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改變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同談兵

《改變》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同談兵

姜總兵聽得連連喝彩,「好好,實在是好。你們是把火槍和戰都用神了。真的發揮了自己的長,遏制住了賊兵的短。好好真好。不過,如是在平原上遇到大批騎兵衝過來,你們有啥辦法?」

陳玉鋒笑了,說:「我們還沒遇到過大批的騎兵。這也不是我們商隊該面對的事兒。不過我們倒是研究過這個問題,只是還沒經過實戰檢驗。」

「快說說看,我們可是非常忌憚蒙古騎兵和滿清鐵騎的,他們的確要認真對待。」姜總兵聽完陳玉鋒的講述,來了興緻。

陳玉鋒接著說:「我們了解了一下,我們大明的騎兵如果和蒙古騎兵迎面對沖時,並不在下風,有時往往還佔上風。我們往往是輸在戰上。」

「歐?這怎麼說?」姜總兵不解的問。

「蒙古騎兵大規模作戰時,由於他們地廣人稀,往往是全民皆兵。看著氣勢洶洶,其實兵員老弱不齊都要參戰。只是這些人常年在生長在馬背上,弓馬刀劍從不離手,再加上他們的生活環境極其惡劣,造了他們非常彪悍,而騎在馬上只要跑起來,能揮馬刀集衝鋒,就彌補了兵員質量的差別。而我們的兵員經過長期訓練的都是青壯年,論刀力都不比他們差,所以對等的衝起來我們常常不落下風。」

Advertisement

陳玉鋒說完,姜總兵是直點頭,說:「陳英雄說的太對了,正常對陣我們輸的時候。那我們應該怎麼對付他們呢?」

「我們要從大的戰和小的上兩方面了解對手,採取相應的對策。從大的戰上講,蒙古騎兵特別善於遠程奔襲。吉思汗曾經率領大軍一晝夜奔襲四百里,是率領大軍不是幾匹好馬的小人員。一般他們都是一人三騎。一匹馱著馬草,兩匹人員換乘。他們的隊伍不像我們,後面要有糧草隊伍。我們的糧草隊伍接濟不上了,就得要退兵了。而蒙古騎兵自己攜帶的牛乾兒,酪、茶就夠他們吃三個月的。這是我們不能比的。所以,防範起來他們來我們很棘手,常常是不知他們能從哪裏下手。因為他們攻擊的範圍實在是太大了。」陳玉鋒說一口氣說出了蒙古騎兵的特點。

姜總兵聽的非常過癮,這些都是他平時也了解的,只是沒認真的總結過,所以聽了陳玉鋒的講述,他非常的認同。問「你有啥好辦法?」

陳玉鋒說:「辦法,一是搞好報工作。發現他們集結以後,設防的範圍一定要大,別讓他們突然襲擊得手。另外就是主出擊,不然設防兵力分散,防不住。」

Advertisement

姜總兵說:「是這麼個理兒。」這些其實他也知道,只是執行起來就不容易了。對蒙古朝廷採取不激怒的政策,因為要集中力量對付滿清。不過現在他在想,如果對付那些已經投降滿清的蒙古人應該不在此列。

陳玉鋒又說:「我們經常犯一些錯誤,認為草原上的人都是一些頭腦簡單的野蠻人。其實大錯特錯。蒙古騎兵非常重視戰,而且戰非常富,戰場上應變能力也非常快。比如,我們和他們相遇沒有對等騎兵和他們對沖時,常常會用拒馬遏制他們騎兵的速度,可是他們吃過幾次虧以後,每次都會派出一小隊騎兵衝到拒馬前,拋出帶鐵鈎子繩子勾住拒馬,利用馬匹的衝擊力,拉開拒馬。然後大批騎兵才會衝鋒。」

這些話姜總兵聽了直點頭,心說:「這些我們都知道,怎麼就沒人好好總結出來,在戰場上常常吃同樣的虧。」

「所以以後我們設拒馬時,一定要把拒馬釘在地上,讓他們的馬拖不。不過,現在有了火槍,我們的戰就簡單一些了。派幾個火槍兵,就可以把拖拒馬的騎兵打發了。不過,我這次是想把我們研究的火槍騎兵對付蒙古騎兵的戰介紹給總兵大人。」陳玉鋒說。

Advertisement

--------

順便推薦《南宋記憶》,與本文類似,也是「技流」穿越小說,但發生在南宋,崖山,抗元,復國,歐洲世界大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