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改變 第一百六十二章 印製鈔票

《改變》 第一百六十二章 印製鈔票

第一百六十二章印製鈔票

張知木回自己辦公室的路上,陳玉鋒和歐鶴也跟了上來。歐鶴說:「正好有點事兒想跟張總說說。」張知木說:「好啊,一起到我辦公室吧。」

一行人來到張知木的辦公室,陳玉鋒見小虎在這問:「小虎為啥沒上學去?」

小虎說:「陳爺爺,一點兒不管我。我還沒到年齡,人家不讓去。媽媽說,明年讓我上學了。」

張知木打趣說:「上學了就不能這麼到玩兒了。」然後著小虎的頭問:「剛才害怕沒?」

小虎說:「不害怕。我們有火槍。」

讓小虎在外面玩兒,張知木和陳玉鋒、歐鶴進到裏屋。

幾人坐定,歐鶴說:「前一陣子,凈忙著隊伍的事兒了,窯崗建設的事兒,考慮的不多。所以上次開會也沒上言。不過我和陳總會後商量了一下,窯崗的建設與軍事是分不開的。相當長的時間,這是我們的基所在。所以建設,也要考慮到軍事防守的問題。張總的圈樓計劃很好,可是那只是局部防守。我們要考慮應該是全局的事,我和陳總也商量一下。趁著窯崗的建設剛剛開始,一切都是從頭來。我們也考察了窯崗的周圍的環境。我想窯崗非常適合建一個八卦城。這樣的城市可以四通八達。可攻可守。」

張知木前世就聽說過,有八卦城和八卦村。據說都很神奇,新疆的八卦城都不用紅綠燈就可以不堵車。

張知木說:「歐鶴先生,可不可以說說八卦城的建法。」

鶴說:「要說八卦城聽起來神,其實也簡單,古來就有之。我想我們就以窯崗的高崗為中心,也就是作為八卦的魚。按八卦方位以相等距離、相同角度如線般向外出八條主街,每條主街長三百六十丈米,每隔一百零八丈米左右設一條連接八條主街的環路,由中心向外依次共有四條環路,其中一環八條街、二環十六條街、三環三十二條街、四環六十四條街。這些街道按八卦方位形了六十四卦,充分地反映了六十四卦三百六十爻爻的易經數理。這樣的城市建以後,整個就是一個八卦陣,也就不必非要修建城牆了。到時候我們在需要的地方,或者封堵或者開通路面,任何進來的侵者都會迷失在陣里。」

Advertisement

張知木說:「那城裏的河流怎麼辦?」

鶴說:「該通路的地方架橋就行了。」

張知木說:「好辦法,最次這樣城市通方便多了。我看這樣,這樣的城市不是一下子建的,我們把道路規劃這樣。路一修好了,其它的建築就沿著道路建設就行了。」

陳玉鋒說:「這個城還有一個好,就是可以按這種方式繼續向外擴展。」

張知木嘆了口氣說:「建這樣的城市有好多問要解決的,城市供水全靠窯崗的那口井就不行了。我們還要在東山後面建一座更大的蓄水池子,用水泵從小凌河水上去,這樣不但生活用水解決了,生產用水也解決了。我們的生活廢水,要集中理一下后,在遠一點的排到河裏。不然我們把水壩一攔,小凌河就臭水了。」

陳玉鋒歐鶴又和張知木談了一陣未來的城市建設之後,二人離去。離開前,歐鶴把一份軍培訓班教案留下了。

張知木心裏一直在想,未來的城市管理才是一個大問題,一定要通過這個城市的建設,培養出來一批城市管理的人才。

看到客人走了,小虎又進來問張知木:「舅舅,你那個能吸鐵的石頭,能給我一塊了嗎?」

張知木聽了一愣,出門問楊玉琳:「小虎說的石頭是怎麼回事兒?」

楊玉琳說:「是方才陸祥派人送過來的,說是你要的磁石。我看你和陳叔他們講話,就你沒去打擾你。」

張知木一看,陸祥還真的給他弄來了不磁石。張知木就拿出來一小塊兒,給小虎說:「你是小孩兒,就拿小的玩兒吧。大的大人有用,不能給你。」

小虎拿著一小塊兒磁石高興地跑出去玩兒去了。

終於可以靜下心來好好琢磨一下發電的事了。張知木拿著兩塊磁石將它們一靠近,啪的一聲兩塊磁石就吸在一起了。張知木用了點力氣才把兩塊磁石分開,這讓張知木很滿意,兩塊磁石的磁力還很強。

Advertisement

張知木早就讓李雲鶴幫著拉出來一捆直徑一毫米的銅線,幾天前張知木就找了一個空房間,用桐油把線刷了一遍。而且是用砂紙打磨完了以後,才刷的桐油。桐油是很好的絕緣層材料,前世的絕緣漆就是用用脂酸、桐油、豆油等加工的。現在沒辦法只能用桐油了,可是桐油這東西乾的太慢,儘管桐油里加了松節油。還是要在房間里盤上很多圈,晾了幾天時間。

張知木用塗了一層桐油的銅線纏繞一個矩形的線圈線,線圈兒的兩頭各接一個銅片做的圓環,用兩銅線做電刷和兩個銅環相接。然後用木頭做了一個架子和一個手搖的搖桿。把兩塊磁石放在線圈的兩側。這是中學理課用的經典的發電原理課教。不過在明朝出現這東西,意義就非凡了。

張知木也是好長時間沒接電了,在前世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的東西,現在卻要用一個簡單的裝置來驗一下。想到這不由得苦笑了一下。

製作這個簡單的裝置,張知木也斷斷續續的忙了兩天。終於可以試試有沒有電了,這在才想起來,沒有電錶。只能用手先試試了。

張知木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住兩簡易發電機引出來的兩兒線頭,不讓他們在一起,用拇指和食指的用做導。右手開始由慢到快的搖手柄。手指間慢慢的開始有麻的覺了,並且隨著右手搖的速度逐漸加快,馬的覺越來越大最後忍不住,不得不鬆開手。

張知木又覺到電的存在了,心大好。張知木喊進來楊玉琳,對說,我做一個實驗,要你幫幫忙。

楊玉琳說:「我看你神叨叨的,又搞啥鬼東西。」

張知木說:「一會兒你就知道了。你用雙手一隻手拿著一個線頭。」說著把這發電機引出的兩兒線頭遞給楊玉琳,楊玉琳接過線頭,說:「拿著就拿著,這東西也不吃人。看你又玩出啥花樣。」

Advertisement

張知木說聲:「好!」就用力地搖起了手柄,等速度還沒到最快的時候,楊玉琳『呀』的一聲,就扔掉了手裏的線頭,說:「太嚇人了,這東西咬手。」

張知木說:「這東西不吃人。」楊玉琳知道上了張知木的當了。過來要報復張知木,張知木一把就把摟過來。其實楊玉琳要想躲過去,張知木是靠不到邊的。張知木說:「今天這東西功了,太高興了。讓我摟你一會兒慶祝一下吧。」本來楊玉琳還讓張知木摟著,一聽這話,掙開了張知木的手臂,躲到旁邊笑的腰都直不起來了。指著張知木說:「沒見你這樣的,還要摟著人慶祝的。你的那些人都在搞實驗,都安排個人幫他們慶祝吧。」

張知木你說:「不用那排,派你去就行了。」沒想到這句話讓楊玉琳臉都變了。

張知木趕過去,說:「開個玩笑,你看你當真了。你就是真的要去,我還不幹呢。」

楊玉琳的臉這才好了一點兒。這個時代和人開玩笑都要注意分寸,不然不好收拾。

做完這個實驗,張知木想還要做一個電錶才行,不然以後都用手檢測電的話就麻煩了。

由於現在沒有整流件兒,測流的話必須變直流才行,記的前世時老師講,沒有整流件時,整流都是用整流電機,用導電環換向的辦法,把流變全相電流再用電和電容平的。看來為了將來搞電的測量,現在就要準備好測量工才行。

張知木設計的這個特殊的變流,既是一個小電機同時又是個小發電機。先用一塊磁石兩端各接上一塊鐵做一個馬蹄形磁鐵,做兩個相互垂直的一個線圈,其中一個線圈直接連在兩個供電環上,另一組線圈兒串聯一個電容后連在環上。這個電容是用兩片銅箔中間墊上蠟紙以後卷子上製的,至於容量的大小先不用管了,因為有一個電容通電的線圈破壞電場的平衡,使通電的線圈兒轉起來就行。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小流電機,這個小電機的轉子帶另一個小線圈,這個小線圈在另一個磁石馬蹄形磁鐵的兩極之間旋轉,這個旋轉的線圈兒和馬蹄鐵組的是一個小發電機。這個線圈的兩兒輸出線頭接在兩個換向環上。

Advertisement

這個換向環的原理是這樣的,這小發電機不用換向環兒的話,發出來的電是正玄波的流,每轉一百八十度換向一次,如果在電流換向的同時把兩兒線的接頭換一次,那麼輸出的就是單向的全波整流電流了。為完換向的任務,這兩個導電環都是分兩個半環兒,一半兒是接著一兒輸出線,一半兒接著另一兒輸出線;兩個環轉時,每一轉一圈電刷就完兩次換向任務。這樣小發電機輸出的就是單向全波整流后的電流了,在後面接一個電容就了直流。這個直流的大小與小發電機的轉速有關,而電機的轉速與輸流電流大小有關。

這樣只要測出來這個輸出直流的大小就可以測出輸流電流的大小。

這個電錶的表頭,是由四部分組的:一個馬蹄鐵,一個指針,一個線圈,遊

這個指針連著一個用軸固定的線圈,軸和架之間用遊連著。這個線圈放在一個馬蹄型磁鐵的兩個磁極之間。沒通電時指針被遊固定在初始位置,通電時線圈產生一個磁場和馬蹄鐵的磁場產生作用力,使指針克服遊的扭力產生偏離角度。這樣就可以指示電流的大小了。如是測直流的話,可以跳過那個變流部分,直接測量就行。

這個電錶張知木又花了幾天時間才搞完。

這天張知木正對著幾張矽鋼片,在考慮先做出一個啥樣的發電機時,陸祥和黃玉坤帶著幾個人來了。

他們還帶來了幾塊銅做的模板。原來帶來的是窯崗錢幣的印刷模板。

前一陣子,張知木和陸祥、黃玉坤商量的結果是,窯崗幣的面值先印這樣幾種面值:

一百元、五十元、二十元、一十元、五元、兩元、一元、五角、兩角、一角。

他們分別對應的白銀和銅錢如下:

一角=10文銅錢

兩角=20文銅錢

五角=50文銅錢

一元=100文銅錢

兩元=200文銅錢

五元=500文銅錢

十元=1000文銅錢=1兩白銀

二十元=2兩白銀

五十元=5兩白銀

一百元=10兩白銀

錢幣的每種面值圖案都是經過反覆的討論才確定的。所有的面值錢幣正面的中下方都印有窯崗商貿總公司發行字樣,背面都印有對應的可兌換的銀子和銅錢份額,並且註明,隨時兌換,保值不變。

每種紙幣都是雙面紅綠藍黑四套印,而且還有獨立的藍黑編號印刷。這樣每種面額就要有八塊模板。為了保證套印刷的度,模板都使用同樣大小的銅製模板。

為了保證印刷質量,張知木讓陸琪等人的紡織機都停下來,先搞印刷機。因為幾套印,手工印的話很不容易保正質量。考慮到從徽州帶回來的澄心堂紙的大小和印刷的方便,決定將紙裁比紙幣的長度大一點兒的寬度,模板橫著印刷,手搖印刷機一次只向前走一個固定好的距離,模板線下印一次,這樣保正每次換其他模板時印刷的定為度能夠準確。最主要的是最後一次印刷時,要加上一個彩印碼機。這印碼機,是專門安排兩人設計的。一共有五位阿拉伯數字,每個位置是一個十位數字的滾,每次印刷下一次,從個位開始,就轉一個位置,增減一個數字。每到低位數倒十個時就歸零,然後上一位轉一個位置,就是進一位數。這樣保證每張紙幣的數字都不一樣。以後也可以據這些數碼知道哪些紙幣的是在啥時候印刷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