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改變 第一百八十八章 群雄關注

《改變》 第一百八十八章 群雄關注

第一百八十八章群雄關注

窯崗人按照自己計劃,邁著穩健的步伐,逐漸加速的發展著。

這世上有幾個更關心他們的人,始終盯著他們的一舉一。窯崗的第一第一期和第二期《窯崗周報》,分別都被擺在了崇禎皇上、李自、張獻忠、皇太極的案頭上。

這幾個人憑藉著他們各自的報系統,關注著窯崗和張知木。

崇禎皇帝拿到《窯崗周報》的時候,覺得很新奇,翻來覆去的看了兩遍,還覺得沒看夠。放下報紙后不由得說了一句:「容太了。」

送報紙來的王公公連忙說:「他們窯崗學西洋人的習慣,每七天還會發一份兒。我就讓他們每次有新的報紙,直接送到宮裏來得啦。」

崇禎皇上搖了搖頭說:「先別讓他們知道我看到了這份兒東西。我要看看他們還能整出啥花樣來?」

王公公來答應道:「喳!」

崇禎皇上問:「你覺得這個張知木像個商人嘛?」

王公公說:「這個張知木我覺得有時候比商人還像商人。比如上次,本來我們已經把清軍打跑了,如果乘勝我們一起追擊,一定會獲得更大的戰果,可是他為了得到一點兒清軍留下的東西,竟然只讓我一個人帶人追擊。這個張知木啊,還是個十足的商人。可是要說他是個商人吧,有關朝廷安危的大事兒他即肯花力氣又肯花銀子。而且他給山西各地捐的糧食有幾萬石,全天下也沒有這樣的商人。」

崇禎皇上說:「是啊,不說那些,就是他辦的這份兒《窯崗周報》就不象一個商人辦的,這要花多功夫和人力?我就怕這樣的人若是有異心,那就比李自還可怕。」

王公公下的出了一冷汗,說:「我看他給潼關和大同都捐了不火槍,他賣給大同和偏關的火槍價格,問了一下,要是我們工部製作的話,連本錢都下不來,就是說張知木沒在這上太掙他們的銀子。如果他有異心,他不會這樣做吧?」

Advertisement

崇禎皇上也說:「我想也是啊。這就是我看不明白的地方。不過張知木這個人實在是讓我說不出來的喜歡。他的報紙一出來就馬上送給我。這報紙看上就放不下。」

王公公答應一聲就要下去,可是崇禎皇上住了他,「你那個玻璃馬車是怎麼回事兒啊?還有那些什麼皂的。」

王公公連忙出笑臉說:「那是張知木讓我帶給您的,他是想表示一點兒忠心。」

崇禎一拍桌案說:「你別給我打馬虎眼,我說的是你天天在北京轉的玻璃馬車是怎麼回事兒?連朝廷的大臣們都沒有的玻璃馬車,你坐著到統。」

王公公連忙跪下說:「哎呀皇上啊,奴才冤枉死了。這都是張知木給害的。他非讓我帶一輛馬車回來,沒事的時候,讓找人在北京城四的轉,你說我能不答應嗎?」

崇禎皇上說:「上次的鋼簧馬車你就說,是張知木讓你為他做的這次還是?」

王公公說:「是啊,我就怕人說閑話,這玻璃馬車我一次都沒敢坐。都是讓他們拉著空車去給他轉的。」

崇禎皇上笑著說:「這個張知木,這一點兒到是像個商人。上次他的銀子賺回來了嗎?」

王公公見崇禎沒有怒的意思了,起說:「張知木可不是管顧前的人,他們現在造的馬車都不夠在山西賣的,等他們做大了,北京城裏也是有多也不夠賣的。現在就有不人,問我能不能幫著買玻璃馬車呢。」

崇禎皇上大笑著揮揮手,王公公才倒退著下去了。

闖王李自和牛金星等人也在看這份兒窯崗的報紙,李自就是想在這份兒報紙里看出來張知木的不同之來,這報紙除了讓他有耳目一新的覺。可是牛金星看完之後捋著小鬍子說:「我看張知木有帝王之相。」

Advertisement

牛金星的話讓李自和劉宗敏都抬頭看向他,牛金星笑著說:「不過此人自己還不知道這一點,據我們傳回來的報,這個人還一心想討好他們的那個朝廷,他不知道這個朝廷已經朝不保夕了。不過這個人也可能是羽翼還沒滿,自己還沒覺察到該去謀定天下。」

劉宗敏的心裏只能容忍李自坐天下,聽到牛金星的話,也沒客氣,說:「我就是想知道我們應該怎麼辦?不能等著這傢伙做大再說。」

知道劉宗敏是火脾氣,牛金星也不惱怒,說:「我們現在顧不上這個人,今年我們必須把闖王的名號立起來,這樣名正言順了,才好號令天下。」

劉宗敏一拍桌子,怒道:「我看是有人想作是真,立闖王為王是假。」

闖王見劉宗敏越說越不像話了,打斷劉宗敏的話,說:「宗敏不得胡言,軍師是為全軍將士著想。」

原來,李自他們在考慮今年要在襄自立為王的事,名號都起好了,新順王。

象劉宗敏這樣的人不在乎李自的稱呼,因為現在還沒得天呢。可是牛金星和宋獻策這些文人軍師都希李自能有一個正式的名號,這樣他們也就都有了正式的封號,再也不用被人稱為賊了。

對於這個張知木,李自一直耿耿於懷,這人越來越讓他覺得可怕。自己的侄子李過,捨出了自己掩護一隊人帶著繳獲的一支火槍和**回到大營。可是將火槍給自己的能工巧匠去仿製,花了一個多月時間也沒制出來一個槍管兒。大家一起研究那個**,也沒發現啥特別的地方,用宋獻策的話說:「就是把火炮的***,做了用手拋的。」

可是李自知道這東西也沒法大量的生產,因為自己的火炮用的**都不夠用,就更不可能在這上用了。可是李過活不見人死不見,這讓李自憂心了很長時間,這李過是跟著自己從家裏一起跑出來的親侄子,沒想到這次竟然沒回來。劉宗敏那兩千銳騎兵,幾乎全被殲滅,讓劉宗敏的騎兵有些傷元氣了。

Advertisement

讓李自不理解的是,這個窯崗的張知木一共也就有幾千人,還是組建不久的,應該說是散兵游勇,可是竟然連續挫。每次這個張知木都是發力不大,但是都讓自己傷害不小。他慢慢的有一種預,這個張知木將來很可能是自己的一個很難對付的對手。方才牛金星一句,此人有帝王之相,不但劉宗敏大怒,李自心裏也是咯噔一下,不過多年的鐵生涯,讓李自早就練的喜怒不流於

李自現在非常明白,雖然這個張知木羽翼還沒滿,可是已經不是小打小鬧就能對付了他了。現在當務之急,是立完王儘快把陝西都打下來之後,再全力對付山西,同時再收拾這個張知木。

不過今天看完窯崗的報紙,讓李自的有一點兒自卑的覺,自己的這些高人們,沒有人能辦出這樣的報紙,一份這樣的報紙就會把窯崗的所有人心都收攏在一起,這一點自己的軍師們也沒注意到,這也讓李自心裏有些失落。這張報紙李自讀出的信息,要遠比他人更多。

那個八大王張獻忠看到窯崗的這份報紙之後,高興地在地上轉了兩圈兒。張獻忠和李自分手原因有很多種說法,可是都想自己得天下,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別的都是借口和***。

不過,張獻忠看著李自越做越大,心裏有點兒擔心了。可是自從張獻忠知道山西出現個張知木之後,好像一切都在變,至於變在那裏,張獻忠自己也想不出來。讓張獻忠想不明白的是,窯崗的張知木一共就只有幾千人,一個稍大一點兒土匪山寨都比他們人多,他為啥就能有如此本領,起這麼大作用呢。不過今天從這封報紙里,他看到了王者之氣。這人擋在山西,李自別想問鼎天下,張獻忠忍不住自語道:「這回我老張有熱鬧看了。就是不知道我想和張知木結盟的事兒,他會如何答覆。」

Advertisement

現在張獻忠很自得的是,自己和這個張知木隔得太遠,沒有厲害衝突,而自己已經和張知木的人建立了聯繫,以後自己需要的馬匹皮都可以通過張知木得到。張獻忠在想,恐怕李自想不到的是,以後我和張知木連手的話,中原就沒有他立足之地了。讓張獻忠想不通的是,這個張知木將自己的商業得這麼遠,他就不怕一點事有變遭損失嗎?或者這個張知木會永遠的依附於朝廷,甘心作為這半死不活的朝廷的臣子。可是又不象,他自己應該能看出來,朝廷現在允許他有自己的武裝完全是權宜之計,等天下稍平,這就是會引來殺之禍。謎一樣的張知木讓這個八大王張獻忠百思不解。

他那裏知道,張知木現在玩兒的就是這個時間差。有了這個時間隙,張知木會讓朝廷想對他手也要投鼠忌

另一個更關心張知木的人就是遠在山海關以外東北的皇太極了。

滿漢文全通的皇太極,放下這份《窯崗周報》點著頭說:「難怪這個張知木,刀刀都在我們要命的地方。此人必為我們以後進軍大明的最大障礙。」

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這個張知木將張家口的八大商人悉數給拿下,連同張家口、大同、殺胡口的報網也都給破壞。不但滅了蒙古騎兵和接應的蒙古騎兵的滿清鐵騎,還將鑲紅旗全部殲滅,整個鑲紅旗屬地哭聲不絕,孝服片。使整個清軍元氣大傷。

這是清軍重來沒有過的大敗。

這個窯崗的張知木到底是個什麼人,竟然有如此膽略,在那些昏庸的大明朝員里見不到一個這樣的,如果大明朝有幾個這樣的人,就不用說清軍要關了,人家不過來剿滅我們就不錯了。

通過這份報紙,皇太極認為,張知木絕對不是個簡單的商人,他以後一定會自己造反爭天下。可是看不明白的是,他為什麼這麼全力的維護他們的朝廷。據可靠的報,他們的火槍都是免費的送給不大明軍隊的,這更不像一個商人所做所為。可是如果此人若是有謀反之心,就不會武裝自己未來的敵人。這也讓皇太極看不明白。

不過皇太極始終認為,自己的報系統是犯了錯誤,最起碼這個窯崗的張知木一共只有幾千人這數字絕對不準確,否則這麼一點兒人,就是有再好的火,也阻擋不了清軍鐵騎的衝擊。皇太極一面命令繼續偵查窯崗的況,一面命令清軍適當保持對山海關的力,但是短時間,絕對不準出擊。深諳漢人習慣的皇太極知道,只要自己不主出擊,漢人自己就會整自己,等他們自己互相整的差不了,清軍也會恢復元氣,到那時候如何行再酌而定。滿人流的一定要讓漢人用十倍百倍來還。

----------

推薦:「突擊艇對峙三桅船,迫擊炮大戰回回炮。」--《南宋記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