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改變 第一百九十七章 河灣村報仇

《改變》 第一百九十七章 河灣村報仇

在木船上安裝蒸汽機,要破壞船的結構,為了使船的結構強度不破壞,在開始鋸木頭前,張知木建議用鋼板將所有即將開口的地方都加固上,特別力的地方,用角鋼加固。加固的鋼板和木船都用鐵釘鉚牢,然後用船膠將隙填滿。

張知木最擔心的是,船尾裝傳軸的軸套和防水封艙這部分。為了加強船尾的強度,船尾的木板用兩塊鋼板夾住然後將兩塊鋼板用鉚釘鉚,這樣就將木頭夾在兩塊鋼板之間,整個封艙都是用鋼板焊的一個整結構,船軸的軸套是用含銻合金製作的,這樣的合金非常耐磨。防水的膨化石墨軸,是張知木親自領著人搞出來的。雖然沒做過實驗,但是理論上膨化石墨遇水最多可以使積膨脹到一千倍以上。

膨化石墨是用提純的石墨在濃硫酸和濃硝酸裡面浸泡以後,用水洗凈加工而的。膨化石墨也石墨,它是做船軸防水軸封的最好材料,因為這種材料遇水膨脹就會阻止水通過,而且石墨與鋼的係數極低,還有自潤作用。

武裝船改造的幾關鍵的地方,張知木都是親自參與了意見。比如加裝了發電機後有些原設計做了不小的修改,張知木也直接進行了協調。在船上增加一個蓄電池倉。由於害怕電池裡的硫酸被晃出來腐蝕船板,整個電池倉的地板和四周都用瀝青塗了一層。

在船上的建了一個駕駛室,駕駛室的頂上裝上了一個可以左右上下轉的大探照燈罩,以後要用碳弧燈做探照燈用。這個探照燈罩是在給文化宮做燈罩的時候,張知木就讓人製做的。

為了早日改造好這艘戰船,范坤給與了極大的支持。當時從船塢里往外水的時候,雖然有李雲鶴搞得蒸汽水機,但是寒冷的冬天,一晚上,船塢的水面就會凍冰,這些冰都是范坤命令士兵幫著清除去的。

Advertisement

張知木和李雲鶴一直在凌水碼頭呆了幾天,等主要工作方案都定了下來,才回到窯崗。

回到窯崗,張知木覺得有點兒時間了,就開是準備提純鈷金屬的事兒。因為武窯長的人給張知木弄回了兩車鈷藍料后,自己一直太忙沒時間理這事兒。這件事一直沒安排有沒時間忙的因數,也有這件事實在是有些難度有關。

為了解決鈷的提取問題,張知木讓盧炳義的礦石探查隊和李守壇各派出來幾個人組一個小組來做這件事兒。現在清風子帶著兩個人回山上去了,化工廠這邊是由李守壇全面負責。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張知木發現,這個李守壇也是做事兒很認真的人,不象一個公子哥,好多臟活累活都能自己手干。而且組織能力協調能力也不差。

安排好製取鈷的事兒,張知木讓楊玉琳去把盧炳義和范總編了過來。二人坐下喝一會兒茶,談論一會兒《窯崗周報》的況,張知木問:「二位覺得《窯崗周報》已經辦得很好了是不是?」

盧炳義和范總編沒想到張知木問這樣一句話,二人一愣,盧炳義說:「我覺得應該是不錯吧。外面把我們的發行過的報紙都抬了天價,現在印多份好像都不夠。」

張知木說:「我覺得還可以辦得更好,我們要為以後辦一周兩份、兩天一份最後一天一份做準備。」

張知木的話讓范主編很興,他說:「我做夢都想能有這麼一天,不過到那時候我們要養很多人。」

范主編的話說明他們還沒有意識到,這報紙也是一樣很好的生意。張知木說:「到那時候,我們的把紙自己就會養活自己了。再多的人也沒問題,整個大明朝都會有我們報紙派出的記者。」

Advertisement

二位都沒聽明白張知木說的啥記者,范主編問:「張總你說的是啥記者?」

張知木覺得又說了,解釋說:「將來從事報紙工作會是一個特殊的職業,所有派出去了解新況的回來寫文章的人都記者。這是一個特殊的稱呼。」

盧炳義說:「好,這個稱呼好。」

范主編也點頭稱是。

張知木說:「今天你們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事兒要辦了。再不抓辦就要耽誤事兒了。我們以前的書局印書都有活字是吧?」

范主編說:「是啊,書局都有專門的刻木字的。我們自己那幾個刻板的都刻過木字。」

張知木說:「那太好了,我想現在開始做一件大工程,我們要自己做出來鉛字。把所有的字都要按不同的字和不同的大小做鉛字。做鉛字以後我們就可以用鉛字來排版印刷報紙了。這樣報紙的質量是不是會大大的提高一個水平。」

盧炳義和范主編都知道張知木說的這件事兒工作量有多大,就說現在編字典的漢子就有幾千字,若是幾種字就要有幾倍的鉛字量,要是在弄幾種不同大小的鉛字,那就更是不得了了。

盧炳義說:「張總,我想你一定知道,這個工作的工作量有多大吧?。」

張知木說:「我知道,但是我覺得這是一件可以造福子孫的工作,我們窯崗有條件就應該把這家事兒做出來。這次準備用鉛和連錫合金做製作鉛字的材料,這種合金比純鉛要耐磨而且強度也高。我聽說我們的字典就快要整理完了,等他們整理完了,我們就用鉛字印刷。有了鉛字以後我們就可用滾式的印刷方式高速印刷。這樣既可以速度快印刷,質量又能得到保證。如果過我們出這樣的報紙,會這麼樣?」

Advertisement

「那還用說,報紙比書本的質量還要好。」范主編連連點頭說:「我們也可以先製作常用的鉛字,先用上再說別的。」

盧炳義也說:「這是個好主意,我們看來還要找一些有這樣技能和字寫的非常好的人。因為文字要有樣板才行。」

范主編說:「文字樣板兒不用去外面找人,我們有好幾位先生的字寫得已經很不錯了。」其實范主編的字已經就可以了,但是他自己沒好意思說。

盧炳義看到張知木是下決心做這件事了,就說:「這件事兒由我來安排。爭取先把常用的字搞出一套來,讓我們的報紙換換模樣。就怕到那時候,我們的報紙更要搶手了。」

「別忘了,到那時候,我們可是一次排版想印多就印多了。」說完張知木又說:「估計陳叔他們很快的就會回來,范主編要把我們這次在沁水古道遇到的事兒,寫上下兩篇報道,上篇發在一期,下篇發在下一期。讓他們看完一期還等著下一期。」

張知木的一番話讓盧炳義和范主編聽得都哈哈大笑。

----------

推薦:「突擊艇對峙三桅船,迫擊炮大戰回回炮。」--《南宋記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