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改變 第一百九十三章 啟動客運

《改變》 第一百九十三章 啟動客運

正象小紅玉說的那樣,窯崗人只有回到窯崗才覺得安全踏實,這也煥發窯崗人極大工作熱。在這平時現在都是貓冬的季節,可是窯崗人早就忘了冬天的寒冷,好多工作都全面鋪開了。

二月下旬,陸祥就帶著隨從趕回窯崗了。

窯崗的幾大巨頭,按照慣例給陸祥擺酒接風。這也是窯崗這些人比較輕鬆地相互流的一種方式。

祥介紹了這一路的事,按陸祥說的是,所有的一切基本是按照在家裏準備的進行的。陸祥又把回來的路上,到歷山和太岳山考察的況說了一下,陸祥的意見是,馬上把加工木材和石材的蒸汽機給他們運過去,讓他們趕開工,這樣的方式既可以養兵又可以掙銀子。

張知木說:「李雲鶴早就把鋸木頭的蒸汽機準備好了,想等你回來再運過去。只是沒想到還要給他們準備鋸石頭的設備。」

祥說:「我們開春就要建幾座橋,都需要石頭。再說他們鋸好的石頭用不了,可以運回窯崗來,我們窯崗一開春有多石頭也不夠用。他們那裏要石頭有石頭,要人有人,鋸木頭剩下的木材還可以燒鍋爐。是兩個好地方,位置也好。晉南有啥事兒我們可以就近出兵。」

祥回來后,經商量,楊靖運輸公司,可以先開通晉南這段。

現在李雲鶴他們特製的四客運馬車的車軸都換上滾珠軸承了,軲轆都是加強的,整個車廂完全是坐在彈簧上,車廂上都安有玻璃窗戶。為了冬天取暖需要,在馬車的後面安裝一個鐵制爐子,爐子的煙筒從車廂的底下通過,再加上其他的保暖措施,車廂里會很暖和。

為了安全起見,每次發車都要派十名騎兵跟著保護,以後再慢慢地降低人保衛的人數。

Advertisement

只是有幾自己要建的站點兒還沒完工,但是可以和其它的客店合作,用他們的客店作為休息的站點兒。

張知木提議,為了宣傳的需要,從運城往返的客運前十趟車免費乘坐。其實,每天一趟車也就是十天的事兒。這事兒在《窯崗周報》上提前刊登了出來,沒想到報名乘坐的人就差點沒把報名給掀翻了。窯崗這邊是這樣,運城那邊也是這樣。關於票號的運作也是在《窯崗周報》做前期宣傳,只是暫時沒運營。其實窯崗是等各地的銀庫建好以後才能運銀子和窯崗幣到各個分號,有了銀子和窯崗幣票號才能開業。

關於窯崗幣的使用是這樣規定的,窯崗幣在窯崗和銀子金子是自由免費相互兌換,離開窯崗到任何分號用窯崗幣兌換銀子金子,都需要按從窯崗往當地匯款的匯水比例繳納費用。但是用銀子和金子兌換窯崗幣不需要繳納費用,也就是說他們要是想往窯崗帶銀子金子,他們就可以到當地的窯崗票號換窯崗幣,然後帶著窯崗幣到窯崗以後再換銀子金子,等於不花任何費用。用窯崗幣在窯崗的商鋪使用和銀子金子等價。《窯崗周報》刊登了窯崗到各票號的匯兌銀子的當前的參考匯水,並宣佈窯崗【票號會隨時變匯水況,以上只供參考。這一期《窯崗周報》,還在一整面登載了窯崗幣的票樣。票樣都是用窯崗幣模板直接印的。這期《窯崗周報》簡直就是金融專版。為了宣傳需要,這期《窯崗周報》多印刷了一萬多份兒。

這次《窯崗周報》一發出來,引起的轟還在是太大了。不僅僅是窯崗,包括窯崗各地分號每天都有人上門來詢問各種事。張知木告訴《窯崗周報》的范總編,以後每一期都要有關於票號和窯崗幣容,介紹匯兌的好,和使用窯崗幣方便之類文章,每期都要有。以後要慢慢的形一個專用版面。這將是所有商人們都會關注的版面。

Advertisement

窯崗發往運城的第一趟班車,一共拉了十六個人。這十六個人有楊靖親自隨行,還有《窯崗周報》派來的一個人,他要進行全程跟蹤報道。另外的人也都是秀容的名流。

他們上車時是萬人矚目,外面圍觀的人若不是有士兵擋在外圍,非得把這輛馬車淹沒不可。馬車是在鑼鼓喧天的聲中,在十個威武的火槍騎兵的前後保護下慢慢的啟,這些人也不怕冷了把馬車的窗戶都打開了,向外面的人招手。他們都為能爭取到第一次乘坐客運馬車到慶幸,能臉的時候,就都不怕寒冷了。

馬車的座椅都是皮面的椅,怕天冷每人都有棉墊,坐著十分的舒適。由於怕車裏太冷,車上的鐵爐子早就點上了,所以車廂里,這些人很快的就把外面的厚皮服都掉了。由於這次多栓了幾匹馬,車速很快的提起來了。由於客人乘坐的是鋼簧馬車,車的人並沒覺到太大的顛簸。他們都清楚,如果是乘坐普通馬車,這個速度跑起來的話,人早就顛得坐不住了。

為這首發車,楊靖和他的團隊做了心的準備,不論是自己的站點兒,還是和別的客店合作的站點兒,都準備的很充分,每到一都是提供葷素搭配的套餐。這些能第一次做這馬車遠行的人,都不是缺銀子的主,可是他們誰也沒有花銀子再去買別的東西吃,這讓楊靖覺得和高興,因為這說明自己準備的東西很合大家口味兒,這也是楊靖他們段時間努力的結果。不管每一站的休息條件如何,但是都保證是乾淨的被褥。這也讓客人們十分的滿意。

馬車順利的到達運城的時候,邱老東家親自過來向楊靖祝賀。那些搞到運城到窯崗首發車車票的人,圍著下車的客人不住的問這問那。這些下車的客人一個個是讚不絕口。他們最大是,以前出行到那裏去,首先是一個吃苦的事兒。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有了鋼簧馬車坐,遠行可以是很的一件事兒。一路上看看各的分,一點不遭罪就到地方了。有些客人說,一聽說要到地方了,心裏覺得很難,有點捨不得離開這樣的馬車了。

Advertisement

回程的人里有要去窯崗看孩子們的那些東家們的眷們。因為有窯崗十位火槍騎兵押送,他們不擔心路上的安全問題。不過回去的人要比來時多一點,有二十個人,這是馬車的標準乘員數。

由於是每天都有一趟車相對發車,楊靖要在運城等幾天看看況再回去。楊靖年齡不大,可是非常細心。他要拜訪一些有份的大戶,為了這次拜訪,楊靖在窯崗準備了不窯崗的小東西,比如小鏡子、帶拉鏈的小手袋兒等等。因為他還準備開通臥鋪豪華客車,這是拜訪他的潛在客戶。可以說,楊靖已經很有商業頭腦了。每次拜訪送禮的同時,楊靖沒忘了,都同時送一份兒《窯崗周報》。

----------

推薦:「突擊艇對峙三桅船,迫擊炮大戰回回炮。」--《南宋記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