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改變 第一百五十五章 蒸汽船攔河壩

《改變》 第一百五十五章 蒸汽船攔河壩

第一百二十八章蒸汽船攔河壩

這次去凌水碼頭的一共有兩輛四馬車,盧炳義和他的一個學生,李雲鶴帶著一個人,他們四人坐一輛馬車。張知木和楊玉琳坐一輛。李菁帶著一隊二十多人在前後跟著。李雲鶴說他們願意在一起,好在路上一起研究問題,其實窯崗的人都知道,楊玉琳對張知木一往深,他們是害怕在張知木的車上人家不方便。其實張知木和楊玉琳現在還沒有發生任何事。不過楊玉琳到是十分高興。

一路上張知木剛有點昏昏睡,楊玉琳突然對張知木說:「哥,你撒謊了。」

張知木一下子就清醒了問:「我撒啥謊了?」

楊玉琳說:「我都知道了,嫂子都跟你說我們的事兒了。」

張知木一下子就有點發矇,不知道說啥好了。原來這些人們早就串通好了,黃玉坤那天不是隨便說的。當然張知木心裏高興,這事兒不用他為難的跟黃玉坤說了,黃玉坤反倒替自己解決了這事兒,真是天下難尋的好老婆啊。

見張知木一直在愣神,楊玉琳問:「哥,沒聽見我說的話啊?」

張知木說:「聽見了。」

「那你為啥說不知道?」楊玉琳有些不高興。

張知木故意說;「說了,我沒同意啊。」

楊玉琳一聽這話,表一下子就僵了,張知木知道玩笑開大了,手就把楊玉琳的腰摟過來。楊玉琳子一躲,這才知道張知木是開玩笑,結果弄得的楊玉琳一下子哭出聲來。

張知木趕說:「你看你,一個大英雄,還會落淚。一會別人進來了。還以為我欺負你呢。」

楊玉琳說:「有開這種玩笑的嗎?」楊玉琳說著話,張知木覺到楊玉琳的有點向自己靠近,他知道楊玉琳這樣手的人,不同意的話,別想沾一點便宜,方才一個扭,張知木就沒樓住。看來以後吵架,想打老婆是不行了。

Advertisement

張知木問道:「你很有辦法啊,是怎麼讓黃玉坤同意的。」

楊玉琳臉有點紅,也不敢看著張知木,說:「是我母親跟說的,也許是看我可憐,嫂子就答應了。」

張知木順手又把楊玉琳的腰給摟過來了,這次楊玉琳輕輕地掙一下,沒在掙。這樣張知木更加得寸進尺了,把另一隻手也上去了。這回楊玉琳不幹了,說:「君子口不手啊。」

張知木說好:「好,那就口不手。」說著就去親楊玉琳,這回楊玉琳更不幹了。

楊玉琳笑著說:「再鬧我喊人啦。」

張知木說:「你不是說我有賊心沒賊膽兒嗎?我今天讓你看看我有沒有這個賊膽兒。」

楊玉琳笑的直彎腰說:「呵呵!原來大個男人還記仇啊!」

這次張知木和楊玉琳兩人的關係算是說開了,可是一路上張知木也沒有更多的進展。弄得張知木心裏直

由於離開窯崗時晚了一點,張知木他們到了凌水碼頭時已經是晚上了。

坤沒想到張知木能突然到來了,他知道張知木北上回來了,想去窯崗看看他,也彙報一下工作。由於這裏正舉辦一個學習班兒,一直不開

晚上,范坤把自己的工作跟張知木作了彙報。

現在范坤已經把凌水碼頭當窯崗自己的碼頭來建設了,修建了兩個大一點碼頭專門給自己的五艘戰船停泊,四艘四百石的平底船也有專門的停靠泊位。碼頭上還建了高高的瞭臺,站在瞭臺上可以將整個碼頭盡收眼底。由於改善了碼頭的環境,船家商家也都願意在凌水碼頭上下貨。碼頭漸漸地多了點兒人氣,漸漸地繁榮了一些。

現在汾河已經封凍了,幾艘船都凍在碼頭的河裏。現在人員都已經上岸,每天都在岸上訓練。他們也響應窯崗的號召,所有的兵都參加文化學習,那些原來軍的軍,還給這些水軍軍搞了自己的培訓班兒,專門培訓各個崗位的專門人員。由於水軍是一個技很強的兵種,范坤親自帶頭參加學習,整個船隊都形了一個學習的氣氛。

Advertisement

第二天一早,范坤把張知木等人讓到了他們新建的水軍指揮中心,一進到指揮中心大廳里,牆上掛著的一張大地圖就吸引了張知木的注意,張知木問范坤:「這是你們自己搞的?」

坤說:「是啊,張總。這是那些從冶廠過來的水軍軍憑著記憶和大家商量著畫出來的。有了這個大致的地圖,我們心裏就有數多了,以後還可以慢慢地詳細的補充。」

張知木說:「太好了,這張圖,從汾河畫起,到黃河淮河、運河到長江,還有從黃河到渭水,從淮河到海口,都畫了。」

坤說:「最主要的是,這軍把哪些是險要之,哪些是航船需要的注意事項都標註出來了。現在如果水大大時,三門峽我們也敢直接走過去。」

張知木說:「好啊。看來你們是做了大量的工作。」

等張知木等人和范坤的軍們都在一個大會議桌前坐好了,張知木說:「我要想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們這次來就是想為你們的船上翅膀,是為你們的戰船安裝蒸汽機做測繪來了。怎麼樣?」

坤高興地問道:「難道張總說的,用蒸汽驅船行走的事兒是真的了。」

張知木說:「當然是真的了。我們這次來就是來量戰船的尺寸的。等蒸汽機安裝功了,你們的戰船就不用管什麼風向了,到時候,你們就可以大江大河任意馳騁了。」

坤說:「太好了。沒想到這是真事兒。到那時候我們的戰船就會無敵天下了。」

張知木說:「憑這兩艘戰船還是沒法打天下的,我們明年還要在凌水碼頭建一個造船廠,我們會造幾艘大型的鋼殼船,那時候我們就會在船上安裝更大口徑的大炮,這樣的炮會瞄得更準,打的更遠。那時才會無敵天下。」

Advertisement

張知木的話,把跟在范邊的水軍兵一個個聽得掌的。

面對會議桌兩旁坐著的水軍兵,張知木介紹了這次北上,到殺虎口再到大同、張家口,站蒙古騎兵、劫清軍輜重、滅掉鑲白旗、鑲紅旗的經過,這讓水軍兵們非常興,紛紛問:「張總,啥時候該我們出去臉啊。所有的功勞都讓陸軍的弟兄爭去了,我們有些不服氣啊。」

看到大家士氣高昂,張知木非常高興,他說:「弟兄們是水軍,水軍是一個技很強的軍種。我們的水軍剛剛建立,還是學習階段。大家已經聽到了我們這次來就要改造我們的戰船了,等這兩艘戰船全部改蒸汽力的,還要有很多東西要大家學習。因為那時候我們的船跑得更快了更遠了,需要更多的知識才能駕駛。所以大家別著急,以後你們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別人沒法取代的作用。等到那一天,有你們水軍在,任何能通船的地方就會是我們的勢力範圍,我們大炮能夠得到的地方,就由我們說了算,這要靠你們水軍。」

張知木的話換來這些水軍兵們一陣熱烈的掌聲。

和這些水軍兵見過面以後,張知木對范坤的優異表現,給與了極大的讚賞。這對范坤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鼓勵,讓他覺得這段時間沒日沒夜的干也值了。這些跟范坤一起鬥的軍們也很高興,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張總的直接表揚,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努力沒白費。而且對自己船隊的未來更有信心了。

離開會議室,范坤、穆義等軍一直陪著張知木等人量這幾艘戰船的尺寸,由於這些戰船都是明軍水軍的,都是一個等級的戰船,因此尺寸都差不太多。張知木看了看,各船都可以用一個型號的蒸汽機,只是安裝驅螺旋槳的軸的長度,要據各船的不同到時候再定。

Advertisement

為了船的穩定,重心越低越好。所以看過船以後,張知木決定鍋爐和蒸汽機都放在船的中部底艙,二層甲板要打開一部分,然後重新加固。考慮到通風和排風的需要,要將上層甲板也打開一個大口子。因為燒煤的鍋爐除了煙筒冒煙之外,燒鍋爐過程冒出來的煤煙還會在鍋爐間里,因此排風通風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

此外還要重新設計駕駛室,在駕駛室里既要方便作,視野還要好。

由於整艘戰船都是木製的,船尾固定螺旋槳驅軸的船殼也是木頭的,為了加固這部分強度,張知木和李雲鶴、盧炳義一商量,整個船的後部,就用兩塊大鋼板在木頭的兩側夾住,然後鉚死。這樣再鑽出來固定螺旋槳軸的軸套位置。

盧炳義的學生和李雲鶴他們仔細的測繪整個船的尺寸后,李雲鶴對張知木說:「張總,這下子我心裏就有數了。」

張知木不放心的提醒說:「放煤的地方和放水的地方都要設計好,要保證上煤上水排渣都要方便。」

李雲鶴說:「放心吧,都會考慮好。」

坤問:「你們裝了一個這麼大的爐子燒的水,能不能象窯崗的暖氣一樣冬天取暖。」

李雲鶴說:「這沒問題。我還會在船上設計一個熱水蓬頭,這樣你們就可以在船上洗熱水澡了。」

張知木突然想到,還可以做一個蒸汽驅機,這樣船上就可以有一大冰箱了。

這幾艘大船都量完了,張知木說:「那幾艘四百石的船也要量一量,我看用你們現在功的蒸汽機就可以驅他們。」

李雲鶴說:「小船也上蒸汽機啊?」

張知木說:「為啥不上,小船上了,可以進到運河裏,一直到長江。再說了四百石的小船一艘上了蒸汽機可以拖多艘小船前進,到那時他們的作用不可低估。以後全指他們開到窯崗去呢。」

聽了張知木的話,李雲鶴等人就又量了小船的尺寸。李雲鶴說:「現在的蒸汽機不用多大的改,就可以安裝在四百石的船上。不過這樣的船太長,若是把鍋爐放在船中間,離尾部就太遠了。」

張知木說:「這種船即長又淺,我們的鍋爐和蒸汽機就前後排放,把鍋爐往前提一點,蒸汽機可以往後一點。再把煤和水箱的位置提前一點,盡量使船前後平衡。這種鍋爐可能要出甲板一半兒。不過這樣通風效果好。

量完船,張知木和盧炳義又領著大家來到小凌河到汾河河口的岸上。看到河口很寬闊,盧炳義說:「這裏適合建幾個船塢,地方開闊,水流平穩。明年我們造船廠就建在這裏吧。」

張知木說:「好啊。到時候這個造船廠范司令就要代管了,我們離這裏遠。當然了,人員我們都會安排好了。不能牽扯你太多的力,讓你管著,是因為這裏的一切,必須有一個總負責的人。下一步,這裏還要建一個好一點的客店。特別要注意的是,提前在周圍多買地,因為我們的建設一展開,這裏很快就會繁榮起來,人也會多起來,到那時地就值銀子了。」

盧炳義說:「在這裏修攔河壩是不行的,這裏太寬了,從這向上兩里地有一河床很窄。我們去看看吧!」

顯然盧炳義對這裏已經考察過了。張知木一行人就順著河岸向上遊走了兩里地遠。

果然如盧炳義說的,這裏的河岸最寬也就是五十米寬,而且這裏兩岸出很多石頭來。原來這裏是一個小山口水流是從山口流過。

張知木說:「這是一個天然的建堤壩地址。」

盧炳義說:「我測量了這裏和遠山頂的高度,又測量了窯崗那裏和這個山頂的高度,得出這裏和窯崗的落差不超過十米。這樣我們在這裏建十五到二十米的大壩就可以了。最有利的還是這裏的河床由於常年沖刷,河底非常低,兩岸都不用修壩。河道里個別的地方,有石頭等障礙的地方,我們用**給它炸掉就行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