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大夫沒說話,跟著張知木來到另外的房間,給其他人理傷口。這位大夫一看幾位傷員都是箭傷,問張知木:「你們的人怎麼都是箭傷。」
張知木就把今晚行的事說給他聽,這為大夫說:「你們今天清了滿清的窩點,又得罪了蒙古人,做的都是好事。今天的事不怪你的下人,是我有些怠慢了。」
這位大夫給傷員檢查傷口時,發現一位傷員由於傷勢太重,已經去世了,他和大家一樣都很沉重。
張知木知道這些特種兵都是李菁心選的,今天沒了一個,明天李菁知道了一定會很傷心的。
就在大夫給傷員們治病時,李治一直在審問那位被楊玉琳捉回來的人。原來李治在張知木他們離開不久就聽見槍聲,他知道一定是出事兒,趕帶人趕來了。等他到了現場,張知木已經帶著楊玉琳回客店了。李治組織人打掃完戰場,就回到客店,開始審問俘虜了。
這個捉回來的傢伙死的很,大喊我是吉思汗的子孫,啥都不會說的。李治心想今晚楊玉琳捉回來的人怎麼都是一個德行,那個傢伙也是個死頑固。沒辦法不採取點非常手段不行,這些人不怕死,就採取點他們怕的辦法。李治還是命令他的手下,半個時辰要結果。
可笑的是,沒用半個時辰,這些吉思汗的子孫也不喊什麼長生天保佑之類的了,一腦的都招了。
原來今天伏擊張知木的確是一些蒙古人,他們是蒙古人派到張家口的一個報站的。以往漢族人常常是對蒙古人的彪悍印象很深刻,可是常常忽略了他們更擅長謀略,重視報工作。吉思汗能縱橫四海與他們組織了一個強大的報網有很大的關係,那些蒙古商人很多都是兼有收集報的重任的。這些吉思汗的子孫們也繼承了這個傳統,到建立報站。不過對面的蒙古部落投降了滿清,他們的報站也就和滿清勾結一起了。由於這幾天張家口發生了一些不正常的事兒,今天就是蒙古報站的兩個頭到滿清這個報站來流來了。他們一致認為這些都是與張知木的到來有關,張知木將會是一個禍害最後他們決定將這個報發回他們各自的總部。沒想到,他們還沒行,張知木就打上門來了。
本來滿清報站的頭,聽到側門有人敲門的聲音就很警覺,等他又聽見開門聲他知道一定是人來了,不然開門的不會不問問他就把門打開。可是開門以後一下子就沒了聲音,他知道一定是出事兒了,他們出了門一聽,的能聽到急沖沖的腳步聲。所以他們迅速的回到房間,把燈熄滅,鑽到暗道里,從對面的小院子裏出來上到房子上。等到他們發現一輛玻璃馬車來了,儘管他們都沒見過張知木,可是還是從以前聽說的和周圍人恭恭敬敬的態度上看出來了,來人一定是張知木。他們在房上商量一下,覺得今晚是除掉張知木的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所以這兩個蒙古人就離開房頂,回到他們自己的報站召集人去了。等他們回到這裏時,滿清的報站的頭被楊玉琳個抓走了,他們沒見到。所以他們決定自己帶人來到張知木回客店的路上埋伏起來。他們也知道張知木的衛隊作戰能力非常強,他們此次行九死一生,他們也都做了必死的準備。前面箭的只是為了轉移注意力。後面埋伏的兩名弓箭手準備的是淬了毒的箭頭,這才是真正給張知木準備的。只是他們沒想到這個計劃楊玉琳給破壞了。
李治聽說這人招了之後,馬上來到張知木的房間,爭取一下張知木的意見。張知木此時心差極了,他非常為楊玉琳的傷勢的擔心。這個對他傾注了全部的姑娘是為了救自己負傷的,他還沒給他一點上的回報,甚至從沒敢真正地面對。如果楊玉琳就這樣的離他而去,就太對不起這個好姑娘了。
張知木告訴李治速戰速決,盡量減不必要的犧牲。
李治帶著人押著那個蒙古人直奔蒙古人的報站。可是李治他們來的有點晚了。
這個蒙古報站,也是一個商鋪,可是現在已經是店門大開,報站里已經沒有人了。顯然這裏的人離開的很匆忙,就連錢箱裏的散碎銀子和銅錢都沒帶走。
李治讓人把那個蒙古人帶過來,問他人都哪去了。他說,他們大多數人都去參與伏擊去了,留下的兩人可能看他們沒回去,知道事不妙,就先走了。
李治只好派人將這個蒙古人押到滿清的報站。這個蒙古報站,就留下幾個人等天亮了再仔細的清理。
張知木見到李治回來了,知道不會有多大的收穫。他說:「這幾個死馬就這樣吧!關鍵是不能讓他們先於我們通知了大同、殺胡口的報站。」
「不然這邊理一下,我就先趕回去吧,把大同、殺胡口的事兒都給他辦了。」李治說。
張知木說:「天亮了把事都理順好好了再說。這兩個報站應該有點收穫才行。天亮后,趕去把張炳臣找回來,讓他看看楊玉琳的傷到底怎麼樣。」
李治說:「就怕張炳臣跟著陳叔他們去追銀車去了。」
好不容等到天亮了,還沒等張知木派人出城去,李菁進城來了。
李菁說:「陳叔他們昨天晚上就帶人追出去了,我想跟著他堅決不同意,讓我一早就回來。」
張知木問:「他們去了多人?」
「我們的火槍騎兵和新組建的騎兵都去了,另外步兵也去了五百。都是騎馬去的。」李菁說。
張知木心想,「還是陳叔老道,我就怕他們大意,以為追一個車隊不太重視。這下子好了。就是遇到滿清軍隊也能應付一陣兒。」張知木又問:「張炳臣跟去沒有?」
「當然跟去了,如果打起來,沒有他不行啊。」李菁說。
張知木嘆了一口氣,就把昨天夜裏的事兒跟李菁說了一遍。
李菁一聽非常震驚,沒想到一夜之間變化如此之大,他有些不願相信自己弟兄這麼快的就有了傷亡。張知木對他說:「我們以前都是太順利了,這下有了點挫折也是鍛煉我們,你要儘快的振作起來。你們可能需要很快出發,去劫范永斗他們的糧隊。他們可能沒到北京就棄船上岸,這次不來張家口了。而是直接和滿清軍隊會合。滿清軍隊也會接應他們。」
李菁說:「最好等陳叔他們有點結果的我們再出發,這樣我們就能心裏就有數了。」
--------
順便推薦《南宋記憶》,與本文類似,也是「技流」穿越小說,但發生在南宋,崖山,抗元,復國,歐洲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