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改變 第一百二十七章 姜瓖出兵

《改變》 第一百二十七章 姜瓖出兵

第一百二十七章姜瓖出兵

張知木在營地里巡視了一圈兒,跟很多人都聊聊天兒說說話,遇到孩子也會他們的頭,逗他們玩兒玩兒。張知木的到來,對這些剛從苦難中走出來的人來說,是個極大的安。就象給乾涸的禾苗澆上了水一樣,使每個人都對這個他們未來的頭領都非常的信任。

鶴是怕張知木不讓他出去涉險,所以才沒打招呼就和李菁他們出去了。

原來李菁也是擔心滿清的軍隊過來,由於他不放心,就親自帶著兩個小分隊,向東出去偵探去了。這一路上沒有一個行人過來,看來這裏真的變戰場了。

鶴判斷,李菁他們捉住了滿清派來的聯絡,等一兩日,如果滿清還是等不到這些蒙古騎兵的話,他們一定還會派人過來。如果能選好一個地方,再次設伏拿下他們的聯絡。那就還能爭取一點兒時間。

鶴和李菁向東走了小半天的路程,遇到一個小山口,這可是設伏的好地方。歐鶴說:「我們是昨天捉住他們的聯絡的,按他們的計劃。蒙古兵的大隊應該今天開拔,最次後天能到他們的匯合點,等不到人,他們才會再派人人來。所以你們大後天派人在此設伏就行。」

李菁非常佩服歐鶴的算計。歐鶴說:「如果,你們真的能為張總所說的特種兵的話,你們自己就應該有這種判斷能力。」

李菁說:「我們只能慢慢的學了。」

鶴回到營地,見到張知木和陳玉鋒連忙拱手說:「恕罪恕罪,我不告而去,是怕你們二位擔心不讓我去。可是我實在不放心這段路上的況。必須要去看看。」

張知木說:「看來歐先生是知道我們要擔心的,那你就更應該安排妥當再前去啊。」

Advertisement

鶴有些不好意思了說:「我覺得有李菁他們那些人在,我不擔心我的安全。」

陳玉鋒說:「李菁他們的人都是些人,出了事兒,他們都能對付。如果你出了事兒,他們那麼點人,能對得了嗎?」

張知木說:「我們說定了,這樣的事兒下不為例。」

鶴連忙說:「好好,下不為例。」

接著歐鶴就把他和李菁探到的況說了一下。

張知木也覺得歐鶴的判斷是對的。即使滿清沒有派聯絡來,在那裏設一個哨也是應該的。因為那裏終究是一個東西往來的必由之路。

鶴說:「我回來時看見,劉雲他們新組建的隊伍已經開始訓練了。如果能爭取幾天時間,那個新組建的騎兵隊就能形戰鬥力。這樣的話,再加上那個我們原來的那隻火槍騎兵。我們就可以形一個不可小看的力量了。」

陳玉鋒說:「那兩千步兵也是一力量了,何況他們也都馬騎。就是他們騎得不好,可是跑起來的馬也不是步兵能擋得住的。」

「這兩天抓時間訓練一下吧。」張知木說。「關鍵是這一萬多人也要好好編組,這樣也好管理。回去的路上,有事時也能幫上忙。」

「是啊,這幾千輛馬車,一千多匹駱駝。就要靠他們幫著弄回窯崗了。」陳玉鋒說。

等劉雲、閻伯駒等人都到齊了,窯崗這幹部們又開會討論了回去的沒一個細節。

最後的方案是,回去的五千男子分五個大隊,一個大隊一千人,一個大隊有十個中隊;一個中隊有一百人,一個中隊下設是個小隊;一個小隊有十人。這五個大隊的隊長和五十個中隊的隊長都由劉雲派出的步兵擔任。五百個小隊隊長就在這五千人裏面選。這麼些人里一定會有一些很有才幹的人。

Advertisement

那三千多人們也要按照這個辦法分組,讓們自己選出自己的領導。這樣就可以統**令了。

閻伯駒說:「只要不是趕車的,所有男人會不會騎馬的都要騎上馬,不會騎馬的由會騎馬的人帶著。這樣就好辦了。」

張知木問:「那些俘虜怎麼辦?」

閻伯駒嘿嘿一笑說:「好辦。讓他們每人也都騎一匹馬。只是要把他們的腳綁在馬鐙上就行。」

張知木說:「最大的問題是這人和孩子不能騎馬。怕要影響隊伍的速度。」

一直沒說話的陸祥說:「這事兒我想了,我們就把一百輛鋼簧馬車上的貨卸下來。用皮子把馬車車廂底下墊上四周圍上,人坐著還凍不著。車子即拉人了,也拉貨了。孩子和大人要分配好,每輛車坐二三十人應該沒問題,孩子佔地方小。這樣可以倒下來一些拉皮子的木車,我們可以用這些木車拉鋼簧馬車卸下來的活。拉不了的話。那些穀草就先不拉了。」

張知木說:「陸先生的辦法好,不過那些穀草可不能丟,我們家裏現在太缺穀草了。不行的話,這駱駝往回馱的貨可以用馬匹馱,這樣駱駝不就倒出來了嗎?」

「對呀,我們想著趕馬回去,卻忘了馬也是可以馱貨的。這樣就好辦了。」陸祥說。

「如果這樣的話,還可以多回去幾輛鋼簧馬車,別讓這些婦孩子太了,因為路途太遠了。」張知木說。

「那就回去一百五十輛鋼簧馬車,這樣每輛車坐二十人就不太了。」陸祥說:「卸下的貨就都用駱駝馱到張家口。」

經過兩天的休整,這些被俘人員的大部分都已經恢復過來了。他們的整編工作已經完了。

Advertisement

窯崗的幹部們經過討論,都覺得現在這些人上路往回趕已經沒問題了,所以決定回窯崗的隊伍明天一早就啟程。

這天中午,全人員集中在一起開了一個大會,張知木首先給大家講了一次話。

站在一個土堆上,張知木對大家說:「各位同胞們,經過這幾天的接,我想我們大家互相的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明天我們好多人,就要向我們的家鄉窯崗出發了。窯崗是我們的家鄉,是我們大家都嚮往的地方,那裏有溫暖安定的生活,是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牽掛的地方。可是窯崗能有今天是有很多人用汗水和生命換來的。就是為了我們大家能從蒙古人手裏解放出來,我們窯崗一起出來的弟兄,也有二十多人再也回不去他們一直牽掛的窯崗了。所以我希大家不要忘了,我們的幸福是用他們的流犧牲換來的。由於滿清軍隊就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我們明天必需出發了。這次我們回去的人員很多,我要求大家一定服從命令聽從指揮,這樣我們才能安安全全的回到窯崗。到了窯崗大家就算到家了,希我們大家都能夠順利到家。這次回程的總指揮是我們窯崗德高重的閻伯駒閻總,希大家服從他的指揮,配合他的工作。下面我們請閻總講話。」

閻伯駒瞪小眼睛,走上這個小土堆,沖著大家說:「我沒那麼多廢話。如果又不願意跟我走的就留下。跟我走的就得聽話。聽話的我保證給你們帶回窯崗去,如果跟我們走還不聽話的,我這把破刀片子可就不認識人了。」說著閻伯駒還一拍自己腰上掛著腰刀,接著他又說:「規矩都跟大家說完了,今天我就不費話了。完了。」說完他就下了土堆。

Advertisement

閻伯駒話不多,說的很乾勁兒。

講完話的閻伯駒心裏很,他還沒在這麼多人面前講過話,今天他講的都是這兩天他心裏想的,所以他自己也沒想到,在這麼多人面前,自己竟然講得很好。

陳玉鋒在閻伯駒耳邊說:「行啊,老東西。還有這兩下子。」

閻伯駒鼻子哼的一聲,角卻咧的高高的,小眼睛也樂的咪咪了。

人員散開后,就都開始做明天出發的準備。

張知木本來不想心外面的事兒,好好休息一下。可是李菁領著一個趕回來的探馬進來。李菁說:「我們的探馬剛才遇到了大同總兵的探馬,這探馬說『總兵姜瓖大人帶兵到了,就在前面紮營了。『」

張知木心想,姜總兵一定是接到了回去的人的報告,出來對付蒙古兵來了。只是來的可太晚了,不過讓他們對付滿清軍隊還是時候。自己可是沒有跟滿清鐵騎拼的本錢。想到這,張知木說:「來得好,告訴陳叔,和楊玉琳。我們一起去見總兵大人。」

把營寨里的事兒待了一下,張知木和陳玉鋒帶著楊玉琳,就奔姜總兵的營地打馬奔去。李菁帶著兩個小分隊押著滿清的聯絡等人一起跟著。

遠遠地就看見,明軍的大營扎出去有幾里遠。還沒靠近營地,張知木他們就被埋伏的明軍給包圍了。好在這隊明軍的頭是李菁訓練過的,一下子就都互相認出來了。原來這隊明軍是前哨,這些人是僅有的二百明軍火槍隊的一個小隊。

張知木心想,看來明軍的大部隊訓練還是有素。常吃敗仗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將領不行。

這些明軍派人在前面帶路,引著張知木的人來到中軍大帳前等著。聽到衛兵的傳報說張知木到了,姜總兵親自迎出大帳。

出了大帳的姜總兵和張知木都拱手施禮,姜總兵說:「我聽見探馬報告說張賢弟的商隊就在這不遠,我就知道你一定會來,只是沒想到,你來的這麼快。快裏面請。」

張知木也施禮客氣一下,跟著姜總兵進到大帳里。

雙方落座之後,都沒客氣。張知木就把前一段時間如何滅了蒙古騎兵的事說了一遍。張知木講的是平平靜靜,象講一個與自己無關的一個小故事一樣。這姜總兵可是沙場老手,聽的是心驚跳,手心裏直出汗。

張知木剛說完,姜總兵就說:「奇跡,奇跡啊。我們明軍還沒有任何一個戰例能和賢弟這幾仗相比。張賢弟真是天才啊。能以這麼的兵力取勝蒙古騎兵。說實話,我們明軍沒有絕對的優勢兵力也是不敢同蒙古騎兵作戰的。」

張知木說:「我們不過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罷了。如果讓我們和他們正面對陣,我們這點人還不被他們一個衝鋒就給湮滅了。」

「不管怎麼說,你也是大勝了蒙古鐵騎,我馬上就上報皇上。這可是我朝近年來有的勝利,一定會鼓舞我軍將士的士氣。」姜總兵說。

「我看不如這樣,你上報給朝廷可以。不過不能說是我們的功勞,如果這樣報。有些小人覺得我們擁有軍隊再誣告我們,我們可就麻煩了。不如就報告說,是大同守軍旗開得勝,滅了蒙古騎兵。這樣對你我都好。」張知木連忙說。

姜總兵說:「這怎麼能行,我怎麼可以貪天之功。我一定讓皇上知道是張賢弟立下這驚天之功,也讓那些手握兵權卻怯陣將軍們看看,也看看他們汗不。」說著姜總兵顯得有些激

張知木說:「最你也要說是我們一起聯合打敗的蒙古騎兵。大人看怎樣。」

姜總兵覺得這是一個折中的辦法,還說得過去。就說:「好吧,就依賢弟的。」

「還有一事,這次我給大人帶了一份好禮?」張知木說。

「歐?說說看。有啥能讓張賢弟說得上好禮的。」姜總兵知道能讓張知木說的上的好禮,一定不同尋常。

「這次,我給你帶來幾個人。這幾個人是滿清軍隊的聯絡。他們不知道蒙古騎兵已經被滅了,滿清軍隊派他們過來,聯絡他們一起行的。」張知木說。

「滿清軍隊?」姜總兵以為自己聽錯了。

「沒錯,最有兩萬滿清軍隊已越過長城,正在和(高縣)衛與懷安之間的路上等著這蒙古騎兵呢。這是我們審問這些人得出的結果。」張知木十分肯定地回答。

「我馬上安派人再審問這些人,這可是天大的事兒。」姜總兵顯然是對滿清軍隊已經進來了沒有準備。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