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改變 第一百七十四章 年終大戲

《改變》 第一百七十四章 年終大戲

第一百七十四章年終大戲

王公公和周遇吉離開窯崗時,張知木送給他們每人一輛玻璃馬車。當然張知木也沒忘了給皇上送一輛。他們每人也都帶了不罈子的酒。還有玻璃鏡子、帶拉鏈的兜子、帶拉鏈的長筒皮靴、銅質的鎖頭、整箱的皂等等。

王公公說:「上次啊,我帶回去的馬車,還被人告到皇上那裡去了。我說是給張東家做宣傳的,皇上才放過我。這回呀,回到北京,我就先讓人在北京城裡拉著馬車多跑幾圈,等皇上知道了,我還說是給張東家辦的事兒。那就沒事兒了。」

周遇吉聽到皇上都這麼給張知木面子,心想這可是一個從哪方面講,都得罪不起的主。上次中書省總兵,因為告張知木謀反,沒想到反被弄個家破人亡,滿北京城連一個敢替他說話的沒有。

張知木覺得,就是從做生意上講,憑這二人送來的生意,再送一些東西也不會過分。這一點,就連一向很算計的陸祥都沒有計較。

臨分手時,張知木問周遇吉說:「周大人你說,我們大明朝的,從開朝以來,一直是戰無不勝,為什麼會落魄到如今的地步?」

周遇吉不理解張知木何意,說:「現在,我們大明朝的員是文貪財,武怕死。懼戰、兵厭戰。焉有不敗之理。」

張知木說:「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我們的軍兵軍紀渙散,殺良冒功的事兒屢不絕,軍擾民的事,更是得到了縱容。反過來,我們一向是反賊的李自,現在是軍紀嚴格,到秋毫不犯,反倒有王者之師的威儀。這就難怪民心反向了。」

周遇吉點頭道;「我在軍旅中多年,深知其中弊端和原因。那些軍隊如果不縱兵搶糧,他們也活不下去。朝廷現在已經很難按時發糧餉。他們沒有其他的來源,就只好與賊一樣。日子一久,事就控制不住了。唉,朝廷的事兒我管不了,我會約束我的兵的。張東家放心。」

Advertisement

見王公公和周遇吉走遠了,閻伯駒又拿陸祥開涮,說:「這次我們的東西被人家帶走了這麼些,陸小摳怎麼沒心疼啊?」

祥嘿嘿一笑說:「心疼,為啥要心疼。今天這些達貴人,拿走我的一件,回頭就會有人來買一百件、一千件。這就張總木說的『廣告』。」

送走了王公公和周遇吉,張知木看正好人都在,就說:「我們開一個會吧。」

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年終獎金的發放問題。

對這個問題,張知木先發了言:「各位都知道,我們這一年絕對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們窯崗的每一位員工,都經歷了一次洗禮。我覺得大家的獎金髮多都不過分。可是凡事都要有個限度,馬上就要過年了,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給大家發多銀子。說實話,我一直沒想好。我提一個看法,大家再議一議。第一年終的工資,安以前定的照發;第二中級以上的獎金,由於今年太特殊,就發一個平均獎金,按年薪的一半發;第三由於有特別貢獻需要獎勵的一次發放;還有一個由我自己掌握一部分,特別發放。」

大家都沒想到,張知木會一下子拿出這麼大的獎勵力度。張知木也知道,一下子獎勵太多,對以後工作是不利的。但是這些戰友們的這一年裡都是的努力工作著,這讓張知木實對這些戰友們發自心的激,他覺得他們應該得到這樣的獎勵。

大家多得一點兒銀子自然十分高興,也不會有人反對。

見大家都不反對,陸祥說話了:「今年的獎金和工資,分三種方式發。一是直接發銀子,二是發我們的窯崗幣,三是發一個存摺。」

閻伯駒不滿了說:「發銀子就發銀子,弄個這些啰嗦幹啥?」

Advertisement

張知木解釋說:「我們藉此機會發行窯崗幣。這窯崗幣和銀子等價,隨時在我們窯崗的櫃檯就可以兌換。我們窯崗部的商鋪、食堂、酒館等都可以流通窯崗幣。這樣的窯崗紙幣攜帶方便,不願意的也可以換銀子,我們不強求。如果覺得紙幣放在上也覺得不方便的話,就辦一個存摺。用存摺記錄你存取的記錄。當然,存摺上有的錢數,隨實都可以取出現銀或者窯崗幣。」

黃玉坤說:「以後我們的食堂,會給每個人每天發早中晚三個飯票,保證基本的用餐標準,有想吃點好的,或多吃一些,可以用窯崗幣來自己買。我們發飯票的同時會給大家一起發一點兒用餐補助,這些補助誰能省下來,就是自己的。」

祥說:「這樣就可以制止浪費了,現在錢都發到自己手裡,浪費就是浪費自己的。不過為了避免有人過於節省,我們還是發飯票,保證最起碼的溫飽。」

張知木還要求,每個食堂的羊湯魚湯一定要管夠,有了這些,起碼員工的營養問題能得到保證。

陳玉鋒對黃玉坤說:「你們的小酒館和麵館兒一定要擴大,大家有了銀子了,一定會把你們那裡滿的。」

黃玉坤說:「放心吧,陳叔。我們的小酒館準備擴大幾倍營業面積。還要搞一些包間,雅座。我們保證以後南北大菜都有。還有南方來的幾個人找到我,他們也想開幾個麵館等南方的小吃部。我們窯崗慢慢的就會火起來了。」

祥看到大家興緻很高,也說:「我們自己的鋪子,也要擴大。不但要賣自己的產品,也要賣南北的貨。慢慢的我們的鋪子名聲就會出去。」

張知木腦子裡突然冒出了一個百貨公司的念頭,說:「陸先生,我突然想到,我們可以建一個百貨公司。」

Advertisement

祥沒明白張知木的意思問:「啥百貨公司?」

張知木想起那種圈樓百貨,說:「我們可以建一個圈樓,就是一圈都是樓,中間做貨場庫房。圈樓里分門別類的,把天下所有能採購到的貨,都置辦齊。這樣不管啥客人想買啥,進了我們的百貨公司,就可以一次的採辦齊了。圈樓的下層做零售,樓上還可以做批發。我們也還留一些鋪位向外招商,和去其他商家合作做生意。」

窯崗發工資的這一天,實在是太熱鬧了。儘管這些辛勞的窯崗人,都知道窯崗說出的話就一定能兌現,他們從來沒擔心過窯崗會拖欠他們的工資。可是終究是銀子沒到手裡,他們還是心裡不踏實。可算等到發工資的這一天了,他們一個個高興地不知道怎麼辦好。好多年輕人,都約好了,銀子一到手后,一起去小酒館喝一頓酒。這些以前為吃飯發愁的人,也要出去喝酒了。這些事兒,對他們有些人,就像做夢一樣。

不出張知木和陸祥所料,儘管之前已經一再宣傳了,窯崗幣合銀子可以等額兌換,可是大家還是在領工資的時候,要現銀,這樣大家覺得心裡踏實。

祥心裡非常有數,他對張知木說:「過了不久,他們就會覺得銀子放著不方便,就會來換窯崗幣,再過一陣兒,會覺得上帶著窯崗幣也不放心,就會回來換存摺。」

所以,儘管領工資的時候,大家都領的是現銀,可是還是給他們每個人都辦了一個存摺。不過不過窯崗的部只收窯崗幣,這一手,陸祥做得很絕。結果想在窯崗部買東西的,沒辦法,只好又到窯崗票號的櫃檯上,換一些窯崗幣。等他們用慣了窯崗幣才發現,用窯崗幣確實比用銅錢銀子方便。慢慢的窯崗幣就和銀子一起在窯崗流通起來了。

Advertisement

有銀子的窯崗員工,一個個喜氣洋洋。整個窯崗也漸漸的有了要過年的氣氛。張知木讓李雲鶴把準備跑運輸,運送客人的馬車提前在窯崗和張秀容之間試用,來回免費的接送窯崗人。最後回程車起步的時間,是秀蓉城門關上的時候,這樣能保證逛秀容的窯崗人回來時有車坐。

在秀容城裡,最商家歡迎的人就是窯崗的人。整個秀蓉城都知道,窯崗人發工資了。在秀容城裡,走在街上,就能看出來,那些窯崗的人。因為窯崗人一個個都是抬頭,最主要的是一個個滿面紅上格外的乾淨。因為窯崗人可以隨便的洗澡。這讓窯崗人很自豪,因為那個時代,人們洗澡不是很方便,上味道就很難聞。所以窯崗人,一聞味道就知道是不是窯崗人。

窯崗人的購買力,也讓秀容人另眼相看,因為窯崗的人的收比當時的普通人高不,尤其是攢到一起發工資,都想在年前為自己添置點東西。

這在大災之年,生意都不好做況下,讓那些商人見到窯崗人都是點頭哈腰的。

張知木的要特別發的那份獎金,一共在陸祥那裡支出了三萬元窯崗幣,相當於三千兩銀子。

張知木讓楊玉琳他們用紅紙沾了一些紙口袋,然後張知木將要發的獎金裝在紙口袋裡。

第一份兒張知木是發給陳玉鋒的,陳玉鋒沒拿這個紅包,他說:「我的工資加獎金,已經夠高了。若不是現在有家了,那些我也不會要的。」

沒辦法,張知木讓黃玉坤給徐嫂送去了。這個紅包是最大的,一共有一萬窯崗幣,整整一摞。相當於一千兩銀子。

第二個紅包,張知木給的是窯崗最心的人陸祥,張知木這個紅包裡面裝了五千元窯崗幣,相當於五百兩銀子。陸祥接過張知木給的紅包,用手一就知道有多,忙說:「張總,這可不行,這裡面太多了。」

張知木著他說:「陸先生,你為窯崗做的事兒,我都看在眼裡。相對你做的來說,這些我覺得還是太了。你就收下吧。等天暖和了,房子倒出來后,把家裡人接過來,這樣也有人照顧你。你的兩個兒子和侄子,都為窯崗奔波在外面,沒人照顧不行啊。」

陸先生說:「等過完年天暖和就好了,不過很快就到了,不差這幾日。其實我也是一個人在外面慣了,家裡人過來了,還不一定習慣。」

窯崗的幾大巨頭,張知木都是據不同況親自發的紅包。

軍隊那邊的獎金,張知木和陳玉鋒一起商量著定的,完全是據功勞的大小發放的。劉雲、李菁、李威、范坤、柳璜等都得到了重獎。下面兵的獎金張知木和陳玉鋒就尊重了劉雲他們的意見。

那幾個外面的廠子,比如冶廠、窯廠、缸窯等也都按照不同況發了獎金。

讓張知木欣的是,陸祥他們考察完銅礦和鉛礦后,都覺得這兩個礦應該買下來。就過很快的這兩個礦就歸窯崗了。至於價格,張知木沒讓陸得太低。因為張知木還是和喜歡孫仁雲這個人的,這樣孫仁雲過來后心裡也能平衡一些。

為了更好的經營這倆個礦,張知木給孫仁雲配備了一個新的領導班子,財務是陸祥親自配的,還請了幾個冶廠那邊對礦山很了解的人,讓他們和原來的冶廠技人員在一起工作。第一個任務是,張知木讓他們拿出來一個礦山擴大改造的計劃。

這兩個礦山的工人和技管理人員,聽到張知木的窯崗接管了礦山,都是到歡欣鼓舞。因為窯崗若是不接管這兩座礦山的話,這兩座礦山很快就要倒閉了,那樣的話,這裡的幾千名工人吃飯就問題了。他們也都聽說了窯崗的待遇是大明朝最好的。他們早就從冶廠的工人那裡知道這些事兒。

本來,張知木想年前就去這兩礦山去看看那裡的礦山和工人們,可是實在是不開。張知木和陸祥一商量,先讓領導班子上任,把糧食和過年的牛羊送過去,讓大家過個好年再說。

張知木也安排這些新的班子到冶廠參觀了一下,告他們先按冶廠的標準,將工人的生活設施改造一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