,李恪怒殺惡奴,和皇帝斷絕父子關系,離開皇室!一個月之后......“陛下,冰塊被李恪壟斷了!”“陛下,宣紙被李恪壟斷了!”“陛下,糧食被李恪壟斷了!”“陛下,太上皇要封李恪為太孫,我們怎麼辦?”“陛下,要不您就低個頭,向蜀王李恪認個錯吧......”
李青穿越明初,機緣巧合下拜張邋遢為師,一直過著清閑日子。 恰逢馬皇后病重,御醫束手無策,朱元璋為治好馬皇后,派錦衣衛尋找仙人張邋遢。 無良師父率先跑路,李青被錦衣衛逮個正著,只能硬著頭皮進宮為大明皇后治病,至此開啟了他的大明之旅。 他曾經歷洪武一朝的血雨腥風,也曾卷入靖難之役的殘酷戰爭。 他看過永樂萬國來朝的風華,也見過仁宣之治的繁榮盛世。 他曾做過錦衣衛,也曾入閣拜相。 他戰過韃靼、瓦剌,也打過倭寇。 他與王陽明是摯交好友,也和唐伯虎游逛青樓、風流狎妓…… 他是一個被時間長河遺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